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发展 科技兴农谱新篇

来源 :三农中国·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以来,柘城县农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在王景忠局长的带领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6.42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平均亩产472.9公斤,总产4.24亿公斤,较去年增长5.08%;秋粮平均亩产403.5公斤,总产2.18亿公斤,较去年增长15.1%。2008年该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商丘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土肥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单位”、“办学工作先进单位”、“农药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农经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园地制宜求开拓 措施得力铸辉煌
  
  柘城县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开展“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开放、全民大创业”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实践活动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一是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勤制度管理,切实加强全局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增强了干部职工服务“三农”的自觉性。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力度,严把质量关,有效地保证了上市农资的质量。三是加快实施高产开发带动战略,2008年该局在11个乡镇采取与良种补贴项目、示范田建设、优质麦规模种植相结合的原则,共落实小麦高产开发面积55万亩,玉米、大豆高产开发面积1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86.6公斤,总产26.76万吨,远远超过原计划亩产450公斤产量目标。四是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在继续保障小麦高产开发的基础上,该局大力调整和忧化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扩大三樱椒、棉花、烟叶、大蒜、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大力推广麦蒜套、麦棉套等10多种间作套种新模式,着力建设五类十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红红火火的三樱椒生产,已成为闻名全国的农业“金品牌”。全县每年种椒面积40多万亩,有专业户28000多户,开发推广10多个优良品种,年交易量40多万吨,成为国内闻名的“中国三樱椒之乡”、“中国辣椒生产百强县”。五是大力扶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局积极做好粮食产后服务,搞好产销市场衔接,有效地促进了农副产品资源转化增值,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卖粮难问题。六是认真贯彻落实良种补贴政策。2008年该局共实施小麦良种补贴89.115万亩,供种623.805万公斤,落实良种补贴891.15万元。
  
  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技兴农结硕果
  
  农村经济要发展,科技扶持是关键。该局大力开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通过采取以会代训、村头大喇叭宣传、科技人员下乡、举办农技电视讲座、开展良种示范推广、成立科普协会和青年读书会等形式,在全县农村积极实施“沃土工程”、“种子工程”、“檀保工程”、“农民绿证工程”、“科技星火工程”、“阳光工程”等。组织“四下乡”活动130多场,向群众发放科技资料100多万份,新建惠农书屋、文化大院及远程教育播放点600多处,培养科技示范户3500多户,培训农民15万人次,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农业新技术300多个。
  该局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小麦、玉米两项合计实现总增产粮食6776万公斤,增收1.02亿元,节本增效1.28亿元。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南省土肥工作先进单位”,王景忠局长在全省配方肥推广会上作了典型发言。通过该局的不懈努力,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0%以上,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8%以上,机耕机播机收面积达95%以上。实现了农业生产品种优良化、栽培模式化、管理规范化、施肥配方化、耕作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其他文献
面对去冬今春特大旱情,在郸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郸城县农业局及早行动,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狠抓落实,与全县干部群众一起,迅速掀起了抗旱浇麦的高潮。在县农业局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战,截至2月中下旬,全县125万亩麦田已普遍得到了二次浇灌。日平均出动抗旱机械34334台,出动劳力103355人,浇地14万亩,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505万元,为在旱之年争取小麦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心系寿险 勇挑重担    自从事人寿保险工作以来,不管工作岗位怎么变化,孙梅荣始终如一地践行党的宗旨,把“勇做先进代表,永争第一”的奋斗目标当作人生的格言。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工作中她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对待困难,她迎难而上,积极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和风采! 
期刊
近年来,漯河经济开发区后谢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定实施“工业立乡、工业强乡”发展战略,大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年来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仅财政收入一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4年的549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4233万元,年均螬速67.81%,四年翻了三番,可用财力在全市乡镇(街道)中位居第一,真正实现了由“要饭型财政”、“吃饭型财政”到
期刊
乡镇机构改革,从2004年的“破冰试水”算起,到如今有5个年头,5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执行中完善制度,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前不久,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河南叶县又传来基层民政组织建设的新信息:全县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了民政所,成为政府编制序列的民政组织机构。这对全国民政来说,带来的不仅是一个惊喜,更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新动态!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叶县民政局局长王云海。  记
期刊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带领全省人民,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毫不动摇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毫不动摇地加大农业投入,毫不动摇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使河南粮食产量迈上了新台阶,迅速成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国家粮食主产区,全国最大的粮仓。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每年还输出原粮和制成品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特殊贡献。  然而今年以来,我省的粮食生产面,临
期刊
“是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信任,才把权力赋予了我,我要以百倍的努力和热情回报党和人民。”作为大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李桂梅,时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大林村南邻淮河,属于河南省正阳县大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河南信阳和驻马店正阳的必经要道,这里水量充沛,适宜小麦和水稻的生长,是号称“小江南”的鱼米之乡。  1990年,李桂梅当选为村妇联主任,2006年当选村委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主
期刊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个好的党支部,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政策。”这是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谈如何建设好新农村时所讲的几句话。作为林州市城郊乡二龙庙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生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努力拼搏,开拓创新,使二龙庙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林州市城郊乡二龙庙村坐落在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畔,现有人口2300余人,党员72人,耕
期刊
息县,故称息州,淮河穿境而过,两岸沃野万顷,美丽而富饶。  息县,3000年的悠久历史,息夫人的美丽传说,八大景观的奇妙多姿,铸造了曾经的辉煌。刘邓大军从这里渡过淮河,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给息县留下了壮丽的篇章。  息县,人杰地灵,蜚声海内外的大师俞平伯、沈从文、冯至、胡绳、何其芳、吕树湘、孙治方、骆耕漠、顾准、吴敬琏等,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给息县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正阳县大林镇十门村的大部分农民,把种地看作是鸡肋,种吧,挣不了几个钱,如果风调雨顺,除了化肥、种子、农业税、提留款等,还能给庄稼人剩口饭吃;若是天公不作美的年景,农民连本钱都给搭了进去。可是让地撂荒了吧,又觉得可惜,最初有人把地租出去,一季庄稼下来,还能收个三五十块钱的租金。  迈过2000年的门槛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促使农民增收的同时,农资价格也步步高升。柴油价格高,机器耕
期刊
近年来,长葛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灵活自主的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以创建“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为依托,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立足县域,面向“三农”,在严格控制经营风险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合理贷款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