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影》这样的经典篇目到底该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可谓众说纷纭。我既不想人云亦云走老路,也不想借培养什么批判性思维对作品搞些颠覆性的解读。只想遵循并坚守着“语文”应有的规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基于以上认识,这堂课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遵循“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原则找到教学的起点。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背影》写于1925年,和学生之间隔着近百年的距离,学生对这篇文章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感受,这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以我在布置预习时,除了让他们积累字词外,就是让他们提出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思考。我把学生的问题归纳整理,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来进行课堂设计,以他们的问题贯穿起课堂活动。这样我的课堂教学就不是围着教材转,而是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二是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学语言,品语言,提升“语用”能力。张志公老师早就提出,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朱自清的文章平和冲淡,感情深沉含蓄,唯有静心品读,才能得其真味。我在分析“背影”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删繁就简,只重点品析了文中集中刻画“背影”的文字,让学生潜沉到文字深处分析。“沿坡以讨源”“批文以入情”,从这个“爱的细节”中,一点点感受这篇经典作品历久弥新的魅力!
一、温馨导入
师:老师考考大家:五月份除了有一个普天同庆的劳动节之外,还有一个特别温馨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节吗?
(学生思索,犹豫后,恍然大悟般齐答:“母亲节。”)
师:那母亲节具体是哪一天呢?
生:五月份的第二个周日。
师:你说得特别准确。母亲节那天,你一般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呀?
生:给妈妈一个贺卡。
生:我亲手给妈妈做了一个蛋糕。
师:这真是礼轻情意重。那再考考大家:知道有父亲节吗?
(生大多数表示知道,但说不上具体日期。)
师:那你们给父亲庆祝过这个节日吗?
(生大多数摇头,表示没有。)
师:看来,相对于炽热的母爱而言,父爱是深沉的,以至于我们常常把他的爱忽略掉了。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的《背影》,看他用质朴的文字,为父亲献上的一曲深沉的赞歌。(老师板书课题)
【反思】看似随意的漫谈,却让学生内心有了小小的触动。在對比中很多学生意识到平时忽略了如山的父爱,为走进课文作了铺垫。
二、走近作者
师:大家对朱自清并不陌生,想一想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学生答“《春》《绿》”)
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一说他的作品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生:他的文字质朴、简洁,能打动读者的心。
生:秀丽,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
师:他说了一个词“秀丽”很精辟。确实,朱自清是南方人,他的作品带有南方的婉约。文笔清丽,委婉细腻,质朴自然,极富有真情实感。这种语言风格在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背影》中也有集中体现。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
【反思】因为之前学过朱自清的文章,学生对他有些了解,这个环节只特意强调其作品的语言特色,这样就为下文的品析鉴赏语言打下了基础。但这样介绍作者,略显平淡。
三、走进课文
(一)听读课文,感知背影
(在朗读课文之前,先让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积累的字词)
师:在理解了词语之后,我们要朗读课文了。我想请两个同学和我合作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注意思考: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并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而不以“父亲”为题呢?这也是咱班王博文同学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看一看,在听读完之后你能否解答他的疑惑。(以上问题用课件展示)
(两名同学站起,老师做好分工,点击配乐)
(朗读结束,静默,然后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结合你的听读感受,试着回答同学的疑惑吧。
(生思考,回答)
生:作者通过背影要表达的是父亲对自己的爱,而“父亲”这个题目就太大了。
生:我补充一下,为什么用“父亲”显得大。这篇文章不是全面介绍父亲这个人,而是要通过“背影”这个特定的镜头来表现父亲对我的爱。这样以小见大。
生:背影是文章的线索,作者以此贯穿全文,通过背影表达父爱,比父亲要具体些。
生:“背影”这个画面感动了作者,也化解了他和父亲的隔阂。背影的出现,让作者对父亲的态度有了转变,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爱。我觉得用“背影”更能看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能突出中心……
师:综合同学的看法,可以看出,如果以“父亲”为题,选材面就大了,要全方位地介绍父亲这个人。而以“背影”为题目,切入点就小,作者借“背影”这个特定镜头,来展现深沉的父爱,以小见大,更为感人。可全文两千多字,没有一处明言这个“爱”字,这份爱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把目光聚焦背影,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到集中刻画背影的段落……
(学生寻找后明确,老师用多媒体出示)
【反思】老师和学生合作朗读,用老师的范读带动朗读的同学,一起将全体同学带入情境,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从课堂实际效果看,读完后,课堂安静极了,很多同学的眼圈都红了。所以,经典文章,一定要在“读”上下足功夫。同时将同学预习时提的问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带着问题听读,避免了听读的盲目性,而且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重点研读,刻画背影
师:请自读课文,思考:这段文字是如何刻画背影的?请自读课文,做好旁批,并和组内同学交流。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分析得透彻。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小组汇报)
生:“父亲是个胖子……”这句话写了父亲的体型,为下文写父亲动作的艰难作了铺垫。“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句写了父亲的衣着……
生:我补充一下,他分析得不太具体,这句突出父亲体型肥胖,这样走起路来自然吃力,这就更能体现出父亲对作者的爱。
生:那好,我接着说。“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写出了父亲的衣着,“马褂”“长袍”的衣着让父亲走起路来很不方便,但他还是坚持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可见很爱儿子。
生:“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运用了动作描写,一个“探”字,表明父亲走起路来小心翼翼地,很费劲。
师:关注了细节,很好。只有这一处动作描写吗?有补充吗?
生:“探身”“穿过”“爬上”“攀着”“缩”这些动作,写出父亲动作艰难,即使再难,也要给孩子买橘子,能体会到父亲对孩子的爱。
师:找得很全面,可惜没有具体分析,谁能以一个词为例,深挖掘一下。
生:我来说说自己的理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的“攀”。“攀”一般都是爬比自己高出很多的东西。而且父亲还是一个胖子,所以“攀”这个词语更能体现出父亲给孩子买橘子要经过的路程很艰难,更衬托出他很爱孩子。
生:还有“蹒跚”这个词,写出了父亲过铁道时动作很迟缓……
师:“蹒跚”是怎样一个走路状态?(生答:缓慢摇摆的样子)父亲为什么会这样?
生:父亲年纪大了,加上穿的是棉袍和马褂儿,行动不方便。
生:我想补充一点。文中说“祖母去世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父亲那时的心情应该很压抑,自然走起路来就很缓慢,脚步有些沉重。
师:他分析得真深刻。亲人去世,自己失业,又要和儿子分别,这是真正意义的生离死别呀。此时,父亲的脚步怎能轻盈呀!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从父亲的体态、动作、衣着等多个方面进行精雕细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属于细节描写。字字句句都含情呀!(板书)请大家齐读这段文字,将“背影”定格在自己的记忆里。
(学生齐读)
【反思】学生在咬文嚼字中,一点点品出了味道,品出了情感。尤其对于“蹒跚”的解读,学生从“父亲年纪大了”,到穿着不便,再到“内心压着苦痛”,理解一步步走向深入。
(三)披文入情,理解背影
师:分析到这里,没人会质疑父亲对孩子的爱,“父慈子孝”是这篇文章公认的主题,但在预习过程中,苏凌轩同学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文章是歌颂父爱的,可我总觉得他们父子之间好像有隔阂……你有这个感觉吗?请从文中找一找。
生:第七段“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看出他们的关系好像不太好。因为正常情况下,父子怎么可能两年都不见面呀!
师:确实,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而“背影”这个事却发生在1917年,之间隔了八年。在这八年中,朱自清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和许多家庭一样,免不了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有一段时间父子之间的关系弄得还很僵。作为晚辈的朱自清,他很苦恼,一直想弥合他和父亲的关系,于是他写了这篇文章。父亲看到这篇文章后,老泪纵横,父子之间的心结彻底打开了。这位同学找到的文字,是“背影”出现之后的事情,在“背影”出现之前,他们父子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生:第五段的第四行“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總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就是“我”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看不上父亲。
生:还是第四段“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觉得作者看不上自己的父亲,觉得他不合时宜。
师:作者后来对父亲的感情有变化吗?
生:有。第四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师:“太聪明”不是夸自己吗?
生:是反语,是自责。
师:既然是说反话,我们就把它变成直白的表达,应该怎么说“唉,我那时真是……”
生:我太不懂事了。
生:我太不理解父亲了。
生:我那时真是太自以为是了!
师:我那时真是太傻了,太糊涂了!
现在,我们理解了作者的情感。请将自己的感悟融进自己的朗读中,齐读这段文字。(老师板书)
(学生齐读)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借“背影”来表达父爱的,可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亲人去世、父亲失业和自己对父亲的态度呢?这与“背影”有关系吗?这是同学们质疑最多的问题。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同学交流。
生:父亲因为亲人去世,自己失业了之后才出现了这个背影,这时的父亲压力是很大的。但父亲还是坚持送我,还给我买橘子,更能看出父亲十分爱我。我觉得这是一种侧面衬托。
生:父亲因为失业,才去找工作,这才有了和孩子同行和为他买橘子的故事。这些事情引起了下文吧。
生:因为有了这几件事,全文笼罩着一层凄凉,看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不容易,可父亲在这种情况下还硬撑着为“我”买橘子,就像灰色调中的一抹暖色一样,更显出父爱的可贵。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连遭不幸的情况下,有的人往往会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他往往会忽略了孩子。可是,文中的父亲将痛苦压在心里,时刻牵挂着孩子,他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是在祸不单行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在孩子不理解、不耐烦的情况下出现的,就显得更为可贵了!
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文字,让背影在我们的记忆中永恒!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反思】这一环节中的两个问题,都是来自学生。“问题来源于学生”,“问题的解决也依靠学生”,他们在交流中疑惑得到解决,思想进行碰撞,同时也通过老师的引领,思维得以深化。尤其是对于“聪明”一词的解读,是课堂上的一次小高潮,孩子们确实融于文字之中,品出了隐匿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四、交流分享,聆听心语
师:一件小事,让作者终生难忘,像这样“爱的细节”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尝少呀!请回忆你成长历程中的一个“爱的细节”,说给大家听!
(学生静思,然后表达)
生:我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爸爸每天给我熬中药。
师:你把爸爸熬中药的画面,再仔细想一想,表述得细腻具体些,好吗?(学生点头)
生:我每天晚上回家,到家门口时,总发现房门开着。妈妈说,她一直在听着楼道的脚步声,她能听出是不是我上楼的声音,她一旦听出了我的脚步声就提前给我开好门。(学生有些激动了)
师:这是爱的聆听呀!
师: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老师的心情一直不平静,人到中年之后读这篇文章,和你们这个年龄读这篇文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也回忆起我和父亲相处的许多细节。我想把《再读〈背影〉》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老师配乐朗诵自己的文章《再读〈背影〉》)
【反思】像《背影》这样捕捉一个小细节精雕细琢的语言功夫,是现在这些“粗线条”的中学生最欠缺的,而语言空泛的背后是心灵存在着盲点。所以,我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先口头叙述成长历程中的一个“爱的细节”,然后我将自己写的文章《再读〈背影〉》念给同学听,回忆我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爱的细节”。这不是炫耀,也称不上是示范,而是一次坦诚的交流。但同学们的掌聲和泛红的眼圈告诉我,他们懂我,亦如我们懂得朱自清。
五、走进生活,捕捉细节
师:下面布置两道作业:
1.回忆和父母相处的时光,请以“爱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片段。将这个片段念给父母听,和他们做一次心灵的交流。
2.摘抄课文第六段关于背影的描写,背下来。
【反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亲情,然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必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而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念给亲人听,也是一次难得的亲情互动。这才是“学习”的意义吧。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踏踏实实的课,踏实到我只想让学生读文字,品语言,悟情感。这是一节常态课,但背后却有着我多年的思考与探索。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问题依然存在,风景依然美好,我在路上!我会和我的学生继续在文字的深处且行且吟且赏且沉醉!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英学校)
一是遵循“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原则找到教学的起点。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背影》写于1925年,和学生之间隔着近百年的距离,学生对这篇文章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感受,这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以我在布置预习时,除了让他们积累字词外,就是让他们提出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思考。我把学生的问题归纳整理,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来进行课堂设计,以他们的问题贯穿起课堂活动。这样我的课堂教学就不是围着教材转,而是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二是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学语言,品语言,提升“语用”能力。张志公老师早就提出,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朱自清的文章平和冲淡,感情深沉含蓄,唯有静心品读,才能得其真味。我在分析“背影”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删繁就简,只重点品析了文中集中刻画“背影”的文字,让学生潜沉到文字深处分析。“沿坡以讨源”“批文以入情”,从这个“爱的细节”中,一点点感受这篇经典作品历久弥新的魅力!
一、温馨导入
师:老师考考大家:五月份除了有一个普天同庆的劳动节之外,还有一个特别温馨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节吗?
(学生思索,犹豫后,恍然大悟般齐答:“母亲节。”)
师:那母亲节具体是哪一天呢?
生:五月份的第二个周日。
师:你说得特别准确。母亲节那天,你一般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呀?
生:给妈妈一个贺卡。
生:我亲手给妈妈做了一个蛋糕。
师:这真是礼轻情意重。那再考考大家:知道有父亲节吗?
(生大多数表示知道,但说不上具体日期。)
师:那你们给父亲庆祝过这个节日吗?
(生大多数摇头,表示没有。)
师:看来,相对于炽热的母爱而言,父爱是深沉的,以至于我们常常把他的爱忽略掉了。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的《背影》,看他用质朴的文字,为父亲献上的一曲深沉的赞歌。(老师板书课题)
【反思】看似随意的漫谈,却让学生内心有了小小的触动。在對比中很多学生意识到平时忽略了如山的父爱,为走进课文作了铺垫。
二、走近作者
师:大家对朱自清并不陌生,想一想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学生答“《春》《绿》”)
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一说他的作品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生:他的文字质朴、简洁,能打动读者的心。
生:秀丽,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
师:他说了一个词“秀丽”很精辟。确实,朱自清是南方人,他的作品带有南方的婉约。文笔清丽,委婉细腻,质朴自然,极富有真情实感。这种语言风格在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背影》中也有集中体现。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
【反思】因为之前学过朱自清的文章,学生对他有些了解,这个环节只特意强调其作品的语言特色,这样就为下文的品析鉴赏语言打下了基础。但这样介绍作者,略显平淡。
三、走进课文
(一)听读课文,感知背影
(在朗读课文之前,先让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积累的字词)
师:在理解了词语之后,我们要朗读课文了。我想请两个同学和我合作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注意思考: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并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而不以“父亲”为题呢?这也是咱班王博文同学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看一看,在听读完之后你能否解答他的疑惑。(以上问题用课件展示)
(两名同学站起,老师做好分工,点击配乐)
(朗读结束,静默,然后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结合你的听读感受,试着回答同学的疑惑吧。
(生思考,回答)
生:作者通过背影要表达的是父亲对自己的爱,而“父亲”这个题目就太大了。
生:我补充一下,为什么用“父亲”显得大。这篇文章不是全面介绍父亲这个人,而是要通过“背影”这个特定的镜头来表现父亲对我的爱。这样以小见大。
生:背影是文章的线索,作者以此贯穿全文,通过背影表达父爱,比父亲要具体些。
生:“背影”这个画面感动了作者,也化解了他和父亲的隔阂。背影的出现,让作者对父亲的态度有了转变,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爱。我觉得用“背影”更能看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能突出中心……
师:综合同学的看法,可以看出,如果以“父亲”为题,选材面就大了,要全方位地介绍父亲这个人。而以“背影”为题目,切入点就小,作者借“背影”这个特定镜头,来展现深沉的父爱,以小见大,更为感人。可全文两千多字,没有一处明言这个“爱”字,这份爱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把目光聚焦背影,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到集中刻画背影的段落……
(学生寻找后明确,老师用多媒体出示)
【反思】老师和学生合作朗读,用老师的范读带动朗读的同学,一起将全体同学带入情境,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从课堂实际效果看,读完后,课堂安静极了,很多同学的眼圈都红了。所以,经典文章,一定要在“读”上下足功夫。同时将同学预习时提的问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带着问题听读,避免了听读的盲目性,而且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重点研读,刻画背影
师:请自读课文,思考:这段文字是如何刻画背影的?请自读课文,做好旁批,并和组内同学交流。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分析得透彻。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小组汇报)
生:“父亲是个胖子……”这句话写了父亲的体型,为下文写父亲动作的艰难作了铺垫。“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句写了父亲的衣着……
生:我补充一下,他分析得不太具体,这句突出父亲体型肥胖,这样走起路来自然吃力,这就更能体现出父亲对作者的爱。
生:那好,我接着说。“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写出了父亲的衣着,“马褂”“长袍”的衣着让父亲走起路来很不方便,但他还是坚持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可见很爱儿子。
生:“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运用了动作描写,一个“探”字,表明父亲走起路来小心翼翼地,很费劲。
师:关注了细节,很好。只有这一处动作描写吗?有补充吗?
生:“探身”“穿过”“爬上”“攀着”“缩”这些动作,写出父亲动作艰难,即使再难,也要给孩子买橘子,能体会到父亲对孩子的爱。
师:找得很全面,可惜没有具体分析,谁能以一个词为例,深挖掘一下。
生:我来说说自己的理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的“攀”。“攀”一般都是爬比自己高出很多的东西。而且父亲还是一个胖子,所以“攀”这个词语更能体现出父亲给孩子买橘子要经过的路程很艰难,更衬托出他很爱孩子。
生:还有“蹒跚”这个词,写出了父亲过铁道时动作很迟缓……
师:“蹒跚”是怎样一个走路状态?(生答:缓慢摇摆的样子)父亲为什么会这样?
生:父亲年纪大了,加上穿的是棉袍和马褂儿,行动不方便。
生:我想补充一点。文中说“祖母去世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父亲那时的心情应该很压抑,自然走起路来就很缓慢,脚步有些沉重。
师:他分析得真深刻。亲人去世,自己失业,又要和儿子分别,这是真正意义的生离死别呀。此时,父亲的脚步怎能轻盈呀!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从父亲的体态、动作、衣着等多个方面进行精雕细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属于细节描写。字字句句都含情呀!(板书)请大家齐读这段文字,将“背影”定格在自己的记忆里。
(学生齐读)
【反思】学生在咬文嚼字中,一点点品出了味道,品出了情感。尤其对于“蹒跚”的解读,学生从“父亲年纪大了”,到穿着不便,再到“内心压着苦痛”,理解一步步走向深入。
(三)披文入情,理解背影
师:分析到这里,没人会质疑父亲对孩子的爱,“父慈子孝”是这篇文章公认的主题,但在预习过程中,苏凌轩同学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文章是歌颂父爱的,可我总觉得他们父子之间好像有隔阂……你有这个感觉吗?请从文中找一找。
生:第七段“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看出他们的关系好像不太好。因为正常情况下,父子怎么可能两年都不见面呀!
师:确实,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而“背影”这个事却发生在1917年,之间隔了八年。在这八年中,朱自清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和许多家庭一样,免不了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有一段时间父子之间的关系弄得还很僵。作为晚辈的朱自清,他很苦恼,一直想弥合他和父亲的关系,于是他写了这篇文章。父亲看到这篇文章后,老泪纵横,父子之间的心结彻底打开了。这位同学找到的文字,是“背影”出现之后的事情,在“背影”出现之前,他们父子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生:第五段的第四行“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總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就是“我”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看不上父亲。
生:还是第四段“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觉得作者看不上自己的父亲,觉得他不合时宜。
师:作者后来对父亲的感情有变化吗?
生:有。第四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师:“太聪明”不是夸自己吗?
生:是反语,是自责。
师:既然是说反话,我们就把它变成直白的表达,应该怎么说“唉,我那时真是……”
生:我太不懂事了。
生:我太不理解父亲了。
生:我那时真是太自以为是了!
师:我那时真是太傻了,太糊涂了!
现在,我们理解了作者的情感。请将自己的感悟融进自己的朗读中,齐读这段文字。(老师板书)
(学生齐读)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借“背影”来表达父爱的,可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亲人去世、父亲失业和自己对父亲的态度呢?这与“背影”有关系吗?这是同学们质疑最多的问题。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同学交流。
生:父亲因为亲人去世,自己失业了之后才出现了这个背影,这时的父亲压力是很大的。但父亲还是坚持送我,还给我买橘子,更能看出父亲十分爱我。我觉得这是一种侧面衬托。
生:父亲因为失业,才去找工作,这才有了和孩子同行和为他买橘子的故事。这些事情引起了下文吧。
生:因为有了这几件事,全文笼罩着一层凄凉,看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不容易,可父亲在这种情况下还硬撑着为“我”买橘子,就像灰色调中的一抹暖色一样,更显出父爱的可贵。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连遭不幸的情况下,有的人往往会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他往往会忽略了孩子。可是,文中的父亲将痛苦压在心里,时刻牵挂着孩子,他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是在祸不单行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在孩子不理解、不耐烦的情况下出现的,就显得更为可贵了!
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文字,让背影在我们的记忆中永恒!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反思】这一环节中的两个问题,都是来自学生。“问题来源于学生”,“问题的解决也依靠学生”,他们在交流中疑惑得到解决,思想进行碰撞,同时也通过老师的引领,思维得以深化。尤其是对于“聪明”一词的解读,是课堂上的一次小高潮,孩子们确实融于文字之中,品出了隐匿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四、交流分享,聆听心语
师:一件小事,让作者终生难忘,像这样“爱的细节”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尝少呀!请回忆你成长历程中的一个“爱的细节”,说给大家听!
(学生静思,然后表达)
生:我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爸爸每天给我熬中药。
师:你把爸爸熬中药的画面,再仔细想一想,表述得细腻具体些,好吗?(学生点头)
生:我每天晚上回家,到家门口时,总发现房门开着。妈妈说,她一直在听着楼道的脚步声,她能听出是不是我上楼的声音,她一旦听出了我的脚步声就提前给我开好门。(学生有些激动了)
师:这是爱的聆听呀!
师: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老师的心情一直不平静,人到中年之后读这篇文章,和你们这个年龄读这篇文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也回忆起我和父亲相处的许多细节。我想把《再读〈背影〉》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老师配乐朗诵自己的文章《再读〈背影〉》)
【反思】像《背影》这样捕捉一个小细节精雕细琢的语言功夫,是现在这些“粗线条”的中学生最欠缺的,而语言空泛的背后是心灵存在着盲点。所以,我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先口头叙述成长历程中的一个“爱的细节”,然后我将自己写的文章《再读〈背影〉》念给同学听,回忆我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爱的细节”。这不是炫耀,也称不上是示范,而是一次坦诚的交流。但同学们的掌聲和泛红的眼圈告诉我,他们懂我,亦如我们懂得朱自清。
五、走进生活,捕捉细节
师:下面布置两道作业:
1.回忆和父母相处的时光,请以“爱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片段。将这个片段念给父母听,和他们做一次心灵的交流。
2.摘抄课文第六段关于背影的描写,背下来。
【反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亲情,然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必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而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念给亲人听,也是一次难得的亲情互动。这才是“学习”的意义吧。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踏踏实实的课,踏实到我只想让学生读文字,品语言,悟情感。这是一节常态课,但背后却有着我多年的思考与探索。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问题依然存在,风景依然美好,我在路上!我会和我的学生继续在文字的深处且行且吟且赏且沉醉!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