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眩晕病是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以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出汗等为主要特征的内耳综合症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不能站立,甚则突然昏倒。中医、西医单一治疗这一疾病,疗效难尽如人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中西医各自的长处,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良好,除疾甚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眩晕病;探讨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49-01
眩晕病是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以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出汗等为主要特征的内耳综合症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不能站立,甚则突然昏倒。《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虽属袓医学眩晕症的范畴,但只采用中医单一治疗此症,疗效缓慢。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利用中西医各自的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良好,除疾甚速。
1 临床资料:
86例眩晕病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31例,女55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血检Hb低于70g/L以下者46例,血压低于10/6Kpa(75/45tntnF-}g)以下者32例,脑电图提示:脑供血不足者6例,颅脑LT表现异常者2例。
2 治疗方法
2.1中药归脾汤为基础方剂,辨证加减,药用:党参、黄蔑、白术、当归、龙眼肉、获神、酸枣仁、远志各9克,木香、甘草各6克,红枣3枚,生姜2片,失眠较甚,加柏子仁10克,合欢皮,夜交藤各12克,纳差者去远志,加山植、健曲各巧克,每日1剂,水煎服。
2.2西药用低分子右旋糖醉500mI加维脑路通400mg静脉滴注,连用4天;改服维脑路通片,每日3次,每次200mg(2片)连续服用15天。
3 治疗结果
86例病人经服用中药20至40剂和应用西药7至20天,精神好转,纳谷渐馨,面色红润,睡眠安然,不再眩晕,痊愈84例,好转2例。
4 典型病例
熊某某,女,75岁2011年4月11日就诊,主诉阵发性眩晕3年余,耳鸣,听力和记忆力均下降,站立不稳并伴神疲纳减,气短懒言,心悸、少寐。曾服谷维素、眩晕、脑灵素、西比灵不效。体查: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血检HB60g/L,血压12/8Kpa(90/60mmHg)。脑电图提示:脑供血不足。就诊辨证为心血不足,脾气虚弱,血虚不能养心,属气血两虚,治宜补气养血,予以归脾汤10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4月21日复诊,精神好转,纳谷渐馨,唯失眠较甚,继以前方加合欢皮、夜交藤各12克,又服10剂,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醉500mI加维脑路通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天。再诊面色红润,睡眠安然,耳鸣消失,听力与记忆力有所恢复,不再眩晕;血检Hb80g/L,血压12/8Kpa(90/60mmHg)。继服20剂巩固,渐痊愈,门诊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5 讨论
眩晕一病多属本虚标实之症[5,6],根据痰、瘀、风、火、气血阴阳,各病因偏重的不同,而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减用药。①痰浊内阻型“无痰不作眩”,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痰饮内停、上蒙清窍所致,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胆南星、竹茹、生姜、甘草增强化痰降逆和胃的作用。加薏米仁、茯苓、车前子利水湿以化痰饮,诸药合用,共治以痰为主之眩晕。②肝阳上亢挟瘀型: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茯神以养心神、白芍、龟板滋阴潜阳,牛膝、益母草活血化瘀并引热引血下行,丹皮凉血清热,石决明、菊花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肝胆火盛者加黄芩、胆草以泻肝胆之火,③痰阻血瘀型: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安心神,胆南星增强化痰清热作用,菖蒲、郁金化湿祛浊行瘀,清心而利清窍。桃仁、红花、川芎、鸡血藤活血化瘀通行血脉,诸药合用共治以痰瘀为主之眩晕。④气血亏虚型:其病机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虚血亏,致使清气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而眩晕,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重用黄芪30g~50g补气升阳,合当归补血养血共奏益气补血之功。首乌、白芍补血敛阴,枣仁、五味子益气养阴安神,升麻配合柴胡、黄芪提升阳气,炙甘草和白术温健脾阳,全方合用,共治气血亏虚之眩晕。⑤外感邪气内结痰火型:本型的病机是由于感受外邪郁久化火,火灼津液炼津成痰,痰火内结,致使经脉瘀阻,气血逆乱,加之邪毒上攻于脑而发眩晕。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黄芩泻上焦之火,荆芥、防风、桑叶、菊花以疏散外邪清利头目,羌活除湿,以祛缠绵之邪,白芷辛香通窍。诸药合用外祛邪气,内化痰瘀泻火,共奏治眩之功。⑥瘀血阻络型:其病机是由于脑受外伤后,脉络闭阻、气血运行阻滞不通、髓海不充、脑失所养而见眩晕,故在眩平汤中重用丹参至60g,本型日久可由于脾虚生痰而形成痰瘀内阻型,治疗则同该型。⑦湿热痰阻型:本型的病机是多由于肝胆湿热,湿生痰、热生火,肝胆之经上行于脑,痰火之邪随经上越攻于脑,经脉为之闭阻,清窍为之蒙扰而见眩晕。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黄芩、胆草泻肝胆之火,茵陈清肝利胆,瓜蒌清热化痰,元胡、郁金活血清心止痛,厚朴降气下行,大黄泻热下行,牛膝引血下行,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治疗湿热痰阻型眩晕之效。
耳源性眩晕症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多因风火湿痰而致。临床观察,耳源性眩晕多为脾失健运,水气不化,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而致病。故治以健脾利水,除湿化痰。用五苓散加减治之与利多卡因相互作用,辅以维生素B1、B12通过穴位封闭,直接作用于经络,故收到满意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旨在双管齐下,增强疗效,为病人迅速解除痛苦。在辨证诊断准确的前提下,能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眩晕,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用基本药物和基本方可使临床医师便于掌握,易于常规化,从而达到治疗该病快捷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山医学院《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编写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43-754.
[2] 林思慧.常见眩晕的诊断[J].临床荟萃,1996,11(15):702.
[3] 岳桂英.中老年眩晕110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1997,12(1):32.
[4] 田德贵.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1996,11(23):1067-106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眩晕病;探讨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49-01
眩晕病是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以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出汗等为主要特征的内耳综合症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不能站立,甚则突然昏倒。《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虽属袓医学眩晕症的范畴,但只采用中医单一治疗此症,疗效缓慢。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利用中西医各自的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良好,除疾甚速。
1 临床资料:
86例眩晕病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31例,女55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血检Hb低于70g/L以下者46例,血压低于10/6Kpa(75/45tntnF-}g)以下者32例,脑电图提示:脑供血不足者6例,颅脑LT表现异常者2例。
2 治疗方法
2.1中药归脾汤为基础方剂,辨证加减,药用:党参、黄蔑、白术、当归、龙眼肉、获神、酸枣仁、远志各9克,木香、甘草各6克,红枣3枚,生姜2片,失眠较甚,加柏子仁10克,合欢皮,夜交藤各12克,纳差者去远志,加山植、健曲各巧克,每日1剂,水煎服。
2.2西药用低分子右旋糖醉500mI加维脑路通400mg静脉滴注,连用4天;改服维脑路通片,每日3次,每次200mg(2片)连续服用15天。
3 治疗结果
86例病人经服用中药20至40剂和应用西药7至20天,精神好转,纳谷渐馨,面色红润,睡眠安然,不再眩晕,痊愈84例,好转2例。
4 典型病例
熊某某,女,75岁2011年4月11日就诊,主诉阵发性眩晕3年余,耳鸣,听力和记忆力均下降,站立不稳并伴神疲纳减,气短懒言,心悸、少寐。曾服谷维素、眩晕、脑灵素、西比灵不效。体查: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血检HB60g/L,血压12/8Kpa(90/60mmHg)。脑电图提示:脑供血不足。就诊辨证为心血不足,脾气虚弱,血虚不能养心,属气血两虚,治宜补气养血,予以归脾汤10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4月21日复诊,精神好转,纳谷渐馨,唯失眠较甚,继以前方加合欢皮、夜交藤各12克,又服10剂,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醉500mI加维脑路通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天。再诊面色红润,睡眠安然,耳鸣消失,听力与记忆力有所恢复,不再眩晕;血检Hb80g/L,血压12/8Kpa(90/60mmHg)。继服20剂巩固,渐痊愈,门诊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5 讨论
眩晕一病多属本虚标实之症[5,6],根据痰、瘀、风、火、气血阴阳,各病因偏重的不同,而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减用药。①痰浊内阻型“无痰不作眩”,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痰饮内停、上蒙清窍所致,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胆南星、竹茹、生姜、甘草增强化痰降逆和胃的作用。加薏米仁、茯苓、车前子利水湿以化痰饮,诸药合用,共治以痰为主之眩晕。②肝阳上亢挟瘀型: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茯神以养心神、白芍、龟板滋阴潜阳,牛膝、益母草活血化瘀并引热引血下行,丹皮凉血清热,石决明、菊花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肝胆火盛者加黄芩、胆草以泻肝胆之火,③痰阻血瘀型: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安心神,胆南星增强化痰清热作用,菖蒲、郁金化湿祛浊行瘀,清心而利清窍。桃仁、红花、川芎、鸡血藤活血化瘀通行血脉,诸药合用共治以痰瘀为主之眩晕。④气血亏虚型:其病机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虚血亏,致使清气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而眩晕,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重用黄芪30g~50g补气升阳,合当归补血养血共奏益气补血之功。首乌、白芍补血敛阴,枣仁、五味子益气养阴安神,升麻配合柴胡、黄芪提升阳气,炙甘草和白术温健脾阳,全方合用,共治气血亏虚之眩晕。⑤外感邪气内结痰火型:本型的病机是由于感受外邪郁久化火,火灼津液炼津成痰,痰火内结,致使经脉瘀阻,气血逆乱,加之邪毒上攻于脑而发眩晕。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黄芩泻上焦之火,荆芥、防风、桑叶、菊花以疏散外邪清利头目,羌活除湿,以祛缠绵之邪,白芷辛香通窍。诸药合用外祛邪气,内化痰瘀泻火,共奏治眩之功。⑥瘀血阻络型:其病机是由于脑受外伤后,脉络闭阻、气血运行阻滞不通、髓海不充、脑失所养而见眩晕,故在眩平汤中重用丹参至60g,本型日久可由于脾虚生痰而形成痰瘀内阻型,治疗则同该型。⑦湿热痰阻型:本型的病机是多由于肝胆湿热,湿生痰、热生火,肝胆之经上行于脑,痰火之邪随经上越攻于脑,经脉为之闭阻,清窍为之蒙扰而见眩晕。故在眩平汤的基础上加黄芩、胆草泻肝胆之火,茵陈清肝利胆,瓜蒌清热化痰,元胡、郁金活血清心止痛,厚朴降气下行,大黄泻热下行,牛膝引血下行,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治疗湿热痰阻型眩晕之效。
耳源性眩晕症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多因风火湿痰而致。临床观察,耳源性眩晕多为脾失健运,水气不化,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而致病。故治以健脾利水,除湿化痰。用五苓散加减治之与利多卡因相互作用,辅以维生素B1、B12通过穴位封闭,直接作用于经络,故收到满意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旨在双管齐下,增强疗效,为病人迅速解除痛苦。在辨证诊断准确的前提下,能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眩晕,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用基本药物和基本方可使临床医师便于掌握,易于常规化,从而达到治疗该病快捷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山医学院《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编写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43-754.
[2] 林思慧.常见眩晕的诊断[J].临床荟萃,1996,11(15):702.
[3] 岳桂英.中老年眩晕110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1997,12(1):32.
[4] 田德贵.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1996,11(23):1067-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