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进行了高度概括,正式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提出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大途径”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
确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正式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与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江泽民的“八项主张”并列,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体系与指导思想。
从报告中可见自邓小平开始的中共三代领导人在对台方针政策问题上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创新性。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政策,是中共对台工作的最高原则,是总方向。江泽民、胡锦涛则根据新形势,在坚持中央既有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基础上,提出对台工作的新思维、新思想。其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台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对台方针政策。未来中央对台工作,会继续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核心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基础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最高、不变的原则。同时,报告还特别强调,在两岸互动中,两岸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论述,是针对国民党当局要大陆“正视现实”(实为要大陆承认“中华民国”这一现实)这一要求提出的,明确了两岸互动的前提与基础是“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而不是国民党一再强调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特别是十八大报告首次将“九二共识”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显示了“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四项重要途径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报告提出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个重要途经,即“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
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尽管过去十年两岸经济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不可否认,两岸经济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与障碍,尤其是台湾方面还存在严重的单边利益思维,因此“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既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工作与内容,也是促进与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惟此才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果说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文化交流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精神纽带。近十年来,两岸文化交流有了长足发展,也取得显著成绩,但两岸之间的政治对立等复杂的历史因素制约着两岸文化交流,也阻碍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认同。报告特别提出“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是促进与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经与手段,与经济合作共同构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只有通过广泛、全面的文化交流,才能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认同,才能遏制岛内“去中国化”的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与“文化台独”的思想。
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之外,两岸关系发展还表现在两岸人民的互动与交流、交往上。因此,报告特别提出“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是促进与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论是经济合作还是文化交流,均需要通过两岸民众的互动来完成,因此两岸关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岸民众的交流与交往。也只有通过两岸民众的广泛、密切往来与互动,两岸之间才能增进相互了解,才能化解误会与分歧,才能增进感情,增加信任,才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社会条件。
“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是十八大对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四项重要途径的最后一个。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不论是深化经济合作,扩大文化交流甚至进行未来的政治对话或谈判,均需要通过两岸的平等协商来完成。目前两岸已建立了以两会协商为主体、其他协商为辅的协商机制,也签署了诸多协议,两岸往来与互动的制度化建设有了初步进展。但目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制度化建设还很不够,仍停留在事务性、经济性的低层次制度建设,深层次的、法制性的、政治性安排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建立,因此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平等协商,促进与加强两岸关系发展的制度建设。
三大“政治愿景”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中共中央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
“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是中共中央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建构两岸政治关系的重要政治主张,也是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一个政治愿景。目前中央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两岸关系的发展不能一直停留在简单、容易的问题上,不能局限在经济或事务性问题上,必须面对最艰困的政治问题。况且,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问题不解决,两岸关系就无法向前发展,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逐步破解政治难题”是两岸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国家尚未统一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的安排是一个非常复杂、艰巨的过程与任务,中央并没有订出明确的时间表。目前,海峡两岸对两岸政治定位有一定的共识,均认同“九二共识”,即法理上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双方的认知差距在于,马当局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强调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实际上就是要大陆承认“中华民国”。而大陆主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显然,两岸政治上的这种认知差距,在现阶段还找不到一个更新、更好的方案。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使用“探讨”这一概念的原因所在。在可预见的将来,两岸将会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长期不断的探讨、博弈甚至较量与斗争。 第二个政治愿景是“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尽管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是新主张,但作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愿景之一,写入十八大报告,提出两岸“商谈”建议,则彰显了其非同一般的政治意义。从理论上讲,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符合两岸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应为各方所乐见,但在两岸当前的政治现实下,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置于区域政治格局下,问题就要复杂得多,就会有外部因素的强烈干扰与影响。马英九早在2008年就提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但后来却逐步放弃这一主张,对大陆的主张与建议消级应对,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在幕后的强烈施压与反对是关键原因。
此外,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与两岸政治关系联系在一起,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当前,两岸政治互信依然脆弱,政治仍处于对立状态,尤其是台湾当局一直视大陆为最大军事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大政治愿景是“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是中共十七大就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主张,即“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十八大报告对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基本主张未变,但在具体措施上与策略上则有所调整,不再以“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为前提与条件,而是直接主张“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可以说,协商与签署和平协议已成为中共中央对台基本政策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主张与目标。
当然,商谈与签署和平协议,需要海峡两岸双方有共同意愿,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陆方面虽然已将签署和平协议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基本的政治主张,但台湾方面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马英九在2008年的就职演说中虽然提出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并将此写进2012年“大选”时提出的“黄金十年、国家愿景”方案中。然而,这一主张受到了绿营势力的质疑与反对,在其压力下,马当局的立场也开始退缩,至于未来何时签署,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最为艰巨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是中共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而且也是海峡两岸的共识,是时代潮流。然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并不牢固,制度性框架尚未建立,特别是还面临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严峻挑战。
在台湾岛内的政治结构中,形成由多个政党与社团构成的蓝绿两大政治阵营。其中以民进党与台联党为主的绿营政治势力是一个共同主张“台独”的分裂势力。所以,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不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不再是一小撮,而是一大批,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与社会势力,民进党的任何“台独”挑衅行动,都可能让两岸关系陷于新的动荡与危机之中。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遏制其上台执政,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存在许多复杂的变数。
确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正式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与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江泽民的“八项主张”并列,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体系与指导思想。
从报告中可见自邓小平开始的中共三代领导人在对台方针政策问题上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创新性。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政策,是中共对台工作的最高原则,是总方向。江泽民、胡锦涛则根据新形势,在坚持中央既有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基础上,提出对台工作的新思维、新思想。其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台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对台方针政策。未来中央对台工作,会继续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核心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基础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最高、不变的原则。同时,报告还特别强调,在两岸互动中,两岸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论述,是针对国民党当局要大陆“正视现实”(实为要大陆承认“中华民国”这一现实)这一要求提出的,明确了两岸互动的前提与基础是“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而不是国民党一再强调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特别是十八大报告首次将“九二共识”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显示了“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四项重要途径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报告提出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个重要途经,即“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
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尽管过去十年两岸经济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不可否认,两岸经济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与障碍,尤其是台湾方面还存在严重的单边利益思维,因此“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既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工作与内容,也是促进与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惟此才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果说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文化交流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精神纽带。近十年来,两岸文化交流有了长足发展,也取得显著成绩,但两岸之间的政治对立等复杂的历史因素制约着两岸文化交流,也阻碍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认同。报告特别提出“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是促进与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经与手段,与经济合作共同构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只有通过广泛、全面的文化交流,才能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认同,才能遏制岛内“去中国化”的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与“文化台独”的思想。
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之外,两岸关系发展还表现在两岸人民的互动与交流、交往上。因此,报告特别提出“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是促进与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论是经济合作还是文化交流,均需要通过两岸民众的互动来完成,因此两岸关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岸民众的交流与交往。也只有通过两岸民众的广泛、密切往来与互动,两岸之间才能增进相互了解,才能化解误会与分歧,才能增进感情,增加信任,才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社会条件。
“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是十八大对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四项重要途径的最后一个。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不论是深化经济合作,扩大文化交流甚至进行未来的政治对话或谈判,均需要通过两岸的平等协商来完成。目前两岸已建立了以两会协商为主体、其他协商为辅的协商机制,也签署了诸多协议,两岸往来与互动的制度化建设有了初步进展。但目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制度化建设还很不够,仍停留在事务性、经济性的低层次制度建设,深层次的、法制性的、政治性安排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建立,因此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平等协商,促进与加强两岸关系发展的制度建设。
三大“政治愿景”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中共中央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
“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是中共中央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建构两岸政治关系的重要政治主张,也是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一个政治愿景。目前中央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两岸关系的发展不能一直停留在简单、容易的问题上,不能局限在经济或事务性问题上,必须面对最艰困的政治问题。况且,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问题不解决,两岸关系就无法向前发展,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逐步破解政治难题”是两岸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国家尚未统一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的安排是一个非常复杂、艰巨的过程与任务,中央并没有订出明确的时间表。目前,海峡两岸对两岸政治定位有一定的共识,均认同“九二共识”,即法理上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双方的认知差距在于,马当局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强调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实际上就是要大陆承认“中华民国”。而大陆主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显然,两岸政治上的这种认知差距,在现阶段还找不到一个更新、更好的方案。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使用“探讨”这一概念的原因所在。在可预见的将来,两岸将会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长期不断的探讨、博弈甚至较量与斗争。 第二个政治愿景是“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尽管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是新主张,但作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愿景之一,写入十八大报告,提出两岸“商谈”建议,则彰显了其非同一般的政治意义。从理论上讲,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符合两岸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应为各方所乐见,但在两岸当前的政治现实下,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置于区域政治格局下,问题就要复杂得多,就会有外部因素的强烈干扰与影响。马英九早在2008年就提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但后来却逐步放弃这一主张,对大陆的主张与建议消级应对,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在幕后的强烈施压与反对是关键原因。
此外,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与两岸政治关系联系在一起,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当前,两岸政治互信依然脆弱,政治仍处于对立状态,尤其是台湾当局一直视大陆为最大军事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大政治愿景是“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是中共十七大就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主张,即“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十八大报告对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基本主张未变,但在具体措施上与策略上则有所调整,不再以“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为前提与条件,而是直接主张“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可以说,协商与签署和平协议已成为中共中央对台基本政策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主张与目标。
当然,商谈与签署和平协议,需要海峡两岸双方有共同意愿,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陆方面虽然已将签署和平协议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基本的政治主张,但台湾方面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马英九在2008年的就职演说中虽然提出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并将此写进2012年“大选”时提出的“黄金十年、国家愿景”方案中。然而,这一主张受到了绿营势力的质疑与反对,在其压力下,马当局的立场也开始退缩,至于未来何时签署,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最为艰巨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是中共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而且也是海峡两岸的共识,是时代潮流。然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并不牢固,制度性框架尚未建立,特别是还面临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严峻挑战。
在台湾岛内的政治结构中,形成由多个政党与社团构成的蓝绿两大政治阵营。其中以民进党与台联党为主的绿营政治势力是一个共同主张“台独”的分裂势力。所以,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不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不再是一小撮,而是一大批,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与社会势力,民进党的任何“台独”挑衅行动,都可能让两岸关系陷于新的动荡与危机之中。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遏制其上台执政,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存在许多复杂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