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浏览近两年的中考作文题,你就会发现“我”“自己”“身边”等词语成了命题的“高频词”。例如2011年就有《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四川巴中)、《我改变了_____________的色彩》(重庆)、《留点____________给自己》(浙江嘉兴)、《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黑龙江哈尔滨)、《我长大了》(山东日照)、《那一刻,我长大了》(湖北荆州)、《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江苏南通)、《我还是有潜力的》(山东青岛)、《请给我一个______________的机会》(四川双流)、《给自己一些_________________》(广东深圳)、《我身边的_________________》(河南)、《________________就在我身边》(山东菏泽)、《其实,_________________就在我身边》(广西南宁)、《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身边》(广东梅州)、《身边的感动》(湖北潜江)等,湖北黄冈市命题更直截了当——以《说真话》为题作文。这一命题趋势启示我们:应对中考作文,必须远离虚假和杜撰,讲究“求真”,练出“真功夫”——亮出真实的自我,记录身边的真事,表达真实的情感。这些“真功夫”包括:
一、叙真事。
应对要求写“真”的命题,必须善于选取合适的真人真事,拒绝作假。例如某地考《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有个考生这样叙事(大意):……忽然听到“沙沙”声,发现门缝里插进一把生了锈的水果刀。“小偷!”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找来一块吸铁石,把刀吸住,一边打110。小偷似乎有些觉察,将刀插进另一道门缝,我又用吸铁石和他“游戏”起来,直至我听见警车声响起……如此叙述,真叫人啼笑皆非:吸铁石能“吸住”水果刀做“游戏”?小偷发现家中有人还会继续作案?警车响着呜呜声开来不会把小偷吓跑吗?……我们提倡从亲身经历中选取能对接考题且有亮点的题材示人,例如一位农村考生记叙自己到田里挑菜,然后洗,生火,炒;熄火,再生火……学着破解一道道难题,还出了“洋相”……读着如此真实的经历,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感悟,特别是读到那些出“洋相”的文字,阅卷老师定会会心一笑,给你高分!
二、吐真言。
言为心声。由可听之言可见无形之“心”,真心真言才能令人动容。真言不需长,但须言出由衷,言之自然。2011年辽宁沈阳考《有温度的话语》,当阅卷老师厌倦了那些虚假“话语”时,有篇佳作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这位考生记叙雨天早晨上学的一幕,大意是:出门时发现伞坏了,雨衣脏了,“我”抱怨着出了门;母亲擦干净雨衣打着破伞追儿子,过马路时差点被汽车撞着,“我”看着这一幕,内疚、悔悟……于是文章这样结尾——我冲过马路,跑回母亲身边。望着母亲那凌乱的发梢、憔悴却带笑的面容,我只能强笑着,口中不停地问母亲怎么这样傻……母亲却还是那句话:“快披上雨衣吧,淋雨会感冒的!”我接过带有余温的雨衣,不容分说披到母亲身上,又一把夺过坏雨伞,急速走进雨中,留下一句话:“妈妈,把帽子戴好——雨衣裹紧……”你听,“母亲”的话语和“我”的话语都不长,却说得自然,字字出自内心,有着炽热的“温度”和巨大的感情容量,真实感人,阅卷老师读着怎会不产生共鸣!
三、抒真情。
中考作文必须走出伪情、矫情、架空抒情这一类误区。记叙文中,不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都要由事而发,情动于中,对接题旨。某地中考题为《今天我值日》,有位考生写“我”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值日,在记叙“最后一次擦黑板”“最后一次整理图书角”“最后一次排好桌椅”后,分别以“我多么渴望”“我真心希望”“我鼻子一酸”领起,直接抒发对母校的热爱留恋之情,且逐层加深,真挚感人。
四、发真思。
“真思”即真实的感悟,由叙事自然引发的议论。如果说叙事是“画龙”,那么“发真思”就是“点睛”,“点睛”的关键是远离虚假拖沓和大而无当,讲究“真”和“精”。2011年北京市考《日积月累》,有位考生描述郁金香从“破土成长”到“归于沉寂”直至不经意间绽开笑脸、暗香浮动,记叙自己对郁金香由“无知”“好奇”“观望”“快乐”“叹息”直至“怦然心动”的过程,文章结尾这样“发真思”:怦然心动中,一种生活的哲思漾遍全身:原来,环境的优劣好坏总难如愿,但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只要做到日积月累的坚持,特别是在恶劣的环境里……你看,冒号后52字的议论由花及人,点出主题,自然、真实、精要,富有文采,堪称标杆性的“真思”文字。
做到“四真”,必须处理好下面三对关系:
一是“真实与求新”的关系。有的考生认为文章真实了就不能出新,要出新就必须“添加水分”,做点假。这是一种缺少辩证思考的认识误区。须知:“真”与“新”并不对立,你如能亮出独一无二的“真我”,那必定就是“新”的;“真”能出新,“新”在“真”中,“新”必须服从于“真”。如果你“为新而新”,甚至不惜胡编乱造,那必定“输”得很惨。某地考《合作》题,有位考生“心血来潮”,说自己遇上了“外星人”,还与外星人“合作”解决了他们在地球上的难题……如此穿越时空的科幻题材,“新”是有了,想象力也丰富,但完全背离了题目中“写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的要求,阅卷老师会毫不客气地将此文归入不及格一类。
二是“真实与基调”的关系。有的考生认为要“真实”就必须照相式的实录,可以不加选择、不作提炼地写人记事,于是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文章中消失,阴暗、消极、苦闷、忧郁、狂躁、任性、偏执、叛逆等等却成了文章的基调。例如2011年山东威海市考《 的目光》,有位农村考生拟题《我的目光》,文章大意是:奶奶从乡下到学校看望孙女“我”,“穿戴都很讲究”的城市同学向奶奶“投去鄙视的目光”,说出一些难听刺耳的话语,还把异样的目光投向“我”……学习成绩一向领先的“我”无比愤怒,于是写出如下的结尾段:“此时,失控的我直奔二楼。我发现自己目光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敌意和反击,双方目光相遇时,我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走着瞧,下次也让你们这些文化成绩垫底的贵族子弟尝尝我的目光的厉害!”你看,文中的“我”处于发泄报复状态,还带着欣赏自得的语气,造成了文章的“走调”。须知:“我”的真实必须服从于生活的真实;展现健康心态和阳光气质,始终是中考作文的基调。上文所写题材,健康的基调应该是:不以敌视的目光和报复的行为对待有世俗偏见的同学,让宽容又不失友善、自尊的目光改变世俗的目光,占领同学之间本应纯净和谐的天空。 三是“真实与定向”的关系。定向就是指向文旨,定向是“帅”,真实必须服从于定向,只有定向的真实才是有用的。一个真实的素材,必须根据定向作取舍。有的考生自以为所写素材真实典型而不忍舍弃,结果因定向不明、主题模糊而失分,很可惜。
写作训练场
请自拟一个包含“行走”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值得记忆的真实体验,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一、精准审题。动作性短语“行走”可实可虚,“行走”之路可以实指用双脚走过的路,也可以虚指成长之路、人生之路,虚实结合也许更容易出新。提示语提出的“值得记忆”是重要的取材依据:你必须写亲历之事,不能虚构;在所记叙的“行走”之事中融入“记忆”的价值,给人以启示。
二、明确文体。“写一篇记叙文”规定了文体的唯一性,你下笔时一定要注意:记叙描写为主,必要的抒情议论文字必须在全文的三分之一以下。
三、“真”中求新。提示语“真实体验”“真情实感”突出了一个“真”字,在“真”的前提下力求写出“人无我有”的新意。下面佳作二《行走路上慢半拍》,写的是一次真实的登山经历,但作者给读者展示的不是“贵在坚持”一类的“大路货”,而是“反弹琵琶”——“慢半拍”也许能进入人生新境界,如此哲理感悟,新人耳目。
四、亮出“明眸”。 首先要读懂“自拟一个包含‘行走’这个词语的标题”这一句的要求,这种命题介于话题型与半命题型之间,比话题型严,比半命题型宽。明乎此则可知:如果自拟题目《享受坚持的快乐》就不符合要求(未出现“行走”),必须改为《坚持:行走中的快乐》;只用《行走》做标题也不妥,因为你会失去“明眸善睐第一瞥”的机会。自拟标题力求有新意,下面佳作一的拟题《和着梨花香行走》,就富有诗意,引人一读。
佳作展示一
和着梨花香行走
江苏如东实验中学初三(21)班 孙宇江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无奈将那数学卷子叠起,那张牙舞爪的红叉仿佛烙在心上。到室外走走吧!
黛雨和着微风,泥泞的小路上悠悠飘着几瓣伶仃的梨花,仿佛感伤着暮春的到来。我埋头走路,微湿的泥土在脚下化开一个个坑坑洼洼的脚印。行走,带着失意惆怅。
不知晚风从哪里送来几缕温馨的木质清香,一抬头,我便邂逅了一场“盛世舞蹈”。一朵朵洁白的梨花和着暮春的点点微雨,一个个如身着素衣的红颜跳一曲慢腾腾的舞蹈,好似早春柳絮的低低曼舞,又好像空气中逐渐聚拢的透着微醺醉意的月华,纷纷扬扬地落下。
我凑上去,掬了一捧梨花雨。那一朵朵花,花瓣洁白,柔软得如同裂锦的丝绒,花蕊长长的,仿佛是女子美好的羽睫,要将一个世界的美好尽收眼底。
我曾以为梨花的生命只在早春绚烂一次,却不知即便在暮春时节遭遇风雨打击日渐凋零时,也能直面挫折,和着微雨,舞出别样天地,舞出行走的美丽。
我边赏边行,任梨花以不着声迹的舞蹈撩拨我的心弦,舞出我内心的阳光,舞出我行走的动力。
“叮叮……”手机响了,是母亲。焦急渲染在她的声音里,我想该回去了。
一转头,却发现那成群成群的梨花舞蹈着,悄无声息地铺上那小径,掩埋了我那失意惆怅的行走脚印。那黛雨也闪着微光落在这梨花路上,如夕阳遗金,又似涟漪般的笑意。
我循着梨花路前行,嘴角不禁上扬,温暖的笑容,如同穿街而过的阳光。此时内心虽然一片静寂,却油然而生一种美好的感受:如梨花般面对挫折,舞出自己的天地;纵然行走的脚步歪歪斜斜,但待至未来,蓦然回头,就会发现经受挫折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享受。
是的,人生如彩蝶,挫折如鲜花,花引蝶,蝶恋花,人生正是这样行走。
今夜,我将枕香而眠。
明天,我将和着梨花清香行走。
简评:
此文有三“真”:一是物态真。作者选取暮春梨花为感悟对象,真实可感地状写其色、香、形和遭遇挫折仍舞出精彩的个性品格。二是转化真。作者的“行走”由失意惆怅转为温暖微笑,叙写并不简单突兀,而是经历了观“盛世舞蹈”—— “掬梨花雨”—— “边赏边行”——“踏花行走回归”这样的过程,令人信服。三是情感真。作者“枕香而眠”的梨花情结,“人生正是这样”和“我将和着梨花清香行走”的深刻感悟与愿望,都出自心底,且富有诗意,给人美感。
佳作展示二
行走路上慢半拍
江苏如东实验中学初三(15)班 钱泽人
人生的旅程上,总有很多人习惯于不停地奔跑,他们拧紧了时钟的发条,拼着赶着奔向终点。我也常常以此进行“励志”自我教育。直到那天登山后,始知:行走路上可以慢半拍!
山行路上。
眼前,高山孑然,突兀而独立。层层的绿树将它们环绕包裹得严严实实,透不进一丝一缕阳光。
游人如织,我置身于这条长龙的尾端,不时抬头远眺,觉得行走的路漫漫无期。
一阵阵寒气扑面而来。跟随着游人的脚步,我沿着蜿蜒狭窄的山路向前行走。渐渐地,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身上的背包勒得肩膀生疼。身旁的游人大多气喘吁吁,却仍是一刻不停地向上攀登,唯恐掉队。望着他们争先恐后的背影消失在人潮中,我忽然敬佩起他们的勇气与耐力来。
来到一处岔路口。向旁延伸的是一条曲折幽暗的小路,大多数游人对此视而不见,仍是快速向前走去。
我踌躇了,停下脚步,决定试一试。沿着小路向尽头走去,忽然我遇到了久违的阳光。它乘着清风而来,飘飘洒洒,带走了树林山涧的潮气。向下望去,矮矮的石峰峻峭挺拔。那是什么?猕猴!一群小精灵在树间荡着秋千,有的躺在树干上微微眯着双眼,多悠闲自在!侧耳细听,群鸟啁啾,共同演奏着山谷天籁。如此别样的风景在我眼前展开,我忽然感到生命的清泉汩汩地在我心间流淌。我久久地驻足,张开双臂,呼吸着清新空气,仿佛我也将变成风景中的一棵树,一棵不受人注目却自由伸展的树。
回头走去,看到游人们仍是马不停蹄地向山顶攀登。我一身轻松,自信地跟上了他们的脚步,因为我心中装着一幅幅别样的风景。
我想,在行走路上,我们不必总是走别人的路,迫不及待地奔向终点,我们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应当有所停顿,有所沉吟,春暖花开的奇景也许就在此刻闪现。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舒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才会如同日升月落,发出流水般清脆的足音。
行走路上,我放慢脚步,自信如初。
简评:
本文记叙了作者的一次登山经历,取材、构思新颖,立意具有哲理意味。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为新而新容易走进“为文虚假”的误区,但“真”与“新”并不排斥,只要“新”从亲历中来,从自己的真悟中来,“新”就会保持着真实生活的原汁原味,做到“‘新’从‘真’来,‘真’中出‘新’”。
一、叙真事。
应对要求写“真”的命题,必须善于选取合适的真人真事,拒绝作假。例如某地考《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有个考生这样叙事(大意):……忽然听到“沙沙”声,发现门缝里插进一把生了锈的水果刀。“小偷!”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找来一块吸铁石,把刀吸住,一边打110。小偷似乎有些觉察,将刀插进另一道门缝,我又用吸铁石和他“游戏”起来,直至我听见警车声响起……如此叙述,真叫人啼笑皆非:吸铁石能“吸住”水果刀做“游戏”?小偷发现家中有人还会继续作案?警车响着呜呜声开来不会把小偷吓跑吗?……我们提倡从亲身经历中选取能对接考题且有亮点的题材示人,例如一位农村考生记叙自己到田里挑菜,然后洗,生火,炒;熄火,再生火……学着破解一道道难题,还出了“洋相”……读着如此真实的经历,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感悟,特别是读到那些出“洋相”的文字,阅卷老师定会会心一笑,给你高分!
二、吐真言。
言为心声。由可听之言可见无形之“心”,真心真言才能令人动容。真言不需长,但须言出由衷,言之自然。2011年辽宁沈阳考《有温度的话语》,当阅卷老师厌倦了那些虚假“话语”时,有篇佳作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这位考生记叙雨天早晨上学的一幕,大意是:出门时发现伞坏了,雨衣脏了,“我”抱怨着出了门;母亲擦干净雨衣打着破伞追儿子,过马路时差点被汽车撞着,“我”看着这一幕,内疚、悔悟……于是文章这样结尾——我冲过马路,跑回母亲身边。望着母亲那凌乱的发梢、憔悴却带笑的面容,我只能强笑着,口中不停地问母亲怎么这样傻……母亲却还是那句话:“快披上雨衣吧,淋雨会感冒的!”我接过带有余温的雨衣,不容分说披到母亲身上,又一把夺过坏雨伞,急速走进雨中,留下一句话:“妈妈,把帽子戴好——雨衣裹紧……”你听,“母亲”的话语和“我”的话语都不长,却说得自然,字字出自内心,有着炽热的“温度”和巨大的感情容量,真实感人,阅卷老师读着怎会不产生共鸣!
三、抒真情。
中考作文必须走出伪情、矫情、架空抒情这一类误区。记叙文中,不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都要由事而发,情动于中,对接题旨。某地中考题为《今天我值日》,有位考生写“我”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值日,在记叙“最后一次擦黑板”“最后一次整理图书角”“最后一次排好桌椅”后,分别以“我多么渴望”“我真心希望”“我鼻子一酸”领起,直接抒发对母校的热爱留恋之情,且逐层加深,真挚感人。
四、发真思。
“真思”即真实的感悟,由叙事自然引发的议论。如果说叙事是“画龙”,那么“发真思”就是“点睛”,“点睛”的关键是远离虚假拖沓和大而无当,讲究“真”和“精”。2011年北京市考《日积月累》,有位考生描述郁金香从“破土成长”到“归于沉寂”直至不经意间绽开笑脸、暗香浮动,记叙自己对郁金香由“无知”“好奇”“观望”“快乐”“叹息”直至“怦然心动”的过程,文章结尾这样“发真思”:怦然心动中,一种生活的哲思漾遍全身:原来,环境的优劣好坏总难如愿,但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只要做到日积月累的坚持,特别是在恶劣的环境里……你看,冒号后52字的议论由花及人,点出主题,自然、真实、精要,富有文采,堪称标杆性的“真思”文字。
做到“四真”,必须处理好下面三对关系:
一是“真实与求新”的关系。有的考生认为文章真实了就不能出新,要出新就必须“添加水分”,做点假。这是一种缺少辩证思考的认识误区。须知:“真”与“新”并不对立,你如能亮出独一无二的“真我”,那必定就是“新”的;“真”能出新,“新”在“真”中,“新”必须服从于“真”。如果你“为新而新”,甚至不惜胡编乱造,那必定“输”得很惨。某地考《合作》题,有位考生“心血来潮”,说自己遇上了“外星人”,还与外星人“合作”解决了他们在地球上的难题……如此穿越时空的科幻题材,“新”是有了,想象力也丰富,但完全背离了题目中“写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的要求,阅卷老师会毫不客气地将此文归入不及格一类。
二是“真实与基调”的关系。有的考生认为要“真实”就必须照相式的实录,可以不加选择、不作提炼地写人记事,于是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文章中消失,阴暗、消极、苦闷、忧郁、狂躁、任性、偏执、叛逆等等却成了文章的基调。例如2011年山东威海市考《 的目光》,有位农村考生拟题《我的目光》,文章大意是:奶奶从乡下到学校看望孙女“我”,“穿戴都很讲究”的城市同学向奶奶“投去鄙视的目光”,说出一些难听刺耳的话语,还把异样的目光投向“我”……学习成绩一向领先的“我”无比愤怒,于是写出如下的结尾段:“此时,失控的我直奔二楼。我发现自己目光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敌意和反击,双方目光相遇时,我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走着瞧,下次也让你们这些文化成绩垫底的贵族子弟尝尝我的目光的厉害!”你看,文中的“我”处于发泄报复状态,还带着欣赏自得的语气,造成了文章的“走调”。须知:“我”的真实必须服从于生活的真实;展现健康心态和阳光气质,始终是中考作文的基调。上文所写题材,健康的基调应该是:不以敌视的目光和报复的行为对待有世俗偏见的同学,让宽容又不失友善、自尊的目光改变世俗的目光,占领同学之间本应纯净和谐的天空。 三是“真实与定向”的关系。定向就是指向文旨,定向是“帅”,真实必须服从于定向,只有定向的真实才是有用的。一个真实的素材,必须根据定向作取舍。有的考生自以为所写素材真实典型而不忍舍弃,结果因定向不明、主题模糊而失分,很可惜。
写作训练场
请自拟一个包含“行走”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值得记忆的真实体验,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一、精准审题。动作性短语“行走”可实可虚,“行走”之路可以实指用双脚走过的路,也可以虚指成长之路、人生之路,虚实结合也许更容易出新。提示语提出的“值得记忆”是重要的取材依据:你必须写亲历之事,不能虚构;在所记叙的“行走”之事中融入“记忆”的价值,给人以启示。
二、明确文体。“写一篇记叙文”规定了文体的唯一性,你下笔时一定要注意:记叙描写为主,必要的抒情议论文字必须在全文的三分之一以下。
三、“真”中求新。提示语“真实体验”“真情实感”突出了一个“真”字,在“真”的前提下力求写出“人无我有”的新意。下面佳作二《行走路上慢半拍》,写的是一次真实的登山经历,但作者给读者展示的不是“贵在坚持”一类的“大路货”,而是“反弹琵琶”——“慢半拍”也许能进入人生新境界,如此哲理感悟,新人耳目。
四、亮出“明眸”。 首先要读懂“自拟一个包含‘行走’这个词语的标题”这一句的要求,这种命题介于话题型与半命题型之间,比话题型严,比半命题型宽。明乎此则可知:如果自拟题目《享受坚持的快乐》就不符合要求(未出现“行走”),必须改为《坚持:行走中的快乐》;只用《行走》做标题也不妥,因为你会失去“明眸善睐第一瞥”的机会。自拟标题力求有新意,下面佳作一的拟题《和着梨花香行走》,就富有诗意,引人一读。
佳作展示一
和着梨花香行走
江苏如东实验中学初三(21)班 孙宇江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无奈将那数学卷子叠起,那张牙舞爪的红叉仿佛烙在心上。到室外走走吧!
黛雨和着微风,泥泞的小路上悠悠飘着几瓣伶仃的梨花,仿佛感伤着暮春的到来。我埋头走路,微湿的泥土在脚下化开一个个坑坑洼洼的脚印。行走,带着失意惆怅。
不知晚风从哪里送来几缕温馨的木质清香,一抬头,我便邂逅了一场“盛世舞蹈”。一朵朵洁白的梨花和着暮春的点点微雨,一个个如身着素衣的红颜跳一曲慢腾腾的舞蹈,好似早春柳絮的低低曼舞,又好像空气中逐渐聚拢的透着微醺醉意的月华,纷纷扬扬地落下。
我凑上去,掬了一捧梨花雨。那一朵朵花,花瓣洁白,柔软得如同裂锦的丝绒,花蕊长长的,仿佛是女子美好的羽睫,要将一个世界的美好尽收眼底。
我曾以为梨花的生命只在早春绚烂一次,却不知即便在暮春时节遭遇风雨打击日渐凋零时,也能直面挫折,和着微雨,舞出别样天地,舞出行走的美丽。
我边赏边行,任梨花以不着声迹的舞蹈撩拨我的心弦,舞出我内心的阳光,舞出我行走的动力。
“叮叮……”手机响了,是母亲。焦急渲染在她的声音里,我想该回去了。
一转头,却发现那成群成群的梨花舞蹈着,悄无声息地铺上那小径,掩埋了我那失意惆怅的行走脚印。那黛雨也闪着微光落在这梨花路上,如夕阳遗金,又似涟漪般的笑意。
我循着梨花路前行,嘴角不禁上扬,温暖的笑容,如同穿街而过的阳光。此时内心虽然一片静寂,却油然而生一种美好的感受:如梨花般面对挫折,舞出自己的天地;纵然行走的脚步歪歪斜斜,但待至未来,蓦然回头,就会发现经受挫折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享受。
是的,人生如彩蝶,挫折如鲜花,花引蝶,蝶恋花,人生正是这样行走。
今夜,我将枕香而眠。
明天,我将和着梨花清香行走。
简评:
此文有三“真”:一是物态真。作者选取暮春梨花为感悟对象,真实可感地状写其色、香、形和遭遇挫折仍舞出精彩的个性品格。二是转化真。作者的“行走”由失意惆怅转为温暖微笑,叙写并不简单突兀,而是经历了观“盛世舞蹈”—— “掬梨花雨”—— “边赏边行”——“踏花行走回归”这样的过程,令人信服。三是情感真。作者“枕香而眠”的梨花情结,“人生正是这样”和“我将和着梨花清香行走”的深刻感悟与愿望,都出自心底,且富有诗意,给人美感。
佳作展示二
行走路上慢半拍
江苏如东实验中学初三(15)班 钱泽人
人生的旅程上,总有很多人习惯于不停地奔跑,他们拧紧了时钟的发条,拼着赶着奔向终点。我也常常以此进行“励志”自我教育。直到那天登山后,始知:行走路上可以慢半拍!
山行路上。
眼前,高山孑然,突兀而独立。层层的绿树将它们环绕包裹得严严实实,透不进一丝一缕阳光。
游人如织,我置身于这条长龙的尾端,不时抬头远眺,觉得行走的路漫漫无期。
一阵阵寒气扑面而来。跟随着游人的脚步,我沿着蜿蜒狭窄的山路向前行走。渐渐地,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身上的背包勒得肩膀生疼。身旁的游人大多气喘吁吁,却仍是一刻不停地向上攀登,唯恐掉队。望着他们争先恐后的背影消失在人潮中,我忽然敬佩起他们的勇气与耐力来。
来到一处岔路口。向旁延伸的是一条曲折幽暗的小路,大多数游人对此视而不见,仍是快速向前走去。
我踌躇了,停下脚步,决定试一试。沿着小路向尽头走去,忽然我遇到了久违的阳光。它乘着清风而来,飘飘洒洒,带走了树林山涧的潮气。向下望去,矮矮的石峰峻峭挺拔。那是什么?猕猴!一群小精灵在树间荡着秋千,有的躺在树干上微微眯着双眼,多悠闲自在!侧耳细听,群鸟啁啾,共同演奏着山谷天籁。如此别样的风景在我眼前展开,我忽然感到生命的清泉汩汩地在我心间流淌。我久久地驻足,张开双臂,呼吸着清新空气,仿佛我也将变成风景中的一棵树,一棵不受人注目却自由伸展的树。
回头走去,看到游人们仍是马不停蹄地向山顶攀登。我一身轻松,自信地跟上了他们的脚步,因为我心中装着一幅幅别样的风景。
我想,在行走路上,我们不必总是走别人的路,迫不及待地奔向终点,我们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应当有所停顿,有所沉吟,春暖花开的奇景也许就在此刻闪现。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舒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才会如同日升月落,发出流水般清脆的足音。
行走路上,我放慢脚步,自信如初。
简评:
本文记叙了作者的一次登山经历,取材、构思新颖,立意具有哲理意味。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为新而新容易走进“为文虚假”的误区,但“真”与“新”并不排斥,只要“新”从亲历中来,从自己的真悟中来,“新”就会保持着真实生活的原汁原味,做到“‘新’从‘真’来,‘真’中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