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之美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471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爱》可以被看做中国首部歌舞类型的影片。导演陈可辛在片中运用了纯熟的电影技法,其独特的电影语言赋予了影片丰富的内涵。歌舞和音乐在《如果·爱》中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电影画卷,这也促使即将在2010年暑期上映的中国版电影《歌舞青春》的诞生。
  关键词:《歌舞青春》;《如果·爱》;歌舞;音乐
  近期一部名叫《歌舞青春》的电影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线。虽然现在还处于宣传阶段,但其歌舞类型电影的定位值得引起注意。也许这正是促成SMG、华谊兄弟公司和美国迪士尼公司强强联手合作的原因之一吧。回首2005年和2006年,作为我国贺岁片赢家的影片《如果·爱》和在美国各大颁奖典礼上屡获殊荣的《歌舞青春》就是歌舞片很好的例证,二者均呈现给我们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虽然这两部影片主题不同,但在如今各类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将歌舞作为影片的题材和类型,这种另辟蹊径的选择无疑是一个亮点,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国内的这部《歌舞青春》,拍摄初衷源自美国迪士尼公司所投资拍摄的同名影片。《歌舞青春》是迪士尼频道拍摄的最成功的原创电影,影片2006年上映之后便赢得了很高的票房,当年获得了多项奖的提名并且如愿以偿拿下了艾美奖(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最佳编舞奖、告示牌音乐奖年度最佳原声带等多个奖项。如此多的美誉向我们证明了这部影片的实力:新颖的选题、充满青春活力的演员、轻松活泼而且魅力四射的歌舞等等。现实中的人物和动画片风格的视听效果结合得如此完美,使观众在欣赏时就如同看迪士尼动画一般自然明朗、清澈纯净。整部影片还贯穿着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动情。正因为动情所以才会歌唱、跳舞。以歌舞的形式书写单纯的快乐,做最纯真的自己,这就是青春所应拥有的,这也正是《歌舞青春》要传达给观众的主旨和意图。
  此后,迪士尼公司相继投拍了《歌舞青春2》(2007)和《歌舞青春3》(2008)。虽然剧情相差不大,但是其魅力不减当年。因为自电影诞生以来,歌舞类型的影片寥寥无几。提起歌舞电影,总是与歌剧或者舞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影片也总是脱离不了这种情境。《歌舞青春》以高中生为主角别出心裁地展开剧情,加上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和男女主角清新脱俗、健康向上的动感歌舞,使这部影片与以往的歌舞电影有着完全不同的视听效果。该片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映之后同样掀起了一场收视狂潮,成为当年暑期档的重头戏。
  由此笔者想到了国内的歌舞电影,《如果·爱》也许算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电影。虽然内容、题材与《歌舞青春》无任何关系,但影片同样精彩纷呈。《如果·爱》的出现昭示了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趋势,正因为《如果·爱》是一部意义重大的歌舞电影,所以拍摄时陈可辛导演可谓煞费苦心。歌舞电影其实并不是陈可辛所喜欢和擅长的类型,但这并不能成为他前进的障碍。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更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导演。“不喜欢”反而使得他能够更客观地去对待这部影片。歌舞电影很容易夸张剧中歌舞表演的成分,陷入唱唱跳跳的歌舞表演与剧情叙述相冲突的境地。在这方面,陈可辛导演吸收了《红磨坊》(2001)《芝加哥》(2002)《黑暗中的舞者》(2000)等影片的成功经验,将绚丽的歌舞表演和真切感人的爱情故事结合起来,还将MV场景配乐和演唱会的场面并置在一起,在剧情铺陈、人物塑造以及情绪渲染等方面都做得十分完美,真真切切地避免了歌舞表演与爱情叙事相冲突而带来的乏味,既满足了不同品位的观众,又相当富有时代感。在这部影片中,观众对歌舞的欣赏不亚于对剧情的欣赏,所以这几段歌舞完全可以从故事情节中游离出来,成为具有欣赏价值的纯粹的歌舞艺术。
  影片上映后得到了各方好评,扩大了华语影片在国际影坛中的影响力,有西方媒体报道称:“影片证实华语电影已不再局限于武侠片与艺术片两种类型……可以将《如果·爱》视为名画,挂入美术馆。”[1]由此可见,这部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的看法。毋庸置疑,《如果·爱》是绝对精彩绝伦的。
  
  一、歌舞
  
  《如果·爱》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视听效果。剧中人物的感情不仅仅通过对白来呈现,其更多的是融入华丽的歌舞表演中并通过蒙太奇手法展示出来。担任本片编舞的是现代印度歌舞片的一代宗师、宝莱坞著名舞美指导法拉·汗。中国电影如果全部搬用美国百老汇的歌舞,将难以被广大观众接受,而且演唱会的舞蹈也很难阐述电影的情节。在此,印度宝莱坞的歌舞作为成功典范被陈可辛巧妙地借鉴,他希望片中的歌舞段落易于让中国观众接受。吸收消化了各国舞蹈语汇的宝莱坞舞蹈恰巧具备了这一特质,这也是陈可辛邀请法拉·汗来担任本片编舞的原因。对于歌舞片来说,舞蹈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好莱坞式的马戏班舞蹈、探戈,出现了《十字街头》的中国舞,也出现了类似演唱会的伴舞,呈献给观众一场完美的舞蹈表演。
  影片当初的宣传号称这是一部“华语歌舞大片”,换个角度看这又像是一部穿插着歌舞场面的爱情电影。歌舞给影片打上了一层“超现实”色彩。从开场的破旧巴士与“天使”登场开始,导演就在告诉我们影片与现实无关,整个空间设置十分夸张,只为表达一段纯粹的爱情关系。比如十年前的北京,导演选择的只是一种标志化的空间——地下室、小酒馆、公交车,传达给观众一种“情绪”。这段“情绪”与“真实”的环境无关,只与观众“心里”的爱情环境有关。正因为“脱离了现实,他才可以把黑暗地下室和破烂公交车都拍得那么迷人”[2]。这种“审美”倾向与歌舞影片的特点是十分吻合的,因为歌舞影片从来都是超越“现实”的。
  “片中的歌舞,形式上看愉悦,内容却并不快乐。”[3]比如张学友唱的几段,不是悲伤就是愤怒;而金城武与周迅的唱段,基本充斥着隔阂与冷漠。影片把心痛的情感通过歌舞,与十年前北京的美丽回忆作对比,展现给观众一种残酷的美感。
  
  二、音乐
  
  影片的音乐由金培达和高世章这两位音乐巨匠合作完成。二人的完美合作也使得《如果·爱》荣获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音乐奖。
  “在电影发展场景中,运用音乐音响营造气氛,显示心灵感受,强化和突出某种动作和某种自然动态等等是表现现实与心理的最好手段。” [4]这些音乐音响基本形态的结合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成为了陈可辛导演的一种语言。这部电影正是通过音乐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来揭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音乐在影片中对气氛的烘托、情景的渲染以及人物情感的表现都做得至善至美,很好地表现了影片的思想与内涵,使得电影音乐的艺术性与欣赏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音乐就其本质讲,是最不善于表现视觉上可以把握的现实世界中有形的客体的,它的最大长处在于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微妙丰富的情感状态。”[5]用音乐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更是电影借助音乐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爱》在声音的处理上强调了音乐,而相对弱化了台词,所以音乐的节奏也成了歌舞片电影剪辑的依据之一。“镜头整合的依据不再是时空的连续性,而是情绪的一致性。” [6]另外,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也为深入探讨人物情感提供了依据。不仅如此,时空转换也是本片的特点之一,无论是现实还是电影,各自都有一个现实时空和一个过去时空。除此之外,电影还有一个内心戏的表意时空,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电影是时空转换的艺术。
  虽然《如果·爱》的歌舞、音乐并没有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但又有几部音乐剧能和这样的经典之作相比呢?影片中的音乐在年轻人中深受欢迎,因为这部歌舞片在音乐方面走的是流行路线。一段漫长的情路是从齐秦开始到张学友结束的。《如果·爱》既书写了现代爱情故事的个人成长史,也书写了陪伴我们成长的流行歌曲的历史,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我们希望在华语影坛日新月异大踏步前进的今天,2010年暑期即将上映的同类型影片《歌舞青春》能够如同美国版《歌舞青春》一样获得成功,为华语电影史掀开新的一页,成为继《如果·爱》之后又一个中国歌舞影片的传说。
  
  注释:
  [1] 影评《〈如果·爱〉——中国多年来唯一一部美妙绝伦的歌舞电影》,《时代》周刊第166期。
  [2][3] 云中:《普通生活里的美》,(http://news.sina.com.cn/c/2005-12-16/17478602527.shtml),2005年12月16日。
   [4] 朔月之蓝:《如果·爱》,(http://www1.360quan.com/blog/show
  /362231),2008年1月11日。
   [5] 素心芳菲:《美丽而忧伤的音乐国度——〈假如爱有天意〉音乐赏析》,(http://home.m1905.com/space.php?uid=1780783&do=blog&id
  =78815),2009年10月24日。
   [6] 子芮:《披上歌舞的“外皮”——从电影〈如果·爱〉说起》,(http://www.wus-piano.com/bbs/viewthread.php?tid=605),2006年5月14日。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学生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一是学生觉得地理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因而失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面就地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当然,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尤其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是否科学、有章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和前途命运。针对初中毕业班的学生管理,我谈几点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善于思考  将班内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期刊
近几年物理高考中有关“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的题型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考查学生知识点过程中,由于它们做功情形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们在答题时总是顾此失彼,常出现漏洞,失分现象出现较多。下面结合几个实例来总结一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各种情形,以达到增加学生的辨析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期刊
摘要:彼得·威尔导演的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了现实中的“楚门的世界”、以游戏的姿态刻画了人性的深刻,并直指社会现实中有关“真相是什么”的现实性主题。  关键词:“真相”;《楚门的世界》;人性游戏  “清晨醉酒的水手该怎么办?继续前进!”凛冽的海浪拍打在楚门身上,溅起满镜头的黑色幽默。此时,再吝啬的人也会止不住那少得可怜的泪水。看完《楚门的世界》(1998),笔者忍不住试图去触
期刊
摘要:初观王家卫的电影感觉很西化,华丽的明星阵容、炫酷的拍摄方法、璀璨瑰丽的都市夜景和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街头无不将我们带进一个浓郁的小资世界。然而深入探究之后又会有不同的感受,影片中隐藏着的是导演内心深处对当下都市生活的迷惘,甚至是失落。王家卫对现实、对生活是深有认知的,他不只是沉沦的失意,而是用自己的电影艺术诠释都市人生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都市;符号;感受;迷离   喜欢王家卫并不是因为他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期刊
摘要:命运一直是方方小说关注的主题之一,方方借偶然说明命运变化的无常和宿命式的无奈。在对人性更深刻的挖掘中,命运不仅承载着她对于生存世界神秘性的解释,也体现着她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阐释。她通过对个体遭遇的诉说探讨个体命运的形成,由此表现深刻复杂的人性。《水在时间之下》这部小说就是她在命运主题的书写下,让我们看到其笔下的个体如何走向自己的命运轨迹,进而参透世事变化下人的生存意义。
期刊
摘要: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犹如诗和音乐的灵魂附体,在音乐和诗的交融对话中演绎男孩们纯洁善良的心。电影中最重要也是最触动人心的四段音乐——开篇音乐、转到回忆时的背景音乐、组建合唱团时孩子们的独唱及他们在公爵夫人面前的演出——具有托马斯·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的诗的意境,把电影、音乐、诗融为一体。  关键词:《四个四重奏》;爱;音乐;诗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童年的故事,这是一支希望和春天的协奏曲,这是一
期刊
摘要:电视频道的发展经历着从综合频道向专业化频道转向的漫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各家电视台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尝试,以求寻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追求更好的收视率和商业利益。卫视频道又因为自己独特的地位,而采取了不同的节目编排策略,频道改版是节目编排的一次大的调整,是对频道定位进行的重新审视,也是一次尝试特色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改版;特色化;卫视频道;定位  自2009年
期刊
摘要:《低俗小说》不仅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力压群雄,还开创了一个众多人竞相模仿其范本——叙事结构的拆分、拼贴模式——的时代。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征服评论界不仅因其颠覆性的叙述结构和令人震惊的暴力美学,还有其在电影中传达出的后现代气息。  关键词:《低俗小说》;非线性叙事;后现代性;解构  1994年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在戛纳电影节上力压群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部电影的问世也宣告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