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媒体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就曾经在他的代表作《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①他还指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②
他的这些话语在今天看来似乎有危言耸听和夸张之嫌,因为今天的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慢慢下降并逐渐被互联网、手机、IPTV等新媒体取代。虽然如此,尼尔·波兹曼的这番话还是一语中的地指出了电视媒体的一种发展新趋势:娱乐精神。在一个强调体验经济和消费主义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对于娱乐有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文学艺术和媒体能够在紧张的生活之余给自己提供一些休闲、消遣的轻松氛围,这点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文学的没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文学的社会化功能和引发人们内心思索的需求逐渐被心灵鸡汤、实用主义所替代,这也导致了《品三国》、《论语心得》、《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明朝那些事》等作品的热销。
用这样的视点来关注北京卫视改版后的《天下收藏》,我们发现这个节目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电视的娱乐化倾向,用一种完全娱乐的态度消解了我们对于藏宝类节目的传统经验,用一种完全游戏的姿态颠覆了央视《鉴宝》等收藏类节目的模式,把一个相对严肃而又知识性很强的节目样式改造成了一个纯娱乐的综艺节目,把一个360°的演播厅变成了一个消费故事、消费话语、消费悬念的娱乐场所,而且通过不同板块的设置和每期一个特定的主题来完成消费故事、消费话语、消费悬念的使命。
消费故事
“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所在。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尼尔·波兹曼如是说。③
环顾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史,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山海经; 无论是圣经,还是诗经;无论是格林童话,还是太平广记,它们都是在用故事讲述人间万象,传递人生道理。这也说明人类对故事的消费从古至今从未断绝。到了媒介时代,作为人体器官延伸的电视无疑也将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去继续吸引观众的眼球。所以我们就看到无论是新闻,还是脱口秀;无论是纪录片,还是讲坛节目,如今的电视节目都在力图通过故事给观众传递信息,让观众在对故事的消费中体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无法获取的感受或者自己感同身受的生活,从而吸引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获得观众的共鸣。
中国人对故事的消费更加呈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喜好。无论是最初的《山海经》,还是后来的隋唐传奇《莺莺传》、清代的小说《红楼梦》;无论是昆曲《牡丹亭》、元曲《窦娥冤》,还是京剧《霸王别姬》、黄梅戏《女驸马》;无论是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渔光曲》,还是《天云山传奇》、《夜宴》,我们发现今天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学艺术精品无一不是故事曲折、离奇,而结局却又是大团圆式的,满足了中国人皆大欢喜的心理。
《天下收藏》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种趋势。它深谙观众的心理,在藏宝人的选择和藏品的选择上满足了觀众的窥视欲望和寻根究底的欲望,把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用一种完全视听化的手段呈现给观众。这点在节目的第一个板块“亮宝”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节目一开场就通过绚烂的舞美、灯光和略带低沉的音乐营造出了恢弘大气而又神秘悠远的氛围,为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共同提供了一个消费藏品及藏品背后故事的最佳环境。之后,通过主持人的串场词和真实再现、动画、影视作品片断、藏品发现地现场拍摄等多种视听手段的结合,让观众对藏品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随后,由现场的三位专家介绍藏品情况。就在这个环节上,我们第一次消费了藏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如有一期节目的藏品是唐寅的行书自书诗卷:“花前人是去年身,今年人比去年老,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在介绍唐伯虎时,嘉宾单国强阐述了一个与观众的传统视野截然相反的唐伯虎:“其实他是一个一生坎坷的人,三个老婆死了两个,两个都是因病或产后死的,还有一个是离婚的,离婚还不是他把别人甩了,是别人把他甩了……大家一说起唐伯虎来,总是在说他的点秋香,说他的这种浪荡的生活,后人还传说他有八个老婆,我觉得这是后人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全都寄托在了他身上。”透过单国强略带八卦的讲述,我们既了解了真实的唐伯虎,也了解了这幅行书作品的特点,同时还消费了娱乐和八卦,可谓一举三得。
而在另外一期节目中,我们又看到嘉宾蔡明讲述了小品演员郭达的收藏故事。无论是郭达在新疆买到的一个小罐子,还是他在中越边境买到的一个假紫砂壶,我们从蔡明讲述的这两个故事中既看到了演员郭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又看到了普通人收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买到赝品,从而提醒普通收藏爱好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眼力。观众就这样在对故事的消费中长了眼界,同时也吸取了教训。
消费话语
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一个好的电视节目所希望得到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④
电视作为中国的一种强势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人们消费电视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娱乐,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如何达到娱乐的目的?除了上面我们分析的故事化手段之外,话语的狂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为什么相声、小品能在中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也和中国人对话语消费的爱好有很大关系。
《天下收藏》很好地迎合了尼尔·波兹曼的观点,体现了话语消费的倾向。节目通过主持人、藏宝人、嘉宾具有一定表演成分的言谈举止完美地实现了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让观众再次消费了他们的话语,体会到了电视语言的魅力。
作为一档由影视明星王刚主持的节目,《天下收藏》的话语权很明显地被王刚控制着。首先,王刚是一个在观众中广受欢迎的演员,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观众非常喜欢他的风格。其次,王刚本人又是一个收藏爱好者,对收藏可以说是半个专家。第三,王刚是一个非常成熟和幽默的主持人,曾经主持过《东京动物乐园》,具有很好的话语掌控能力,能通过幽默的话语活跃现场气氛。
比如2010年1月1日的《天下收藏》,因为请到的三个嘉宾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三位主角张国立、张铁林和袁立,所以王刚一上场,就模仿剧中和珅的身份给三位嘉宾请安:“小月,你好吗?我很高兴你终于跟纪晓岚拉开了距离。”接着又咬牙切齿地对张国立(剧中的死对头纪晓岚)问好,对皇上谄媚地问好。当然,除了主持人王刚之外,经过栏目组选择的专家团成员、嘉宾和藏宝人的话语也非常幽默。下面我们就来消费其中一期节目中主持人、嘉宾、藏宝人的话语。
其中一个藏宝人说:“我是黑土派来的。”嘉宾梁言接口:“那极有可能是白云。”“它真假我先不管它,关键是持宝人的产地,她来自赵本山的家乡,赵本山是什么,忽悠。卖拐,她是忽悠的妹妹忽丽,所以我觉得她拿的东西不是哥窑的,是歌谣的。”另一个藏宝人寇朝晖说:“曾经有一个那么精美的青花小碗,拿到《天下收藏》,被王刚老师砸了。今天我又拿过来一个乾隆汝釉的方形花盆,王刚老师,你还砸吗?如果你要砸的话,你要先给个理由,如果你不给理由的话,那你是要赔钱的。”就是在这样幽默感十足的对话和充满交锋的言语中,《天下收藏》实现了娱乐大众的目的,从而也有了收视率的保证。
除了现场专家团成员、嘉宾、参保人的语言之外,节目还通过字幕等形式来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比如当藏宝人说出自己的藏品是天青釉三足炉时,屏幕上出现了“吓着我了”“汝窑的”等文字,在口语化的表述之外增添了电视话语的手段,丰富了荧屏的表现力。
消费悬念
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⑤《百万富翁》的设计者戴维·布里格斯指出:这是戏剧。充满独特、刺激、强烈的悬念色彩和人性化的因素。⑥
《天下收藏》通过规则的设定、板块的设置、主持人和专家的故弄玄虚、藏宝人的命运等环节在营造悬念感上做足了文章,使得该节目处处都充满了悬念,并且一直把这种悬念保持到了最后的砸宝环节。我们来看一看节目是如何制造和催生悬念的。
在“亮宝”环节中,主持人王刚给出同类藏品的市场拍卖价,请现场的嘉宾和对应的观众团队给出自己认为的市场价格,进一步调动起了观众的神经和胃口,急切想知道藏品的真正价格。在这点上,《天下收藏》尽显博彩类节目的神韵。
在“辩宝”环节中,藏宝人所持藏品的命运悬念:真品还是赝品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按照道理,在前期的甄别中,赝品完全可以被过滤掉,但是这个节目为了人为夸大现场持宝人的情绪落差与命运落差,故意设置了“以为是行货却是国宝”(惊喜、暴富)与“以为是宝贝却是狗屎”(沮喪、破产)的落差,给藏宝人、嘉宾和观众制造了十足的悬念,并在赝品被砸碎的瞬间,释放了这种一直延宕的悬念和紧张感。在“辩宝”这个环节中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悬念,那就是主持人和嘉宾经常会故意误导观众,使得观众更有一探究竟的冲动。如每当嘉宾质疑藏品的新旧并认为是赝品时,专家发话了:“宋代的绘画,你现在拿到今天来看,可能感觉也像很新的,可能感觉像几十年前的作品。”王刚:“相反,有些晚清民国年间的老仿,弄得绝对陈旧,烟熏火燎的。”专家和主持人这些混淆视听的表演手法,增加了嘉宾和观众判断藏品的难度,也考验着观众的神经和承受力,使得节目更加好看。
在“请出护宝锤”这个环节中,以“去伪存真”为宗旨上演的“砸宝”环节颇能“夺人眼球”。节目的规则是在事先征得藏宝人同意的基础上,凡是赝品均当场销毁。在这个环节中,王刚一手拿着护宝锤,一手拿着专家的鉴定意见,再三询问藏宝人,甚至劝藏宝人放弃:“签了生死和约了?”“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我最后问一句,退不退”,王刚故弄玄虚、故意用别的话题岔开,而电视屏幕则通过藏宝人、嘉宾的紧张表情和动作加以配合,延宕这种紧张感。这个环节同样借鉴了博彩节目中的情境设置。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对西方媒体的娱乐倾向持一种批判的倾向,但是在展开批判的过程中,他也道出了媒介发展的大势所趋:一切都在朝着娱乐化的方向迈进。娱乐化并没有错,关键是如何能把娱乐和电视的其他功能结合起来,这是目前电视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天下收藏》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通过故事的讲述、幽默手法的运用、人为制造的悬念感实现了知识与娱乐的结合。
注 释:
①②③④⑤尼尔·波兹曼[美]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王亚菲、别明源:《益智类节目中喜剧冲突元素的设计和运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8)。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编校:张红玲
他的这些话语在今天看来似乎有危言耸听和夸张之嫌,因为今天的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慢慢下降并逐渐被互联网、手机、IPTV等新媒体取代。虽然如此,尼尔·波兹曼的这番话还是一语中的地指出了电视媒体的一种发展新趋势:娱乐精神。在一个强调体验经济和消费主义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对于娱乐有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文学艺术和媒体能够在紧张的生活之余给自己提供一些休闲、消遣的轻松氛围,这点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文学的没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文学的社会化功能和引发人们内心思索的需求逐渐被心灵鸡汤、实用主义所替代,这也导致了《品三国》、《论语心得》、《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明朝那些事》等作品的热销。
用这样的视点来关注北京卫视改版后的《天下收藏》,我们发现这个节目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电视的娱乐化倾向,用一种完全娱乐的态度消解了我们对于藏宝类节目的传统经验,用一种完全游戏的姿态颠覆了央视《鉴宝》等收藏类节目的模式,把一个相对严肃而又知识性很强的节目样式改造成了一个纯娱乐的综艺节目,把一个360°的演播厅变成了一个消费故事、消费话语、消费悬念的娱乐场所,而且通过不同板块的设置和每期一个特定的主题来完成消费故事、消费话语、消费悬念的使命。
消费故事
“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所在。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尼尔·波兹曼如是说。③
环顾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史,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山海经; 无论是圣经,还是诗经;无论是格林童话,还是太平广记,它们都是在用故事讲述人间万象,传递人生道理。这也说明人类对故事的消费从古至今从未断绝。到了媒介时代,作为人体器官延伸的电视无疑也将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去继续吸引观众的眼球。所以我们就看到无论是新闻,还是脱口秀;无论是纪录片,还是讲坛节目,如今的电视节目都在力图通过故事给观众传递信息,让观众在对故事的消费中体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无法获取的感受或者自己感同身受的生活,从而吸引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获得观众的共鸣。
中国人对故事的消费更加呈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喜好。无论是最初的《山海经》,还是后来的隋唐传奇《莺莺传》、清代的小说《红楼梦》;无论是昆曲《牡丹亭》、元曲《窦娥冤》,还是京剧《霸王别姬》、黄梅戏《女驸马》;无论是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渔光曲》,还是《天云山传奇》、《夜宴》,我们发现今天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学艺术精品无一不是故事曲折、离奇,而结局却又是大团圆式的,满足了中国人皆大欢喜的心理。
《天下收藏》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种趋势。它深谙观众的心理,在藏宝人的选择和藏品的选择上满足了觀众的窥视欲望和寻根究底的欲望,把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用一种完全视听化的手段呈现给观众。这点在节目的第一个板块“亮宝”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节目一开场就通过绚烂的舞美、灯光和略带低沉的音乐营造出了恢弘大气而又神秘悠远的氛围,为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共同提供了一个消费藏品及藏品背后故事的最佳环境。之后,通过主持人的串场词和真实再现、动画、影视作品片断、藏品发现地现场拍摄等多种视听手段的结合,让观众对藏品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随后,由现场的三位专家介绍藏品情况。就在这个环节上,我们第一次消费了藏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如有一期节目的藏品是唐寅的行书自书诗卷:“花前人是去年身,今年人比去年老,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在介绍唐伯虎时,嘉宾单国强阐述了一个与观众的传统视野截然相反的唐伯虎:“其实他是一个一生坎坷的人,三个老婆死了两个,两个都是因病或产后死的,还有一个是离婚的,离婚还不是他把别人甩了,是别人把他甩了……大家一说起唐伯虎来,总是在说他的点秋香,说他的这种浪荡的生活,后人还传说他有八个老婆,我觉得这是后人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全都寄托在了他身上。”透过单国强略带八卦的讲述,我们既了解了真实的唐伯虎,也了解了这幅行书作品的特点,同时还消费了娱乐和八卦,可谓一举三得。
而在另外一期节目中,我们又看到嘉宾蔡明讲述了小品演员郭达的收藏故事。无论是郭达在新疆买到的一个小罐子,还是他在中越边境买到的一个假紫砂壶,我们从蔡明讲述的这两个故事中既看到了演员郭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又看到了普通人收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买到赝品,从而提醒普通收藏爱好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眼力。观众就这样在对故事的消费中长了眼界,同时也吸取了教训。
消费话语
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一个好的电视节目所希望得到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④
电视作为中国的一种强势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人们消费电视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娱乐,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如何达到娱乐的目的?除了上面我们分析的故事化手段之外,话语的狂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为什么相声、小品能在中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也和中国人对话语消费的爱好有很大关系。
《天下收藏》很好地迎合了尼尔·波兹曼的观点,体现了话语消费的倾向。节目通过主持人、藏宝人、嘉宾具有一定表演成分的言谈举止完美地实现了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让观众再次消费了他们的话语,体会到了电视语言的魅力。
作为一档由影视明星王刚主持的节目,《天下收藏》的话语权很明显地被王刚控制着。首先,王刚是一个在观众中广受欢迎的演员,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观众非常喜欢他的风格。其次,王刚本人又是一个收藏爱好者,对收藏可以说是半个专家。第三,王刚是一个非常成熟和幽默的主持人,曾经主持过《东京动物乐园》,具有很好的话语掌控能力,能通过幽默的话语活跃现场气氛。
比如2010年1月1日的《天下收藏》,因为请到的三个嘉宾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三位主角张国立、张铁林和袁立,所以王刚一上场,就模仿剧中和珅的身份给三位嘉宾请安:“小月,你好吗?我很高兴你终于跟纪晓岚拉开了距离。”接着又咬牙切齿地对张国立(剧中的死对头纪晓岚)问好,对皇上谄媚地问好。当然,除了主持人王刚之外,经过栏目组选择的专家团成员、嘉宾和藏宝人的话语也非常幽默。下面我们就来消费其中一期节目中主持人、嘉宾、藏宝人的话语。
其中一个藏宝人说:“我是黑土派来的。”嘉宾梁言接口:“那极有可能是白云。”“它真假我先不管它,关键是持宝人的产地,她来自赵本山的家乡,赵本山是什么,忽悠。卖拐,她是忽悠的妹妹忽丽,所以我觉得她拿的东西不是哥窑的,是歌谣的。”另一个藏宝人寇朝晖说:“曾经有一个那么精美的青花小碗,拿到《天下收藏》,被王刚老师砸了。今天我又拿过来一个乾隆汝釉的方形花盆,王刚老师,你还砸吗?如果你要砸的话,你要先给个理由,如果你不给理由的话,那你是要赔钱的。”就是在这样幽默感十足的对话和充满交锋的言语中,《天下收藏》实现了娱乐大众的目的,从而也有了收视率的保证。
除了现场专家团成员、嘉宾、参保人的语言之外,节目还通过字幕等形式来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比如当藏宝人说出自己的藏品是天青釉三足炉时,屏幕上出现了“吓着我了”“汝窑的”等文字,在口语化的表述之外增添了电视话语的手段,丰富了荧屏的表现力。
消费悬念
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⑤《百万富翁》的设计者戴维·布里格斯指出:这是戏剧。充满独特、刺激、强烈的悬念色彩和人性化的因素。⑥
《天下收藏》通过规则的设定、板块的设置、主持人和专家的故弄玄虚、藏宝人的命运等环节在营造悬念感上做足了文章,使得该节目处处都充满了悬念,并且一直把这种悬念保持到了最后的砸宝环节。我们来看一看节目是如何制造和催生悬念的。
在“亮宝”环节中,主持人王刚给出同类藏品的市场拍卖价,请现场的嘉宾和对应的观众团队给出自己认为的市场价格,进一步调动起了观众的神经和胃口,急切想知道藏品的真正价格。在这点上,《天下收藏》尽显博彩类节目的神韵。
在“辩宝”环节中,藏宝人所持藏品的命运悬念:真品还是赝品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按照道理,在前期的甄别中,赝品完全可以被过滤掉,但是这个节目为了人为夸大现场持宝人的情绪落差与命运落差,故意设置了“以为是行货却是国宝”(惊喜、暴富)与“以为是宝贝却是狗屎”(沮喪、破产)的落差,给藏宝人、嘉宾和观众制造了十足的悬念,并在赝品被砸碎的瞬间,释放了这种一直延宕的悬念和紧张感。在“辩宝”这个环节中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悬念,那就是主持人和嘉宾经常会故意误导观众,使得观众更有一探究竟的冲动。如每当嘉宾质疑藏品的新旧并认为是赝品时,专家发话了:“宋代的绘画,你现在拿到今天来看,可能感觉也像很新的,可能感觉像几十年前的作品。”王刚:“相反,有些晚清民国年间的老仿,弄得绝对陈旧,烟熏火燎的。”专家和主持人这些混淆视听的表演手法,增加了嘉宾和观众判断藏品的难度,也考验着观众的神经和承受力,使得节目更加好看。
在“请出护宝锤”这个环节中,以“去伪存真”为宗旨上演的“砸宝”环节颇能“夺人眼球”。节目的规则是在事先征得藏宝人同意的基础上,凡是赝品均当场销毁。在这个环节中,王刚一手拿着护宝锤,一手拿着专家的鉴定意见,再三询问藏宝人,甚至劝藏宝人放弃:“签了生死和约了?”“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我最后问一句,退不退”,王刚故弄玄虚、故意用别的话题岔开,而电视屏幕则通过藏宝人、嘉宾的紧张表情和动作加以配合,延宕这种紧张感。这个环节同样借鉴了博彩节目中的情境设置。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对西方媒体的娱乐倾向持一种批判的倾向,但是在展开批判的过程中,他也道出了媒介发展的大势所趋:一切都在朝着娱乐化的方向迈进。娱乐化并没有错,关键是如何能把娱乐和电视的其他功能结合起来,这是目前电视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天下收藏》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通过故事的讲述、幽默手法的运用、人为制造的悬念感实现了知识与娱乐的结合。
注 释:
①②③④⑤尼尔·波兹曼[美]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王亚菲、别明源:《益智类节目中喜剧冲突元素的设计和运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8)。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