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随着民族工业的不断崛起,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民族企业破土而出,有的甚至已经根深叶茂。为此,我们专门辟出一隅,报道他们的成长历程,报道他们经营的故事。
可能很多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或美好的愿景!但是不是能实现,是不是能立足一个点生发开去,却是很多企业面对的巨大考验!特别是如果这个立足点是并不起眼的小商品,那要形成大市场、成就一个大企业,似乎难度更大!浪莎就是这样的企业,凭借小商品一一袜子,十年间成长为“中国袜王”。2006年,浪莎将斥资两亿元,高调进军中国内衣市场,并计划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中国内衣大王”。
翁荣弟,浪莎集团的老总,义乌人,高高的个子,身材偏瘦,是个既聪慧又有大家风范同时不失热情与激情的企业家。他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回顾了浪莎的十年风雨路。
浪莎的诞生
1980年的义乌,“贩卖”是人们的主要职业,翁荣弟兄弟三人也投入到这古老而传统的“贩卖行业”。他们走南闯北,秉承着义乌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的就是改变贫苦的生活旧貌。
1986年,经常往返干新疆与义鸟之间的他们得知人工饰品十分畅销,于是赶回义乌说服亲戚借到了几万元货款。时至年末,列车拥挤,兄弟几个费了很大的劲儿挤上车,苦苦捱了四天四夜,奸不容易将货拉到了乌鲁木齐市场,结果发现市面上早己充斥着各种人工饰品,价格大跌。无奈的兄弟三人只好挥泪贱卖,总计亏了1万多元。
这并没有挫伤兄弟三人改变贫苦生活面貌的决心,他们开始到广州跑袜子。终于在90年代初,他们取得了一个广东品稗袜子的总代理权,开始了原始积累过程,兄弟三人用了5年时间建立了自己的全国性批发网络。
做了幾年的袜子生意,兄弟几人忽然发现:在国内,西装、女装、衬衫、裤子、领带等都有了名牌,就袜子没有,而袜子又是一种易耗晶,市场需求量相当大,于是打定主意开一家袜厂。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就这样于1995年10月在义乌经济开发区诞生了。兄弟三人立志要做中国最奸的袜子,并从意大利引进了1000多台当时世界上最奸的机器,让浪莎开门就走高端线路。果然,竞争对手很快就被他们抛在了身后。随后依托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当地生产当地销。政府也给了他们很多优惠条件,无论是参加展览会还是招聘会,政府都会为他们支付一半的层位费。此外在一年内,开发区除了卫生费,什么费用都不收。天时、地利、人和使得浪莎的成长与积累速度特别快,迅速壮大成为今天的“袜业帝国”。
成长中的奥秘
浪莎的成长离不开翁荣弟兄弟三人的远见卓识,更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此外,还有一个奥秘就是视产品的品质如生命。
浪莎的老员工都不会忘记1996年底翁荣金的那一把火。正是这一把火烧出了浪莎严把质量关的“铁规矩”。翁荣金是翁荣弟的大哥,平时是个文质彬彬、说话和气的人。可在1996年底,正值销售旺季的节骨眼上,几十万双丝袜被发现跑了线筋。这点小问题在别的厂可能算不了什么,但翁荣金知道后,立即下令将所有产品扣下。他召集起全厂职工,亲手点着了火把,将1万多双袜子付之一炬。余下的袜子,全部作为次品处理,厂里损失了近70万元。从此,浪莎人自觉地遵守着决不让一双不合格的袜子运出大门的规矩。
奸质量带来了奸信誉。如今,许多客商来“浪莎”提货,连开箱验收都省了。
浪莎应该说是第一个成立袜子模特表演队的企业,他们在创业伊始就请来名设计师设计了“浪莎”商标,又全面导入CIS,设备投入高达1.2亿元,全部采用进口设备;此外,他们还从全国各地聘请了百余名设计、管理、营销方面的高级人才。品牌、名称、产品“三位一体”的形象宣传战略,让翁荣弟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不到3年时间,“浪莎”就登上了“中国袜业大王”的宝座。
在荣誉与光环面前,翁荣弟没有迷失方向。他依然清醒地认识到要让产品多元化,公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古人云: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城,不谋长远不足以谋一时。目无全局观念的将军,即使争得一城一池,最终难免全军覆没;目无全局观念的棋手,纵然围得一子一目,最终难免满盘皆输;目无全局的领导,虽然获得短期利益,最终难免丢失长远。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支撑现代企业,只有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进行国际化的经营运作,才能使企业持久发展。
2006年浪莎董事会提出要在未来的3-5年时间实现销售100亿元的目标,翁荣弟也带着自己的远大理想,立志要让“浪莎”屹立于世界袜业之巅,扛起中国民族工业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