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课题与论文是学校教科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由于论文与职称评定、资格认定、骨干考核等直接挂钩,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与关注;而课题研究一方面被认为高不可攀且实效不够,是奢侈品,另一方面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研究周期,不能立竿见影,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通病,于是中小学课题研究被认为可有可无,充其量是各级检查评比的摆设和花瓶,备受冷落。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走出这一困境呢?
1 积极引导,让教师想做课题研究
首先,我们以学校主课题的研究为抓手,培养课题研究骨干队伍,拉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以学校主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GHB093184)为例,该课题立项后,我们通过积极发动,让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师团体及教师个人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相关的子课题,组织召开多次总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进行反复讨论与筛选,最后由学校教科室进行协调,形成了8个骨干子课题组,然后让教师进行重新确认参与到相关的子课题组中。这样,子课题来源于教师,并通过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的过程,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同时我们积极推荐这些子课题申报不同层次的立项,组织与指导好这些课题的研究,培养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拉起一支课题研究的骨干队伍。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凸显,吸引了我校更多教师的积极响应,加入到课题研究的行列中来,课题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我们及时指导和帮助每年入校的新教师申报个人子课题,加入到课题研究中,目前本课题共建立有各级子课题16个,其中吴江市级十一五课题3个(已顺利结题),苏州市级十二五課题2个,江苏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2个,国家级十二五子课题1个,校级课题8个。截止2011年底,课题相关文章发表33篇,获奖52篇,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征文比赛入选论文10篇,其中在中央教科所《科研简报》中发表6篇。
其次,我们以机制作保障,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一方面,我们制定了《盛泽中学课题管理制度》、《盛泽中学课题组成员职责》等规章制度来规范课题研究,聘请11名教研组长担任兼职教科员,吸收16名教科研积极分子成立教科中心组等形式来引领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我校经教代会通过,出台了新的《盛泽中学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增设课题研究奖,对能够顺利结题的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奖励,同时提高教师教科研论文的奖励力度,并实行两月一考评、两月一发放的办法,使奖金及时兑现。这样,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 做好服务,加强管理,让教师能做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
作为高中,教学质量是生命线,许多教师虽然想做课题研究,但整天为△X埋头苦干,以至于教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方面处于弱势,基于这种现状,我们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规范细致的管理,让教师能做、会做、做实、做好课题研究。
以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为例,收到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十二五”课题申报的相关文件后,在校长室的支持下,我们立即进行了发动工作,在学校OA系统进行发布,并通过网络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全体教师,组织教研组等教师团体向学校教科室积极申报,对申报课题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指导选择课题名称、准备申报材料的具体方法与要求,由OA系统及时接收、审核和回复申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让教师修改,然后进行初选,对初选入围课题的课题组负责人再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经过多次上下反复,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研究方案和申报材料,最后通过协调与平衡,推荐部分优秀课题进行上报,那些没有被推荐上报的课题,作为以后其他课题申报的积极后备。
这样,我们在学校申报的十二五课题有1项江苏省教科院立项为规划课题、1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重点课题、1项被江苏省陶研会立项为重点课题、1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重点课题的基础上,教研组等教师团体的课题有2项被上级部门立项为国家级子课题、2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规划课题、2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重点课题、2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规划课题、6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规划课题,3项被吴江市教科室立项为重点课题、13项被吴江市教科室立项为规划课题。
在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的同时,我们指导好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以双月刊《科研资讯》向教师定期发布课题相关学习资料、课题研究信息与要求、课题研究成果等,保证课题研究工作能规范有序地进行。同时推行“课题研讨课”项目,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在校刊《盛中教育》中开辟“课题研究”栏目,及时发布学校教师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并推荐上级刊物发表及参加论文评比,使课题研究成为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的生长点。
3 多方推进,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加速器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教科室以重实施、重过程、可复制、能应用的课题研究原则,指导教师做实课题,做好课题,转化课题研究成果,实现课题研究价值,取得可喜成果。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94)以书面通讯形式顺利结题,我校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061365707)以网络化形式顺利结题,被苏州市教科院、规划办鉴定为良好(吴江市获此殊荣共24项)(http://www.wjsszzx.com/show.aspx?id=2968&cid=102)。我校苏州市“指导自学”课题《指导高三学生按需有效自学的实践研究》以网络化顺利结题,鉴定为良好,并被评为苏州市网络化管理优秀课题(吴江市获此殊荣共7项)(http://www.wjsszzx.com/list.aspx?cid=116)。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GHB093184)(http://www.wjsszzx.com/show.aspx?id=2975&cid=103)顺利完成中期评估。我校教师44项吴江市十一五年度课题顺利完成结题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校教师发表论文近90篇、获奖论文近80篇,获奖课例近20篇。
许多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脱颖而出,例如,物理组的吴江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原教研组长退休后,由新教研组长接任课题组长,在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推动下,他积极实践,发表本课题相关研究论文8篇,获奖2篇,其中有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本课题被评为吴江市优秀课题,他本人也成长为吴江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又如,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子课题《利用博客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校德育建设》原组长调走后,他徒弟新教师承担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对教科研几乎一窍不通的他,在学校教科室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大胆探索,顺利完成了该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他自己也得到积极的成长。2009年至今发表与获奖论文18篇,其中关于我校国家级课题研究的论文《引科技之水 入历史之河》发表于中央教科所的《科研简报》,现在他已成为学校教科中心组成员、吴江市历史学科中心《问史》杂志编委会成员。
总之,让课题研究走进教师的教育生活,教师才能将课题研究从额外负担转化为乐于接受的自觉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从摆设与花瓶,转变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成为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加速器。
1 积极引导,让教师想做课题研究
首先,我们以学校主课题的研究为抓手,培养课题研究骨干队伍,拉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以学校主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GHB093184)为例,该课题立项后,我们通过积极发动,让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师团体及教师个人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相关的子课题,组织召开多次总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进行反复讨论与筛选,最后由学校教科室进行协调,形成了8个骨干子课题组,然后让教师进行重新确认参与到相关的子课题组中。这样,子课题来源于教师,并通过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的过程,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同时我们积极推荐这些子课题申报不同层次的立项,组织与指导好这些课题的研究,培养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拉起一支课题研究的骨干队伍。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凸显,吸引了我校更多教师的积极响应,加入到课题研究的行列中来,课题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我们及时指导和帮助每年入校的新教师申报个人子课题,加入到课题研究中,目前本课题共建立有各级子课题16个,其中吴江市级十一五课题3个(已顺利结题),苏州市级十二五課题2个,江苏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2个,国家级十二五子课题1个,校级课题8个。截止2011年底,课题相关文章发表33篇,获奖52篇,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征文比赛入选论文10篇,其中在中央教科所《科研简报》中发表6篇。
其次,我们以机制作保障,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一方面,我们制定了《盛泽中学课题管理制度》、《盛泽中学课题组成员职责》等规章制度来规范课题研究,聘请11名教研组长担任兼职教科员,吸收16名教科研积极分子成立教科中心组等形式来引领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我校经教代会通过,出台了新的《盛泽中学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增设课题研究奖,对能够顺利结题的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奖励,同时提高教师教科研论文的奖励力度,并实行两月一考评、两月一发放的办法,使奖金及时兑现。这样,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 做好服务,加强管理,让教师能做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
作为高中,教学质量是生命线,许多教师虽然想做课题研究,但整天为△X埋头苦干,以至于教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方面处于弱势,基于这种现状,我们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规范细致的管理,让教师能做、会做、做实、做好课题研究。
以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为例,收到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十二五”课题申报的相关文件后,在校长室的支持下,我们立即进行了发动工作,在学校OA系统进行发布,并通过网络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全体教师,组织教研组等教师团体向学校教科室积极申报,对申报课题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指导选择课题名称、准备申报材料的具体方法与要求,由OA系统及时接收、审核和回复申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让教师修改,然后进行初选,对初选入围课题的课题组负责人再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经过多次上下反复,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研究方案和申报材料,最后通过协调与平衡,推荐部分优秀课题进行上报,那些没有被推荐上报的课题,作为以后其他课题申报的积极后备。
这样,我们在学校申报的十二五课题有1项江苏省教科院立项为规划课题、1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重点课题、1项被江苏省陶研会立项为重点课题、1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重点课题的基础上,教研组等教师团体的课题有2项被上级部门立项为国家级子课题、2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规划课题、2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重点课题、2项被苏州市教科院立项为规划课题、6项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规划课题,3项被吴江市教科室立项为重点课题、13项被吴江市教科室立项为规划课题。
在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的同时,我们指导好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以双月刊《科研资讯》向教师定期发布课题相关学习资料、课题研究信息与要求、课题研究成果等,保证课题研究工作能规范有序地进行。同时推行“课题研讨课”项目,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在校刊《盛中教育》中开辟“课题研究”栏目,及时发布学校教师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并推荐上级刊物发表及参加论文评比,使课题研究成为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的生长点。
3 多方推进,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加速器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教科室以重实施、重过程、可复制、能应用的课题研究原则,指导教师做实课题,做好课题,转化课题研究成果,实现课题研究价值,取得可喜成果。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94)以书面通讯形式顺利结题,我校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061365707)以网络化形式顺利结题,被苏州市教科院、规划办鉴定为良好(吴江市获此殊荣共24项)(http://www.wjsszzx.com/show.aspx?id=2968&cid=102)。我校苏州市“指导自学”课题《指导高三学生按需有效自学的实践研究》以网络化顺利结题,鉴定为良好,并被评为苏州市网络化管理优秀课题(吴江市获此殊荣共7项)(http://www.wjsszzx.com/list.aspx?cid=116)。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GHB093184)(http://www.wjsszzx.com/show.aspx?id=2975&cid=103)顺利完成中期评估。我校教师44项吴江市十一五年度课题顺利完成结题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校教师发表论文近90篇、获奖论文近80篇,获奖课例近20篇。
许多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脱颖而出,例如,物理组的吴江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原教研组长退休后,由新教研组长接任课题组长,在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推动下,他积极实践,发表本课题相关研究论文8篇,获奖2篇,其中有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本课题被评为吴江市优秀课题,他本人也成长为吴江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又如,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子课题《利用博客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校德育建设》原组长调走后,他徒弟新教师承担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对教科研几乎一窍不通的他,在学校教科室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大胆探索,顺利完成了该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他自己也得到积极的成长。2009年至今发表与获奖论文18篇,其中关于我校国家级课题研究的论文《引科技之水 入历史之河》发表于中央教科所的《科研简报》,现在他已成为学校教科中心组成员、吴江市历史学科中心《问史》杂志编委会成员。
总之,让课题研究走进教师的教育生活,教师才能将课题研究从额外负担转化为乐于接受的自觉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从摆设与花瓶,转变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成为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