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个演员来说,一部戏是最容易成为通往名利的工具。《都挺好》热播,演员姚晨再次跃入话题中心。但大姚说“其实名利才是承受起来最艰难的事情,”她始终无法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一种置换和消遣。
剧中的苏明玉摆脱不了周遭对她的偏见,于姚晨而言,亦如是。人到中年,姚晨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这个曾红极一时的喜剧女主和微博女王,在生完两个孩子之后,在迎来了事业中的数个拐点之后,迎来的不只是对生命的崭新体悟,还有中年女性无可逃遁的困境,以及花无百日红的残酷竞争。
“湖底”风光独好
“一场巨大的风波刚刚平息下来,她倏忽回忆起年少时,自己被生活摁着头痛打到难耐的日子,她来到一片大湖边,想跳湖自杀,一了百了。”
在一个静谧的晚上,和喜欢的男人趴在郊外自家别墅阳台的扶手上,苏明玉幽幽说起这段往事,然后,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圈,神情复杂:“我们现在在的这个位置,就是湖底……我一直都没上岸。”
这是电视剧《都挺好》中的一个片段,饰演苏明玉的姚晨,在此刻与角色交汇、重合。身在湖底的坠落与无助感,她本人也曾经历,如今却都被她妥善安放在了创作和角色里。
剧中,苏明玉是一个自小把委屈当成家常便饭吞下肚的女人,委屈受多了,就不会再言委屈。同样的,这些年来的光景也让姚晨了然了一件现实:“大部分委屈是没有解决办法的,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能装得下这些委屈。”人在湖底,久了,就“沉得浮不起来了。”但在沉浮之中,演员姚晨,找到了自己创造角色的方式。
开播之前,姚晨预计至少在15集之后,苏明玉的戏份才会慢慢浮出水面来。结果未曾想,宣传方刚抛出3分多钟的预告片,网上关于姚晨的评论就纷至沓来了,而且其中多为对其演技的正面评价。
2018年初,《都挺好》在苏州开拍,姚晨为角色所做的准备工作,在那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了,她请朋友帮自己找了三位生活中真正的销售总监,和他们相见、采访,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方式;参观工厂,感受现代精密仪器制造的真实环境。
姚晨对角色注入了自己的理解。她根据功课所得和造型师、化妆师商量,先是放弃掉了原来借来的诸多大牌衣服,而是根据角色的实际经济收入情况,改换成了以欧洲小众品牌为主;其次,现实生活中的销售总监,时常需要开车奔波往返于各种办公大楼之间,于是把所有高跟鞋,都换成了平底鞋;第三,在妆容处理上,将头发染成栗红色,眉毛则削弱掉眉峰处的尖,使脸部线条看起来尽量柔和。口红也不用过于浓艳的色号。柔和的面部和清淡的妆容,有利于减轻商业丛林中来自其他野兽的敌意,将锋芒藏于内心……
“所有一切,都为了让这个人物回到现实中去,让她看起来就是一个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人到中年,姚晨展现出了一个演员的责任心和企图心。
“人在江湖飘”的岁月
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自我成长,姚晨自认为成长得很好。
14岁那年,姚晨离开福建老家到北京学舞蹈。那是,姚晨的理想是当一名舞蹈家。她回忆当年的想法:“我觉得自己是隐藏在民间的舞蹈天才,否则为什么我没学过一天舞蹈,居然会被舞蹈学校看上?”
1997年,姚晨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但不久便发现自己并不胜任一个舞蹈家,这个美梦也就在舞蹈学院二三年级时破灭。那一年,姚晨遇到了她的表演启蒙老师牛娜,“她手把手地教我表演,她觉得我表演比舞蹈更有天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2006年,姚晨出演《武林外传》,凭借郭芙蓉一角获得广大观众认同,还在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得最受欢迎女演员奖。“拍《武林外传》时,我尽了最大的能力去演郭芙蓉,那时的自己非常内向、胆怯——所有了解我的人都知道,但我需要演一个飒爽而有个性的角色,对我来讲,是把另外一个我塑造出来。”
而真正让姚晨跃升一线、家喻户晓的是新浪微博。作为最早一批开微博的明星之一,姚晨的蹿红速度像是“中了六合彩”。一开始,姚晨把微博当成一个“老友聚会的平台”,毫无顾忌地发送自己的日常生活,“几年下来像是一场真人秀”。放下明星的高冷,平易近人的姚晨迅速受到粉丝追捧。
姚晨承认,自己“飘”过,在《武林外传》接着《潜伏》又接着在微博上风生水起的那些年,她“把自己弄丢了”。那些所谓最“红”的岁月,她来不及焦虑,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反观自己,“一个飞车把你往上推,那个很可怕,会失控,你没有任何可以靜下来好好想想的时间……我那个时候一定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我自己都不知道,因为真的来不及去关照别人的感受,你不是有意的,但你就是看不到。”
“其实名利才是对人最大的打击。”这是属于姚晨的后知后觉。当时所有来自外界的夸赞、肯定,她都觉得“理所应当”。接下来扑到她跟前的,就是后来墙倒众人推一般的议论和捶打。她形容那是“从云端摔到谷底”。
那段时间,姚晨感觉自己像一个“大冰箱”,“整个人嗖嗖往外冒冷气”。好在她的家人和朋友一直陪伴左右,让她在黑暗的悬崖深处不至于完全绝望。彼时,姚晨只能依靠自己慢慢“爬回去”,“但这个‘爬回去’,不是再回到那个空中,而是希望能回到地面上正常生活。”
被“创作”终结的偏见
经历越多,越能让人丰富和开阔。偏见、浅薄、仇恨、蔑视……无处不在,创作是终结这一切的方式。
红极一时的“微博女王”是悬在姚晨头上的一把双刃剑,顶着这个头衔,姚晨发现别人对她的判断更加审慎了。“作为演员,我更希望在自己的专业上得到肯定,微博还是玩的东西。”如何在职业中自处?在起伏中生存下来?姚晨意识到这才是她应该苦苦追求的。
突破困境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尝试,近年来,姚晨创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荧幕角色。从2017年秋天开始,姚晨接连参演了三个戏:电影《找到你》是第一个;之后是一部她自己监制并主演的文艺片,编剧和导演是个新人,他们一起在贵州的山里待了两个月;从山里出来,她就径直接下了《都挺好》。
角色苏明玉不是一个人群中的异类,更不是一个传统创作意义上的“女强人”,她只是这个凶险的丛林世界里一只最寻常不过的小兽,她既已失去了家庭的温情呵护,没有朋友的庇佑相伴,必然要一个人打怪,就需要以女性身份带来的保护色为自己争取活下去的筹码,她可以八面玲珑,也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瓦解外界对她的敌意和不了解。她的创痛和求生,是普世的,熟悉的。
以上,若要达成,姚晨就需要足够丰厚的外部建设,来帮助自己,巩固人物身上的这种“普遍性”。相反,“不在命运面前坐以待毙”是角色反哺给姚晨的东西。行大于言,姚晨再一次尝试了“跳脱出过去的自己,从观众对她的既有认识里挣扎出来,塑造出这个新的角色”。她也再一次的成功了。
除此之外,姚晨还收获了一份豁达。“你承认生活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就接受它,因为这就是你的人生。”标签不过是别人的目光,总比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默好。姚晨,一个曾经被打上各种标签的女演员,最终发现了自己的不自由和根深蒂固的自我怀疑。如今经过岁月的拆解,她尝试着和曾经僵硬的自己和解。
在姚晨身上,当然有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但也生出了很多自由和舒展。
剧中的苏明玉摆脱不了周遭对她的偏见,于姚晨而言,亦如是。人到中年,姚晨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这个曾红极一时的喜剧女主和微博女王,在生完两个孩子之后,在迎来了事业中的数个拐点之后,迎来的不只是对生命的崭新体悟,还有中年女性无可逃遁的困境,以及花无百日红的残酷竞争。
“湖底”风光独好
“一场巨大的风波刚刚平息下来,她倏忽回忆起年少时,自己被生活摁着头痛打到难耐的日子,她来到一片大湖边,想跳湖自杀,一了百了。”
在一个静谧的晚上,和喜欢的男人趴在郊外自家别墅阳台的扶手上,苏明玉幽幽说起这段往事,然后,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圈,神情复杂:“我们现在在的这个位置,就是湖底……我一直都没上岸。”
这是电视剧《都挺好》中的一个片段,饰演苏明玉的姚晨,在此刻与角色交汇、重合。身在湖底的坠落与无助感,她本人也曾经历,如今却都被她妥善安放在了创作和角色里。
剧中,苏明玉是一个自小把委屈当成家常便饭吞下肚的女人,委屈受多了,就不会再言委屈。同样的,这些年来的光景也让姚晨了然了一件现实:“大部分委屈是没有解决办法的,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能装得下这些委屈。”人在湖底,久了,就“沉得浮不起来了。”但在沉浮之中,演员姚晨,找到了自己创造角色的方式。
开播之前,姚晨预计至少在15集之后,苏明玉的戏份才会慢慢浮出水面来。结果未曾想,宣传方刚抛出3分多钟的预告片,网上关于姚晨的评论就纷至沓来了,而且其中多为对其演技的正面评价。
2018年初,《都挺好》在苏州开拍,姚晨为角色所做的准备工作,在那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了,她请朋友帮自己找了三位生活中真正的销售总监,和他们相见、采访,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方式;参观工厂,感受现代精密仪器制造的真实环境。
姚晨对角色注入了自己的理解。她根据功课所得和造型师、化妆师商量,先是放弃掉了原来借来的诸多大牌衣服,而是根据角色的实际经济收入情况,改换成了以欧洲小众品牌为主;其次,现实生活中的销售总监,时常需要开车奔波往返于各种办公大楼之间,于是把所有高跟鞋,都换成了平底鞋;第三,在妆容处理上,将头发染成栗红色,眉毛则削弱掉眉峰处的尖,使脸部线条看起来尽量柔和。口红也不用过于浓艳的色号。柔和的面部和清淡的妆容,有利于减轻商业丛林中来自其他野兽的敌意,将锋芒藏于内心……
“所有一切,都为了让这个人物回到现实中去,让她看起来就是一个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人到中年,姚晨展现出了一个演员的责任心和企图心。
“人在江湖飘”的岁月
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自我成长,姚晨自认为成长得很好。
14岁那年,姚晨离开福建老家到北京学舞蹈。那是,姚晨的理想是当一名舞蹈家。她回忆当年的想法:“我觉得自己是隐藏在民间的舞蹈天才,否则为什么我没学过一天舞蹈,居然会被舞蹈学校看上?”
1997年,姚晨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但不久便发现自己并不胜任一个舞蹈家,这个美梦也就在舞蹈学院二三年级时破灭。那一年,姚晨遇到了她的表演启蒙老师牛娜,“她手把手地教我表演,她觉得我表演比舞蹈更有天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2006年,姚晨出演《武林外传》,凭借郭芙蓉一角获得广大观众认同,还在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得最受欢迎女演员奖。“拍《武林外传》时,我尽了最大的能力去演郭芙蓉,那时的自己非常内向、胆怯——所有了解我的人都知道,但我需要演一个飒爽而有个性的角色,对我来讲,是把另外一个我塑造出来。”
而真正让姚晨跃升一线、家喻户晓的是新浪微博。作为最早一批开微博的明星之一,姚晨的蹿红速度像是“中了六合彩”。一开始,姚晨把微博当成一个“老友聚会的平台”,毫无顾忌地发送自己的日常生活,“几年下来像是一场真人秀”。放下明星的高冷,平易近人的姚晨迅速受到粉丝追捧。
姚晨承认,自己“飘”过,在《武林外传》接着《潜伏》又接着在微博上风生水起的那些年,她“把自己弄丢了”。那些所谓最“红”的岁月,她来不及焦虑,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反观自己,“一个飞车把你往上推,那个很可怕,会失控,你没有任何可以靜下来好好想想的时间……我那个时候一定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我自己都不知道,因为真的来不及去关照别人的感受,你不是有意的,但你就是看不到。”
“其实名利才是对人最大的打击。”这是属于姚晨的后知后觉。当时所有来自外界的夸赞、肯定,她都觉得“理所应当”。接下来扑到她跟前的,就是后来墙倒众人推一般的议论和捶打。她形容那是“从云端摔到谷底”。
那段时间,姚晨感觉自己像一个“大冰箱”,“整个人嗖嗖往外冒冷气”。好在她的家人和朋友一直陪伴左右,让她在黑暗的悬崖深处不至于完全绝望。彼时,姚晨只能依靠自己慢慢“爬回去”,“但这个‘爬回去’,不是再回到那个空中,而是希望能回到地面上正常生活。”
被“创作”终结的偏见
经历越多,越能让人丰富和开阔。偏见、浅薄、仇恨、蔑视……无处不在,创作是终结这一切的方式。
红极一时的“微博女王”是悬在姚晨头上的一把双刃剑,顶着这个头衔,姚晨发现别人对她的判断更加审慎了。“作为演员,我更希望在自己的专业上得到肯定,微博还是玩的东西。”如何在职业中自处?在起伏中生存下来?姚晨意识到这才是她应该苦苦追求的。
突破困境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尝试,近年来,姚晨创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荧幕角色。从2017年秋天开始,姚晨接连参演了三个戏:电影《找到你》是第一个;之后是一部她自己监制并主演的文艺片,编剧和导演是个新人,他们一起在贵州的山里待了两个月;从山里出来,她就径直接下了《都挺好》。
角色苏明玉不是一个人群中的异类,更不是一个传统创作意义上的“女强人”,她只是这个凶险的丛林世界里一只最寻常不过的小兽,她既已失去了家庭的温情呵护,没有朋友的庇佑相伴,必然要一个人打怪,就需要以女性身份带来的保护色为自己争取活下去的筹码,她可以八面玲珑,也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瓦解外界对她的敌意和不了解。她的创痛和求生,是普世的,熟悉的。
以上,若要达成,姚晨就需要足够丰厚的外部建设,来帮助自己,巩固人物身上的这种“普遍性”。相反,“不在命运面前坐以待毙”是角色反哺给姚晨的东西。行大于言,姚晨再一次尝试了“跳脱出过去的自己,从观众对她的既有认识里挣扎出来,塑造出这个新的角色”。她也再一次的成功了。
除此之外,姚晨还收获了一份豁达。“你承认生活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就接受它,因为这就是你的人生。”标签不过是别人的目光,总比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默好。姚晨,一个曾经被打上各种标签的女演员,最终发现了自己的不自由和根深蒂固的自我怀疑。如今经过岁月的拆解,她尝试着和曾经僵硬的自己和解。
在姚晨身上,当然有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但也生出了很多自由和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