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相遇,一切只需记得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一位爱心人士讲起自己捐助学生的经历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让我想起资助过的一位善良的女孩。我创作这篇作品旨在告诉那些受助的年轻人,他们应成为爱的传承者,而不应是内心漠然的一代。希望他们能够懂得爱,尊重爱,珍惜爱,学会爱,要知道拥有一颗纯善的心,未来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在一次公益活动现场,我见到了他。他穿着老式的蓝色夹克衫坐在台上,显得略微有些清瘦,明亮的目光中透着坚定。同主持人一问一答的访谈中,他讲起这些年来捐资助学的故事。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高中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接下来的几年,他边打工边自学,热爱文学的他,不断有文章见诸报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他,成了县电视台的一名编外记者。
  采访中,他接触到考上大学却无力支付学费的寒门学子,想起自己曾备受失学痛苦的煎熬,他毅然捐出积攒多年的稿费。随后的十余年里,他省吃俭用,先后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帮他们实现了大学梦。
  聊到这里,主持人问:“这些学生后来有没有给你打电话,或来家里看望过你?”
  他轻轻地摇头,说,只有一位学生给我打过电话,那是春节前的一个晚上,他打电话来拜年。不过,最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出,下学期的费用有些紧张。
  这样的回答显然出乎主持人的意料,她接着问道:“资助贫困学生,你有没有后悔过?”他沉吟了片刻,说,有遗憾,但是不后悔。我做了想做的事,心里觉得安然。
  台下响起阵阵掌声,主持人转换话题,继续进行采访。然而,刚才的一段对话,让我陷入深思。那些被资助过的贫困生在大学校园里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为什么缺失了“感恩”这一课?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吝于感谢,那他们走上社会后,如何能对别人施以爱心。
  我的心像被针尖刺了一下似的,隐隐作痛,这让我想起资助过的一位女孩。
  由当地妇联发起的“春蕾”助学活动上,我从一摞简历表中注意到她——年仅13岁的她,父母双亡,跟随多病的奶奶生活。照片上的她看上去眉清目秀,眼里却含着一汪忧郁,让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
  那双渴望的眼睛触动了我,因此,我决定与她结为帮扶对子。我按表格上的地址给她去了一封信,告诉她好好念书,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一周后,我收到了她的回信。字写得不太规整,但看得出她用了心,密密匝匝好几页。
  她在信里写道,得知能继续念书时,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她说会好好读书,还讲了学校发生的趣事。从那以后,我们信来信往,聊着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心情。
  半年后的一天,我趁着出差的机会,抽空去看望她。她和奶奶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简陋。我坐在院里,跟她聊了一会儿后,正要离去。她忽然有些羞涩地说,阿姨,您稍等一下。
  她跑回屋,拿出一样东西塞给我,说,我给您做的菊花枕,本来想寄给您,最近功课忙耽搁了,今天您来了,正好当面交给您。我在信里提到过,有时工作压力太大,睡眠质量不好。没想到她记在了心里,利用周末到附近的山上采摘野菊花,给我做了明目安神的菊枕。闻着菊枕那淡淡的清香,我心里涌起一波一波的感动。
  第二年的春天,我调动工作、装修新房、搬家,时间被挤得满满的。等我腾出空来,给她去了一封信,结果信被退了回来,我们就此断了联系。
  一晃六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博客,意外地看到她的留言。原来,她一直想与我取得联系,后来想起我喜欢写作,在百度上搜索,竟然找到了我的博客。我们加了QQ好友,她跟我讲起这几年的经历。
  为了筹钱给奶奶看病,她读完初三就外出做零活,可没等到做手术,奶奶就永远地离开了。料理完奶奶的后事,她回到城里继续打工,闲暇时自学文化课,考取了函授大专文凭。
  在她的QQ空间里,我看到一组照片,戴着小红帽的她,正在街头做义工。她的笑容那么灿烂,仿佛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只是为了让她更坚强。我留意到她的QQ签名——感谢相遇,只需记得。看到这句话我感到很欣慰,让爱生爱,这是对给予者最好的报答。
  感谢你用生命的苦难,成就我的善行,而你,也需记得这一切。唯有施者有恩情,受者有尊严,爱的链条才能环环相扣。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你可否会轻叩心灵:谁曾给过你温暖的记忆?你又把这份爱传递给了谁?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不论遇上好事坏事,也不分时间地点,一张嘴就是“没意思”。他自己是真的没意思了,也给别人扫了兴,弄得大家都很没意思。我有个熟人就是这样,平均每两句话总要带出一句“没意思”,一次开会讨论,有人为其统计,发言不到5分钟,他居然说了12个“没意思”。  干活,在他眼里肯定是第一件没意思的事。钱拿不了几个,官也不大,还得每天伺候人,看领导脸色,干着机械、重复、无聊的事情。而且还得按时上下
期刊
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人气作者,多次发表短篇小说于《最小说》杂志,写作风格凌厉多变。  1.有读者评价你的写作角度敏锐刁钻,不仅能精准地把握细节,而且笔下人物萌态十足,作品视觉感强烈,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因为《秘境之匣》涵盖了很多历史地理知识,写每一期故事前,我和编辑会收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包括这一期故事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关系、当地气候、风土民情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
期刊
现在,火车站正是点灯的时候。  山上火车站的灯光,是成熟了的柿子的颜色,稍离远一点望去,会令人突然怀恋得要哭泣。车站上,长长的货车,像睡着了似的停着,已经有一个小时不动了。  靠着沿线路的黑栅栏,一郎早就在看那列火车。那关闭的黑箱子里,究竟塞进了些什么呢?也许,那儿装着想不到的耀眼的好东西……瞧,像那个时候的箱子……  一郎想起最近在文娱演出会上,看到的变戏法的箱子。变戏法的箱子,一开始是空的,可
期刊
自私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三分,伤己七分。  小镇的河边,一个12岁的男孩突然丢下自行车,飞奔着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小孩子掉河里了!”  这个男孩的呼叫,惊动了河岸人家。陆陆续续,河岸边围观的人不下几十人。其中有个叫严武的人,28岁,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大家都知道他水性好,就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他。严武有点儿不自在,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下河救人的意思。岸边的几个老人急了,大声对着围观的几个青壮年
期刊
问:宫廷剧里宫里人有用冰块避暑的,请问冰块是从哪儿来的?  牛范儿(绿色建筑工程师)答:  采集冰块的时间:《诗·幽风·七月》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说明远在3000年前的商代,人们就在隆冬季节把冰块储藏起来供夏日用。  采集冰块的人员:周代设有专管取冰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会设立专门的官吏
期刊
我最应该读书的年代是没有书读的。1966年,我11岁,十年动乱开始;1978年,改革开放,我23岁,本应大学毕业,这人生最应该读书的黄金十二年,我却完成了动荡不上课,随父母去干校劳动,在家待业,去农村插队,回城当工厂的人生旅程,自打小学四年级离开了学校,再没有机会系统地读过书。可我自幼酷爱读书,记得父亲有一天拿回一本书,淡黄色封面,上面印着《天演论》三个朴素大字,我磕磕绊绊地读了,基本上没读懂,但
期刊
一 、随堂故事  长江流域里面生活着三种鱼,鲥鱼、刀鱼和河豚。这三种鱼是当时长三角地带味美鲜嫩的佳肴。三种鱼形状不同,吃法也不同,鲥鱼形状像鲤鱼,身子比鲤鱼要扁一些,其最美味的地方是它的鱼鳞,所以,烧时不能去鳞,去了,这道菜就没意义了,也就是说,鱼鳞是鲥鱼的“卖点”。刀鱼形状像一把匕首,鱼肉极其鲜嫩,可是其刺多且细,所以,吃时要非常小心,不可吃快,不然很容易被刺卡着或刺到。而河豚呢,是滚圆的形状,
期刊
刘禹锡在《秋词》一诗中有这样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事实上,我们的思维,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那作文素材的天空中飞翔。  是的,我们的经历也许有限,但我们的想象却无限;我们的经历可能平淡,但我们的想象却可出奇。在进行材料设计时,如果我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必定会驾上美丽的彩虹,腾起迷人的云彩。在这里,“想象”为思维开辟了新天地。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改编某个人们熟知故
期刊
我曾说过,写字如同作画,一个是用线条勾勒,一个是用文字涂抹。这是绘画与写作的相通之处。  要想做出一幅让人为之惊艳的画,先决条件不可少——好的画布,好的画笔,还要精选各种颜料。然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这握笔作画的人,还得懂布局,懂色彩搭配,懂线条走向,也得读懂事物的性灵。  对,性灵。万事万物都有性灵,所以你是你,他是他。只有抓住事物的性灵,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于是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
期刊
“最美司机”吴斌  事件回放  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快客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途中,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后砸中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并伴有肺挫伤和肾功能衰竭,这是人类能承受的疼痛的最高等级。  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镇定地完成换挡、刹车等一系列安全操作,将车缓缓靠边停好,开启双跳灯、打开车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