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被大数据时代的颠覆性特质不断地冲击和挑战,本文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将大数据思维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在分析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将大数据与学生管理系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紧密结合,全面跟踪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情况,创新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实现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精准化、资助分层化、资助专业化为特征的精准资助。
  一、建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的基本前提是进行资助需求测评
  “精准资助”首先必须科学把握学生的“需”。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症”、“精准”、“靶向”都是在强调要精准把握人民群众的资助需求。具体到高校学生资助中主要涉及两个关键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这是资助需求测评的核心,也是当前资助工作面临的瓶颈性难题。要做好资助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特别是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迅速扩大,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力度也迅速加大,怎样确保两者及时有效匹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于大数据建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已经逐渐普及并被接受,这钟量化指标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认定的准确率,而且能够通过大数据库的建立,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便于学生管理和教育。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开发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认定系统,设定诸级指标,包括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员工作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家庭人员受教育情况、学生本人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状况及家庭遭受突发意外状况等并逐个对指标进行评分,把以往定性化的认定改为为定量化认定,用数据说话。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一卡通系统,每月对这些学生在校的消费信息数据进行搜集跟踪,对存在异常消费(每月消费少于400元或消费突然增加的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电话、电脑访问留言、面谈、走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或个人动态变化,进行个性化资助,这些都是大数据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忽略信息泄露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对搜集好的数据除了分析、应用之外,还应当注意数据的保密性问题。
  (二)由“经济资助”转变为“按需资助”,注意全面、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偏低,职业发展能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大部分困难学生都希望能在大学阶段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但是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较少,特别是在专科院校,不能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应当以大数据为导向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提升贫困学生素质,实现高校学生资助由基本保障型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素质培养分为“普适性”和“专项性”两部分。普适性素质培养,是通过聘请校内老师或校外行业精英、作为授课导师,着重开展礼仪、演说能力、办公软件、公文写作、行政管理、英语口语、积极心理、职业素质提升、团队体验式实训等内容的素质培养,贯穿大学全学程,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专项性素质培养则是与企业或行业协会深度合作,以企业或行业协会为主导,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养、职业发展能力等专项拓展训练。而为了加强素质培养的效果,我们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将学生所有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喜好均被量化,授课老师就能以数据为导向替学生提供个人化的推荐、建议等,因材施教,提高素质培养的实效。
  二、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以“分层助学”作为基本模式
  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是建立在“按需资助”的基础之上,因此以分层助学模式为精准资助的基本模式。分层助学模式是通过大数据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消费情况、贷款情况、家庭情况、参加社团情况、志愿服务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需求为主要目的,由低到高分为三个不同层次需求的模式。
  (一)基本需求的层次,即要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基本的保障。这是面向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在这个层面上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予以解决。就目前情况而言,应该说已经基本解决了最低需求的问题。
  (二)求知需求的层次,即通过资助工作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习总书记曾强调:坚持精准扶贫“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这一重要思想就是在强调资助要与育人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在资助项目的设计、资助资源的预算分配上进行结构调整,避免“平均分配”、“轮流受助”现象的发生,总体原则应当坚持增加激励性资助项目,减少无偿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等个人的努力获得助学金,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还要培养好受助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让广大受助学生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追求卓越的层次,即通过资助工作将一部分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价值所在。有些高校就设立了创业助学金项目,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这是资助工作大有可为的空间。
  三、建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的基本保障是资助工作的专业化
  专业化的资助工作有三个主要方面。
  (一)专业化的队伍。要建立独立建制的学生资助工作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配备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化人员,加大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力度,内部挖潜,设立大数据人才培养课堂,为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夯实人才基础。
  (二)专业化的研究。要把资助工作当成一门学问,从学生资助的基本原理、科学方法和国际比较等方面进行专业研究与探索,大量借鉴、吸收大数据研究成果推动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落实。
  (三)专业化的平台。就是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理论和技术构建学生资助工作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搜集大量的学生和资助信息为基础,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资助工作者只有立足大数据,不断创新高校资助模式,建立以认定精准化、资助分层化、资助专业化为特征的精准资助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
  (作者单位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中诚信托兑付危机最终落定为本金安全、利息损失的结局,此事对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长久以来形成的信托产品“刚性兑付”预期产生了重大冲击,也折射出中国信托产品乃至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中诚信托的具体事件出发,首先回顾了事件发生的始末及相关产品特性等,深入分析刚性兑付产生的三大主因,并探讨了这一事件反映出的问题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方面的启示。  一、中诚信托事件概述  (一) 中诚信托产品介绍。中
期刊
2014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订后的准则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订实施的准则中,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2006年版的相同内容对比,不仅在核算范围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缩小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在后续计量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上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期刊
福建省龙岩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过去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造成了农产品的销售不畅,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市场的成熟,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新的渠道。文章分析龙岩市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存在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薄弱、缺少营销人才、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等,并结合龙岩市的发展实际,提出应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网络营销的人才建设力度、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等对策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村
期刊
现代管理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理念,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存在着多角度的认识和解释,也因此带来不同的管理过程和结果。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顺应人性本质内涵的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新华化工公司目前管理以人为本的现状,重点描述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力图结合基层企业的实际,以相对更广的视角来透视“在企业管理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这一命题。  一、导论  教科书中将“企业管理
期刊
由于营改增对服务行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刃剑作用,所以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出现不减反增的现象也很正常。影响试点企业不增反减的最为直接因素是增值税税率、难以获得增值税票据证明以及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等。我国现阶段部分企业在营改增试点过程汇总,相关企业不应该将不减反增情况变相夸大,与此同时也不应该以营改增现象来单独评价改革标准。  一、企业营改增表现出来的意义  营改增主要指的是以增值税的方式代替部分企业营业
期刊
土地整理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不高、公众参与度较低以及规划与实际脱节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数量与质量并重、强化公众参与机制、制定科学的规划入手,能有效促进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高效、规范开展。  人多地少与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为此国家实行了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土地有偿使用政策、节约用地政策、
期刊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原有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和会计核算环境存在许许多多的矛盾,严重束缚了事业单位的经济增长,因此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有必要进行新的会计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会计改革初期,其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相关工作人员和学者应当关注的重点。  一、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的会计行业,制度存在差异。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国有事业
期刊
对征地留用制度进行研究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复杂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操作性的实践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虽然我国在土地所有制的制度政策方面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衡量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可就目前关于土地政策、土地产权、土地纠纷等方面,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对于征地留用制度的研究和完善依旧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期刊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产业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信息传播不畅;产业化运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乡镇地区的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信息比较闭塞,都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
期刊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上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思想认识不统一;合村并建造成土地资源闲置;职能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等一系列问题。  一、美丽乡村合村并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广大干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农民群众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