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分支,在对语词的意义探索和解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对语词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中包含的多重含义,这与新批评流派中的隐喻概念十分切合。本文首先对框架语义学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列举生活中的常见词为例进行实践;其次阐释隐喻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将两者进行对比;最后试着从框架语义学的视角对具体文学作品的隐喻进行分析,寻找北岛《白日梦(节选)》的多层意义。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隐喻;文本细读;复义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021-02
一、框架语义学概念及实践初剖
(一)概念
美国语言学家Fillmoer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框架语义学认为,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为词语的理解提供了相对系统、全面的背景和动因,这个概念就是语义框架。[1]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说的话,这种框架就相当于某个词语在人的大脑中建立起一个“心理图景”,当人们认知一个词语的意义时,会先在大脑中唤起一个相应且符合当时词语情境的心理图景,然后再把心思归于词语所集中的部分。
(二)实际分析
以“白”这一词为例进行分析,每个人在突然见到这个词时的心理解释必然不尽相同,在这可以初步地把可能出现的意义归为以下三类:(1)白色,一种颜色;(2)姓氏,中国文化下的取名;(3)失败,这里是符号的象征义。当然,一千个人心中对“白”的初步认知可能有一千种,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对同一语符的理解也大不相同。在这上面三种大脑对词的初步认知中,往往会继续深化,建立一个相应的心理图景。继续用上面三个例子深入:(1)白色在某些人的脑中可能会联想到同类颜色的花种,例如昙花、栀子花、兰花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以“昙花”为例,还能得到“昙花一现”这一附加义;(2)白的这一姓氏简称可能让人想起自己身边某一姓白的人的身形——白居易、白某某,这如同王小波在其很多作品中赋予的缩写“王二”这一形象,是一个意思;(3)在失败这一意义的引申下,很多人可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场战争的画面,战争中失败的一方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综上,它强调框架经验认知和语义解释能力,突出了框架和语义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指明话语意义是怎样从词汇意义发展起来的[2]。
框架语义学这一术语中的“框架”一词尤为重要,是其之所以从大的语义学研究中得以区分出来的很大原因。框架被定义为语义理解和描述提供所需的背景概念,对框架中任意概念进行解释通常会涉及该框架内的其他相关概念,[3]处于边缘地带的概念元素不是整个框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4]举例来说,“谋杀”一词的框架中,其核心框架元素包括“进攻”“伤害”“激进行为”等;非核心框架元素则可能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其中,核心的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构不成“谋杀”的框架,而非核心元素则是“谋杀”框架的外延附加组成部分。
二、隐喻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类型,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但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它已不只是修辞学上的术语,而成为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是新批评流派用于诗歌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批评作为20世纪中叶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强调通过仔细阅读的方法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如何担任一个自我包含的、自指的审美对象。其主要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一)挑选篇幅短小的,意蕴丰富的文本,如现代派、玄學派诗歌,也包括含蓄蕴藉的中国古典诗歌,这类诗歌作品意义模糊、含混,具有较多的解读方式和较大的解读空间;对此,框架语义学同样适合解读类似的作品,认为词的意义是一个概念框架,拥有多重的意义,通过相对系统、全面的背景和动因等多层因素对总体进行分析。
(二)排除文本生成研究和读者情绪反应研究,将目标集中于本文,对本文进行多重回溯性阅读,寻找其中语词的隐微含义,找出词句中的言外之意和联想、暗示意义;对此,框架语义学在具体的词义分析中,主张构建“心理图景”,在表层含义之上,寻找更深层的意义。
(三)想象本文具有戏剧冲突性,将本文视为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有机统一体,分析语言的含混、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要素,以及由于这些要素的作用所形成的诗歌的复杂意义和阐释空间;总结成一句话,既研究诗歌的诸多要素如何在矛盾冲突形成了诗歌的和谐统一的具有张力的整体结构,而这也是框架语义学在分析具体语句时需要进行的建立系统框架的任务。
从本文上述对框架语义学和隐喻的概念阐述中可以看出,诗歌中的隐喻因素的寻找和解读恰好符合框架语义学的实践路径。在后文的论述中,将运用框架语义学对具体诗歌作品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三、框架语义学对北岛《白日梦(节选)》的隐喻分析
语义学家们认为,词汇意义的表达与个人拥有的作为知识背景的认知框架是密不可分的,而形成框架的基础是经验、信仰或惯例[5]。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正是因为人们的认知框架背景的略微不同,才会使得某些诗歌在感官上充满隐喻,意义复杂不明。对作为作者的诗人而言,看待一样事物可能是一种感受,而作为接受者的读者而言可能又会完全变一个样。从解读的角度上看,应该尽量地探寻作者可能想表达的意义,给予诗歌更丰富的内涵。在此,节选北岛长诗《白日梦》第四节中的两句进行解读: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短短的两行话却包含着丰富的意义,接下来通过细读法和框架语义学对其进行分析。 这两句话意思的核心其实在后面一句,挑选出核心要素“离别”,更具体地来说,是“离别”和“意义”两词,两者互相指向对方,共同拉扯镶嵌。离别的意义有哪些,可以先从这两组词上找出常规的核心框架元素:
(一)离别的意义可能是“感伤”,是离别时的不舍情绪深深刻在脑海里;
(二)离别的意义可能是“怀念”,正是因为空间距离上的疏远才更使情感上的距离拉近;
(三)离别的意义可能是“相见”,为了下一次更幸福的相见;
(四)离别的意义还可能是“重逢”,苦苦地等待换来的出乎意料的重逢,这番幸福喜悦之情将无语言表。
以上的“感伤”“怀念”“相见”“重逢”都是常规理解下的核心元素,现在回到作品本身,作者笔下所给出的离别的意义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你没有如期归来”,北岛的这句话充满了丰富的隐喻,它包含了多重意思在里面:
(一)我和你有约。“如期”一词,说明在这段关系中,一定是互相约定好了的。
(二)你失约了。没有如期而至,表明对方失约了。
(三)你不仅没来,而且永远不会来了。表面上看上去还有归来的可能,但作者心里其实大致知道这个希望接近于零。
(四)而我还在等。这正如庄子所说的“尾生抱柱,至死方休”,没有归来的背后是无尽的等待,作者并没有放弃,他坚信着有那么一天,对方归来的可能。
(五)所有情况皆是如此。这正如元好问所说的“问世间情为何物”,随着上面四层层层递进的分析,这第五层的分析是在前面基础上的总结升华。第一行诗中的“你”所指向的真的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个人的她吗?又或者这里的“你”根本就不是指外物的对象,而是作者自我本身,诗其实一种“我”和“我”之间的约定自话关系呢?作者等待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分析到了这里,为了探知本文可包含的更多含义,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的语言纠缠上了,需要暂时脱离文本,看看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这首诗存在哪些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其中是否隐喻了其他的东西。这首诗创作的年代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一群年轻人(尤其是受过一些教育的知识青年群体)正直面一个巨大的危境。忽然之间,这几十年来自己所接收到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在内心接近牢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瞬间崩塌。如同一个四四方方、坚硬无比的正方体铁块,占满了他们精神空间的东西在极短的时间消失,这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坚硬的变成了荒谬的、欺骗的、单薄的。这个原本客观完好的事实既然是空幻的格子,就没办法当作融合统摄经验的依据。这一大批青年(包括作者自我)一旦被迫舍弃这个“存在的理由”和完整意义的依据,很自然地会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他坚守的东西(同文本中等待的东西)是否存在,是否能如期归来?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心如死灰,但却仍然不放弃等待的希望,哪怕这希望渺茫。虽然对方与自己有约,失约,永远不会来,但作者仍将一直等待心中那道光明的出现,失去才使存在本身显得更有意义。没有如期归来,这不正是离别的意义所在吗?
四、结语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框架语义学的文本分析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上文中也提及过,要想更好地对文本进行分析,仅仅局限在文本的狭窄一隅是远远不够的,這也是形式主义批评流派的普遍缺点。它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将文本和社会历史环境撕裂开,只把目光投注于文本能得到某一方面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十分好的,它让批评者专心于这方面,更能取得成就,但是却大大地降低了获悉文本其他意义的可能性,忽视社会和现实的因素。
参考文献:
[1]Johnson C,Fillmore C,Wood E,Reppenhofer J,Urban M,Petruck M,Baker C.The FrameNet project:tools for lexicon building[M].Berkeley: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2001:43.
[2]卢艳.框架语义学对诗歌中语言陌生化现象的解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4):60-62.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0.
[4]Fillmore C J.Border conflicts:FrameNet meets construction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08:15.
[5]汪立荣.框架语义学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3):50.
作者简介:黄广文,男,江西抚州人,汉族,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隐喻;文本细读;复义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021-02
一、框架语义学概念及实践初剖
(一)概念
美国语言学家Fillmoer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框架语义学认为,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为词语的理解提供了相对系统、全面的背景和动因,这个概念就是语义框架。[1]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说的话,这种框架就相当于某个词语在人的大脑中建立起一个“心理图景”,当人们认知一个词语的意义时,会先在大脑中唤起一个相应且符合当时词语情境的心理图景,然后再把心思归于词语所集中的部分。
(二)实际分析
以“白”这一词为例进行分析,每个人在突然见到这个词时的心理解释必然不尽相同,在这可以初步地把可能出现的意义归为以下三类:(1)白色,一种颜色;(2)姓氏,中国文化下的取名;(3)失败,这里是符号的象征义。当然,一千个人心中对“白”的初步认知可能有一千种,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对同一语符的理解也大不相同。在这上面三种大脑对词的初步认知中,往往会继续深化,建立一个相应的心理图景。继续用上面三个例子深入:(1)白色在某些人的脑中可能会联想到同类颜色的花种,例如昙花、栀子花、兰花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以“昙花”为例,还能得到“昙花一现”这一附加义;(2)白的这一姓氏简称可能让人想起自己身边某一姓白的人的身形——白居易、白某某,这如同王小波在其很多作品中赋予的缩写“王二”这一形象,是一个意思;(3)在失败这一意义的引申下,很多人可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场战争的画面,战争中失败的一方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综上,它强调框架经验认知和语义解释能力,突出了框架和语义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指明话语意义是怎样从词汇意义发展起来的[2]。
框架语义学这一术语中的“框架”一词尤为重要,是其之所以从大的语义学研究中得以区分出来的很大原因。框架被定义为语义理解和描述提供所需的背景概念,对框架中任意概念进行解释通常会涉及该框架内的其他相关概念,[3]处于边缘地带的概念元素不是整个框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4]举例来说,“谋杀”一词的框架中,其核心框架元素包括“进攻”“伤害”“激进行为”等;非核心框架元素则可能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其中,核心的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构不成“谋杀”的框架,而非核心元素则是“谋杀”框架的外延附加组成部分。
二、隐喻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类型,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但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它已不只是修辞学上的术语,而成为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是新批评流派用于诗歌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批评作为20世纪中叶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强调通过仔细阅读的方法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如何担任一个自我包含的、自指的审美对象。其主要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一)挑选篇幅短小的,意蕴丰富的文本,如现代派、玄學派诗歌,也包括含蓄蕴藉的中国古典诗歌,这类诗歌作品意义模糊、含混,具有较多的解读方式和较大的解读空间;对此,框架语义学同样适合解读类似的作品,认为词的意义是一个概念框架,拥有多重的意义,通过相对系统、全面的背景和动因等多层因素对总体进行分析。
(二)排除文本生成研究和读者情绪反应研究,将目标集中于本文,对本文进行多重回溯性阅读,寻找其中语词的隐微含义,找出词句中的言外之意和联想、暗示意义;对此,框架语义学在具体的词义分析中,主张构建“心理图景”,在表层含义之上,寻找更深层的意义。
(三)想象本文具有戏剧冲突性,将本文视为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有机统一体,分析语言的含混、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要素,以及由于这些要素的作用所形成的诗歌的复杂意义和阐释空间;总结成一句话,既研究诗歌的诸多要素如何在矛盾冲突形成了诗歌的和谐统一的具有张力的整体结构,而这也是框架语义学在分析具体语句时需要进行的建立系统框架的任务。
从本文上述对框架语义学和隐喻的概念阐述中可以看出,诗歌中的隐喻因素的寻找和解读恰好符合框架语义学的实践路径。在后文的论述中,将运用框架语义学对具体诗歌作品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三、框架语义学对北岛《白日梦(节选)》的隐喻分析
语义学家们认为,词汇意义的表达与个人拥有的作为知识背景的认知框架是密不可分的,而形成框架的基础是经验、信仰或惯例[5]。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正是因为人们的认知框架背景的略微不同,才会使得某些诗歌在感官上充满隐喻,意义复杂不明。对作为作者的诗人而言,看待一样事物可能是一种感受,而作为接受者的读者而言可能又会完全变一个样。从解读的角度上看,应该尽量地探寻作者可能想表达的意义,给予诗歌更丰富的内涵。在此,节选北岛长诗《白日梦》第四节中的两句进行解读: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短短的两行话却包含着丰富的意义,接下来通过细读法和框架语义学对其进行分析。 这两句话意思的核心其实在后面一句,挑选出核心要素“离别”,更具体地来说,是“离别”和“意义”两词,两者互相指向对方,共同拉扯镶嵌。离别的意义有哪些,可以先从这两组词上找出常规的核心框架元素:
(一)离别的意义可能是“感伤”,是离别时的不舍情绪深深刻在脑海里;
(二)离别的意义可能是“怀念”,正是因为空间距离上的疏远才更使情感上的距离拉近;
(三)离别的意义可能是“相见”,为了下一次更幸福的相见;
(四)离别的意义还可能是“重逢”,苦苦地等待换来的出乎意料的重逢,这番幸福喜悦之情将无语言表。
以上的“感伤”“怀念”“相见”“重逢”都是常规理解下的核心元素,现在回到作品本身,作者笔下所给出的离别的意义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你没有如期归来”,北岛的这句话充满了丰富的隐喻,它包含了多重意思在里面:
(一)我和你有约。“如期”一词,说明在这段关系中,一定是互相约定好了的。
(二)你失约了。没有如期而至,表明对方失约了。
(三)你不仅没来,而且永远不会来了。表面上看上去还有归来的可能,但作者心里其实大致知道这个希望接近于零。
(四)而我还在等。这正如庄子所说的“尾生抱柱,至死方休”,没有归来的背后是无尽的等待,作者并没有放弃,他坚信着有那么一天,对方归来的可能。
(五)所有情况皆是如此。这正如元好问所说的“问世间情为何物”,随着上面四层层层递进的分析,这第五层的分析是在前面基础上的总结升华。第一行诗中的“你”所指向的真的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个人的她吗?又或者这里的“你”根本就不是指外物的对象,而是作者自我本身,诗其实一种“我”和“我”之间的约定自话关系呢?作者等待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分析到了这里,为了探知本文可包含的更多含义,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的语言纠缠上了,需要暂时脱离文本,看看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这首诗存在哪些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其中是否隐喻了其他的东西。这首诗创作的年代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一群年轻人(尤其是受过一些教育的知识青年群体)正直面一个巨大的危境。忽然之间,这几十年来自己所接收到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在内心接近牢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瞬间崩塌。如同一个四四方方、坚硬无比的正方体铁块,占满了他们精神空间的东西在极短的时间消失,这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坚硬的变成了荒谬的、欺骗的、单薄的。这个原本客观完好的事实既然是空幻的格子,就没办法当作融合统摄经验的依据。这一大批青年(包括作者自我)一旦被迫舍弃这个“存在的理由”和完整意义的依据,很自然地会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他坚守的东西(同文本中等待的东西)是否存在,是否能如期归来?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心如死灰,但却仍然不放弃等待的希望,哪怕这希望渺茫。虽然对方与自己有约,失约,永远不会来,但作者仍将一直等待心中那道光明的出现,失去才使存在本身显得更有意义。没有如期归来,这不正是离别的意义所在吗?
四、结语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框架语义学的文本分析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上文中也提及过,要想更好地对文本进行分析,仅仅局限在文本的狭窄一隅是远远不够的,這也是形式主义批评流派的普遍缺点。它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将文本和社会历史环境撕裂开,只把目光投注于文本能得到某一方面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十分好的,它让批评者专心于这方面,更能取得成就,但是却大大地降低了获悉文本其他意义的可能性,忽视社会和现实的因素。
参考文献:
[1]Johnson C,Fillmore C,Wood E,Reppenhofer J,Urban M,Petruck M,Baker C.The FrameNet project:tools for lexicon building[M].Berkeley: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2001:43.
[2]卢艳.框架语义学对诗歌中语言陌生化现象的解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4):60-62.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0.
[4]Fillmore C J.Border conflicts:FrameNet meets construction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08:15.
[5]汪立荣.框架语义学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3):50.
作者简介:黄广文,男,江西抚州人,汉族,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