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华业庆(1974——)女,汉,云南昭通市昭阳区人,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硕士学位,从事民族政策与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摘要】高校是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之一,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阐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大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重要的价值观培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的途径为:先进模范的作用;内化(真理的信仰)功能与外化(行为)功能的有机结合;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位一体”化的教育平台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一个新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号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指出“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它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的现实性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育人”的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一旦被大学生认同和践行,必然会转化为一股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改革30年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既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多变,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同时,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克主义思潮也不断出现。在主流价值不断弘扬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反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碰撞,相互发生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思想困惑、信仰危机,甚至于在一些领域出现了诚信的缺失、道德失衡。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较量。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极力推销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让大学生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明辨是非、善恶,坚定信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承继者、实践者。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偏差的表现
2.1 政治认识表面化。
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以昭通师专为例,昭通师专属高职高专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除了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外,其他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不学习,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入,存在感性与模糊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事业能否起得最后的成功存在疑虑,在对师专10个班5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理想和追求中”有55%的学生选择“幸福的生活”27%的学生选择“事业的成功”,“共产主义事业”占2%,“说不清楚”占20%。
2.2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抬头,理想信念观念淡漠。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取向交叉的社会转型时期,西方的自我意识的鼓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对师专大学生10个班5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读大学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中,45%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原因是容易当官,15%的学生选择“能挣大钱”,20%选择“找一个工作”。在校园里崇尚名牌、追求品牌,各种名牌随处可见。
2.3 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相悖。在社会生活日益活跃的环境下,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的发展、自主意识十分强烈,社会观念的多元与多变,也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大学生们也崇尚良好的社会的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反映出来的行为却大多是“自保”,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遇到抢劫、偷盗”时“采取回避、不惹麻烦”态度的占了11%,“报警”占了58%,“挺身而出的”占5%,“犹豫、害怕”占15%。对道德缺失现象的的态度调查中发现,27%认为可以理解,30%认为“担忧”,40%认为“深恶痛绝”,3%认为“没有关系”。
3 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3.1 重视理论学习,切实加强思想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要把大学生思想统一到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任务上来,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它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渗透力。坚持平等讨论,以理服人,切忌空洞说教。要从受众的真实思想反映中抓住问题的症结,进行有针对性的透彻说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鼓励大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价值选择多样化的基础上,实行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共生共存,使各种健康有益的价值观念相互借鉴、相得益彰,通过相互沟通,通过实践,逐步达成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头脑中。
3.2 内化(真理的信仰)功能与外化(行为)功能的有机结合。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坚持集中理论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会、讨论会、联谊活动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充分运用媒体、报告讲座、干部培训、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别是大学生上网的特点,挖掘校园网络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创建有思想深度的大学生论坛、师生互动平台,利用网络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论坛或聊天室,关注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所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既要强化内化功能,也要外化为自觉行动,引导大学生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3.3 通过实际行动走出学校,走入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服务意识,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密切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社会服务工作为平台,让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倡导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
3.4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的品质和传统。
老一辈革命者们在长期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是宝贵的政治财富,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始终做到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
3.5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平台作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一个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庞大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实施的长期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思想建设的实践过程,要切实加强、不断推进、锲而不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一经形成便永恒不变的封闭体系,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实践无止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发展,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变为大学生的的价值观,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撑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人民政协报[N]2009-09-2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406.
[3]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32.
【摘要】高校是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之一,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阐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大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重要的价值观培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的途径为:先进模范的作用;内化(真理的信仰)功能与外化(行为)功能的有机结合;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位一体”化的教育平台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一个新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号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指出“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它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的现实性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育人”的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一旦被大学生认同和践行,必然会转化为一股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改革30年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既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多变,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同时,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克主义思潮也不断出现。在主流价值不断弘扬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反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碰撞,相互发生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思想困惑、信仰危机,甚至于在一些领域出现了诚信的缺失、道德失衡。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较量。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极力推销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让大学生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明辨是非、善恶,坚定信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承继者、实践者。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偏差的表现
2.1 政治认识表面化。
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以昭通师专为例,昭通师专属高职高专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除了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外,其他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不学习,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入,存在感性与模糊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事业能否起得最后的成功存在疑虑,在对师专10个班5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理想和追求中”有55%的学生选择“幸福的生活”27%的学生选择“事业的成功”,“共产主义事业”占2%,“说不清楚”占20%。
2.2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抬头,理想信念观念淡漠。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取向交叉的社会转型时期,西方的自我意识的鼓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对师专大学生10个班5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读大学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中,45%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原因是容易当官,15%的学生选择“能挣大钱”,20%选择“找一个工作”。在校园里崇尚名牌、追求品牌,各种名牌随处可见。
2.3 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相悖。在社会生活日益活跃的环境下,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的发展、自主意识十分强烈,社会观念的多元与多变,也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大学生们也崇尚良好的社会的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反映出来的行为却大多是“自保”,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遇到抢劫、偷盗”时“采取回避、不惹麻烦”态度的占了11%,“报警”占了58%,“挺身而出的”占5%,“犹豫、害怕”占15%。对道德缺失现象的的态度调查中发现,27%认为可以理解,30%认为“担忧”,40%认为“深恶痛绝”,3%认为“没有关系”。
3 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3.1 重视理论学习,切实加强思想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要把大学生思想统一到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任务上来,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它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渗透力。坚持平等讨论,以理服人,切忌空洞说教。要从受众的真实思想反映中抓住问题的症结,进行有针对性的透彻说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鼓励大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价值选择多样化的基础上,实行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共生共存,使各种健康有益的价值观念相互借鉴、相得益彰,通过相互沟通,通过实践,逐步达成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头脑中。
3.2 内化(真理的信仰)功能与外化(行为)功能的有机结合。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坚持集中理论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会、讨论会、联谊活动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充分运用媒体、报告讲座、干部培训、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别是大学生上网的特点,挖掘校园网络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创建有思想深度的大学生论坛、师生互动平台,利用网络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论坛或聊天室,关注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所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既要强化内化功能,也要外化为自觉行动,引导大学生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3.3 通过实际行动走出学校,走入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服务意识,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密切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社会服务工作为平台,让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倡导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
3.4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的品质和传统。
老一辈革命者们在长期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是宝贵的政治财富,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以此为切入点,始终做到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
3.5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平台作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一个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庞大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实施的长期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思想建设的实践过程,要切实加强、不断推进、锲而不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一经形成便永恒不变的封闭体系,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实践无止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发展,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变为大学生的的价值观,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撑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人民政协报[N]2009-09-2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406.
[3]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