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门集设疑、激趣、引思为一体的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握问题的难度和广度,注意提问艺术,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提问时机和节奏,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能优化课堂结构,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 问题难度 把握时间
  
  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更准确地说,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他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教学起源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进。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
  
  一、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
  
  1.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要求学生齐声回答的表面性问题,学生一般根据老师的习惯性语调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如有的教师不管讲什么之后都问如“Right?”“Right or wrong?”“Yes or no?”,类似频繁出现却单调的问题只会流于形式。再如教初一词汇的时候,老师手举着苹果问学生“What’s this?”其实经过小学四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对这些基本的词汇已经很熟悉了,因此会对老师提的这个问题不感兴趣。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 让学生不知该从哪方面来回答。例如在观摩新目标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时,上课时老师问“What can you invent for us?”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冷场现象。最后只好问而不答,对这么大的问题学生怎么能答的上来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听过许多课后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答案而放弃机会。
  4.问题多而质量低,不具启发性。教师满堂问,提出很多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并不是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50-60个问题,一问一答,问题多而质量低。
  因此,深入研究中学英语课堂提问,将在提高提问质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诱发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应答,师生协作,构成课堂动态应答链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改进中学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教师设计提问时,必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如果设计的提问难度太大,学生即使用已有的知识也不能解答时,思维就会受阻;如果设计的提问没有难度,太容易,也会从另一方面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广度。教师的的发问不仅要有通过学生回忆、背诵的知识性问题(如:What’s famous in France? Or What do you know about France?)由学生进行描述、归纳的理解性问题(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让学生自己解决的运用性问题(如: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person? What would you pack before a trip?)、还要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性问题(如:Do you like documentaries? Why or why not?)、学生凭借创造、预见的综合性问题(如:Can you give this article a title? What’s it?)、学生选择、判断的评价性问题(如:What kind of inven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world?)知识、理解、运用问题属于低层次问题,学生回答这一类问题可以强化、巩固已学知识,并且可以作为高水平思维的基础。分析、综合、评价性问题属于高层次性思考问题,解答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整合大量所学知识,想象和设计自己的解答方案,因而可为学生提供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3.有效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引导者,问题如能激起学生“想说”、“愿说”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记> 中写道:“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问题的设置要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诱导学生深入研究和理解知识。
  4.提问要把握时间。 教师课堂上提问,要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简单的问题、时间可短些,如回答“对不对”等问题。问题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思考时间要稍长一些,否则学生不能马上回答上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处理好时间差,掌握好时机,让学生回答,学生才能够按照教师的提问,圆满地回答出来。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言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主要参考书目
  王佩红:《例谈思品课的提问策略》,《教学月刊》2007年第6期
  杨春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年第9期
  叶建中:《研究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年第10期
  王胜:《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教学月刊》2007年第7期
其他文献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试行)》中明确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新课标也将其放在了基本理念的位置。改变以往评价过分强调“区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是当前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条件。综观国内外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如何把新的评价观付诸实施,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以及评价学生英语学业成绩首先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学业评价 实施  一、学生业
期刊
关键词:新目标英语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最初看到《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课本里面图文并茂,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学生们拿到课本后更是爱不释手。因为Go for it不仅版面设计充满新意,而且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然而,又让我和我的学生感到为难了,课文里具体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我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经过细心地钻研教材和一个多学期的
期刊
一、实验篇  坚持走课改、课题研究相结合之路,大面积提高我省英语教学质量。  我院英语学科自1997年九月份开始承担全国教育科研“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实验与研究”,于2001年11月份结题,同时开始承担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推广应用与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试验研究”, 全省共有34所中学126名教师参加该课题的实验,和省级课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要他学”到“他要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
期刊
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之一,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被广泛探索、蕴含丰富、常提常新的问题。从高一到高三的这三年教学中,我一直在思索: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把英语这门实践时间很少的科目学得有兴趣,有成果?    一、课堂创新,是新课标下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必备武器。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
期刊
【摘要】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而课堂复述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在简述复述课文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复述课文的方法以及复述课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复述 思维能力 口语能力 复述方法    一、复述的重要性    1.复述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邦文尼斯特说过
期刊
【摘要】词汇只有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交际的功能。离开具体的情景,我们很难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及准确意思。因为词性固然有很多种,而词义除了其本意,也还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汇教学若脱离了语境,只单纯讲解词义,学生即便记住了单词,在听、说、读、写等的语言实践时也难免会遇到困难。因此词汇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师应该结合句子和篇章,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和识记词汇,达到记忆和运用的目的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对语法教学如何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在做法上沿袭着传统的教法(即灌输式、注入式)教师通常逐句翻译,逐句讲解语法规则,往往是一个语法知识讲下来,教师累不说,学生听得味如嚼蜡。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记起来费力,而且很快就遗忘。为了应试,教师只好走入另一个误区(即题海战术),结果耗时多,收效慢。笔者在学习新课标后,在教
期刊
【摘要】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通过泛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英语教学只有“精”、“泛”并举,并加强泛读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 泛读 教学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他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
期刊
摘 要: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系统。它与许多学科息息相通。从语言学到文艺学、哲学、心理学、美学、乃至数学、逻辑学和新起的符号学、信息学等等,都有关系;然而,她又有独立性。在跨学科研究之途中,现代翻译研究必须突破原来那个封闭的、片面的译论范围,作为综合型的学科来加以构筑。运用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将其他学科精髓为我所用。克服“盲人摸象”片面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