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10万个地球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人类文明的整体看作一个婴儿,那也是一个早产儿。文明的发展速度远快于自然进化,人类实际上是用原始人的大脑和身体进入现代文明的。那就有一个可怕的问题:如果没有外界照顾,人类文明这个婴儿是否将永远无力走出自己的摇篮?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被当作黄金时代——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仅3年多时间,第一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其后仅8年多时间,人类就登上了月球。但很快,阿波罗登月计划因资金中断,取消了剩下的飞行。之后,人类的太空探索就像一块在地球重力场中抛起的石头,达到顶点短暂停留后急剧下坠。阿波罗17号最后一次登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后,人类太空事业的性质悄然发生了改变,太空探索的目光由星空转向地面。阿波罗17号之前的太空飞行是人类走出摇篮的努力,之后则是为了在摇篮中过得更舒适。太空事业被纳入经济轨道——产出必须大于投入,开拓的豪情代之以商人的精明,人類心中的翅膀折断了。
  回头看看,人类真的想要走出摇篮吗?20世纪中叶的太空探索热潮,背后的驱动力是冷战,是对竞争对手的恐惧和超越的愿望,是一种显示力量的政治广告——人类其实从来没有真心把太空当作未来的家园。
  人类文明要想在人为或自然的环境变化中长期生存,只能把环境保护由被动变为主动,整体性地调整和改变地球环境。比如为缓解温室效应,人们提出了多种方案,包括在海洋上建立大量巨型太阳能蒸发站,把海水蒸发后喷入高空,增加云量;在太阳和地球间的拉格朗日点,给地球建造一面巨大的遮阳伞。这些工程无一不是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其规模之大,如上帝的手笔,所涉及的技术,都是在科幻作品中才有的超级技术,其难度远大于太阳系内的星际航行。
  除了技术上的难度,从经济层面上看,环境保护与太空开发十分相似:都需要投入巨量资金,初期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回报。但人类对环保的投入与对太空的开发相比,大不成比例。以中国为例,“十二五”规划中计划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为3万多亿元人民币,但对太空探索,只计划投入300亿元左右。其他国家也差不多。
  太阳系中有着巨量资源,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资源,从水到金属再到核聚变燃料,应有尽有。按地球最终养活1000亿人口计算,整个太阳系的资源总量可以养活10万个地球的人口。
  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事实:人类放弃了太空中的10万个地球,只打算在一个地球上生存,而生存手段还是环保,一项与太空开拓同样艰巨、冒险的事业。
  同环保一样,太空开发与技术进步是互动关系,太空开发会促进技术进步。在阿波罗工程之前,美国并不具备登月的技术,相当一部分技术是在工程进行中开发的。核裂变技术在地球上已成为现实,实现太空核推进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可控核聚变虽还未实现,但只存在技术障碍,而不是理论障碍。
  我们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40多年前,登月飞船上的导航和控制计算机,其功能只相当于苹果4代手机的1‰。
  太空开拓与过去的大航海时代相似,都是远航到一个未知领域,为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大航海时代的开始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的航行在当时得到了西班牙伊莎贝拉一世女王的支持,但女王自己也供不起这支船队。据说她把自己的首饰都典当了,资助哥伦布远航。事实证明,这是最明智的一笔投资,以至于有人说世界历史从1500年开始,因为那时候人们才知道整个世界的全貌。
  现在,人类正处在第二次大航海时代的前夜。现在我们比哥伦布有优势,因为哥伦布看不见他要找的新大陆,在大西洋上航行了很多天还没见到陆地,那时候他内心肯定充满了犹豫、彷徨。而我们要探测新世界,抬头就能看到,但现在没人来出这笔钱。
  也许,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人类的个体婴儿一样,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真的永远无法走出摇篮。
  但从宇宙角度看,地球文明是没有父母的,人类是宇宙的孤儿,我们真的要好自为之了。
  (张甫卿摘自《知识窗》2019年第4期,勾 犇图)
其他文献
我从小就立志,长大后“做一份与大自然有关的工作”。高中毕业后,我便去旭山动物园当了一名饲养员。与死亡为邻  起初,我对饲养员这份工作毫无概念,直到两个月后的一天。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5月21日的正午,象舍笼罩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像是出了什么事。我跑到象舍,发现亚洲象的饲养员前辈,被雄象太郎袭击了。其他饲养员都来抢救那位前辈,毫无饲养经验的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后面守望。  前辈打扫象舍的时候,
期刊
狄更斯强迫症与爱鸟人  1846年6月,一个寄给查尔斯·狄更斯的箱子抵达瑞士洛桑。箱子里装着各种不拘一格的小雕像:两个铜制的浑圆的癞蛤蟆,被定格在剑斗高潮结束之时;古怪的卖狗人被他的小狗围着,也是铜制的;一只在树枝上保持平衡的小兔子。除了这个迷你型的动物园,里面还装着一把裁纸刀、一个绿花瓶、一本台历、一瓶蓝墨水,以及一些羽毛笔。在着手写小说《董贝父子》之前,狄更斯需要将这些物品都摆放在正确的地方。
期刊
收集起缕缕轻烟,再将其化入清水之中,然后,用舌咽,也用心绪,去品尝一粒名香的幽袅滋味。如果优雅也能评级,那么,宋人以沉香烟制作热饮的创意,无疑是上品中的上品。  12世纪下半叶的某一天,一位在南海做县令的陶姓朋友给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送来了中南半岛的优质沉香作为礼物。为了不辜负朋友的一番美意,杨万里制作了“沉香熟水”,用这一方法仔细感受名香独有的馥郁。和所有的宋代士大夫一样,杨万里是个品香高手,亲自
期刊
2019年7月15日,“2019马云乡村人才计划”启航典礼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典礼上发表致辞,表达了自己对乡村教师以及教育的思考。  老师是教育孩子的,但是怎样让老师变得真正会教育?  有知识和会教学,是两回事。其实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可以追溯到我在杭师大读书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上完4年本科以后,在学校里实习一两个月,就到讲台上去上课。教学的本领主要是靠自己悟出来的。我
期刊
亲爱的孩子们:  有一天,妈妈和几位朋友喝下午茶,我们都七十岁了,很自然就谈到了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你们的奶奶和我们住了十四年才离开我们,而姥姥晚年失智。我在那几年辛苦的日子里有许多感触,朋友们听了,都希望我动笔写下来,所以我决定给你们写这封信。  我们这一代上有老,下有小。奶奶生命的最后几年身体很差,而她不会开车,不懂英文,完全依赖我们。到了晚年,她几乎每星期都要去医生那里,所以这成了我们的责任
期刊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和家人去非洲旅行,每天要跑二里地爬上一塊大石头才有手机信号。当她举着手机的时候,眼角余光发现一条还没有被做成皮包的蛇在慢慢地向她扭过来。于是,她一声尖叫,几乎从石头上滚下来,跑回营地。  她说,每天晚上,在帐篷里听到外面各种动物的声音,彻夜不眠。只有天微微亮起来,她才能出来叹口气。在她叹气的片刻,眼前是马赛马拉的日出。  我这位女友发誓再也不去非洲,再也不做这样的旅行。但是我听她在
期刊
“作为老师,你会给学生推荐《读者》吗?”  “这是个好问题。”我的回答很犹疑。  我清楚地知道,一个初中生要在三年里至少阅读多少本书——《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泰戈尔诗选》《水浒传》《格列佛游记》《简·爱》,这十二本只是必读书,选读书还有更多。  高中生的书目就无须罗列了,很多都是大部头,需要孩子们花费大量时间去阅
期刊
王阳明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的伟大目标是让人人都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致良知,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很简单——一言一行都符合良知的准则,一举一动都符合中庸的规范。  要达到这种境界,难度大吗?  我们只要听听孔子的形容就明白了。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由此可见,要达到“致良知”的境界,几乎是“难于上青天”。这也就是几千年来圣贤屈指可数的原因。
期刊
期刊
2017年,深圳宣布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只运营电动公交车的城市;同年7月,沃尔沃公司承诺将在两年内停止生产燃油汽车;法国和英国政府也承诺,在2040年之前结束燃油汽车的销售;2018年7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将在上海建厂,生产特斯拉电动车……这一系列事件,预示着人类将迎来汽车以“电动”取代“燃油”的转折时代。  但是,你知道吗?这个转折晚来了一个多世纪!早在100多年前,電动车就跟燃油汽车差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