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集团化办学为成员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政府、核心校、成员校等多方共同参与、多元治理,让家门口的学校更精彩。
关键词
多元共治 集团化办学 教育治理
治理理论兴起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现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学校等公共机构的管理上。多元治理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各主体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特定的领域内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共同实现治理目标。集团化办学是构建政府、集团、企业、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
一、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背景
1.构建集团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的核心是明确教育治理的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学校,明确这些多元的主体在教育治理中所担当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意义深远。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政府扮演集团化办学的支持引导、统筹协调及评估监管的角色,市场发挥集团化办学资源配置功能,学校是集团化办学的自治组织。集团化办学可以有效克服原有的政府为主导的一元管理模式下各角色“缺位”“越位”等问题,促进各治理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形成科学的教育治理体系,在多元共治中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适应集团化办学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深度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希望加入教育集团,主动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然而核心校的优质资源总量是一定的,管理精力是有限的,辐射的范围是受限的,因而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学校自身多元主体的职能,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更广、受益面更大。
3.调动集团化办学积极性的需要。
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地托管,也不是只要集团核心校发出声音、积极作为就行之有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核心校、分校、社会等多个要素、主体,需要处理好“办、管、评”的关系,需要发挥各要素、各主体的优势,实现多元、合作、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充分发挥多方优势,促进多个主体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共赢。
二、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实践
1.政府主导,政策帮扶。
政府在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过程中,负责“元治理”。政府是集团化办学的主导者、支持者、协调者、监管者和评估者,担当了宏观决策、资源配置、利益平衡、政策扶持和价值实现等责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在推进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以常州市教育局、天宁区教育局为代表的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协调集团、分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促进集团化办学相关要素和主体间积极的良性互动;在决策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监管与评估机制上予以政策帮扶,使两级政府主导下的集团化办学有充分的政策保障、充足的资金支持、有效的监管及科学的评估,保证集团化办学高质量进行。
2.总校主管,顶层设计。
集团化办学的目的是要帮助薄弱学校“脱贫致富”,实现优质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造成薄弱学校“薄弱”的原因很多,有文化、价值观、课程、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等诸多因素。但是,薄弱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对于总校而言,应该对症下药,扬长避短,而非对成员校全盘否定,或将总校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总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在集团化办学中的引领、辐射、示范功能,根据自身以及不同校区的办学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建章立制,统筹规划好总校对分校的治理方式,梳理好总校与分校的关系,全面构建起能够充分发挥总校优势的治理机制。
作为总校,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剖析天宁分校现状,全面了解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创造了集团化办学新机制,促进融合共赢。具体而言,常务副校长自治机制、队伍建设联动机制、人力资源优化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激发了分校管理团队的主动性、队伍发展的自觉性,有效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促进了分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3.分校协同,能动发展。
集团化办学政府政策的落地、总校顶层设计的实现,必须通过分校行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分校只有充分认同和理解政府的政策、总校设计的出发点,才会进行切实的协同办学,才能参与集团化办学,提升分校办学品质。分校协同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能动性,是集团化办学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和关键所在。
(1)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分校对政府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主张、对教育集团的品质与影响、对集团化办学机制的可行与创新性、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与紧迫的认可。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些多元主体在集团化办学中的角色与分工,认同集团化办学的出发点与举措,分校才能自觉主动地将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举措等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激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谋求学校的发展。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将集团化办学的集团大局意识、使命责任意识、合作共赢意识、忧患危机意识、艰苦奋斗意识、追求卓越意识等“六种意识”作为集团化办学价值理念,统一集团学校师生的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集团化办学的有序、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文化力量。
(2)分毫析厘。分毫析厘,要求分校進行深刻的自我解剖,既要坚持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的优良传统、优秀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举措,又要寻找学校弱势之处的深层次因素,以确保分校在参与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不犯“一刀切”的形而上的错误,辩证地对待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对学校的传统办学理念批判地继承。同时,分校也要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集团化办学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辩证分析,以更好地应对、适应办学环境的新样态。天宁分校用解剖麻雀的哲学方法,抽丝剥茧、分毫析厘,自我解剖,认真梳理了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学生成长等方面,挖掘优良传统,寻找存在的问题,借力教育集团,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3)融合创生。融合创生的实质是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鱼”与“渔”“拿来”与“输入”的关系,以实现集团总校的成功经验、优质资源在分校的“本土化”根植。同时,分校需有明晰的认识:借力集团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总校的一切做法、一切资源、一切经验,而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在客观地分析校情、学情的基础上,谋求“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总校优质的资源与分校的实际相结合,深层内化,融合创生出具有分校特色的管理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变革等办学经验,更好推进分校的发展。天宁分校充分依靠总校的优质资源,结合本校的历史与传统、现实与发展需求,创生出本土化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课程体系、课堂范式、学生活动、评价制度,形成了具有天宁分校特色的“和悦”课程体系、“和悦”课堂、“和悦”评价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三、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成效
1.发挥多方共同治理优势。
集团化办学的多元共治,强调的是主体的多元性,常州市教育局、天宁区教育局、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各主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市、区两级教育局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和资源支持方面的供给功能,教育集团总校二十四中充分发挥其治学、办学、价值观及优质资源输送功能,天宁分校充分发扬优良传统,主动寻求破解发展困境对策,谋求深度发展。各主体从不同角度,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致力于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
2.推进教育集团深度融合。
多元治理的集团化办学,创新了集团化办学机制,激活了集团化办学核心校、分校的创造性,增强了双方对集团化办学的价值认同。天宁分校与总校从初步融入到深度融合,再到创生发展。多元共治的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秀教师深度交流,促进了天宁分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天宁分校的教育吸引力。学区内学生择校比例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学区内的天宁分校就读,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均衡。
3.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多元治理下的二十四中天宁分校,办学品质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悦文化丰盈、和悦课程结构健全、和悦課堂品质提升、和悦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和美,学生成长和雅,学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校,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办学愿景已达成,学校正朝着“百姓家门口的高品质校”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天宁分校)
集团化办学为成员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政府、核心校、成员校等多方共同参与、多元治理,让家门口的学校更精彩。
关键词
多元共治 集团化办学 教育治理
治理理论兴起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现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学校等公共机构的管理上。多元治理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各主体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特定的领域内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共同实现治理目标。集团化办学是构建政府、集团、企业、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
一、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背景
1.构建集团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的核心是明确教育治理的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学校,明确这些多元的主体在教育治理中所担当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意义深远。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政府扮演集团化办学的支持引导、统筹协调及评估监管的角色,市场发挥集团化办学资源配置功能,学校是集团化办学的自治组织。集团化办学可以有效克服原有的政府为主导的一元管理模式下各角色“缺位”“越位”等问题,促进各治理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形成科学的教育治理体系,在多元共治中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适应集团化办学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深度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希望加入教育集团,主动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然而核心校的优质资源总量是一定的,管理精力是有限的,辐射的范围是受限的,因而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学校自身多元主体的职能,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更广、受益面更大。
3.调动集团化办学积极性的需要。
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地托管,也不是只要集团核心校发出声音、积极作为就行之有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核心校、分校、社会等多个要素、主体,需要处理好“办、管、评”的关系,需要发挥各要素、各主体的优势,实现多元、合作、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充分发挥多方优势,促进多个主体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共赢。
二、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实践
1.政府主导,政策帮扶。
政府在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过程中,负责“元治理”。政府是集团化办学的主导者、支持者、协调者、监管者和评估者,担当了宏观决策、资源配置、利益平衡、政策扶持和价值实现等责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在推进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以常州市教育局、天宁区教育局为代表的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协调集团、分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促进集团化办学相关要素和主体间积极的良性互动;在决策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监管与评估机制上予以政策帮扶,使两级政府主导下的集团化办学有充分的政策保障、充足的资金支持、有效的监管及科学的评估,保证集团化办学高质量进行。
2.总校主管,顶层设计。
集团化办学的目的是要帮助薄弱学校“脱贫致富”,实现优质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造成薄弱学校“薄弱”的原因很多,有文化、价值观、课程、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等诸多因素。但是,薄弱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对于总校而言,应该对症下药,扬长避短,而非对成员校全盘否定,或将总校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总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在集团化办学中的引领、辐射、示范功能,根据自身以及不同校区的办学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建章立制,统筹规划好总校对分校的治理方式,梳理好总校与分校的关系,全面构建起能够充分发挥总校优势的治理机制。
作为总校,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剖析天宁分校现状,全面了解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创造了集团化办学新机制,促进融合共赢。具体而言,常务副校长自治机制、队伍建设联动机制、人力资源优化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激发了分校管理团队的主动性、队伍发展的自觉性,有效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促进了分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3.分校协同,能动发展。
集团化办学政府政策的落地、总校顶层设计的实现,必须通过分校行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分校只有充分认同和理解政府的政策、总校设计的出发点,才会进行切实的协同办学,才能参与集团化办学,提升分校办学品质。分校协同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能动性,是集团化办学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和关键所在。
(1)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分校对政府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主张、对教育集团的品质与影响、对集团化办学机制的可行与创新性、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与紧迫的认可。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些多元主体在集团化办学中的角色与分工,认同集团化办学的出发点与举措,分校才能自觉主动地将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举措等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激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谋求学校的发展。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将集团化办学的集团大局意识、使命责任意识、合作共赢意识、忧患危机意识、艰苦奋斗意识、追求卓越意识等“六种意识”作为集团化办学价值理念,统一集团学校师生的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集团化办学的有序、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文化力量。
(2)分毫析厘。分毫析厘,要求分校進行深刻的自我解剖,既要坚持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的优良传统、优秀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举措,又要寻找学校弱势之处的深层次因素,以确保分校在参与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不犯“一刀切”的形而上的错误,辩证地对待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对学校的传统办学理念批判地继承。同时,分校也要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集团化办学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辩证分析,以更好地应对、适应办学环境的新样态。天宁分校用解剖麻雀的哲学方法,抽丝剥茧、分毫析厘,自我解剖,认真梳理了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学生成长等方面,挖掘优良传统,寻找存在的问题,借力教育集团,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3)融合创生。融合创生的实质是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鱼”与“渔”“拿来”与“输入”的关系,以实现集团总校的成功经验、优质资源在分校的“本土化”根植。同时,分校需有明晰的认识:借力集团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总校的一切做法、一切资源、一切经验,而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在客观地分析校情、学情的基础上,谋求“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总校优质的资源与分校的实际相结合,深层内化,融合创生出具有分校特色的管理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变革等办学经验,更好推进分校的发展。天宁分校充分依靠总校的优质资源,结合本校的历史与传统、现实与发展需求,创生出本土化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课程体系、课堂范式、学生活动、评价制度,形成了具有天宁分校特色的“和悦”课程体系、“和悦”课堂、“和悦”评价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三、集团化办学多元共治的成效
1.发挥多方共同治理优势。
集团化办学的多元共治,强调的是主体的多元性,常州市教育局、天宁区教育局、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各主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市、区两级教育局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和资源支持方面的供给功能,教育集团总校二十四中充分发挥其治学、办学、价值观及优质资源输送功能,天宁分校充分发扬优良传统,主动寻求破解发展困境对策,谋求深度发展。各主体从不同角度,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致力于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
2.推进教育集团深度融合。
多元治理的集团化办学,创新了集团化办学机制,激活了集团化办学核心校、分校的创造性,增强了双方对集团化办学的价值认同。天宁分校与总校从初步融入到深度融合,再到创生发展。多元共治的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秀教师深度交流,促进了天宁分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天宁分校的教育吸引力。学区内学生择校比例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学区内的天宁分校就读,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均衡。
3.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多元治理下的二十四中天宁分校,办学品质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悦文化丰盈、和悦课程结构健全、和悦課堂品质提升、和悦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和美,学生成长和雅,学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校,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办学愿景已达成,学校正朝着“百姓家门口的高品质校”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天宁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