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在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推动空间观念在数学课堂的贯彻落实。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数学教学经验,提出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空间观念;小学数学;六年级;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92
  从年级上看,六年级的学生经过过去六年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数学知识基础,对几何图形的一些空间特色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对数学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面对这些即将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这能够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产生持续积极地影响。从内容上看,图形与几何相比于代数的知识更加抽象,注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对于部分学生学习而言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多种手段推动空间观念的落实。
  一、利用生活素材,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数学是对生活中事物的抽象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更是具有生活化的特征。小学数学的教材和例子都拥有着大量的生活化特征,这为教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降低了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讲授时,要不断拉近教材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讲起,一步步的完成授课,这对于学生慢慢喜欢数学、真正爱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生活中众多的圆形事物,除了展示教材中的天坛圆形地基和圆形摩天轮之外,还可以展示旭日东升的红日、正月十五的满月、饮料瓶的瓶盖、圆形被子等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事物。只有老师讲通俗易懂,学生才愿意听,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来保障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能够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在思考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将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印在脑海之中。
  二、使用技术工具,丰富学生的空间认识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讲授几何部分时,会采用板书画图的形式,主要依靠三角尺在黑板进行做图,这样做的缺点是当图示过多后,整个黑板会显得非常乱,学习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而利用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产品,通過教师在屏幕上即时生成几何模型,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多媒体PPT教学相比,也有着生成性和即时性的优势,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几何部分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的周长》时,可以使用电子画板将圆在直尺上转动的过程进行动画演示,通过不同直径大小的圆的多次演示,让学生对每次的d值和C值进行记录,发现C与d的比值始终是固定的,这个比值就是π,反过来周长就是等于dπ也就是2πr。通过电子画板的精准演示,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将会更加容易和简单。
  三、反复实践操作,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数学学科相比于语文、英语等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生成性特点,结果或结论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推理而得出。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之后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减少学生的掉队现象。因此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亲身思考和实践一步步的得出答案。时空观念需要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让学生逐渐养成,而通过实践完成知识的内化是关键的一步。
  比如《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教师教授学生求得圆柱的表面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如何将圆柱变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随后让学生结合立体图形自主体验归纳这样的计算方式,再通过后面的课后习题完成对刚刚计算方式的练习与巩固,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实践思考与总结,推动空间观念的落实。
  四、完善教学评价,注重空间观念的考察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是最常见的教学评价方式之一,考试对学生学习能够起到很大指导作用。通过在平时的练习册、周测和大型考试中加入考察学生空间观念的试题,能够提高学生对几何类型试题的重视程度,在考试中也能够认真的加以对待,学生在亲身思考和实践一步步的得出答案,通过实践完成知识的内化是关键的一步,能够推进空间观念的落实。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圆柱与圆锥》一章之后,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要围绕着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积乘2加上侧面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圆锥的体积等于1/3πr^2这三个核心知识来进行,让学生在不断地做题和练习中能够完成空间观念的塑造,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空间思维的养成。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空间观念的重视程度,将生活化的素材和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到教学之中去,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完成空间图形的巩固和深化,最终完成核心素养中空间观念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新课程 ,2017(12): 270.
  [2]丁长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点滴策略[J].考试周刊,2019(07) : 71.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中有明确提到,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更多的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因此本文将会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分析在课堂的教学当中“参与式学习”的应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88  一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充满乐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激活语言课堂的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灵活运用学生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成为美丽的风景。  關键词: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如果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那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就注定是失败的。因而在开展教学之前,每一名美术教师都需要思考这一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不同教师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其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答案中能够体现出生本理念。创设生动教学情境、选择适当学习内容和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这三种教学策略都是基于此产生的,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
期刊
摘要: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体系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被学校和老师忽略,但如今,在新课标的改版之下,音乐教学的地位得到提高和加强。新课标指出,教师在音乐课上不仅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要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音乐教学当中的文化渗透作出浅析,指出具体的渗透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传统文化;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最常用手段,是激活师生双边教学交流的重要教学形式,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成为值得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而明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重要性,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数学认知规律和年龄心理特点为基础,潜心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则是确保课堂提问精当和高效,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期刊
摘要:在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推动声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能够真正将专业课程中音乐教学内容与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最为紧密地融合,使学生在音乐素养全方位提高的同时,更好地掌握针对幼儿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未来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之中,真正为幼儿美育的开展打下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结合专业声乐教学具体的教学指标,切实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指导教师对声乐教学开展模式
期刊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在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此后,教育部关于深化学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文件相继出台,引领和指导中小学思政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阶
期刊
摘要:想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他是否有这样一个意识,或者是学生是否能够主动的进行思考,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就比如说一些常见的小事,学生在看到这样一个小事之后,是否会及时的将其解决,或者说学生是否会将其放到心上,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首先需要让学生有这样一个意识,并且尝试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课堂教学手段的升级,以及对于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展开。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去运用和教学理念相结合,如何使得语文教学课堂丰富多彩,将课本内容更加的生动和有活力,让教学方式更加现代化和多样化从而适应当下发展引人深思。多媒体在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目的是增强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从而提高教
期刊
摘要: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的主要素材,通过让学生学习和鉴赏各种诗歌,学会欣赏诗词中的优美意境。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提高他们在学习诗歌时对其意境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诗歌意境;想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