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落实教学的质和效从矛盾到和谐统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现在的教育目标,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素养进行培养,教学任务重于以往——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共赢,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8,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91-01
课改前,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导理论,教学任务相对比较单一。而现在,我们既要完成理论传授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至少也要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政治认同、法治观念等,教学任务要繁于以往。
本来,教学质量和效率就是一对矛盾体。而现在教学任务更重的情况下,既要保质又要提效,达到质与效的和谐统一(即,有效性),难度会更大一些。下面,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谈一些落实有效性的想法。
一、重视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前准备工作叫备课,现在我们强调是课前教学设计。看似只是两个字的变化,其实是推翻了原来的教学架构,对教学进行重新组装。原先,备课只需要考虑课堂教学流程,以及怎样把思想理念传授给学生。经过几次备课和实践之后,我们就可以套用经验和固有方法。而现在不同,因为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理念,还要同时进行素养建设。需要在课前考虑的东西就比较多,比如,某节课的内容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这种方法还要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某个(或多个)素养的目标。也就是说,这种教学形式或方法一定是要多效的;再比如,培养学生素养就不能用传授知识的方法,就需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给他们更多体验、探究的空间。那么,课堂学习过程就有一些不可预知性,我们不可能完全预测到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态下会出现什么状况。所以,我们需要多进行一些可能的假设,甚至随时准备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这就是我们强调要设计教学,而不是准备教学的原因。
二、把课堂给学生
很多教师舍不得把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交给学生,因为有太多的不可控会出现。很可能会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耽误了教学的进程,从而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所以,即便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很多教师还是在固守着原来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一切环节和内容以及形式都要按着教师预先设想好的节奏去推进,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因为素养的培养不能以理论讲授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素养是学生内在的东西,必须要经过他们自己的思维、体验才能生成。学生没有得到这些独立学习的机会,素养的建设就不能完成,所谓的有效性也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谈。所以,要想落实当下的教学任务,我们不仅不应该去控制课堂,而是应更进一步打开课堂空间,把主体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比如我们教“我是独特的”这一课,不应该是指着某个学生说“你有什么特点”,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自己的特点,如“我喜欢读书”“我长得个子高”……虽然看似耽误了时间,但其实学生在内心形成了自我认同,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内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教师主导的讲授法所不能实现的。
三、注重指向实践
教学的有效性会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教学目标下,我们能把思想理念正确传导给学生,让他们记住并能在考试时正确答题就算是有效的;而现在,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理论之外,还要他们具有相应的发展性素养才算是有效的教学。这其中,就有一个特别需要注重的素养——实践力。
新的教育观特别强调了学生能够将知识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即学以致用。这是一种现代人才观下所必要的素养。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将思想品德理念落实到行为上、将学到的分析問题方法服务于生活,就不是灌输式教学能够达到的了。要有效地落实对学生这个素养的培养,可以关注两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教学,使学生调动自身的经验和情感去捕捉我们所要传导的精神理念,从而内化并回馈于生活。比如教“我很诚实”这一节时,我没有讲课本中的案例,而是举了一个学生的真实事件,“小明(本班学生)上次踢球的时候,不小心把教室窗玻璃打破了。他没有溜之大吉,而是主动去向老师汇报情况”。同学们都知道这件事,马上就产生了真切的效仿意愿。
第二个策略是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来促使他们正确思想理念的自我生成,并以实践来强化实践意识。比如教“家是温暖的地方”这一课,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捶捶腿、给他们唱个歌、陪他们聊会儿天——这种实践活动,既是教学,又是实践,其有效性显然比在课堂上讲理论要来得实在。
综上所述,所谓的教学有效性,是指高质量与高效率的和谐统一。在当下素养教育的目标下,要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在课前教学设计上多花些心思,需要转换师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定位,需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实践。这些,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参考文献:
[1]安子琴.德法融合助力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8(1):5-7.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8,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91-01
课改前,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导理论,教学任务相对比较单一。而现在,我们既要完成理论传授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至少也要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政治认同、法治观念等,教学任务要繁于以往。
本来,教学质量和效率就是一对矛盾体。而现在教学任务更重的情况下,既要保质又要提效,达到质与效的和谐统一(即,有效性),难度会更大一些。下面,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谈一些落实有效性的想法。
一、重视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前准备工作叫备课,现在我们强调是课前教学设计。看似只是两个字的变化,其实是推翻了原来的教学架构,对教学进行重新组装。原先,备课只需要考虑课堂教学流程,以及怎样把思想理念传授给学生。经过几次备课和实践之后,我们就可以套用经验和固有方法。而现在不同,因为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理念,还要同时进行素养建设。需要在课前考虑的东西就比较多,比如,某节课的内容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这种方法还要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某个(或多个)素养的目标。也就是说,这种教学形式或方法一定是要多效的;再比如,培养学生素养就不能用传授知识的方法,就需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给他们更多体验、探究的空间。那么,课堂学习过程就有一些不可预知性,我们不可能完全预测到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态下会出现什么状况。所以,我们需要多进行一些可能的假设,甚至随时准备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这就是我们强调要设计教学,而不是准备教学的原因。
二、把课堂给学生
很多教师舍不得把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交给学生,因为有太多的不可控会出现。很可能会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耽误了教学的进程,从而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所以,即便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很多教师还是在固守着原来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一切环节和内容以及形式都要按着教师预先设想好的节奏去推进,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因为素养的培养不能以理论讲授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素养是学生内在的东西,必须要经过他们自己的思维、体验才能生成。学生没有得到这些独立学习的机会,素养的建设就不能完成,所谓的有效性也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谈。所以,要想落实当下的教学任务,我们不仅不应该去控制课堂,而是应更进一步打开课堂空间,把主体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比如我们教“我是独特的”这一课,不应该是指着某个学生说“你有什么特点”,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自己的特点,如“我喜欢读书”“我长得个子高”……虽然看似耽误了时间,但其实学生在内心形成了自我认同,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内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教师主导的讲授法所不能实现的。
三、注重指向实践
教学的有效性会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教学目标下,我们能把思想理念正确传导给学生,让他们记住并能在考试时正确答题就算是有效的;而现在,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理论之外,还要他们具有相应的发展性素养才算是有效的教学。这其中,就有一个特别需要注重的素养——实践力。
新的教育观特别强调了学生能够将知识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即学以致用。这是一种现代人才观下所必要的素养。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将思想品德理念落实到行为上、将学到的分析問题方法服务于生活,就不是灌输式教学能够达到的了。要有效地落实对学生这个素养的培养,可以关注两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教学,使学生调动自身的经验和情感去捕捉我们所要传导的精神理念,从而内化并回馈于生活。比如教“我很诚实”这一节时,我没有讲课本中的案例,而是举了一个学生的真实事件,“小明(本班学生)上次踢球的时候,不小心把教室窗玻璃打破了。他没有溜之大吉,而是主动去向老师汇报情况”。同学们都知道这件事,马上就产生了真切的效仿意愿。
第二个策略是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来促使他们正确思想理念的自我生成,并以实践来强化实践意识。比如教“家是温暖的地方”这一课,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捶捶腿、给他们唱个歌、陪他们聊会儿天——这种实践活动,既是教学,又是实践,其有效性显然比在课堂上讲理论要来得实在。
综上所述,所谓的教学有效性,是指高质量与高效率的和谐统一。在当下素养教育的目标下,要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在课前教学设计上多花些心思,需要转换师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定位,需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实践。这些,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参考文献:
[1]安子琴.德法融合助力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