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是具有社会性的组织,在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正是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为企业提供了诸如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优惠的投资条件,安全的保障等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发展壮大不仅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遭到破产,也要由社会来承担它失败的后果。企业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实现其社会性的组织作用之需要。以XH公司为例,进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旨在为公司形象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企业责任;社会性;XH公司
一、XH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XH公司简介
XH公司以十三年的企业品牌、长期合作的专业的师资团队以及完善的客户服务以及精品实操性课程立足于市场,本着诚信合作,服务为本的理念,开展系统性的企业服务,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及学员客户的发展规划和财税领域政策的变化进行业务开展,帮助企业打造团队中坚力量、赢得市场地位,降低财务风险,致力于为客户的职业生涯提供有效实际性的帮助,不断加速学员在客户在企业中的发展频率,XH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域知名度较高的综合性企业服务机构。
(二)XH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普及深入的发展过程。现在,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识阶段已经过去,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实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XH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急功近利,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导致企业和社会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
1.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严重
企业应该承担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且保证同岗位员工能够获得同样的报酬和待遇等。但是,目前在XH公司及我国其他企业在派遣员工与农民工等用人制度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同工不同酬问题。具体包括:在福利待遇方面,除法律规定的待遇外,如公积金这种非法定待遇,企业一般不愿意让派遣职工享受。有资料统计,有72.53%的劳务派遣工能全部或部分得到用工单位的福利待遇;有67.03%的劳务派遣工参加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保险。①但总体而言,劳务派遣工的待遇远远比不上正式工
2.脱逃债务的问题增多
在2018年到2019年间,XH公司脱逃债务的问题显著增加,民间借贷是XH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方式。XH公司通过借贷偿债进行资金链循环的能力下降,这就引发了XH公司经营者放弃企业而逃避债务的问题。这个问题给债权人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也使得XH公司的诚实信用等形象受损,表明我国中小型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较差。
(二)导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匮乏的原因
1.法律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主要在《公司法》第5条的内容中有所提及,其内容包括: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等规定中也有一般规定。但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虽然公司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宣誓性规定,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承担主体、违背责任履行的处罚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虽然这些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发挥法律的监督与治理作用,难以约束企业真正履行社会责任,或者真正的做到对不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处罚。
2.企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高
企业过度注重经济利益,则企业将会从产品生产研发以及服务提供中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可能利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净利润。这就是的企业不能够履行基本社会责任,也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在2011年XH公司在食品制品中使用不合格肉类制作产品就是企业不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行为,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生产与经营实际上逐渐的局限在市场利益中,脱离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社会形象不断受损,其市场的支持程度不断下降,也必然导致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此外,企业过度注重经济利益,将经营所获资本全部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利益相关者分配,而不会抽取资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促使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措施
(一)政府管理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是靠企业家自身的觉醒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目前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既缺少市民社会的基础,又缺乏社会运动的推动。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就显得更为重要。
1.法律手段
立法是國家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政府制定的法律直接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通过立法引导企业自觉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以增加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自觉供给。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强制企业承担利益驱动不足的利益相关者责任。如劳动法关于企业对职工责任的强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的规定、环境保护法关于企业对社会公众责任的要求等,都是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强制供给形式。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的需求,法律的作用也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相关法规中的责任条款可以使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法律对弱势利益相关者的救济可以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谈判力,并强化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的需求。 2.经济手段
政府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影响市场的主体行为,通过财政补贴、税费优惠,甚至直接资助的办法鼓励企业走出第一步。
经济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绿色税收。要对开发、保护、使用环境资源的纳税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的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对于环境友好行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环境不友好行为,建立以污染排放量为依据的直接污染税,以间接污染为依据的产品环境税。二是环境收费。提高排污收费水平,在资源价格改革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以价格和收费手段推动节能减排。三是绿色资本市场。在间接融资渠道,推行“绿色贷款”,对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利率,对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在直接融资渠道上,研究一套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投资制度,包括资本市场初始准入限制、后续资金限制和惩罚性退市等内容的审核监管制度。四是生态补偿。这项政策不仅是环境与经济的需要,更是政治与战略的需要。要完善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下游对上游、受益方对受损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以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五是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力量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和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降低污染控制的总成本,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
3.行政手段
首先,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从以经济论实力转向综合权衡经济、社会和环境和发展质量。这一转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不转变这个观念,我们的政府就不会动真格花大力去监管或关停污染企业,不会为了一个社区搬迁一个企业。所以转变政绩观、实施新的政绩评估体系将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有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政府要直接介入CSR,倡导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会同国际国内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发起或参与一些CSR相关的活动以及培训,表明政府对CSR积极推进的立场;二是倡导企业积极应对跨国公司的CSR标准要求,要求国内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注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及环境问题,通过实施企业社會责任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与有关国家和相关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的CSR事业,妥善解决世界产业链中中国CSR成本的合理分担问题,要求跨国公司应当考虑与中国供应商共同承担社会责任成本,而不能一方面要求中国XH公司改善劳动条件,一方面却在采购合同上一味压低价格。
再次,间接引导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作为与政府和企业并存的第三方,具有主体广泛,相对公正的特点,而且是企业行为的直接受用者,所以它们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二)企业自律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主体毕竟还是企业,企业自身的组织保障和内部制度建设是影响履行社会责任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要修炼内功,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不力的原因作分析时,我们曾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经济原因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影响。因此,企业的自律行为,旨在从这两方面去推进。一方面,企业要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发展观联系起来,在经营活动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要强化自律约束,对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进行自我规范、约束和控制。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创造财富、回报社会的能力,同时,调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以保证社会责任观念和战略的有效落实。
1.自觉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家个人的操守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当中,企业家个人几乎可以完全决定企业的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向,因此,作为企业家,应正确处理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股东、客户与员工的关系,不只顾眼前利益,深刻感知到履行社会责任是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个人更高层次需要的途径。二是增强企业全员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企业文化凝聚优秀的员工,从而使员工对企业价值达成共识,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力。通过组织员工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使全员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中来。
2.有效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能力
社会责任应当是一个主动和自觉的过程。因此,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如果企业能够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那么,企业社会责任既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也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战略管理中,任务陈述是制定战略的基础,它表明了企业存在的社目的及价值。企业应在任务陈述中有效表达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从而奠定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及早取行动的基本策略。其次,企业应明确,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组织结构、用工制度、利润分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根据变化了的企业内外社会环境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应视情况而定,有选择性的策划和实施社会责任,设定确定的,可测量的目标。
注释:
①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参考文献】
[1] 翁坚红.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品牌形象塑造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5):66-68.
[2] 侯瑾然,于帆.用品牌形象塑造解决XH公司存在的问题[J].设计,2019,32(08):140-142.
[3] 王薏斐. 千子莲公司品牌形象提升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 胡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下的企业形象策划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4):12-13
【关键词】企业责任;社会性;XH公司
一、XH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XH公司简介
XH公司以十三年的企业品牌、长期合作的专业的师资团队以及完善的客户服务以及精品实操性课程立足于市场,本着诚信合作,服务为本的理念,开展系统性的企业服务,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及学员客户的发展规划和财税领域政策的变化进行业务开展,帮助企业打造团队中坚力量、赢得市场地位,降低财务风险,致力于为客户的职业生涯提供有效实际性的帮助,不断加速学员在客户在企业中的发展频率,XH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域知名度较高的综合性企业服务机构。
(二)XH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普及深入的发展过程。现在,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识阶段已经过去,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实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XH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急功近利,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导致企业和社会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
1.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严重
企业应该承担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且保证同岗位员工能够获得同样的报酬和待遇等。但是,目前在XH公司及我国其他企业在派遣员工与农民工等用人制度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同工不同酬问题。具体包括:在福利待遇方面,除法律规定的待遇外,如公积金这种非法定待遇,企业一般不愿意让派遣职工享受。有资料统计,有72.53%的劳务派遣工能全部或部分得到用工单位的福利待遇;有67.03%的劳务派遣工参加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保险。①但总体而言,劳务派遣工的待遇远远比不上正式工
2.脱逃债务的问题增多
在2018年到2019年间,XH公司脱逃债务的问题显著增加,民间借贷是XH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方式。XH公司通过借贷偿债进行资金链循环的能力下降,这就引发了XH公司经营者放弃企业而逃避债务的问题。这个问题给债权人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也使得XH公司的诚实信用等形象受损,表明我国中小型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较差。
(二)导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匮乏的原因
1.法律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主要在《公司法》第5条的内容中有所提及,其内容包括: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等规定中也有一般规定。但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虽然公司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宣誓性规定,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承担主体、违背责任履行的处罚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虽然这些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发挥法律的监督与治理作用,难以约束企业真正履行社会责任,或者真正的做到对不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处罚。
2.企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高
企业过度注重经济利益,则企业将会从产品生产研发以及服务提供中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可能利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净利润。这就是的企业不能够履行基本社会责任,也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在2011年XH公司在食品制品中使用不合格肉类制作产品就是企业不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行为,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生产与经营实际上逐渐的局限在市场利益中,脱离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社会形象不断受损,其市场的支持程度不断下降,也必然导致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此外,企业过度注重经济利益,将经营所获资本全部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利益相关者分配,而不会抽取资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促使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措施
(一)政府管理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是靠企业家自身的觉醒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目前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既缺少市民社会的基础,又缺乏社会运动的推动。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就显得更为重要。
1.法律手段
立法是國家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政府制定的法律直接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通过立法引导企业自觉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以增加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自觉供给。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强制企业承担利益驱动不足的利益相关者责任。如劳动法关于企业对职工责任的强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的规定、环境保护法关于企业对社会公众责任的要求等,都是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强制供给形式。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的需求,法律的作用也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相关法规中的责任条款可以使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法律对弱势利益相关者的救济可以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谈判力,并强化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责任的需求。 2.经济手段
政府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影响市场的主体行为,通过财政补贴、税费优惠,甚至直接资助的办法鼓励企业走出第一步。
经济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绿色税收。要对开发、保护、使用环境资源的纳税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的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对于环境友好行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环境不友好行为,建立以污染排放量为依据的直接污染税,以间接污染为依据的产品环境税。二是环境收费。提高排污收费水平,在资源价格改革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以价格和收费手段推动节能减排。三是绿色资本市场。在间接融资渠道,推行“绿色贷款”,对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利率,对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在直接融资渠道上,研究一套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投资制度,包括资本市场初始准入限制、后续资金限制和惩罚性退市等内容的审核监管制度。四是生态补偿。这项政策不仅是环境与经济的需要,更是政治与战略的需要。要完善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下游对上游、受益方对受损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以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五是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力量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和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降低污染控制的总成本,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
3.行政手段
首先,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从以经济论实力转向综合权衡经济、社会和环境和发展质量。这一转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不转变这个观念,我们的政府就不会动真格花大力去监管或关停污染企业,不会为了一个社区搬迁一个企业。所以转变政绩观、实施新的政绩评估体系将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有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政府要直接介入CSR,倡导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会同国际国内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发起或参与一些CSR相关的活动以及培训,表明政府对CSR积极推进的立场;二是倡导企业积极应对跨国公司的CSR标准要求,要求国内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注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及环境问题,通过实施企业社會责任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与有关国家和相关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的CSR事业,妥善解决世界产业链中中国CSR成本的合理分担问题,要求跨国公司应当考虑与中国供应商共同承担社会责任成本,而不能一方面要求中国XH公司改善劳动条件,一方面却在采购合同上一味压低价格。
再次,间接引导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作为与政府和企业并存的第三方,具有主体广泛,相对公正的特点,而且是企业行为的直接受用者,所以它们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二)企业自律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主体毕竟还是企业,企业自身的组织保障和内部制度建设是影响履行社会责任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要修炼内功,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不力的原因作分析时,我们曾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经济原因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影响。因此,企业的自律行为,旨在从这两方面去推进。一方面,企业要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发展观联系起来,在经营活动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要强化自律约束,对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进行自我规范、约束和控制。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创造财富、回报社会的能力,同时,调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以保证社会责任观念和战略的有效落实。
1.自觉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家个人的操守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当中,企业家个人几乎可以完全决定企业的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向,因此,作为企业家,应正确处理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股东、客户与员工的关系,不只顾眼前利益,深刻感知到履行社会责任是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个人更高层次需要的途径。二是增强企业全员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企业文化凝聚优秀的员工,从而使员工对企业价值达成共识,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力。通过组织员工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使全员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中来。
2.有效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能力
社会责任应当是一个主动和自觉的过程。因此,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如果企业能够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那么,企业社会责任既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也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战略管理中,任务陈述是制定战略的基础,它表明了企业存在的社目的及价值。企业应在任务陈述中有效表达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从而奠定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及早取行动的基本策略。其次,企业应明确,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组织结构、用工制度、利润分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根据变化了的企业内外社会环境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应视情况而定,有选择性的策划和实施社会责任,设定确定的,可测量的目标。
注释:
①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参考文献】
[1] 翁坚红.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品牌形象塑造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5):66-68.
[2] 侯瑾然,于帆.用品牌形象塑造解决XH公司存在的问题[J].设计,2019,32(08):140-142.
[3] 王薏斐. 千子莲公司品牌形象提升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 胡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下的企业形象策划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