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痕,蕴藏机智;教育有术,充满智慧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资深的班主任说,班主任就像一块“抹布”。这个比喻或许不够恰当,但班主任工作如同“抹布”一样又苦又累又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学生的成长方向,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育无痕,蕴藏机智;教育有术,充满智慧。我对其中的两句话“教育无痕,蕴藏机智;教育有术,充满智慧。”感触较深,那怎样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从而成长为轻松而高效的班主任呢?
  纵观现在的教育,教育面临三大困难:第一、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第二、家庭教育跟不上,家校互动不够。第三、媒体报道学生因教师管理不当出现的案例,使班主任深受束缚。那面临这些困难,我们怎样运用智慧轻松地解决呢?
  
  一、换个角度对待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
  
  现在,我们面临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也由大家庭逐渐被三口之家代替;家庭居住环境也在改善,公寓单元房和别墅越来越多。家庭结构和社会的变化在客观上造成了孩子间缺乏沟通,缺少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大部分孩子相对自私自利的意识浓厚。面对这些“温室中的花朵”,我们怎样才能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呢?
  1.让故事说话,会“柳暗花明”
  青蛙的故事。现在的90后,“温室中长大”,容易有一种优越感;吃不起苦,依赖思想严重,一遇到挫折易产生一种退缩,甚至自暴自弃。于是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某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跳出锅外,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他们把这只青蛙放到一只放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这时,他们悄悄给锅加热,待到青蛙觉察出水温已提高且危及生命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一跃的力量,而只能葬身锅底。学生听完,自发的窃窃私语起来,明显学生对此感悟很深。我接着问学生,我们班有这样的青蛙吗?谁认为自己像这样的青蛙?结果,有许多只手举了起来。自此,大多数学生较以前肯吃苦少抱怨了。班中学风大有改善。
  上帝与苹果的故事。有些学生,或因有某种缺陷,或因家庭不幸、或因成绩差,自卑情绪严重。与这样的孩子相处,除了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多给予一些温暖,还可以讲故事,用故事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我曾给他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的人,他的香甜特别能打动上帝,自然,那一口就大了一些。
  这一个个充满童心、充满爱心的故事,比枯燥的说教效果明显。因此,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运用教育智慧,会让问题的解决变的轻松。
  2.变罚为奖,让爱在教育中进行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变罚为奖”能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全班学生参与管理。相反,以罚为主,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已经身经百战,习以为常了,这不会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反而会让他们更反抗,甚至与老师敌对。教室里安排“星光榜”一角,每个学生的姓名和照片贴着上面,一周内表现好的学生能获得星星的奖励。形式是多样的:老师推荐,学生互相推荐或自荐都可。各方面表现好都可以:学习、思想、劳动、纪律、进步等。而结果作为期末评奖的依据。可以说,班级的星光榜的作用不容忽视。
  3.宽容对待学生的缺陷,善于“笼络”后进生
  “臭豆腐闻起来有点臭,吃起来却很香”,“拍马屁人人讨厌,但人人喜欢”。面对后进生,我们不妨也可以走走偏门,“拍拍他们马屁”,甚至“奉承”“讨好”他们,以“笼络”他们。一些后进生惹事生非,成了班上的“害群之马”。他们软硬不吃,我行我素,班主任的强制教育非但不起作用,反而使他们与班主任对立。如果不与他们搞好关系,就会使工作碍手碍脚,后患无穷。
  阿健,身材魁梧高大,赫赫有名,号称“老大”。他聚众闹事,旷课逃课、谈恋爱写情书……都是老手。同学都怕他,于是我就故意安排他担任纪律班长。一发现他的进步就表扬他。丛此,我就经常给他戴高帽子,“奉承”“讨好”他,就这样他与我关系一直很好。毕业时,他说:“老师你心里的石头现在该放下了吧。我在您手中,总算没给你闯祸。记住哦,我是看在您的面子上哟。”毕业了六七年的他,至今还定期与我联系。
  
  二、另辟蹊径,全面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1.让家长上思想课,会事半功倍。晓东本质不错,也挺聪明。开学初因为物理学科表现出色,被选为课代表。可由于复杂的家庭导致他的急剧变化。他整天混迹于网吧,同学戏称他为“鬼”,因为他总是晚上沉迷网络游戏白天就睡觉。与他妈妈沟通后,她很愧疚,发誓要尽母亲的责任。我趁机说服她来到班级,当着全班同学,她向儿子道歉并保证会用更多的时间陪儿子,他又劝告全班孩子引以为戒,好好学习。同学们都被她的言语感动了,这短短的几分钟,比老师几十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的说教都管用。
  2.让优秀家长做讲座,传递经验。小宇是个基础不错的孩子,可因为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成绩一落千丈。与家长沟通后,决定采取“包产到户”的方法监督孩子的学习。老师则定期与他的父母沟通。终于小宇在期中考试中一跃到班级前十名。在期中考后的家长会上,他的妈妈激动兴奋地介绍了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会后小宇妈妈紧握住老师的手说:“没有老师的关心、爱心、耐心;就没有我们家长的信心,就没有我们孩子的决心”与会家长们听后,无不感慨万千。这样,无形中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这样的有效管理的行列中。
  
  三、刚柔相济,润物无声
  
  毕淑敏在《柔和的力量》一文中说,“用酒精消毒的时侯,太高浓度,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而细菌的壁垒仍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的柔和些,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进去,效果才最佳。”
  在现行的教育形式下,面对的是“温室中花朵”,柔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柔不是无原则,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是一种未曾剑拔弩张,却依旧扼守尊严的方式。
  课堂上学生问问题是好事,这表示学生在积极思考。但如果学生随意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提出一些远离教学主题,甚至离奇古怪的问题呢?一天,我在讲到《论语》中的“子贡”时,突然被某个声音打断了。有学生嘀咕“子宫”,引得全班同学的注意。有的同学愤怒地看着他,更多的同学被他逗乐了。我刚想对他“狂轰猛炸”,转念一想,这样或许会激起他的反抗情绪,又浪费全班的宝贵时间,实在得不偿失。于是我控制住情绪说:“某某同学今天听课很认真,知道老师今天讲了一个新知识,还找到他的同音词。可是“子宫”是孕育我们生命的地方,而文中的子贡是在探讨学问,是孕育第二次生命的地方。说到此,我发现他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笑了。我想今天的课他会学得很好。
  教书育人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我们耐心地认真探索。师爱无痕,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终有一天,我们会聆听到花开的美丽声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著名的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老师曾以“学习是一种享受”为题进行过一组日记训练。第一天布置这个日记时学生一听就抱怨起来“苦不堪言,还享受什么呀”魏老师开导学生:“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你觉得它苦,它必然有甜,正因为你烦,所以你必然也会喜欢。认真思考,你们一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果然发现了不少乐趣。第二天,魏老师接着公布日记标题“学习是一种享受”,学生惊讶地说“昨天不是写过了吗?”魏老师告诉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内容要求,对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活动中学生探究能力有效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学科改革目标指出:“学生是具有能动探究学习知识内容的客观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互助合作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探知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和发展自身学习能力的过程。
期刊
有理数加减法是初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初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很多同学由于受小学加减法知识的干扰,到了初中阶段,对于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他们仍凭小学的直觉来做题。鉴于此,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出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顺口溜与广大师生共同分享。  一、基本步骤:  1.简化符号(同正,异负)  2.利用顺口溜计算  二、顺口溜:同号加,   异号减,   符号跟着大数撵。  其意思
期刊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局部的失范、失效及其顽强的疏远性一直是现代德育的顽疾,也是困扰学校德育的一个难题,尽管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低下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有论者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但从根本上分析,并没有涉及到本质性的问题。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来源于生活又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
期刊
笔者参加了2010年徐州市中考历史第32题的阅卷工作,批阅该题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该题在四道主观题中得分最低,普遍认为该题考查的知识看似容易,实际很难得高分。  先看试题:32.(6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  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右图)
期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及兴趣,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课导语至关重要,它是一堂课的起点,起着酝酿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渗透本课主题和创造情境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新课导入效果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
期刊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给人以知识。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常常被师生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认为说明文不美。但我却认为说明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等待着我们去雕琢。说明文中美的因素在哪里呢?我认为说明文美在形象、美在科学、美在结构、美在情感、美在语言。  一、美在形象。说明文
期刊
教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实践证明,这是“导读”、“启智”的有效手段。而学生答问,不仅要在阅读和思考中思有所悟,悟有所得,而且还得具备快速准确组织语言的能力。因此,“答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重视这些,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都有着极深远的意义。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怪现象,一个问题抛出去,学生或“漠然对”、或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