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出发,对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与达米安·斯兹弗隆导演的《荒蛮故事》进行叙事策略上的解读;并通过存在主义哲学观分析人类复杂的人性,比较二者在批判现实的主题中,不同的影像内容传达所带来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关键词:叙事策略;人性关怀;主题意蕴
一、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
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是由叙事学研究者龙迪勇提出来的,指的是把毫无因果关联的几个故事文本以一个共同的主题为纽带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蕴涵丰富情绪基调与主题内涵的统一体。两部电影用相同的叙事策略,相似的影像内容,共同完成了对人性的探寻与社会的反讽。
《天注定》以四个不同地域发生的故事为基础进行叙事上的拼贴,共同构建中华民族集体的現实困境:大海因分配不均且得不到公平的回应,遂举起“正义”的枪支,打死村长、会计和焦老板;社会变革导致城乡贫富分化严重,导致三儿走上杀人抢劫的极端道路;小玉为维护自身尊严拔刀杀死骚扰她的客人;家庭的施压、爱情的破灭与社会的压迫使小辉完成了“他杀”到“自杀”的过程。在贾樟柯纪实的影像风格下,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成为了代表中国现实社会的抽象符号,反映了在社会快速的发展变迁中,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处境。
《荒蛮故事》在122分钟内讲述了六个简短的故事:开篇八分钟讲述Gabriel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心理医生、前女友、同学甚至是父母展开的疯狂复仇,看似巧合的相遇,确是Gabriel酝酿已久的死亡之旅;老厨娘砍杀了道貌岸然的市长候选人,以暴制暴宣泄愤怒;阶级分化的不可调解使二者共同走上“暧昧”的归西路;爆破专家Simon引爆炸弹宣泄内心的愤怒,却意外获得认可,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狂欢景象;人性的贪婪在Mauricio试图用金钱掩盖儿子杀人的事实时彰显的淋漓尽致;Diege和Romina疯狂的婚礼现场将人生所有的不堪与绝望捏碎揉进荒诞的日常生活中。六个简短独立的故事指向了一个主题——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等问题,而解决的唯一方法便是以暴制暴。
二、荒谬世界下的人性关怀
无论是《天注定》中的马、虎、蛇,还是《荒蛮故事》中鹰、熊、鳄鱼的意向传达,导演都试图通过动物界的丛林法则来解释人物的非理性行为,萨特的存在主义也阐明在由偶然性构成的世界中,人们面对极端处境会做出自主选择以实现自我救赎,这种自主选择可以是和解,也可以是对抗。
《天注定》中大海的愤然屠杀与《荒蛮故事》中Simon引爆停车场的情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面对社会不公平的境况,二者都采用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宣泄由于不能达成理想现实的不满,都呈现了周围环境的冷漠与个体的孤独。然而这种被大部分人理解为人性偏激的极端行为实际上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正如老厨娘所说“这就是西班牙,没人不希望恶有恶报,但又没人愿意脏了自己的手”。也许令人沉思的是被理性牵制的姑娘与处于非理性状态下的厨娘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多年前的老厨娘就是站在自己身旁的这个柔弱的姑娘,当个体意志的自主选择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压迫下被对抗与暴力所充斥,最终不得不以极端的行为完成对世界的报复与自我的救赎。从这种意义上,社会的不宽容导致了Gabriel的复仇;阶级的对立分化促成了西装男与乡下男人的共同毁灭、小辉的跳楼自杀;贫富的分化致使三儿行凶抢劫,暴露了贪婪地人性。荒谬的世界中一片混乱,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危机四伏,在导演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像表达下,社会中缺少的普遍的人道主义关怀被广泛呼吁,非理性的丛林法则唤起了对于人类生真实存状态的思考与悲悯。
三、影像内容的差异化传达
同样以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进行反讽现实社会的《天注定》和《荒蛮故事》,由于长期以来受民族传统与集体意识的影响,影像内容的呈现各有千秋,给观众带来的情绪感染力也不尽相同。
首先,同样是在他人冷漠、社会不公的环境中制造社会暴力事件的大海和Simon,两部影片却给了不同的处理。大海持枪杀人后坦然离去的背影是绝望后的反击,是屠杀后的沉寂,也是以暴制暴式的自我毁灭,他的结局必然是在短暂的牢狱生活后走向灭亡。而Simon引爆停车场后却意外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家庭的回归,无意间形成了一种社会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二者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源是扎根于民族心理深处的无意识的意识,即东方集体的保守与西方个体的自由。其次,两部电影分别以小辉自杀和新婚男女“和好如初”结束,前者以个体的自杀影射中国人集体的自杀,完成了整部影片从“他杀”到“自杀”的过程。因此,影片《天注定》到最后一刻都用冷酷的电影语言给予观众沉痛的心理感受,通过对现实生活表象的讲述达到反讽荒谬世界、悲悯无奈人生的社会意义。而后者Diege和Romina的重新相爱,并不是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平静,而是在荒谬的世界中给普通大众寻求一丝安慰:世界如此荒唐,我便陡然接受。导演穿透这种看似圆满的结局,实质上笑里藏刀,接受的同时又是无休止的相互折磨。并且与《天注定》不同的是,导演不仅仅关注社会底层平民,而且通过镜头呈现了上层社会的不堪与混乱。
《荒蛮故事》被称为西班牙版的《天注定》,二者在叙事策略与主题传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导演在《荒蛮故事》中将上层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以诠释,两部电影相互补充,共同揭示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等现实问题,解释了个体偏激行为,表达了对于人民生活的无奈与人性缺失的悲悯。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6~127页
[2]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J],《叙事丛刊》,2012年第00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人性关怀;主题意蕴
一、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
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是由叙事学研究者龙迪勇提出来的,指的是把毫无因果关联的几个故事文本以一个共同的主题为纽带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蕴涵丰富情绪基调与主题内涵的统一体。两部电影用相同的叙事策略,相似的影像内容,共同完成了对人性的探寻与社会的反讽。
《天注定》以四个不同地域发生的故事为基础进行叙事上的拼贴,共同构建中华民族集体的現实困境:大海因分配不均且得不到公平的回应,遂举起“正义”的枪支,打死村长、会计和焦老板;社会变革导致城乡贫富分化严重,导致三儿走上杀人抢劫的极端道路;小玉为维护自身尊严拔刀杀死骚扰她的客人;家庭的施压、爱情的破灭与社会的压迫使小辉完成了“他杀”到“自杀”的过程。在贾樟柯纪实的影像风格下,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成为了代表中国现实社会的抽象符号,反映了在社会快速的发展变迁中,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处境。
《荒蛮故事》在122分钟内讲述了六个简短的故事:开篇八分钟讲述Gabriel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心理医生、前女友、同学甚至是父母展开的疯狂复仇,看似巧合的相遇,确是Gabriel酝酿已久的死亡之旅;老厨娘砍杀了道貌岸然的市长候选人,以暴制暴宣泄愤怒;阶级分化的不可调解使二者共同走上“暧昧”的归西路;爆破专家Simon引爆炸弹宣泄内心的愤怒,却意外获得认可,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狂欢景象;人性的贪婪在Mauricio试图用金钱掩盖儿子杀人的事实时彰显的淋漓尽致;Diege和Romina疯狂的婚礼现场将人生所有的不堪与绝望捏碎揉进荒诞的日常生活中。六个简短独立的故事指向了一个主题——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等问题,而解决的唯一方法便是以暴制暴。
二、荒谬世界下的人性关怀
无论是《天注定》中的马、虎、蛇,还是《荒蛮故事》中鹰、熊、鳄鱼的意向传达,导演都试图通过动物界的丛林法则来解释人物的非理性行为,萨特的存在主义也阐明在由偶然性构成的世界中,人们面对极端处境会做出自主选择以实现自我救赎,这种自主选择可以是和解,也可以是对抗。
《天注定》中大海的愤然屠杀与《荒蛮故事》中Simon引爆停车场的情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面对社会不公平的境况,二者都采用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宣泄由于不能达成理想现实的不满,都呈现了周围环境的冷漠与个体的孤独。然而这种被大部分人理解为人性偏激的极端行为实际上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正如老厨娘所说“这就是西班牙,没人不希望恶有恶报,但又没人愿意脏了自己的手”。也许令人沉思的是被理性牵制的姑娘与处于非理性状态下的厨娘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多年前的老厨娘就是站在自己身旁的这个柔弱的姑娘,当个体意志的自主选择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压迫下被对抗与暴力所充斥,最终不得不以极端的行为完成对世界的报复与自我的救赎。从这种意义上,社会的不宽容导致了Gabriel的复仇;阶级的对立分化促成了西装男与乡下男人的共同毁灭、小辉的跳楼自杀;贫富的分化致使三儿行凶抢劫,暴露了贪婪地人性。荒谬的世界中一片混乱,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危机四伏,在导演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像表达下,社会中缺少的普遍的人道主义关怀被广泛呼吁,非理性的丛林法则唤起了对于人类生真实存状态的思考与悲悯。
三、影像内容的差异化传达
同样以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进行反讽现实社会的《天注定》和《荒蛮故事》,由于长期以来受民族传统与集体意识的影响,影像内容的呈现各有千秋,给观众带来的情绪感染力也不尽相同。
首先,同样是在他人冷漠、社会不公的环境中制造社会暴力事件的大海和Simon,两部影片却给了不同的处理。大海持枪杀人后坦然离去的背影是绝望后的反击,是屠杀后的沉寂,也是以暴制暴式的自我毁灭,他的结局必然是在短暂的牢狱生活后走向灭亡。而Simon引爆停车场后却意外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家庭的回归,无意间形成了一种社会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二者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源是扎根于民族心理深处的无意识的意识,即东方集体的保守与西方个体的自由。其次,两部电影分别以小辉自杀和新婚男女“和好如初”结束,前者以个体的自杀影射中国人集体的自杀,完成了整部影片从“他杀”到“自杀”的过程。因此,影片《天注定》到最后一刻都用冷酷的电影语言给予观众沉痛的心理感受,通过对现实生活表象的讲述达到反讽荒谬世界、悲悯无奈人生的社会意义。而后者Diege和Romina的重新相爱,并不是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平静,而是在荒谬的世界中给普通大众寻求一丝安慰:世界如此荒唐,我便陡然接受。导演穿透这种看似圆满的结局,实质上笑里藏刀,接受的同时又是无休止的相互折磨。并且与《天注定》不同的是,导演不仅仅关注社会底层平民,而且通过镜头呈现了上层社会的不堪与混乱。
《荒蛮故事》被称为西班牙版的《天注定》,二者在叙事策略与主题传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导演在《荒蛮故事》中将上层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以诠释,两部电影相互补充,共同揭示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等现实问题,解释了个体偏激行为,表达了对于人民生活的无奈与人性缺失的悲悯。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6~127页
[2]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J],《叙事丛刊》,2012年第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