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新课程标准在2017年2月6日在网站上公布,并与秋季正式与科学老师见面。它的神秘面纱也被揭开。作为无数科学教师中的一员,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对比2001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也对2017版课程标准进行了阅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了切身的体会。
关键词: 课标,课程目标,科学探究、课堂秩序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57-01
正文:
一、新课标的几点变化:
2017版课程标准是对2001版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2017版课程标准更加适应国际科学教育的新变化。小学科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资源和工具,因此小学科学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教育的水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科学教材及科学课堂才会更加规范。虽然一年级科学课程的加入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开始的,但是并不是只有一年级教材应用本课程标准,而是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开展一年级、三、四、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实践。
2001版课标与2017版课标相比,课程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科学启蒙课程变成了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也成为小学学习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同时课程性质的变化,更加强调了科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原来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更加体现了现在科学课程强调的综合性。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科整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提高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巨大的意义。
2001版课标对科学探究的步骤做了规范有七个环节,这七个环节规定了行进的过程,七个环节可操作可落实,但容易使科学探究僵化,只局限于步骤,会限制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而2017版的新课标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八个要素是并列的,可以自由组合,可根据课堂需要,进行有目的侧重、搭配,着眼于要素,容易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
曾宝俊专家说,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会忘记,唯有亲自做过才会记住。“做”实际上就是科学实践,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强调动手、动脑和动嘴能力的结合。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课堂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
那,我们的科学课应该怎么上呢?结合新课标,我认为: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不能再局限于强调孤立的学科知识点,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科学课从一年级开设,它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兴趣能力和习惯为主,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一年级科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要让学生喜欢上科学,喜欢上科学老师,从而喜欢自己的学校。久而久之,必将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一年级科学课,课堂管理是个大问题。因此一年级上科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课堂规则的建立。说话(发言)的规则、倾听的规则、声音的控制的规则、材料取放的规则等都是科学课堂需要关注的,同时需要科学教师用心去调控,用心去训练。
我记得章鼎儿老师讲过一个课堂细节,就是学生发言的时候应该面向哪里?他就关注到了:孩子发言的时候,是面向同学们的。曾宝俊教授说过对此问题的一个小小的策略,就是当学生上课发言的时候,老师应该是远及这个学生,这样发言的学生就会面向同学们了。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建立课堂秩序,不能一味的批评,而且老师的批评和约束让他们有受挫感和颓废感,更会让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们应该有策略:比如利用节奏代替喊。开始可以跟孩子约定好,老师说:“一、二、三”。学生回答:“坐端正”。老师说:“小眼睛”。学生回答:“看老师”等。这个策略在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展示课上,讲课老师都用过,效果也很好。随后,可以把一二三对应的换成拍手。既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序。这是低年级课堂管理的技巧,我们应该多借鉴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式学习方式。
高年级学生各项能力发展不均衡已经凸现出来,对于我们的科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一个严峻的课题。通过不断地回顾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回望与阅读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在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我确立了以下三点来解决该问题:1、智慧的应用教材。面对学生发展的不均衡,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把教材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应用教材。2、开设科学兴趣社团。让一些思路开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施展,可以在社团中得以发挥。3、创设一种激励的评价形式,在结对子的帮扶形势下,呵护每一个孩子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注意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其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表现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使它们學会科学的探究问题,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从而有助于小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因此,新时代要求我们多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近乎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教学中多将课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结束语:
新课标的颁布给科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促使我们研读课标,探索实践,扎根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新时代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青岛出版社2017年版。
[3] 主编:韩绪金,《一年级科学教师用书》,青岛出版社2018年版。
关键词: 课标,课程目标,科学探究、课堂秩序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57-01
正文:
一、新课标的几点变化:
2017版课程标准是对2001版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2017版课程标准更加适应国际科学教育的新变化。小学科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资源和工具,因此小学科学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教育的水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科学教材及科学课堂才会更加规范。虽然一年级科学课程的加入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开始的,但是并不是只有一年级教材应用本课程标准,而是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开展一年级、三、四、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实践。
2001版课标与2017版课标相比,课程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科学启蒙课程变成了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也成为小学学习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同时课程性质的变化,更加强调了科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原来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更加体现了现在科学课程强调的综合性。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科整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提高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巨大的意义。
2001版课标对科学探究的步骤做了规范有七个环节,这七个环节规定了行进的过程,七个环节可操作可落实,但容易使科学探究僵化,只局限于步骤,会限制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而2017版的新课标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八个要素是并列的,可以自由组合,可根据课堂需要,进行有目的侧重、搭配,着眼于要素,容易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
曾宝俊专家说,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会忘记,唯有亲自做过才会记住。“做”实际上就是科学实践,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强调动手、动脑和动嘴能力的结合。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课堂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
那,我们的科学课应该怎么上呢?结合新课标,我认为: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不能再局限于强调孤立的学科知识点,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科学课从一年级开设,它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兴趣能力和习惯为主,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一年级科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要让学生喜欢上科学,喜欢上科学老师,从而喜欢自己的学校。久而久之,必将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一年级科学课,课堂管理是个大问题。因此一年级上科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课堂规则的建立。说话(发言)的规则、倾听的规则、声音的控制的规则、材料取放的规则等都是科学课堂需要关注的,同时需要科学教师用心去调控,用心去训练。
我记得章鼎儿老师讲过一个课堂细节,就是学生发言的时候应该面向哪里?他就关注到了:孩子发言的时候,是面向同学们的。曾宝俊教授说过对此问题的一个小小的策略,就是当学生上课发言的时候,老师应该是远及这个学生,这样发言的学生就会面向同学们了。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建立课堂秩序,不能一味的批评,而且老师的批评和约束让他们有受挫感和颓废感,更会让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们应该有策略:比如利用节奏代替喊。开始可以跟孩子约定好,老师说:“一、二、三”。学生回答:“坐端正”。老师说:“小眼睛”。学生回答:“看老师”等。这个策略在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展示课上,讲课老师都用过,效果也很好。随后,可以把一二三对应的换成拍手。既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序。这是低年级课堂管理的技巧,我们应该多借鉴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式学习方式。
高年级学生各项能力发展不均衡已经凸现出来,对于我们的科学课堂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一个严峻的课题。通过不断地回顾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回望与阅读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在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我确立了以下三点来解决该问题:1、智慧的应用教材。面对学生发展的不均衡,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把教材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应用教材。2、开设科学兴趣社团。让一些思路开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施展,可以在社团中得以发挥。3、创设一种激励的评价形式,在结对子的帮扶形势下,呵护每一个孩子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注意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其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表现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使它们學会科学的探究问题,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从而有助于小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因此,新时代要求我们多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近乎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教学中多将课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结束语:
新课标的颁布给科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促使我们研读课标,探索实践,扎根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新时代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青岛出版社2017年版。
[3] 主编:韩绪金,《一年级科学教师用书》,青岛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