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廷茂专访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门学研究,不能犯学术大跃进的毛病,数量和质量要平衡。
  1994年,他一头扎进中葡关系史和澳门史研究中,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个领域。澳门回归15年来,他频繁往来于两地,进澳门图书馆档案馆,躬耕于故纸尘堆,乐此不疲。他就是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的教授张廷茂。
  澳门需要大陆的人气
  1996年,还是暨大在读博士生的张廷茂第一次去澳门做考察,搜集资料做访谈。回忆往昔,依然真切,“很新鲜,东西方文化共存的澳门,西方色彩很浓厚,城市面貌、文化气氛都有很深的葡萄牙痕迹。当时因为迎接澳门回归,澳门在做各种语言接待方面准备,我们到一些公共场所,完全不讲粤语也没事。”
  时光荏苒,从青年学子到博士生导师,源于地缘的关系,研究的兴趣,张廷茂一直深耕于澳门研究,频繁往来于大陆和澳门两地。
  “从历史上看,澳门需要大陆的人气,回归以后更进一步。”在课堂上,他也反复和学生讲,“人们讲澳门从来没有离开过祖国,这是一句大实话。”
  回归以前,路上跑的主要是中巴,回歸后高头大马似的旅游大巴就很多了。这是张廷茂的一个出行感受。“澳门回归带旺了澳门的旅游,带旺了澳门的人气。”相应的,张廷茂也发现了些问题,比如堵车。有一次,他从市政厅回关口曾用了一个多小时,不过澳门也正在建设轻轨积极改善交通。
  澳门的人气剧增,是澳门和大陆紧密联系的体现,张廷茂认为这种联系会越来越深入,他说,“这是澳门长期发展稳定最强大的后盾,最可靠的基础。”他认为,“澳门经济需要适度多元化。此外,澳门是历史文化名城,不能被东方蒙地卡罗遮盖下去。”
  澳门研究不能搞学术大跃进
  之所以能踏入这个领域,张廷茂说感激当时暨大导师的眼光,博士毕业后他分配在古籍所,在导师们建议下对澳门做深入研究。机缘巧合,葡萄牙当时正派有两名老师在暨大推广葡萄牙文化,教澳门大学生葡语选修课,张廷茂跟这个班学一年葡语,打了基础。2000年~2001年,他又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修读10个月“葡萄牙语言与文化”年度课程。长期的自学磨练,张廷茂葡文阅读能力大有长进,也方便了他的澳门研究。
  从胶卷打印到电子拷贝,从珍藏葡萄牙文献到买进巴黎、马德里等地大量葡文资料,随着澳门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张廷茂的研究日积月累,卓有成效。“澳门政府文化局设立奖励性科研项目,1998年我第一次申请,现已做了五个。”张廷茂说。文化局的《文化杂志》、澳门大学的《澳门研究》和澳门理工学院的《中西文化研究》现在成为两地学者们共同利用的学术园地。
  张廷茂的研究从澳门港口贸易开始,逐渐深入到澳门诸多方面,并非星星布点,而是连点成片。除了大量论文合著,他个人的专著《晚清澳门番摊赌博专营研究》、《明清时期澳门海上贸易史》等相继问世。
  澳门研究在澳门回归那几年一度白热化,近年来趋于平稳。对于近几年来呼声颇高的澳门学,张廷茂有他自己的看法。“澳门400多年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东西文化,澳门学比照东方学而成立,但有差别。东方学是研究在先定论在后。创立澳门学的方向是正确的,这个学科得到发展,研究主体是关键。不能犯学术大跃进的毛病,数量和质量要平衡。” 编辑/梁 市
其他文献
许多人一进门,说,“咦,蔡澜送了块牌给你”,再看,又说,“你挂错位置了,你应该挂出去。”老掌柜每次都回答,“他给我这个荣誉,更是鼓励,我要尊重人家,当成是一个宣传品,是不对的。”  微眯起双眼,透过厚重的老花镜片,看清小票上的数字,76岁的老掌柜卢翠瑜,一边手指麻利拨打算盘,一边就能报出总数。她系着丝巾,身穿利落七分袖外套,笑容和蔼,送走了一位结账的顾客。这间将近60年的澳门祥记面家,也像她一样,
期刊
回归前,尽管担心澳门乱象横生还是毅然前往;回归后,经历了教育、社会上的多项转变,看见澳门与大陆的融合趋势。方正天用自己最真实的故事和感受,诉说着澳门回归15年的变化。  从氹仔一路驱车,穿过一条悠长的河底隧道,記者来到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澳门特区内其它高校面积相比,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视野确实开阔不少。走在宽敞的校道上,澳门大学教授方正天给记者介绍道,横琴校区占地1平方公里,比原校区大20倍。  
期刊
“首先要找准发展定位,希望打造成中国华南地区对欧(含美日 )战略合作平台、国际投资和服务业的交易平台、新兴科技企业创新孵化基地”。列海坚描绘中德工业服务区的未来新蓝图。  “很多企业常问我们,做生意该到哪里去?该买飞往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机票?现在,我会肯定地告诉他们,到中国去,到佛山去,佛山大门已经为你们打开。”11月15日,在匈牙利国家创新局与广东物联天下科技集团合作签约仪式上,匈牙利国家创新局局
期刊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变化。”澳门立法会主席贺一诚对澳门回归15周年的感受非常深刻。经历回归前后的发展,澳门在法治、经济上分别经历着不同的变化。其中,法治的与时俱进使澳门更具活力。  上世纪50、60年代,澳门经济低迷,失业率持续走高。大量澳门人不得不选择到香港打工,以保生计。50多年过后,这种状况出现大逆转。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澳门2013年人均GDP达91,376美元,首度超越瑞士,仅次于卢森堡
期刊
马有礼认为澳门中华总商会是政府与中小企业的沟通桥梁,担当政府与市民之间的重要协调角色,将凭借百年积累的深厚人脉关系,肩负起联系世界华商的使命,促进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马有礼,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三公子。马万祺家族是澳门最为显赫的政治家族,而澳门中华总商会(以下简称“中总”)在澳门所有社团中地位首屈一指。在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小康》杂志记
期刊
自1995年12月8日正式投入营运以来,澳门国际机场经历了各项业务不断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其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澳门民航业的成长,也见证了整个澳门回归后的社会发展缩影。  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唯一的机场,澳门国际机场是澳门与世界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机场的跑道建于填海地段之上,控制塔位于原来的“一粒米”(澳门凼仔岛东端离岸不远的一个小岛)之上。澳门城市人口57万人,城市面积28
期刊
从一个中葡文化小城,到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澳门回归15年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从政20多年,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感受到鲜明的对比,“作为澳门人,我现在对此感到很自豪。”  16世纪中叶前,澳门还是一条小渔村。而自葡萄牙人定居后,经过四百多年的中葡建筑、文化、美食、社区等方面的交汇融合,澳门渐成一个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国际城市。这段特有的历史给澳门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与独特的文化风情。  除此之外,随着
期刊
对于崔世安家族何时、为何搬离他们故乡,至今为止仍然是谜;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之际,崔嘉亨村将与澳门同庆。  从新会动车站出发,沿南环公路西行7公里,再沿省道271南行19公里就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南面的崔嘉亨村——澳门特首崔世安故乡。轉入一条水泥小路,路窄蜿蜒,两旁时见青竹婀娜、杂花间树。深入前行数百米,即可见崔世安家族捐赠的养善崔公祠与德胜文化室。  这两座建筑,已经稍显陈旧,岁月的痕迹已
期刊
澳门将近两万名公务员中有1500多人是暨大校友,300多人是中层以上领导。澳门医疗系统74%的医生都是从暨大毕业的,澳门日报采访部员工70%都是暨大校友。  澳门与祖国的发展血脉相承,祖国内地为澳门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他们辛勤工作,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中国第一侨校”之称的暨南大学,对于澳门的人才输送和教育帮扶尤为突出。  暨南大学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副处长董启源,对《小康
期刊
从“一国两制”的筹备实践,到澳门基本法的理论研究,不同身份的转变之下,骆伟建见证了澳门15年的发展。他说,“澳门的发展依靠内地,国内好了,澳门一定好,国内不好,澳门一定受影响。”  今年4月15日,全国港澳研究会首次在香港举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研究论坛”,会上,香港“占领中环”发起人戴耀庭,提出了所谓“占中”、“公民抗命”合理性的言论。此言一出,迅速引发了在场法学家们的驳斥,骆伟建便是其中一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