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治理的人。”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引入班级管理中就是以建立班级管理自主化为目标的教育追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进而可造就具备自治能力的未来公民,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当前的改革中,有许多人都把改革的目光聚焦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上了,对与之相配套的班级活动却关注甚少。殊不知,“学校教育中基本的生活形态是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因此,班级建设的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同等重要。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引入班级管理中,对促进学生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健康、主动发展和提高班级管理的自主化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班级中建立以小组为基本管理单位的管理模式,实现课堂内外同一的小组管理单位,使得班级管理更加高效,学生的参与度更加广泛。这种把小组作为班级管理基本单位的模式是“在合理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在班级中实施班级小组管理,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在班级中开展各式各样的德育活动和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但是当把小组纳入班级管理后,传统的班委会管理模式又何去何从呢?笔者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建立了一个班委会与班级小组整合下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通过班委会管理模式与班级小组管理模式的整合,不但克服了班委会和小组各自单一管理局限问题,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班级管理的自主化水平。班级小组管理已有叶小滨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级小组教育模式初探》中作过论述,在此笔者就如何让班委会与小组整合促进班级的自主管理进行论述。
一、 班委会管理与小组管理的缺陷分析
⒈班委会管理的缺陷分析
班委会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任命式和选举式。在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任命式已经开始淡出班级管理视野,相反选举式日益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无论以什么方式产生班委会,都只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不但无法保证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平等权利,而且还会导致大多数孩子责任意识淡薄。同时,这不但有悖于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均衡教育等理念,而且还会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或班级内部矛盾重重等问题。
⒉小组管理的缺陷分析
尽管班级小组管理模式,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 符合新课程实验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符合新课程实验对学生合作、自主发展的理念要求”而且还能大大地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主管理、交流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小组管理模式通常只能是实行小组轮换管理,而小组的组成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这样小组的管理由于参与管理的时间短、更换频繁,常会出现职责不清和互相扯皮等情况!如果某小组协作能力薄弱,还会给整个班级管理带来混乱。
因此,班委会与小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恰恰能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班委会的全局性、稳定性恰好能弥补小组管理更换频繁片面性等缺点,而小组管理的全体性和自主性等优点又恰好能弥补班委会管理的少数性与被动性。
二、班级机构的设置
本模式是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理念引入整个班级管理之后,在班级建设的架构下通过整合班委会与小组的管理资源,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增进班级自主化管理,促进全体学生公平发展,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笔者采用的管理结构示意图如下:
在班级中主要成立了如下四个组织机构:
⒈班委会
这与传统班级一样,是个常设机构,也是班级的最高权力机构。成员有: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任期为一学期。产生:全班竞选班长,由班长任命各委员,并分配任务。
班委会具有班主任的权力,对全班同学成长发展负责。
⒉ 班级常务工作监察委员会
人数:5人。产生:每一届班委会组建后,进行该委员的普选。班委不得兼任此职,任期与班委会相同。职责:监察班委会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测评并向全班公布。有权向全班提请罢免班委会的全班表决。
⒊小组
小组是班级学习生活的最小组织单位。组织:5~6人,每半期一次。组织与运行:以性别比例和成绩为主要分组指标,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目标,既是班级管理小组又是学习小组。组员和组长双向自由选择,班主任原则上不干涉。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小组内部纪律制度并分配各小组成员的日常工作。小组间以每半期为限依据相关规则从学习、纪律、清洁卫生、文体活动等方面展开竞赛。各小组轮流值周,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每周将由值周小组定期对各小组周内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总结公布,然后由班委会对优秀与后进小组进行奖励与惩罚。
⒋小组值周测评委员会
人数:5~7人(根据班级小组数定),任期与小组相同。产生:小组组建完成当周,由每组推荐一名最公正无私的组员参加竞选,进行差额选举。职责:每周一,对前一周小组值周工作情况依据相应制度进行量化测评。
三、 制度保障
在笔者的班级,共有三大部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命名,目的是培养法治观念。分别是:
⒈ 班级机构组织与岗位职责法
此法首先规定了包括班委会、科代表、值周小组、两个委员会等各个机构的组织方式、时间、任期及权限等,其次用具体明确详细的条文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渎职处理条例。
⒉ 班级自律法
该法律以国家法律、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为指导,参照学校的德育考核规定制订出对个体行为进行导向和约束的规范。它是以培养健全人格、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为目标,重在从品德修养、学习态度与习惯、社会公德等方面进行设计的班级行为规范体系。它包括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是个体行为最全面的指导体系。
⒊ 小组组织法
它是小组的组织方式、小组成员职责确定、小组内部和小组间问题处理方式等方面用于涉及小组事务的规章制度。这个制度是包括小组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这三个制度形成了全面引导和约束学生行为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系,基本上每一项制度都实现量化评定,让学生能够独立评定,从而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和促进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全员参与。
四、 运行策略
本管理模式中各机构之间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的关系。
班级事务处理原则:依次以小组、科代表、值周小组、班委会、班主任为先后管理顺序,凡属于低一级管理的,上一级原则上不得干涉。
班委会作为班级的领导核心和最高权力机构,除了依法履行具体职责外,还具有班主任同等的权利和责任处理班级中超过班级法律的一切事务,同时还要负责指导和监督小组值周和科代表的工作。
值周小组主要通过每天安排一名值日生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包括涉及纪律、清洁、活动、学习等方面的相关责任人的协调、监督和处罚等。一周结束后,小组写出书面总结,并于次周一向全班通报。
班级常务工作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班委会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测评写出理由并向全班公布。起到督促班委会主动积极依法工作的目的。
小组值周评价委员会在小组值周结束时对小组一周的值周工作进行量化评定,同时由班长带领全班进行当面点评。这目的在于引导小组依法自主工作。当然,对于失职或渎职行为将给予适当惩罚。
如果这四个机构都能依法工作,班主任就基本上不再参与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只是进行适当指导就行了。
五、适用条件
⒈此模式的适用范围
同班级小组管理一样,班级整合班委会与小组管理的正常进行,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独立性。因此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而更适用于中学。
⒉ 让民主决策成为班级生活的习惯
在中国文化中,民主思想不太深厚,多数孩子习惯了班主任的权威。然而,当班主任真正放手让他们自主管理时,由于班委与他们都是平等的,缺乏权威性,很可能导致班委的政令不通。所以,在班级内形成一种民主决策的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班级中形成了民主决策的习惯,全班才能在班委会的带领下通过民主决策自主处理班级事务。这种习惯,应该从班级初建就着手培养,同时要不断强化,形成一个集体意识:以班级利益和大多数同学的意志为出发点,一旦经过大多数同意,任何人可以保留意见,但必须无条件执行。
⒊ 形成具有正气、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风
正气是班级民主决策自主管理的重要保证。班级中必须树立正气占主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不良风气在班级中受到抑制和批评。接着,要在班级构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只有具备这种班风,班级发生不良行为时,班级的民主决策才能坚持正义公平。所以,在班级的整合时期,班主任就要努力在班级中培养正气和构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风。
⒋班主任不定时地抽查监督
虽然说是自主化管理,但是并不是班主任不过问班级事务,而只是从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进行思考并引导班级向更高方向的发展。因为班主任必须明白,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孩子,完全靠他们的自觉性进行自主管理是不可能的,就连政府机构也不能完全自觉运行。因此,班主任要不定时地检查和监督,以防止孩子们的惰性使班级管理出现混乱。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县石壕中学)
一、 班委会管理与小组管理的缺陷分析
⒈班委会管理的缺陷分析
班委会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任命式和选举式。在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任命式已经开始淡出班级管理视野,相反选举式日益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无论以什么方式产生班委会,都只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不但无法保证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平等权利,而且还会导致大多数孩子责任意识淡薄。同时,这不但有悖于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均衡教育等理念,而且还会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或班级内部矛盾重重等问题。
⒉小组管理的缺陷分析
尽管班级小组管理模式,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 符合新课程实验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符合新课程实验对学生合作、自主发展的理念要求”而且还能大大地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主管理、交流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小组管理模式通常只能是实行小组轮换管理,而小组的组成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这样小组的管理由于参与管理的时间短、更换频繁,常会出现职责不清和互相扯皮等情况!如果某小组协作能力薄弱,还会给整个班级管理带来混乱。
因此,班委会与小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恰恰能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班委会的全局性、稳定性恰好能弥补小组管理更换频繁片面性等缺点,而小组管理的全体性和自主性等优点又恰好能弥补班委会管理的少数性与被动性。
二、班级机构的设置
本模式是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理念引入整个班级管理之后,在班级建设的架构下通过整合班委会与小组的管理资源,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增进班级自主化管理,促进全体学生公平发展,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笔者采用的管理结构示意图如下:
在班级中主要成立了如下四个组织机构:
⒈班委会
这与传统班级一样,是个常设机构,也是班级的最高权力机构。成员有: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任期为一学期。产生:全班竞选班长,由班长任命各委员,并分配任务。
班委会具有班主任的权力,对全班同学成长发展负责。
⒉ 班级常务工作监察委员会
人数:5人。产生:每一届班委会组建后,进行该委员的普选。班委不得兼任此职,任期与班委会相同。职责:监察班委会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测评并向全班公布。有权向全班提请罢免班委会的全班表决。
⒊小组
小组是班级学习生活的最小组织单位。组织:5~6人,每半期一次。组织与运行:以性别比例和成绩为主要分组指标,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目标,既是班级管理小组又是学习小组。组员和组长双向自由选择,班主任原则上不干涉。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小组内部纪律制度并分配各小组成员的日常工作。小组间以每半期为限依据相关规则从学习、纪律、清洁卫生、文体活动等方面展开竞赛。各小组轮流值周,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每周将由值周小组定期对各小组周内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总结公布,然后由班委会对优秀与后进小组进行奖励与惩罚。
⒋小组值周测评委员会
人数:5~7人(根据班级小组数定),任期与小组相同。产生:小组组建完成当周,由每组推荐一名最公正无私的组员参加竞选,进行差额选举。职责:每周一,对前一周小组值周工作情况依据相应制度进行量化测评。
三、 制度保障
在笔者的班级,共有三大部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命名,目的是培养法治观念。分别是:
⒈ 班级机构组织与岗位职责法
此法首先规定了包括班委会、科代表、值周小组、两个委员会等各个机构的组织方式、时间、任期及权限等,其次用具体明确详细的条文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渎职处理条例。
⒉ 班级自律法
该法律以国家法律、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为指导,参照学校的德育考核规定制订出对个体行为进行导向和约束的规范。它是以培养健全人格、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为目标,重在从品德修养、学习态度与习惯、社会公德等方面进行设计的班级行为规范体系。它包括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是个体行为最全面的指导体系。
⒊ 小组组织法
它是小组的组织方式、小组成员职责确定、小组内部和小组间问题处理方式等方面用于涉及小组事务的规章制度。这个制度是包括小组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这三个制度形成了全面引导和约束学生行为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系,基本上每一项制度都实现量化评定,让学生能够独立评定,从而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和促进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全员参与。
四、 运行策略
本管理模式中各机构之间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的关系。
班级事务处理原则:依次以小组、科代表、值周小组、班委会、班主任为先后管理顺序,凡属于低一级管理的,上一级原则上不得干涉。
班委会作为班级的领导核心和最高权力机构,除了依法履行具体职责外,还具有班主任同等的权利和责任处理班级中超过班级法律的一切事务,同时还要负责指导和监督小组值周和科代表的工作。
值周小组主要通过每天安排一名值日生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包括涉及纪律、清洁、活动、学习等方面的相关责任人的协调、监督和处罚等。一周结束后,小组写出书面总结,并于次周一向全班通报。
班级常务工作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班委会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测评写出理由并向全班公布。起到督促班委会主动积极依法工作的目的。
小组值周评价委员会在小组值周结束时对小组一周的值周工作进行量化评定,同时由班长带领全班进行当面点评。这目的在于引导小组依法自主工作。当然,对于失职或渎职行为将给予适当惩罚。
如果这四个机构都能依法工作,班主任就基本上不再参与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只是进行适当指导就行了。
五、适用条件
⒈此模式的适用范围
同班级小组管理一样,班级整合班委会与小组管理的正常进行,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独立性。因此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而更适用于中学。
⒉ 让民主决策成为班级生活的习惯
在中国文化中,民主思想不太深厚,多数孩子习惯了班主任的权威。然而,当班主任真正放手让他们自主管理时,由于班委与他们都是平等的,缺乏权威性,很可能导致班委的政令不通。所以,在班级内形成一种民主决策的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班级中形成了民主决策的习惯,全班才能在班委会的带领下通过民主决策自主处理班级事务。这种习惯,应该从班级初建就着手培养,同时要不断强化,形成一个集体意识:以班级利益和大多数同学的意志为出发点,一旦经过大多数同意,任何人可以保留意见,但必须无条件执行。
⒊ 形成具有正气、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风
正气是班级民主决策自主管理的重要保证。班级中必须树立正气占主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不良风气在班级中受到抑制和批评。接着,要在班级构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只有具备这种班风,班级发生不良行为时,班级的民主决策才能坚持正义公平。所以,在班级的整合时期,班主任就要努力在班级中培养正气和构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风。
⒋班主任不定时地抽查监督
虽然说是自主化管理,但是并不是班主任不过问班级事务,而只是从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进行思考并引导班级向更高方向的发展。因为班主任必须明白,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孩子,完全靠他们的自觉性进行自主管理是不可能的,就连政府机构也不能完全自觉运行。因此,班主任要不定时地检查和监督,以防止孩子们的惰性使班级管理出现混乱。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县石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