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当然,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尤其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是否科学、有章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和前途命运。针对初中毕业班的学生管理,我谈几点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善于思考
将班内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学生,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创造性和复杂性的劳动,因此,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内容十分广泛,既要思考如何在自然状态下掌握学生的感性材料,分析、研究其隐藏着的本质特点,又要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既要考虑全班的共性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既要考虑班级目标的远景性、整体性,也要考虑近景性和局部性;既要全面思考学生必须明白的“大道理”,又要考虑到各种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可见,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大脑的积极思考,同一个班、同一个学生或同一事件,在不同的班主任手中,由于教育和处理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虽然这与班主任的资历、知识水平等有一定的关系,但班主任对学生的“用心”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经验、教育艺术的差异,也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二、善于观察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式。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学生,教师就像黑夜走路。”事实也表明,学生所处家庭环境和所受社会影响不同,在性格、思想、道德、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班主任对这些不了解,就不能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教育,因此要勤下班级,看看学生在做些什么事情,关注学生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处理。另外,认真阅读班级日志、认真阅读每个学生的周记,也是获取学生情况特别是了解学生心灵的重要手段。
三、努力沟通
班主任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其学习情况和家庭状况,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信息,这样教师教育学生才能对症下药,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班会课,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优点在班上起到示范作用。当班级出现不和谐现象时,要及时处理,防微杜渐。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了解和研究班级及学生,使其健康成长。或者说,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四、树立威信
1.知识威信,成为一个学生接受的好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教师,好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这种专业素质,是教师通过专门的学习而获得知识,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包含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美学知识。宽广的知识面、灵活的教学艺术使得班主任倍受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形成自身的知识威信。
2.人格魅力。尊师重教的传统使人们产生了教师应是模范公民的期望。班主任更是特殊类型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具备强烈的人格魅力,具有高尚的师德。那种严于律己、诲人不倦、言行一致、堪为楷模的班主任,就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3.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一个人仅靠一次性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是不能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的。况且学生们对新事物的追求,对新观念的理解都很强烈。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就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新事物的发展,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时学习,自觉进修,提高自我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学高为师,班主任只有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让社会和学生肯定自己的个人威信。
4.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统一体,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内容。班主任的个人威信的形成,要靠他人格上的感召力。班主任的行为举止稳重而不做作,性格活泼开朗而不轻浮,与学生交往热情大方而不矫饰,言语谈吐谦逊而不庸俗,这些良好的风度仪表,和他平日里所表现出来的从容自信,和蔼可亲,善于沟通等,会使班主任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形成自己的个人威信。
五、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及正确对待差生
科任教师的沟通,学生大多怕班主任而不怕任课老师,在班主任面前和在任课老师面前表现有所不同。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表现的两面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多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对学生才能作出恰当的评价,思想教育才有针对性。多与任课教师联系,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有利于形成坚强有力的教师集体。重视转化“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也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总之,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善于思考
将班内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学生,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创造性和复杂性的劳动,因此,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内容十分广泛,既要思考如何在自然状态下掌握学生的感性材料,分析、研究其隐藏着的本质特点,又要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既要考虑全班的共性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既要考虑班级目标的远景性、整体性,也要考虑近景性和局部性;既要全面思考学生必须明白的“大道理”,又要考虑到各种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可见,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大脑的积极思考,同一个班、同一个学生或同一事件,在不同的班主任手中,由于教育和处理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虽然这与班主任的资历、知识水平等有一定的关系,但班主任对学生的“用心”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经验、教育艺术的差异,也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二、善于观察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式。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学生,教师就像黑夜走路。”事实也表明,学生所处家庭环境和所受社会影响不同,在性格、思想、道德、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班主任对这些不了解,就不能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教育,因此要勤下班级,看看学生在做些什么事情,关注学生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处理。另外,认真阅读班级日志、认真阅读每个学生的周记,也是获取学生情况特别是了解学生心灵的重要手段。
三、努力沟通
班主任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其学习情况和家庭状况,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信息,这样教师教育学生才能对症下药,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班会课,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优点在班上起到示范作用。当班级出现不和谐现象时,要及时处理,防微杜渐。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了解和研究班级及学生,使其健康成长。或者说,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四、树立威信
1.知识威信,成为一个学生接受的好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教师,好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这种专业素质,是教师通过专门的学习而获得知识,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包含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美学知识。宽广的知识面、灵活的教学艺术使得班主任倍受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形成自身的知识威信。
2.人格魅力。尊师重教的传统使人们产生了教师应是模范公民的期望。班主任更是特殊类型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具备强烈的人格魅力,具有高尚的师德。那种严于律己、诲人不倦、言行一致、堪为楷模的班主任,就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3.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一个人仅靠一次性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是不能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的。况且学生们对新事物的追求,对新观念的理解都很强烈。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就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新事物的发展,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时学习,自觉进修,提高自我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学高为师,班主任只有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让社会和学生肯定自己的个人威信。
4.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统一体,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内容。班主任的个人威信的形成,要靠他人格上的感召力。班主任的行为举止稳重而不做作,性格活泼开朗而不轻浮,与学生交往热情大方而不矫饰,言语谈吐谦逊而不庸俗,这些良好的风度仪表,和他平日里所表现出来的从容自信,和蔼可亲,善于沟通等,会使班主任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形成自己的个人威信。
五、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及正确对待差生
科任教师的沟通,学生大多怕班主任而不怕任课老师,在班主任面前和在任课老师面前表现有所不同。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表现的两面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多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对学生才能作出恰当的评价,思想教育才有针对性。多与任课教师联系,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有利于形成坚强有力的教师集体。重视转化“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也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总之,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