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每年新发现癌症患者估计超过160万人。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达130万人。为了遏制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认为:防癌抗癌要从青少年抓起!
由于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不少曾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伤寒)以及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等,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癌症已成为15岁以下儿童三大死因之一。1990年统计,我国儿童癌症死亡率为6.4/10万,与10年前相比,呈明显上升势头。专家们认为,儿童有下列症状和体征时要注意相关的癌症。①低热、乏力、消瘦、食减、贫血,颈部或腹股沟处摸及肿块,肝、脾肿大等,要排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②有消化道压迫或梗阻症状,腹部或盆腔摸到肿块,要注意恶性淋巴瘤,肝、肾母细胞瘤以及恶性畸胎瘤。③有痛性血尿及隐睾病史,要留心肾母细胞瘤和睾丸癌。
儿童癌症患者往往有癌症家族史,或父母曾从事有毒有害职业,如化工、染料及放射性职业。尤其是与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较多的致癌物质有关。我国已发现5岁的胃癌和6岁的乳腺癌病例。
15~35岁的青年人虽然不属癌症高发年龄组,但是最近调查发现,癌症发病人数也在增加。不仅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肉瘤,就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等,也时常发生在青年人身上。南京市有一对青年夫妇同时患癌症,一个是肺癌,一个是白血病。河南省焦作市一位23岁的女大学生患晚期肺癌。青年人患癌症的特点是恶性程度高、转移快,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再加上青年人患癌症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一旦发现已是中晚期癌,这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
3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发年龄组。为什么中老年人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很高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癌症的演变过程长达10~30年。故青少年时代如不做好防癌抗癌工作,中老年人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就会明显提高。
青少年时代是防癌抗癌的关键时期,这与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有关。青少年是长身体阶段,体内增殖细胞较成人要多,而增殖细胞比休眠状态的细胞更容易受致癌物质的损害。青少年新陈代谢旺盛,易吸收致癌物质。再加上当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接触和吸收致癌物质的机会明显增加。青少年有些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清除体内有害有毒物质的能力较差。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生活习性都在青少年时代形成和开始。如吸烟、酗酒、偏食、喜食熏烤和腌制食品、进食过烫过快等,都可诱发癌症。人的性格类型也是青少年时代培养形成的。医学上证明,抑郁悲观、恐惧苦闷、精神紧张的c型性格的人群,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要控制癌症逐年上升的趋势和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青少年时代开始抓防癌抗癌的教育,使防癌抗癌的措施落到实处。从当前情况来分析,主要应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锻炼身体不仅是健身祛病的良方,也是防癌抗癌的重要措施。国外专家研究证实,在年龄相同的情况下,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得癌症的可能性是缺乏锻炼的人群的1/9。而且坚持锻炼的人即使得了癌症,其病死率要比缺乏锻炼的人要低得多,预后也好得多。其原因是:
1 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患癌症者一般免疫功能较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血中白细胞数量比一般人多。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体外实验证实,癌细胞与白细胞放在一起培养,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得到明显抑制。
2 促进器官的发育,加强器官功能。青少年不少器官发育不全,功能较差。体育锻炼可促进器官发育、加强功能。新陈代谢旺盛可防止正常细胞的癌变,也可促进致癌物质的排泄,减少对机体的危害。
3 促进食欲,改善和加强消化功能。体育锻炼可增加食欲,补充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已知维生素A、B、C、E以及硒、铜、碘、铁、镁等元素都具有防癌抗癌功能。
4 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体育锻炼不仅可健身防病,也可培养人的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及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防癌的重要因素。
二、改变不良的嗜好和习惯
肿瘤专家认为,50%左右的癌症是由于患者不良的嗜好和习惯所导致的。不良的嗜好和生活习惯因人而异,这里强调下列几点:
1 不吸烟。吸烟可诱发多种癌症,尤其是肺癌。烟中有几十种致癌物质。调查证实,每天吸一包烟、吸烟史20年以上的人群,患肺癌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群高25倍。吸烟还可危害周围人群,称之为被动吸烟。最近调查,我国烟民以20~30岁青年人为最多。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不吸烟和戒烟的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北京、上海、南京等市提出禁止在公共场所和中小学校吸烟的措施,是保护人们身体健康、防止癌症的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2 不酗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交往的增加,青少年中喝酒的人越来越多,酗酒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管白酒还是啤酒,酗酒对人体都是有害无益的。青少年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酒量,这也是致癌的因素。酒精本身可诱发癌症,而且可使许多致癌物质溶解并被人体吸收。
3 戒偏食、饱食等不良习惯。青少年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中部分人有偏食和饱食的习惯。有的只吃肉、鱼、蛋;有的只吃素不吃荤;有的只吃细粮不吃粗粮;有的贪食、饱食。这些情况可造成营养不全、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诱发癌症。动物实验证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也可诱发癌症。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对子女、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加强保护环境工作
肿瘤专家认为,70%~90%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化学的、物理的致癌因素种类在增加,数量也在增加,尤其是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使癌症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基本国策,也是防癌的基本策略。青年人要争做保护和改造环境的主力军。美化、绿化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病毒和致癌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四、做好职业防癌工作
从事有害有毒职业的人易发生癌症,已被公认。我国的就业率高,大多数青年人都要走上工作岗位,必然有不少青年人将被分配到有害有毒的岗位上去。加强职业防癌的教育,做好防癌工作,是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利的事。不要认为青年人年轻力壮,不会得癌症。要知道,癌症往往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
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癌症等都有作用。医学专家调查后发现,1/3的癌症病人发病前几年都有精神创伤史。乐观开朗、坚定沉着、好学进取的人,与优柔寡断、沉默不语、胆小怕事的人相比,患癌症的比例要低得多。现在青少年中有心理障碍的大有人在,社会、老师、家长都要关注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要求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以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竞争的需要。
六、做好高危人群的普查工作
对癌症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癌症高危人群的含义,大体上是指:①癌症高发地区的高发年龄组;②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③有癌前期病变的人群,如患有胃肠息肉、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等;④有严重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的人群,如吸烟、酗酒等;⑤从事有毒有害职业的人群等。要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癌症普查。如40岁以上的吸烟者,每年肺部摄片1~2次,对早期发现肺癌很有帮助。
总之,要遏制癌症这个“瘟神”,降低其危害,主要应从青少年抓起。只要做好防癌抗癌宣传教育,落实防癌抗癌的措施,连续抓它几年、几十年,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就可能大大下降。
由于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不少曾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伤寒)以及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等,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癌症已成为15岁以下儿童三大死因之一。1990年统计,我国儿童癌症死亡率为6.4/10万,与10年前相比,呈明显上升势头。专家们认为,儿童有下列症状和体征时要注意相关的癌症。①低热、乏力、消瘦、食减、贫血,颈部或腹股沟处摸及肿块,肝、脾肿大等,要排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②有消化道压迫或梗阻症状,腹部或盆腔摸到肿块,要注意恶性淋巴瘤,肝、肾母细胞瘤以及恶性畸胎瘤。③有痛性血尿及隐睾病史,要留心肾母细胞瘤和睾丸癌。
儿童癌症患者往往有癌症家族史,或父母曾从事有毒有害职业,如化工、染料及放射性职业。尤其是与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较多的致癌物质有关。我国已发现5岁的胃癌和6岁的乳腺癌病例。
15~35岁的青年人虽然不属癌症高发年龄组,但是最近调查发现,癌症发病人数也在增加。不仅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肉瘤,就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等,也时常发生在青年人身上。南京市有一对青年夫妇同时患癌症,一个是肺癌,一个是白血病。河南省焦作市一位23岁的女大学生患晚期肺癌。青年人患癌症的特点是恶性程度高、转移快,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再加上青年人患癌症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一旦发现已是中晚期癌,这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
3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发年龄组。为什么中老年人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很高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癌症的演变过程长达10~30年。故青少年时代如不做好防癌抗癌工作,中老年人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就会明显提高。
青少年时代是防癌抗癌的关键时期,这与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有关。青少年是长身体阶段,体内增殖细胞较成人要多,而增殖细胞比休眠状态的细胞更容易受致癌物质的损害。青少年新陈代谢旺盛,易吸收致癌物质。再加上当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接触和吸收致癌物质的机会明显增加。青少年有些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清除体内有害有毒物质的能力较差。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生活习性都在青少年时代形成和开始。如吸烟、酗酒、偏食、喜食熏烤和腌制食品、进食过烫过快等,都可诱发癌症。人的性格类型也是青少年时代培养形成的。医学上证明,抑郁悲观、恐惧苦闷、精神紧张的c型性格的人群,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要控制癌症逐年上升的趋势和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青少年时代开始抓防癌抗癌的教育,使防癌抗癌的措施落到实处。从当前情况来分析,主要应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锻炼身体不仅是健身祛病的良方,也是防癌抗癌的重要措施。国外专家研究证实,在年龄相同的情况下,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得癌症的可能性是缺乏锻炼的人群的1/9。而且坚持锻炼的人即使得了癌症,其病死率要比缺乏锻炼的人要低得多,预后也好得多。其原因是:
1 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患癌症者一般免疫功能较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血中白细胞数量比一般人多。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体外实验证实,癌细胞与白细胞放在一起培养,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得到明显抑制。
2 促进器官的发育,加强器官功能。青少年不少器官发育不全,功能较差。体育锻炼可促进器官发育、加强功能。新陈代谢旺盛可防止正常细胞的癌变,也可促进致癌物质的排泄,减少对机体的危害。
3 促进食欲,改善和加强消化功能。体育锻炼可增加食欲,补充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已知维生素A、B、C、E以及硒、铜、碘、铁、镁等元素都具有防癌抗癌功能。
4 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体育锻炼不仅可健身防病,也可培养人的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及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防癌的重要因素。
二、改变不良的嗜好和习惯
肿瘤专家认为,50%左右的癌症是由于患者不良的嗜好和习惯所导致的。不良的嗜好和生活习惯因人而异,这里强调下列几点:
1 不吸烟。吸烟可诱发多种癌症,尤其是肺癌。烟中有几十种致癌物质。调查证实,每天吸一包烟、吸烟史20年以上的人群,患肺癌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群高25倍。吸烟还可危害周围人群,称之为被动吸烟。最近调查,我国烟民以20~30岁青年人为最多。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不吸烟和戒烟的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北京、上海、南京等市提出禁止在公共场所和中小学校吸烟的措施,是保护人们身体健康、防止癌症的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2 不酗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交往的增加,青少年中喝酒的人越来越多,酗酒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管白酒还是啤酒,酗酒对人体都是有害无益的。青少年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酒量,这也是致癌的因素。酒精本身可诱发癌症,而且可使许多致癌物质溶解并被人体吸收。
3 戒偏食、饱食等不良习惯。青少年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中部分人有偏食和饱食的习惯。有的只吃肉、鱼、蛋;有的只吃素不吃荤;有的只吃细粮不吃粗粮;有的贪食、饱食。这些情况可造成营养不全、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诱发癌症。动物实验证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也可诱发癌症。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对子女、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加强保护环境工作
肿瘤专家认为,70%~90%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化学的、物理的致癌因素种类在增加,数量也在增加,尤其是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使癌症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基本国策,也是防癌的基本策略。青年人要争做保护和改造环境的主力军。美化、绿化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病毒和致癌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四、做好职业防癌工作
从事有害有毒职业的人易发生癌症,已被公认。我国的就业率高,大多数青年人都要走上工作岗位,必然有不少青年人将被分配到有害有毒的岗位上去。加强职业防癌的教育,做好防癌工作,是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利的事。不要认为青年人年轻力壮,不会得癌症。要知道,癌症往往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
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癌症等都有作用。医学专家调查后发现,1/3的癌症病人发病前几年都有精神创伤史。乐观开朗、坚定沉着、好学进取的人,与优柔寡断、沉默不语、胆小怕事的人相比,患癌症的比例要低得多。现在青少年中有心理障碍的大有人在,社会、老师、家长都要关注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要求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以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竞争的需要。
六、做好高危人群的普查工作
对癌症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癌症高危人群的含义,大体上是指:①癌症高发地区的高发年龄组;②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③有癌前期病变的人群,如患有胃肠息肉、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等;④有严重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的人群,如吸烟、酗酒等;⑤从事有毒有害职业的人群等。要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癌症普查。如40岁以上的吸烟者,每年肺部摄片1~2次,对早期发现肺癌很有帮助。
总之,要遏制癌症这个“瘟神”,降低其危害,主要应从青少年抓起。只要做好防癌抗癌宣传教育,落实防癌抗癌的措施,连续抓它几年、几十年,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就可能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