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影响语篇连贯程度与标准的诸多因素,如文化语境、话语缺项及语域结构等。这些因素与连贯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都不能起决定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人为地设一个量化标准来衡量连贯的程度,只能从多纬度出发,如从语篇的形式、语义、语用和听/读者的认知操作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获得对语篇连贯的程度与标准有统一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连贯;文化语境;话语缺项;语域
一、引言
自从Halliday和Hassan(1976)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提出衔接与连贯的理论以来,许多学者也纷纷关注语篇的研究。就连贯与衔接的关系,Halliday认为,语篇连贯必须上下衔接,符合语域的要求,另外还必须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上下联系。但不少语言学家对Halliday提出的标准进行了批评,如Widdowson(1978)认为即使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纽带,语篇仍然可以达到语义上的连贯。他认为语篇连贯不是取决于是否有表面上的连接形式,而是取决于受话者能否理解发话者的意图。
国内的语言学家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究。朱永生(2001)修正了Halliday对衔接与连贯关系的看法,认为不应该把衔接看作连贯的前提,而应当把它视为语篇连贯可能使用的手段。只有语篇在意义上连贯了,才谈得上衔接手段如何促进语篇的产生和解释。张德禄(1999)则主张从多层面、多角度研究语篇的连贯现象,指出与语篇连贯相关的有三个板块群:社会文化板块群,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部分;认知心理板块群,包括认知模式和心理思维两个部分;语言本体板块群,包括语篇意义和衔接机制两个部分。但张德禄只是对前辈做的语篇研究进行全面的综合,未具体分析三个板块群与语篇连贯的关系。
篇章之所以为篇章,就是因为其内部的连贯性。因此连贯性乃是篇章基本特征的总和,是使一个句子串成为篇章的保证。篇章连贯可以通过语法、语义、语用以及命题、言语行为等手段得以实现。连贯是一个多纬度的概念。我们需要从形式的、语义的、语用的和听/读者的认知操作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获得对语篇连贯的统一性的认识和把握。
二、连贯及其程度的理论基础
就连贯的定义及标准,学术界未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如何评判一段文章是否连贯,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此外,很多学者都承认连贯是有程度之分的,但至今仍未有人提出让人信服的语篇连贯的评判标准。
连贯是有程度之别的,一些语篇的连贯度比另一些的高。书面文章一般可认为只有一个中心话题,并围绕该话题进行深入讨论;随意口语可认为是由多个话题宽松地串连在一起的,因此前者比后者的连贯程度高。就篇章功能而言,主要为传递信息的篇章(如讲演,法庭作证等)通常比其他的篇章(如,诗歌,讥讽等) 连贯程度高。
篇章连贯可以通过语言的外在形式如语法、语义、语音等多种手段得以实现。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大量的叠字运用就是一种外在的衔接手段,这种叠字的巧妙运用,很好地衬托了主题,同时在语篇里起了连贯的作用。
三、连贯程度与衔接的关系
Brown 和Yule(1983 ) 认为,在把一段文字作为语篇解释时,受话者力图使所描写的一系列事件形成一幅连贯的画面,而不是只看是否有语言上的连接。持该观点者大都承认衔接既不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他们更注重从语言运用的过程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性问题。
在语篇连贯的情况下,适当使用衔接手段能增加篇章的连贯性(Halliday & Hasan , 1976)。但是衔接手段的数量并不能绝对地影响连贯。试分析一下元曲著名剧作家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词汇与语法衔接手段。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蒋星煜,1990)
这首小令构思精巧,前三句没有动词,仅仅排列了九个独立的名词。没有任何的词汇与语法衔接手段,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因为这九个名词,实际上是九个独立的意象。本来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人们在读这首小令时,这些意象在头脑中会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呈现一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第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使读者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画面: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自己的窝巢。第二句的“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水墨画: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这首小令没有任何外在形式衔接,没有衔接词汇,也无语法衔接,但是非常生动形象,连贯自然,浑然天成。在这里,作者视点的推移,层次分明,错落有序。文化语境对这些意象的相关联想,也起了连贯作用。
同样的写法用在英语上,未必有同样的意境与效果。有这么一种译文:
Withered vines, olden tree, 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s, flowing brook, 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 wind from west, 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 sad roams.
译文只是做了形似翻译,但是同样的意象在英语的语境中未必能使读者产生原有的联想。比如 “wind from the west”在西方人看来就不会有萧瑟的感觉。这九个意象聚合在一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篇章的连贯性自然受到质疑。
再比较丁祖馨的译文: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s.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许渊冲,2000)
相比较而言, 丁译增添了许多词汇衔接,更直白,译文读者不用多费心思。在英语中,这种语言外在形式上的衔接手段的确是处处可见,它对连贯性起了增强的作用,但是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也看到了中文中刚好相反的例证。
四、连贯程度与话语缺项的关系
1. 话语缺项与文化语境的关系
对话者来说,在理解对方说话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填补的“缺项”越多,语篇连贯的程度就越低,反之就越高。但是在强语境的文化背景(如中国、日本),人们交际话语中缺项可能相对而言会多些。因为此种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用间接方式表达思想,交流观点。而弱语境的文化背景(如美国)中,人们表达方式直载了当,语言中的缺项可能会少些,但并不能说明两种文化差异会导致连贯性的差别。
【关键词】连贯;文化语境;话语缺项;语域
一、引言
自从Halliday和Hassan(1976)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提出衔接与连贯的理论以来,许多学者也纷纷关注语篇的研究。就连贯与衔接的关系,Halliday认为,语篇连贯必须上下衔接,符合语域的要求,另外还必须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上下联系。但不少语言学家对Halliday提出的标准进行了批评,如Widdowson(1978)认为即使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纽带,语篇仍然可以达到语义上的连贯。他认为语篇连贯不是取决于是否有表面上的连接形式,而是取决于受话者能否理解发话者的意图。
国内的语言学家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究。朱永生(2001)修正了Halliday对衔接与连贯关系的看法,认为不应该把衔接看作连贯的前提,而应当把它视为语篇连贯可能使用的手段。只有语篇在意义上连贯了,才谈得上衔接手段如何促进语篇的产生和解释。张德禄(1999)则主张从多层面、多角度研究语篇的连贯现象,指出与语篇连贯相关的有三个板块群:社会文化板块群,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部分;认知心理板块群,包括认知模式和心理思维两个部分;语言本体板块群,包括语篇意义和衔接机制两个部分。但张德禄只是对前辈做的语篇研究进行全面的综合,未具体分析三个板块群与语篇连贯的关系。
篇章之所以为篇章,就是因为其内部的连贯性。因此连贯性乃是篇章基本特征的总和,是使一个句子串成为篇章的保证。篇章连贯可以通过语法、语义、语用以及命题、言语行为等手段得以实现。连贯是一个多纬度的概念。我们需要从形式的、语义的、语用的和听/读者的认知操作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获得对语篇连贯的统一性的认识和把握。
二、连贯及其程度的理论基础
就连贯的定义及标准,学术界未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如何评判一段文章是否连贯,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此外,很多学者都承认连贯是有程度之分的,但至今仍未有人提出让人信服的语篇连贯的评判标准。
连贯是有程度之别的,一些语篇的连贯度比另一些的高。书面文章一般可认为只有一个中心话题,并围绕该话题进行深入讨论;随意口语可认为是由多个话题宽松地串连在一起的,因此前者比后者的连贯程度高。就篇章功能而言,主要为传递信息的篇章(如讲演,法庭作证等)通常比其他的篇章(如,诗歌,讥讽等) 连贯程度高。
篇章连贯可以通过语言的外在形式如语法、语义、语音等多种手段得以实现。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大量的叠字运用就是一种外在的衔接手段,这种叠字的巧妙运用,很好地衬托了主题,同时在语篇里起了连贯的作用。
三、连贯程度与衔接的关系
Brown 和Yule(1983 ) 认为,在把一段文字作为语篇解释时,受话者力图使所描写的一系列事件形成一幅连贯的画面,而不是只看是否有语言上的连接。持该观点者大都承认衔接既不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他们更注重从语言运用的过程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性问题。
在语篇连贯的情况下,适当使用衔接手段能增加篇章的连贯性(Halliday & Hasan , 1976)。但是衔接手段的数量并不能绝对地影响连贯。试分析一下元曲著名剧作家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词汇与语法衔接手段。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蒋星煜,1990)
这首小令构思精巧,前三句没有动词,仅仅排列了九个独立的名词。没有任何的词汇与语法衔接手段,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因为这九个名词,实际上是九个独立的意象。本来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人们在读这首小令时,这些意象在头脑中会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呈现一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第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使读者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画面: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自己的窝巢。第二句的“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水墨画: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这首小令没有任何外在形式衔接,没有衔接词汇,也无语法衔接,但是非常生动形象,连贯自然,浑然天成。在这里,作者视点的推移,层次分明,错落有序。文化语境对这些意象的相关联想,也起了连贯作用。
同样的写法用在英语上,未必有同样的意境与效果。有这么一种译文:
Withered vines, olden tree, 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s, flowing brook, 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 wind from west, 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 sad roams.
译文只是做了形似翻译,但是同样的意象在英语的语境中未必能使读者产生原有的联想。比如 “wind from the west”在西方人看来就不会有萧瑟的感觉。这九个意象聚合在一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篇章的连贯性自然受到质疑。
再比较丁祖馨的译文: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s.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许渊冲,2000)
相比较而言, 丁译增添了许多词汇衔接,更直白,译文读者不用多费心思。在英语中,这种语言外在形式上的衔接手段的确是处处可见,它对连贯性起了增强的作用,但是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也看到了中文中刚好相反的例证。
四、连贯程度与话语缺项的关系
1. 话语缺项与文化语境的关系
对话者来说,在理解对方说话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填补的“缺项”越多,语篇连贯的程度就越低,反之就越高。但是在强语境的文化背景(如中国、日本),人们交际话语中缺项可能相对而言会多些。因为此种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用间接方式表达思想,交流观点。而弱语境的文化背景(如美国)中,人们表达方式直载了当,语言中的缺项可能会少些,但并不能说明两种文化差异会导致连贯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