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辫套是手工艺品的一种,是藏族妇女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之一,是表现卓仓妇女独特风姿的一种发饰兼服饰,也是藏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中华民族服饰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蕴含丰富的深层文化内涵。辫套用料考究,制作精致,色彩艳丽,极富装饰效果,深受广大藏族妇女的喜爱。辫套不仅在藏区极富盛名,随着藏学热、旅游业的发展,在海内外也备受欢迎。如今独具特色的卓仓辫套作为民族服饰的一种也已成为中华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及民间收藏品之一,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发展辫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辫套的种类和实用功能
(一)辫套
辫套是系在发辫上用以固定发型及装饰藏服的刺绣品。其中“嘉朗”(藏语音译“嘉”—头发,“朗”—带子)只能在穿着藏服时配套佩戴,是藏服的一种附属饰品,所以也可以称作是服饰,兼有发饰和服饰的双重含义。“次载”则不穿藏服也可以佩戴。藏族先民羌人自从原始社会有了头饰和尾饰习俗,辫套这一刺绣品就逐步发展演变成当今专门用以装束头发和点缀藏服的装饰品。藏区不同地区的辫套风格各有特色。
(二)辫套的种类
辫套的种类多样,可按照以下几个方法分类。按质地和材料可分为:丝线辫套、棉线辫套;根据装饰材料可分为:珊瑚辫套、银子辫套、海螺辫套、绿松石辫套、玛瑙辫套等;按地域又可分为“戎哇”辫套(现代安多藏语中称地势较低的宜农地带为“戎域”,称这里的农耕藏族人为“戎哇”)、“卓仓”辫套(青海海东地区的部分藏族由于历史原因习惯上称作“卓仓哇”,即“卓仓地方的人”)、“华热”辫套(青海互助、乐都北山及甘肃部分地区的藏族称“华热哇”)、“宗喀”辫套(青海西宁、湟中、平安等部分地区称宗喀);按年龄又可分为:老年人辫套、年轻成年人辫套和少女辫套。
(三)辫套的实用功能
辫套的佩戴本身属于一种装饰习俗,但在历史上,它的功能是多样的。比如,1973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内壁所绘舞蹈者,每个人的头部同侧均有一斜道,似发辫状饰物,臀部也有一反向斜道,似尾巴状饰物。这是目前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表现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相与连臂,踏地为节”原始群舞活动的彩陶器,此时,时处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苯教祭祀仪式占据藏族先民羌人的意识形态领域,人们以如此装扮有可能是心存煨猊猛兽、图腾崇拜、动物崇拜、模拟人们分组围猎野兽的情景。舞蹈者头部和臀部的饰物,有可能是原始先民为象征某种动物而佩戴的头饰和尾饰。而时隔几千年后的现代藏族佩戴头饰(戴用整张的狐狸皮做的狐帽,其尾巴长长地后垂于颈部)和尾饰(辫套自背部长辫连接下来后从臀部垂至小腿肚处)的习惯,其狐帽与辫套虽然酷似上述彩陶器上舞者的头饰和尾饰,但更多意义上则是对先祖装束遗俗的传承、发展与延续,而模拟动物、反映苯教祭祀仪式的意义有所淡化,除了固定发型外,更多的则是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
从民俗学的角度讲,辫套具有区别人物身份的作用,即以不同款式的辫套代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根据镶嵌物的质地也可以反映出主人经济实力的雄厚与单薄;根据辫套的不同戴法,还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喜怒哀乐与人生事故等。卓仓地区,姑娘出嫁前,男方的聘礼中辫套是不可或缺的一样装饰品,其意义是姑娘从此即将成为人之妻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女人。聘礼中的辫套也就意味着这个姑娘从此有主、有定情信物的含义在其中。
二、辫套佩戴习俗文化及其民俗功能
(一)佩戴习俗文化
目前不少人认为,藏族已婚妇女才佩戴“嘉朗”,是藏族妇女已婚的标志,但事实并非完全这样。据调查,在卓仓地区,“嘉朗”不仅仅是已婚妇女的专利,未婚但“戴了天头”的成年妇女也同样可以佩戴。在卓仓,女孩到了十五六岁时,有条件的家庭都要给女孩举行一次成人仪式。仪式的主要内容为:专门选一吉日,沐浴以后梳洗打扮,把少女的发型改梳成成年妇女的发型,所选的吉日这天,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祝福歌声中给少女佩戴成年妇女辫套,举行成人仪式,在卓仓地区称这种仪式为“戴天头”,标志着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从此可以和异性来往,看上姑娘的人家可以来提亲。在藏族人的传统习俗中,姑娘在15岁之前,家庭管教特别严格,一般严禁接触异性,更不允许谈情说爱,但是一旦举行成人仪式后,直到结婚都比较自由。在卓仓,未成年少女也佩戴辫套叫“次载”。因此笔者认为佩戴“嘉朗”并不是藏族妇女是否结婚的重要标志,而是姑娘是否成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辫套的民俗文化功能
1、反映社会现象
社会学家说,服饰是一面镜子,它的款式、色彩、变化都能反映某一社会现象。服饰的传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体现着这个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审美意识。服饰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简单服饰样式的传承。辫套作为社会的产物,也能反映出藏民族思想观念的变化。这小小的装饰物,不仅能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也能反映随着社会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的思想比较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保留着以朴素为美的思想理念,那时辫套是藏族妇女平日里人人必戴的装饰品,平常戴的材质主要以棉线缝制,镶嵌普通玛瑙或以下面坠一铃铛、箭形、宽约6cm的绿色或黑色布条等为主,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婚嫁喜事上佩戴价格昂贵的用丝线缝制,镶嵌珊瑚、银子、绿松石等上好的辫套。80年代初改革开放时期,辫套的质地越来越精致,材料主要以丝线为主,镶嵌昂贵的珊瑚、银子、绿松石等,但平日里佩戴辫套的妇女越来越少,藏服和辫套成了婚丧嫁娶及重大节日上的礼服,这说明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穿戴现代化的简易服装、流行简便的发型发饰,而平日里佩戴辫套的妇女寥寥无几。本世纪初,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开始有怀旧的观念,妇女辫套的款式越来越多样化,精致化、华丽化与高雅化,穿着藏服、佩戴辫套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切变化充分反映了藏族妇女的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变化。另外,过去辫套的种种禁忌,如今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很多不科学的禁忌已经销声匿迹,不再禁锢藏族妇女。
2、表现某一妇女的情感和性格
服饰作为一种情绪释放和自我表达的途径,可以很好地表达妇女的情感和性格。服饰对民族化的选择也就是对个性化的选择,迎合了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选择。辫套是社会的产物也能反映某一社会、某一人群某一时期的某种心理现象。色彩艳丽的辫套,通过色彩的冷暖、强弱等传达着佩戴者的情感、情绪、心理特征和性格。比如年轻、性格开朗、豪放的女性一般喜欢佩戴色彩艳丽、花纹鲜亮的辫套;年龄稍大、性格内向、温柔的女性一般喜欢佩戴色彩温和、古朴典雅的辫套。服饰作为一种情绪释放和自我表达的途径,成为最能表达个人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辫套的材质、色彩也能反映某人某一阶段的内心情感,一个平时喜好色彩艳丽的妇女,如果突然佩戴色彩黯淡的辫套,说明她的内心深处可能有难以表达的苦楚;有时性格内向的妇女佩戴色彩艳丽的辫套,那可以说明这段时间她的内心有愉悦的事情。
在卓仓,家有丧事时,自家及前来帮忙的成年妇女均穿藏服,佩戴素雅、取下镶嵌物的“嘉朗”或反戴,将左右两边的小辫取至胸前从腰处向后套绑在“嘉旭”上表示恭敬礼节;有喜事时,则戴色彩鲜艳、装饰华丽的辫套。所以辫套不仅反映某一个人的情感,还能反映某一社会、家庭或者某一群体的喜怒哀乐。人们可以通过小小的辫套宣泄和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总之,强烈对比和鲜纯亮丽色彩的运用,反映了藏族人民轻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坦荡率直、热情豪爽、爱憎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民族性格,以及渴望表达自我、突出自我的心理需求。
3、显现藏族妇女的身份
辫套作为标志藏族的一种特殊装饰,它在雪域这个特定的区域内也是反映某人身份的象征符号。比如,就妇女佩戴辫套的方法来说,在后腰部直接用腰带缠压固定辫套、“嘉旭”从腰带上垂下来或左右两条小辫取前从腰处向后套绑“嘉旭”,新娘将“嘉朗”戴到前面、“哈热”佩在后面的戴法,就知道是卓仓妇女;直接将“嘉旭”“嘉朗”立起来在后腰位系到发辫上,再用腰带进一步固定的,就知道是“戎域”妇女。辫套还能反映出佩戴者的年龄,一般老年人佩戴小巧、轻便、深暗、素雅、不装饰或装饰少量的辫套;年轻成年妇女佩戴颜色靓丽、装饰华丽、色彩鲜艳、质感、大气的辫套(卓仓成年妇女辫套由“嘉旭”、“嘉朗”两部分构成,“嘉旭”以刺绣为主,即在提前粘好的厚约3-4层布、长约20cm、宽约15cm的“凸”字形布块上刺绣或盘绣牡丹花、石榴花、绿叶、宝瓶、彩蝶、蜻蜓等,“嘉朗”则是在提前粘好的厚约6-7层布、长约80-90cm,宽约16cm的上略窄,下略宽的细长方形布块上将若干股细线纺成麻花状按一定的色彩搭配、自外圈向里收分缝制,“嘉朗”上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缝制珊瑚、绿松石、银子、玛瑙等);少女则佩戴专门有区别标志的未成年人辫套(卓仓少女辫套“次载”与成年妇女的辫套在款式上截然两样,比起成年妇女的要小很多,主体刺绣部分大小跟成年人的巴掌差不多,款式近似宝瓶,上面缝制彩线、刺绣或盘绣各式花朵、绿叶,顶端缝两股长约25cm的红色布条带子用以系在发辫上,下摆缝制长约25cm的若干条红色布条,缀有铜钱、铃铛,总长约40-50cm,“次载”这种发饰品在全藏区也唯独卓仓才有,是藏族服饰品中最具地域特色和典型意义的代表作)。
4、表现地域性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藏族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域内,特殊的地域造就了特殊的服饰文化。藏族服饰的结构式样、花纹饰品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藏族生息地域的自然气候、生产劳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特殊的地域里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藏族服饰文化,同时或多或少地受到周边民族各种文化的影响。由于受到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经济文化和宗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各时代的人们,对服装的式样、花纹、质地、附属饰品的实际应用不断地改变,形成了藏区境内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地域之间的服饰差异。例如,在藏区从辫套服饰来看,成年妇女梳成一大两小三股辫子,即中间为一大辫子,大辫子上接近人的颈椎处佩戴一片加工精致的圆形或椭圆形海螺,大辫子上接近人的背部处佩戴一串用玛瑙、绿松石、银元等按一定规则穿起来的装饰品(称“嘉觉”),发辫里参夹大把加工成三大股的黑丝线(“热哇”),大辫子的左右两侧各梳一小辫,参夹一根末梢精心加工有红色或彩色丝线穗的丝线,佩戴辫套;未成年妇女以同样的发型但佩戴“次载”的均为卓仓妇女。成年妇女梳成一大若干小辫子即中间为一大辫子,饰有一大块刺绣有花纹图案、镶嵌有银盾等装饰品(“热哇”),大辫子的左右两侧各梳若干条小辫子,最后将发辫统一“装入”辫套;未成年妇女以同样的发型但佩戴的辫套在下摆处装饰长约25cm的红色丝线穗的均为“戎哇”妇女,等等。时至今日,辫套服饰跟其他服饰一样,已经成了藏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5、民族标志与认同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也是某个民族外在的重要表现。正如藏族的辫套服饰,虽然佩戴发饰、服装附属饰品的少数民族很多,可是只要见到佩戴辫套的妇女,大家认同是藏族。一件小小的辫套,能够传递更多鲜为人知的藏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表现藏族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三)审美观赏功能
藏族是具有高超思维能力和高度艺术审美观的民族,在他们创造的服饰艺术中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辫套艺术,布局严谨,式样具有浓烈的装饰趣味,又具有方便性和一定的实用价值。式样强调整体美的效果,充分发挥线条的流畅和运动感。卓仓辫套刺绣精致、做工考究、色彩艳丽、风格粗狂明快、绚丽多彩、犹如雨后彩虹。将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的丝线以巧妙的搭配方式用特殊的手法缝制于提前粘贴、裁剪好的布块上,“嘉旭”上绣以各式的花朵,各种色彩的组合和运用如同音乐谱曲,像七个音符可以谱写各种动听的曲调一样,7种色彩可以搭配无数个不同的色彩。把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远近感、软硬感、大小、强弱,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辫套。
对色彩的喜爱,具有全人类性,每个民族都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喜好与偏爱。色彩与民族、民俗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卓仓辫套强调对比色彩的运用,明快热烈、鲜艳醒目。这跟卓仓特殊的地理环境、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享受着蔚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原、碧绿的河水带给他们的美妙感觉,这一切能够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特殊感情。藏族喜爱五彩的东西,处于对自然界的崇拜,为了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崇拜、喜爱之情,他们处处使用自然色彩。最具藏族特色的五彩经幡、五彩哈达、五彩邦典、五彩神箭、五彩辫套等等。独特的审美意识,使辫套始终具有浓郁的生命气息,使人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辫套鲜纯亮丽的色彩,则是鲜活生命的力量表现。辫套中色彩的对比、递增、排比、粗细、疏密等形式的运用,恰恰是生命有节奏的强劲律动。在藏族所有服饰中,最有特色的辫套莫过于卓仓辫套。
三、卓仓辫套及其现状
(一)卓仓辫套
在介绍藏族独特的卓仓辫套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先介绍卓仓。卓仓,“卓”即西藏山南卓窝垅、“仓”为祖系。因为明初随桑杰扎西和三丹洛哲叔侄从西藏山南来到今卓仓地区的卓窝垅部族在卓仓藏族族源构成中人数众多而特殊,可以说,卓窝垅部族是形成今天卓仓藏族的关键。故按藏族的命名习惯,取卓窝垅的第一个“卓”字,明代以来,将瞿昙寺所管辖的七条沟称为“卓仓朗顿”,这里的百姓统称为“卓仓哇”。“卓仓”这一名称由此一直沿用至今。其地域形成初期基本以青海省湟水流域乐都县、平安县的七条沟为主,自东至西依次为乐都县南部和平安县东南部的霍尔垅沟、瞿坛沟、峰堆沟、玛日哈沟、高店沟、巴藏沟和东沟。卓仓的服饰包括辫套在内很特别,作为中华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享誉全藏区。卓仓地处青海文明发祥地河湟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作为一处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历史上自西汉开始至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地都有屯田之举,一直是藏汉文化的交汇之地。作为一个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的地理空间,曾是著名的“西部丝绸之路”南路的一段,每当“西部丝绸之路”北路(经河西走廊)出事,南路便成为内地通往西藏、中亚乃至欧洲的要冲。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吐蕃时期,这里是唐蕃两军进行长期争战的前沿和后方,谁拥有这个地区则无后顾之忧地进攻对方的纵深地境。建国百年的宗喀王朝就是在卓仓地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里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
卓仓辫套特殊的原因很多,卓仓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域文化、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等为其发展和闻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不仅如此,卓仓辫套具有原料优质、做工精细、色彩靓丽、品种俱全、款式独特等特点,更是其闻名藏区的内在原因。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卓仓辫套的久负盛名。绣一幅上等的丝线辫套,所选的丝线必须是内地产的最好的产品。镶嵌昂贵的珊瑚、正宗的绿松石、成色良好的银子或颜色鲜亮的红玛瑙等。在卓仓,对绣制辫套所用的材料要求很高,对绣功要求更高。绣一幅精致的“嘉朗”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完不成的,上等辫套的丝线粗细是由16根绣花丝线再次纺线加工而成,有的则用12根绣花丝线加工纺成。用12根丝线绣出来的辫套比起16根的做工更精致、细腻。要求色彩搭配协调,拼线精密恰到好处,缝制时不能露出针脚。“嘉旭”上的绣花则要求色彩靓丽、配色和谐、花纹平展、活灵活现。辫套的长宽、厚薄比例匀称,软硬适合。整体效果线条流畅、平展、色调搭配和谐、刺绣技术娴熟。因此,不论从大小比例、还是质地好坏上看,卓仓辫套绝对占优势。卓仓有悠久的辫套生产历史,这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技艺。
(二)辫套的现状
目前,卓仓的刺绣品主要有簇逗、绣花枕、嘉朗、哈热、次载、前鞑子、凯绣、藏靴、绣花袜子、鞋垫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种文化冲击下,藏族辫套服饰与其他服饰一样,悄然发生着变异。如现在卓仓妇女的传统藏装基本被周边藏区新款藏服所替代,甚至被种类繁多的现代服饰所取代,平时几乎看不到传统的卓仓妇女藏服,即便有也只有在偏远地方的个别中老年人穿戴或成为少数妇女压箱底的宝物。很多古老的传统服饰逐渐销声匿迹。卓仓特有的新娘婚礼服——“三绣”几乎绝迹。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平时几乎不穿藏装,自然也不佩戴辫套,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辫套的生产相应减少,辫套的民俗文化逐渐淡薄。
卓仓自古以来是辫套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辫套使用的最大市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辫套习俗,而且有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生产经验。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广大百姓对自己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服饰有了新的认识,穿戴传统服饰在卓仓广大农村、尤其是城市又逐渐盛行起来,但也只是作为节日和旅游盛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穿戴。
四、如何在发展中保护
(一)充分认识辫套的价值
一是存在价值,藏族辫套服饰不仅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能反映藏族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精致的刺绣工艺,丰富的审美情趣等;二是经济价值,辫套运用在藏族不同年龄人群传统服饰的各个领域,和其他非物质文化一样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辫套服饰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细致地解释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系统地了解该民族内在无形的文化形态,这有助于各民族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有助于民族团结,如何恢复已经失传或保存不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恢复传统文化的原有风貌。同时向世人展示和宣传它所包含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绚丽多姿的辫套服饰。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服饰文化的价值所在,从中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唤起人们自觉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意识。只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的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中让大家直接感受对生活带来的经济实惠,从而在民间自觉形成保护民族传统服饰的一股无形的力量。不仅对保护藏族传统服饰起到作用,同样对保护其他非物质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二)在保护中利用
保护与利用辫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是宗旨,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合理利用,从而实现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主要靠不断地传承,才得以保护和发展。尤其对卓仓辫套这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和濒危遗产,更应该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为此,我们应该在传承中保护和发展辫套,卓仓辫套就是在卓仓各种服饰中不断被运用、不断创新各种特色产品,才得以保存下来。
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不可能和古董一样,陈列在博物馆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不断地发生变迁,不断地向前发展。非物质文化是活态的民俗文化,因此,我们保护辫套,应该考虑到它的变异。在非物质文化生生不息流传的过程中,保护它的民族气息和文化特征,在其本质特色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发展为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例如,卓仓辫套在其独特的技艺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更现代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也如此,人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机器设备来完成相对次要的部分,但刺绣、缝制彩线技艺、款式、基本文化背景不能脱离藏族服饰品的本色,即前提条件是,必须以保护为主,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任意改变传承的优秀部分。就像其他一些地方刺绣完全用机器来完成,虽然增加了经济收入,可是无法达到传统手工艺刺绣的质量。虽有一时的利益,却无长久的效益。更何况在市面上手工刺绣做工精致的刺绣品比机器生产的更受欢迎。
只有保护好其传统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开发和利用,发挥其经济价值。只有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特色,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只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才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切实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三)在创新和发展中保护
任何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异中被继承和保存下来的。如果一贯强调保护而忽略了发展和创新,那就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失去文化的“活态”性,也就失去生命力。对于辫套来说,在不改变其与生俱来的民族气息和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和发展,才具有永不褪色的生命力,才能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如今在现代化的轻便、美丽、简便服饰的影响下,穿戴传统古朴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在卓仓,除了佳节日很少看到年轻人穿戴传统的藏族服饰。发展和创新中保护是给非物质文化注入永久生命的最佳办法。在吸收传统服饰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适合时代的服饰,为辫套创造不断生存的空间。
(四) 制定和完善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辫套的保护仅靠研究者的呼吁和民间热情人士的奔忙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从政策上和财力上加以高度重视,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来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发展。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和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立法滞后于开发性产业的立法,国家至今未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大法。为了把我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世代相传,永续利用,应加快国家和地方的立法和管理工作。我们应通过制定政策的形式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严防开发性的破坏。采取有效的保护技术与方法,否则将会因保护不当而遭受损失。在制定法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民间习俗。应当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强化保护理念,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列中。
(五)结合旅游业保护和发展
卓仓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这里的独特资源,如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特色产品。面对全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辫套等刺绣产品的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旅游市场为各种产品带来巨大商机,也为这些产品销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辫套蕴含的巨大潜力,设计开发更加合理、更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我们应当尽量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一些市场上需求量较大而时尚的产品,与旅游业相结合,增强旅游的地方特色,使旅游业与辫套等刺绣业发展互相促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
除了大量生产辫套以外,在现在欣欣向荣的民族旅游村或民俗村相结合发展卓仓的刺绣业。在各个旅游村展示卓仓独特的刺绣生产民俗,也可以让游客参与生产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藏族特色的生产民俗。同时当场出售质量优质的旅游产品。旅游不仅仅是销售辫套产品的好销路,更是展示民族独特的刺绣工艺和辫套服饰的舞台。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穿戴卓仓传统服饰,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向世人展示藏族悠久的辫套服饰民俗文化,也为民族手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总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通过研究辫套服饰文化,让世人充分认识藏族刺绣业的悠久历史和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展示藏族独特的辫套服饰民俗文化。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一、辫套的种类和实用功能
(一)辫套
辫套是系在发辫上用以固定发型及装饰藏服的刺绣品。其中“嘉朗”(藏语音译“嘉”—头发,“朗”—带子)只能在穿着藏服时配套佩戴,是藏服的一种附属饰品,所以也可以称作是服饰,兼有发饰和服饰的双重含义。“次载”则不穿藏服也可以佩戴。藏族先民羌人自从原始社会有了头饰和尾饰习俗,辫套这一刺绣品就逐步发展演变成当今专门用以装束头发和点缀藏服的装饰品。藏区不同地区的辫套风格各有特色。
(二)辫套的种类
辫套的种类多样,可按照以下几个方法分类。按质地和材料可分为:丝线辫套、棉线辫套;根据装饰材料可分为:珊瑚辫套、银子辫套、海螺辫套、绿松石辫套、玛瑙辫套等;按地域又可分为“戎哇”辫套(现代安多藏语中称地势较低的宜农地带为“戎域”,称这里的农耕藏族人为“戎哇”)、“卓仓”辫套(青海海东地区的部分藏族由于历史原因习惯上称作“卓仓哇”,即“卓仓地方的人”)、“华热”辫套(青海互助、乐都北山及甘肃部分地区的藏族称“华热哇”)、“宗喀”辫套(青海西宁、湟中、平安等部分地区称宗喀);按年龄又可分为:老年人辫套、年轻成年人辫套和少女辫套。
(三)辫套的实用功能
辫套的佩戴本身属于一种装饰习俗,但在历史上,它的功能是多样的。比如,1973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内壁所绘舞蹈者,每个人的头部同侧均有一斜道,似发辫状饰物,臀部也有一反向斜道,似尾巴状饰物。这是目前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表现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相与连臂,踏地为节”原始群舞活动的彩陶器,此时,时处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苯教祭祀仪式占据藏族先民羌人的意识形态领域,人们以如此装扮有可能是心存煨猊猛兽、图腾崇拜、动物崇拜、模拟人们分组围猎野兽的情景。舞蹈者头部和臀部的饰物,有可能是原始先民为象征某种动物而佩戴的头饰和尾饰。而时隔几千年后的现代藏族佩戴头饰(戴用整张的狐狸皮做的狐帽,其尾巴长长地后垂于颈部)和尾饰(辫套自背部长辫连接下来后从臀部垂至小腿肚处)的习惯,其狐帽与辫套虽然酷似上述彩陶器上舞者的头饰和尾饰,但更多意义上则是对先祖装束遗俗的传承、发展与延续,而模拟动物、反映苯教祭祀仪式的意义有所淡化,除了固定发型外,更多的则是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
从民俗学的角度讲,辫套具有区别人物身份的作用,即以不同款式的辫套代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根据镶嵌物的质地也可以反映出主人经济实力的雄厚与单薄;根据辫套的不同戴法,还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喜怒哀乐与人生事故等。卓仓地区,姑娘出嫁前,男方的聘礼中辫套是不可或缺的一样装饰品,其意义是姑娘从此即将成为人之妻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女人。聘礼中的辫套也就意味着这个姑娘从此有主、有定情信物的含义在其中。
二、辫套佩戴习俗文化及其民俗功能
(一)佩戴习俗文化
目前不少人认为,藏族已婚妇女才佩戴“嘉朗”,是藏族妇女已婚的标志,但事实并非完全这样。据调查,在卓仓地区,“嘉朗”不仅仅是已婚妇女的专利,未婚但“戴了天头”的成年妇女也同样可以佩戴。在卓仓,女孩到了十五六岁时,有条件的家庭都要给女孩举行一次成人仪式。仪式的主要内容为:专门选一吉日,沐浴以后梳洗打扮,把少女的发型改梳成成年妇女的发型,所选的吉日这天,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祝福歌声中给少女佩戴成年妇女辫套,举行成人仪式,在卓仓地区称这种仪式为“戴天头”,标志着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从此可以和异性来往,看上姑娘的人家可以来提亲。在藏族人的传统习俗中,姑娘在15岁之前,家庭管教特别严格,一般严禁接触异性,更不允许谈情说爱,但是一旦举行成人仪式后,直到结婚都比较自由。在卓仓,未成年少女也佩戴辫套叫“次载”。因此笔者认为佩戴“嘉朗”并不是藏族妇女是否结婚的重要标志,而是姑娘是否成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辫套的民俗文化功能
1、反映社会现象
社会学家说,服饰是一面镜子,它的款式、色彩、变化都能反映某一社会现象。服饰的传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体现着这个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审美意识。服饰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简单服饰样式的传承。辫套作为社会的产物,也能反映出藏民族思想观念的变化。这小小的装饰物,不仅能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也能反映随着社会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的思想比较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保留着以朴素为美的思想理念,那时辫套是藏族妇女平日里人人必戴的装饰品,平常戴的材质主要以棉线缝制,镶嵌普通玛瑙或以下面坠一铃铛、箭形、宽约6cm的绿色或黑色布条等为主,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婚嫁喜事上佩戴价格昂贵的用丝线缝制,镶嵌珊瑚、银子、绿松石等上好的辫套。80年代初改革开放时期,辫套的质地越来越精致,材料主要以丝线为主,镶嵌昂贵的珊瑚、银子、绿松石等,但平日里佩戴辫套的妇女越来越少,藏服和辫套成了婚丧嫁娶及重大节日上的礼服,这说明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穿戴现代化的简易服装、流行简便的发型发饰,而平日里佩戴辫套的妇女寥寥无几。本世纪初,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开始有怀旧的观念,妇女辫套的款式越来越多样化,精致化、华丽化与高雅化,穿着藏服、佩戴辫套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切变化充分反映了藏族妇女的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变化。另外,过去辫套的种种禁忌,如今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很多不科学的禁忌已经销声匿迹,不再禁锢藏族妇女。
2、表现某一妇女的情感和性格
服饰作为一种情绪释放和自我表达的途径,可以很好地表达妇女的情感和性格。服饰对民族化的选择也就是对个性化的选择,迎合了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选择。辫套是社会的产物也能反映某一社会、某一人群某一时期的某种心理现象。色彩艳丽的辫套,通过色彩的冷暖、强弱等传达着佩戴者的情感、情绪、心理特征和性格。比如年轻、性格开朗、豪放的女性一般喜欢佩戴色彩艳丽、花纹鲜亮的辫套;年龄稍大、性格内向、温柔的女性一般喜欢佩戴色彩温和、古朴典雅的辫套。服饰作为一种情绪释放和自我表达的途径,成为最能表达个人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辫套的材质、色彩也能反映某人某一阶段的内心情感,一个平时喜好色彩艳丽的妇女,如果突然佩戴色彩黯淡的辫套,说明她的内心深处可能有难以表达的苦楚;有时性格内向的妇女佩戴色彩艳丽的辫套,那可以说明这段时间她的内心有愉悦的事情。
在卓仓,家有丧事时,自家及前来帮忙的成年妇女均穿藏服,佩戴素雅、取下镶嵌物的“嘉朗”或反戴,将左右两边的小辫取至胸前从腰处向后套绑在“嘉旭”上表示恭敬礼节;有喜事时,则戴色彩鲜艳、装饰华丽的辫套。所以辫套不仅反映某一个人的情感,还能反映某一社会、家庭或者某一群体的喜怒哀乐。人们可以通过小小的辫套宣泄和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总之,强烈对比和鲜纯亮丽色彩的运用,反映了藏族人民轻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坦荡率直、热情豪爽、爱憎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民族性格,以及渴望表达自我、突出自我的心理需求。
3、显现藏族妇女的身份
辫套作为标志藏族的一种特殊装饰,它在雪域这个特定的区域内也是反映某人身份的象征符号。比如,就妇女佩戴辫套的方法来说,在后腰部直接用腰带缠压固定辫套、“嘉旭”从腰带上垂下来或左右两条小辫取前从腰处向后套绑“嘉旭”,新娘将“嘉朗”戴到前面、“哈热”佩在后面的戴法,就知道是卓仓妇女;直接将“嘉旭”“嘉朗”立起来在后腰位系到发辫上,再用腰带进一步固定的,就知道是“戎域”妇女。辫套还能反映出佩戴者的年龄,一般老年人佩戴小巧、轻便、深暗、素雅、不装饰或装饰少量的辫套;年轻成年妇女佩戴颜色靓丽、装饰华丽、色彩鲜艳、质感、大气的辫套(卓仓成年妇女辫套由“嘉旭”、“嘉朗”两部分构成,“嘉旭”以刺绣为主,即在提前粘好的厚约3-4层布、长约20cm、宽约15cm的“凸”字形布块上刺绣或盘绣牡丹花、石榴花、绿叶、宝瓶、彩蝶、蜻蜓等,“嘉朗”则是在提前粘好的厚约6-7层布、长约80-90cm,宽约16cm的上略窄,下略宽的细长方形布块上将若干股细线纺成麻花状按一定的色彩搭配、自外圈向里收分缝制,“嘉朗”上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缝制珊瑚、绿松石、银子、玛瑙等);少女则佩戴专门有区别标志的未成年人辫套(卓仓少女辫套“次载”与成年妇女的辫套在款式上截然两样,比起成年妇女的要小很多,主体刺绣部分大小跟成年人的巴掌差不多,款式近似宝瓶,上面缝制彩线、刺绣或盘绣各式花朵、绿叶,顶端缝两股长约25cm的红色布条带子用以系在发辫上,下摆缝制长约25cm的若干条红色布条,缀有铜钱、铃铛,总长约40-50cm,“次载”这种发饰品在全藏区也唯独卓仓才有,是藏族服饰品中最具地域特色和典型意义的代表作)。
4、表现地域性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藏族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域内,特殊的地域造就了特殊的服饰文化。藏族服饰的结构式样、花纹饰品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藏族生息地域的自然气候、生产劳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特殊的地域里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藏族服饰文化,同时或多或少地受到周边民族各种文化的影响。由于受到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经济文化和宗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各时代的人们,对服装的式样、花纹、质地、附属饰品的实际应用不断地改变,形成了藏区境内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地域之间的服饰差异。例如,在藏区从辫套服饰来看,成年妇女梳成一大两小三股辫子,即中间为一大辫子,大辫子上接近人的颈椎处佩戴一片加工精致的圆形或椭圆形海螺,大辫子上接近人的背部处佩戴一串用玛瑙、绿松石、银元等按一定规则穿起来的装饰品(称“嘉觉”),发辫里参夹大把加工成三大股的黑丝线(“热哇”),大辫子的左右两侧各梳一小辫,参夹一根末梢精心加工有红色或彩色丝线穗的丝线,佩戴辫套;未成年妇女以同样的发型但佩戴“次载”的均为卓仓妇女。成年妇女梳成一大若干小辫子即中间为一大辫子,饰有一大块刺绣有花纹图案、镶嵌有银盾等装饰品(“热哇”),大辫子的左右两侧各梳若干条小辫子,最后将发辫统一“装入”辫套;未成年妇女以同样的发型但佩戴的辫套在下摆处装饰长约25cm的红色丝线穗的均为“戎哇”妇女,等等。时至今日,辫套服饰跟其他服饰一样,已经成了藏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5、民族标志与认同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也是某个民族外在的重要表现。正如藏族的辫套服饰,虽然佩戴发饰、服装附属饰品的少数民族很多,可是只要见到佩戴辫套的妇女,大家认同是藏族。一件小小的辫套,能够传递更多鲜为人知的藏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表现藏族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三)审美观赏功能
藏族是具有高超思维能力和高度艺术审美观的民族,在他们创造的服饰艺术中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辫套艺术,布局严谨,式样具有浓烈的装饰趣味,又具有方便性和一定的实用价值。式样强调整体美的效果,充分发挥线条的流畅和运动感。卓仓辫套刺绣精致、做工考究、色彩艳丽、风格粗狂明快、绚丽多彩、犹如雨后彩虹。将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的丝线以巧妙的搭配方式用特殊的手法缝制于提前粘贴、裁剪好的布块上,“嘉旭”上绣以各式的花朵,各种色彩的组合和运用如同音乐谱曲,像七个音符可以谱写各种动听的曲调一样,7种色彩可以搭配无数个不同的色彩。把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远近感、软硬感、大小、强弱,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辫套。
对色彩的喜爱,具有全人类性,每个民族都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喜好与偏爱。色彩与民族、民俗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卓仓辫套强调对比色彩的运用,明快热烈、鲜艳醒目。这跟卓仓特殊的地理环境、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享受着蔚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原、碧绿的河水带给他们的美妙感觉,这一切能够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特殊感情。藏族喜爱五彩的东西,处于对自然界的崇拜,为了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崇拜、喜爱之情,他们处处使用自然色彩。最具藏族特色的五彩经幡、五彩哈达、五彩邦典、五彩神箭、五彩辫套等等。独特的审美意识,使辫套始终具有浓郁的生命气息,使人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辫套鲜纯亮丽的色彩,则是鲜活生命的力量表现。辫套中色彩的对比、递增、排比、粗细、疏密等形式的运用,恰恰是生命有节奏的强劲律动。在藏族所有服饰中,最有特色的辫套莫过于卓仓辫套。
三、卓仓辫套及其现状
(一)卓仓辫套
在介绍藏族独特的卓仓辫套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先介绍卓仓。卓仓,“卓”即西藏山南卓窝垅、“仓”为祖系。因为明初随桑杰扎西和三丹洛哲叔侄从西藏山南来到今卓仓地区的卓窝垅部族在卓仓藏族族源构成中人数众多而特殊,可以说,卓窝垅部族是形成今天卓仓藏族的关键。故按藏族的命名习惯,取卓窝垅的第一个“卓”字,明代以来,将瞿昙寺所管辖的七条沟称为“卓仓朗顿”,这里的百姓统称为“卓仓哇”。“卓仓”这一名称由此一直沿用至今。其地域形成初期基本以青海省湟水流域乐都县、平安县的七条沟为主,自东至西依次为乐都县南部和平安县东南部的霍尔垅沟、瞿坛沟、峰堆沟、玛日哈沟、高店沟、巴藏沟和东沟。卓仓的服饰包括辫套在内很特别,作为中华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享誉全藏区。卓仓地处青海文明发祥地河湟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作为一处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历史上自西汉开始至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地都有屯田之举,一直是藏汉文化的交汇之地。作为一个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的地理空间,曾是著名的“西部丝绸之路”南路的一段,每当“西部丝绸之路”北路(经河西走廊)出事,南路便成为内地通往西藏、中亚乃至欧洲的要冲。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吐蕃时期,这里是唐蕃两军进行长期争战的前沿和后方,谁拥有这个地区则无后顾之忧地进攻对方的纵深地境。建国百年的宗喀王朝就是在卓仓地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里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
卓仓辫套特殊的原因很多,卓仓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域文化、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等为其发展和闻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不仅如此,卓仓辫套具有原料优质、做工精细、色彩靓丽、品种俱全、款式独特等特点,更是其闻名藏区的内在原因。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卓仓辫套的久负盛名。绣一幅上等的丝线辫套,所选的丝线必须是内地产的最好的产品。镶嵌昂贵的珊瑚、正宗的绿松石、成色良好的银子或颜色鲜亮的红玛瑙等。在卓仓,对绣制辫套所用的材料要求很高,对绣功要求更高。绣一幅精致的“嘉朗”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完不成的,上等辫套的丝线粗细是由16根绣花丝线再次纺线加工而成,有的则用12根绣花丝线加工纺成。用12根丝线绣出来的辫套比起16根的做工更精致、细腻。要求色彩搭配协调,拼线精密恰到好处,缝制时不能露出针脚。“嘉旭”上的绣花则要求色彩靓丽、配色和谐、花纹平展、活灵活现。辫套的长宽、厚薄比例匀称,软硬适合。整体效果线条流畅、平展、色调搭配和谐、刺绣技术娴熟。因此,不论从大小比例、还是质地好坏上看,卓仓辫套绝对占优势。卓仓有悠久的辫套生产历史,这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技艺。
(二)辫套的现状
目前,卓仓的刺绣品主要有簇逗、绣花枕、嘉朗、哈热、次载、前鞑子、凯绣、藏靴、绣花袜子、鞋垫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种文化冲击下,藏族辫套服饰与其他服饰一样,悄然发生着变异。如现在卓仓妇女的传统藏装基本被周边藏区新款藏服所替代,甚至被种类繁多的现代服饰所取代,平时几乎看不到传统的卓仓妇女藏服,即便有也只有在偏远地方的个别中老年人穿戴或成为少数妇女压箱底的宝物。很多古老的传统服饰逐渐销声匿迹。卓仓特有的新娘婚礼服——“三绣”几乎绝迹。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平时几乎不穿藏装,自然也不佩戴辫套,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辫套的生产相应减少,辫套的民俗文化逐渐淡薄。
卓仓自古以来是辫套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辫套使用的最大市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辫套习俗,而且有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生产经验。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广大百姓对自己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服饰有了新的认识,穿戴传统服饰在卓仓广大农村、尤其是城市又逐渐盛行起来,但也只是作为节日和旅游盛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穿戴。
四、如何在发展中保护
(一)充分认识辫套的价值
一是存在价值,藏族辫套服饰不仅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能反映藏族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精致的刺绣工艺,丰富的审美情趣等;二是经济价值,辫套运用在藏族不同年龄人群传统服饰的各个领域,和其他非物质文化一样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辫套服饰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细致地解释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系统地了解该民族内在无形的文化形态,这有助于各民族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有助于民族团结,如何恢复已经失传或保存不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恢复传统文化的原有风貌。同时向世人展示和宣传它所包含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绚丽多姿的辫套服饰。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服饰文化的价值所在,从中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唤起人们自觉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意识。只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的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中让大家直接感受对生活带来的经济实惠,从而在民间自觉形成保护民族传统服饰的一股无形的力量。不仅对保护藏族传统服饰起到作用,同样对保护其他非物质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二)在保护中利用
保护与利用辫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是宗旨,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合理利用,从而实现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主要靠不断地传承,才得以保护和发展。尤其对卓仓辫套这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和濒危遗产,更应该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为此,我们应该在传承中保护和发展辫套,卓仓辫套就是在卓仓各种服饰中不断被运用、不断创新各种特色产品,才得以保存下来。
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不可能和古董一样,陈列在博物馆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不断地发生变迁,不断地向前发展。非物质文化是活态的民俗文化,因此,我们保护辫套,应该考虑到它的变异。在非物质文化生生不息流传的过程中,保护它的民族气息和文化特征,在其本质特色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发展为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例如,卓仓辫套在其独特的技艺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更现代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也如此,人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机器设备来完成相对次要的部分,但刺绣、缝制彩线技艺、款式、基本文化背景不能脱离藏族服饰品的本色,即前提条件是,必须以保护为主,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任意改变传承的优秀部分。就像其他一些地方刺绣完全用机器来完成,虽然增加了经济收入,可是无法达到传统手工艺刺绣的质量。虽有一时的利益,却无长久的效益。更何况在市面上手工刺绣做工精致的刺绣品比机器生产的更受欢迎。
只有保护好其传统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开发和利用,发挥其经济价值。只有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特色,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只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才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切实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三)在创新和发展中保护
任何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异中被继承和保存下来的。如果一贯强调保护而忽略了发展和创新,那就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失去文化的“活态”性,也就失去生命力。对于辫套来说,在不改变其与生俱来的民族气息和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和发展,才具有永不褪色的生命力,才能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如今在现代化的轻便、美丽、简便服饰的影响下,穿戴传统古朴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在卓仓,除了佳节日很少看到年轻人穿戴传统的藏族服饰。发展和创新中保护是给非物质文化注入永久生命的最佳办法。在吸收传统服饰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适合时代的服饰,为辫套创造不断生存的空间。
(四) 制定和完善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辫套的保护仅靠研究者的呼吁和民间热情人士的奔忙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从政策上和财力上加以高度重视,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来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发展。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和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立法滞后于开发性产业的立法,国家至今未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大法。为了把我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世代相传,永续利用,应加快国家和地方的立法和管理工作。我们应通过制定政策的形式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严防开发性的破坏。采取有效的保护技术与方法,否则将会因保护不当而遭受损失。在制定法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民间习俗。应当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强化保护理念,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列中。
(五)结合旅游业保护和发展
卓仓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这里的独特资源,如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特色产品。面对全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辫套等刺绣产品的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旅游市场为各种产品带来巨大商机,也为这些产品销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辫套蕴含的巨大潜力,设计开发更加合理、更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我们应当尽量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一些市场上需求量较大而时尚的产品,与旅游业相结合,增强旅游的地方特色,使旅游业与辫套等刺绣业发展互相促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
除了大量生产辫套以外,在现在欣欣向荣的民族旅游村或民俗村相结合发展卓仓的刺绣业。在各个旅游村展示卓仓独特的刺绣生产民俗,也可以让游客参与生产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藏族特色的生产民俗。同时当场出售质量优质的旅游产品。旅游不仅仅是销售辫套产品的好销路,更是展示民族独特的刺绣工艺和辫套服饰的舞台。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穿戴卓仓传统服饰,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向世人展示藏族悠久的辫套服饰民俗文化,也为民族手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总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通过研究辫套服饰文化,让世人充分认识藏族刺绣业的悠久历史和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展示藏族独特的辫套服饰民俗文化。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