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体育人类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客家武术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客家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及文化传统,武术与舞狮、宗教信仰等民俗文艺的结合,使客家武术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客家武术自身特色。
关键词:客家;客家文化;武术文化;载体
客家作为生活在闽粤赣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族群,是几百年来几经迁徙而形成的颇具影响的汉族民系,位于粤东腹地的梅州,更是被人们誉为客都。长期以来,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日渐形成了绚丽多姿、独具一格的客家文化,以其古老的客家方言、分布广泛的客家标志性民居土楼和围龙屋,及重祖先、敬鬼神的独特文化内涵而在我国历史文化领域中令诸多学者关注,而生长在客家文化中的客家武术更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人们对客家地区的历史、语言、建筑、美术、音乐等领域的研究较多,对客家的武术,尤其是从体育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客家武术文化较为少见,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客家武术,可以更系统、深刻地理解客家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
客家地区的习武之风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 徐旭所撰《和平·徐氏宗谱》总谱卷二载:“客人多精技击,传自少林真派。每至冬月农暇,相率联系拳脚、刀剑、矛挺之术。即古人”农隙讲武“之意也”。客家地区的武术流派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有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刁家教、流民拳、刘凤山派、昆仑拳等,在武林中具有一定的特色。
1.客家地区武术文化的历史载体
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客家武术可以界定为在客家人中流行的武术,客家武术文化是以客家武术技艺为外在表现形式,来体现和反映客家地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综合体”。客家地区的武术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并能够在广大民众中得以继承发展并予以创新,其主要原因就是客家人能够采取灵活变通的历史文化载体使武术不仅以技击的形式流传下来,更重要的是客家人能够将其应用于客家民众流传的民俗、文化艺术之中,将客家武术文化与客家地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客家武术不断发展而没有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湮灭。
1.1 拳馆或武馆。客家乡村的拳馆或武馆是客家人普遍的习武场所。旧时客家各村都设有自己的拳馆或武馆,到馆里练武的一般是舞狮人员,时间一般在秋收以后,因为此时民间有多种神会、庙会之类的活动,都有舞狮到场表演。另外,各村各姓的宗族祭典活动大多也在此期间举行,一般也有舞狮表演以活跃气氛。拳馆或武馆大多以宗族为单位,人员大多是本宗族的青壮年,设立的目的是增强族人身体,并通过宗族祭典活动和其他宗教仪式展示本宗族的势力,以提高宗族在地方的地位和自卫能力。在宗族开设的拳馆或武馆本族人习武中,大多请一些武林高手做教头,由于客家人的根在中原,绝大部分客家人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客家武术多数流派的源头也可以追溯到长江以北的河南、山东等地,不但为客家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客观上也使各种武术流派在客家地区得以流传。源于中原的北派武术经过漫长历史的潜移默化和兼容并蓄,使客家武术逐渐形成了南派武术的风格。
1.2 舞狮。舞狮可以说是客家地区最为普遍而重要的习武形式和武术文化载体。舞狮虽然可以看作是一种在乡村举行的宗族仪式或重大活动时的民俗艺术,其实质具有武术表演成份。因为舞狮和武术密不可分,舞狮除狮头和狮尾外,还有引狮员或其他配合的表演人员在地上、桩上进行表演,客家的舞狮一般是跳桌表演,从一张或两张乃至三张八仙桌上飞跃而过,狮头和狮尾要配合好并且有翻滚动作,一招一式均按一定的套路表演,没有一定的武功是难以完成的,从某种程度说,舞狮也是一种武术。舞狮一般白天练舞狮套路,晚上练习武术,包括拳术、器械, 器械又细分为棍术、刀术、钯术等与客家人生活生产相关的农具器械,使客家武术具有鲜明的特色。舞狮这种习武形式一般集中在春节期间,主要是利用农忙闲暇时进行。
1.3 宗教仪式中的武术活动。宗教仪式是客家又一武术文化隐形载体。主要体现在客家地区的一些宗教仪式活动中,如上刀山、过火海、飞刀圈等,还有各种各门拳术表演、器械对练,如棍对钩刀,钩刀对钯头,钯头对双刀,双刀对铁尺,演练时锣鼓震天,器械齐鸣,掌声阵阵,场面气氛热闹非凡。
2. 客家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追源
客家地区生存资源有限, 竞争激烈, 土著和移民及土著之间的争长期的社会动乱环境等因素使得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以维护自身的需要。另外,客家人的根在中原,绝大部分客家人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带来的中原社会的“仕宦”传统强化了客家人“尚武”风尚。客家地区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是客家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本源。
2.1 客家地区尚武之风是客家人实现跻身上层社会 “仕宦”的途经。客家地区由于大多是地处五岭北越之地的贫瘠山区,在当时跻身上层社会仕途的途经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而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的贫民百姓为数甚少,更多的是另谋捷径。历史上客家地区是“盗乱”之地,日益泛滥的地方盗乱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人士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凭借武功配合政府的“剿盗”活动,从而得到朝廷赏识而谋求一官半职,于是,在客家地区许多宗族便习武成风,形成了客家族群崇尚武术的心理特征。
2.2 客家人崇尚武术是客家人现实生活的需要。客家居住的地域多是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山区,客家人时常面临着与当地土著竞争生存资源的挑战,面临着山林野兽的威胁,以及土匪盗贼的威胁。环境、社会的恶劣使得客家不同姓氏和宗族为了争夺生存地,如山林、水源等,经常发生相互攻击械斗,特别是一些小姓宗族如果单纯靠群体的力量,无法和大姓宗族相抗,在这种情况下,某一个或一小群人的高超武功就成为一姓、一族的重要支柱。因此,在借武防身和对英雄向往的心理支配下,投师学武、教习武功遂成为客家地区的社会风气。
2.3 客家民间的寺庙众多助长了客家地区的习武之风盛行。客家地区民间信仰十分发达,突出表现在客家地区有着众多的寺庙和僧人,其中不乏有一些武林高僧,这些武林高僧对武术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寺庙附近居住的客家族群往往形成了尚武的风气。
3.结语
客家地区由于受自身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客家武术借助于各种历史文化载体得以流传, 客家武术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流存轨迹。一方面由于宗族之间的生存竞争, 使得客家各族人为维护本族群的利益, 组织青壮年练武强体, 扩大在地方的势力; 另一方面通过习武跻身仕途, 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也是提高本族群社会地位的捷径, 使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 形成了客家剽悍的民风。由于客家地区大多是历史上的“盗乱”之地以及宗族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使客家武术的形式发生变异, 或与民俗文艺结合如舞狮, 或与宗教活动结合, 极大地丰富了客家武术文化的内涵, 形成了中华武术中独特的客家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胡小明, 陈 华. 体育人类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中华.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 华文出版社, 1996.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体育人类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客家武术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客家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及文化传统,武术与舞狮、宗教信仰等民俗文艺的结合,使客家武术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客家武术自身特色。
关键词:客家;客家文化;武术文化;载体
客家作为生活在闽粤赣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族群,是几百年来几经迁徙而形成的颇具影响的汉族民系,位于粤东腹地的梅州,更是被人们誉为客都。长期以来,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日渐形成了绚丽多姿、独具一格的客家文化,以其古老的客家方言、分布广泛的客家标志性民居土楼和围龙屋,及重祖先、敬鬼神的独特文化内涵而在我国历史文化领域中令诸多学者关注,而生长在客家文化中的客家武术更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人们对客家地区的历史、语言、建筑、美术、音乐等领域的研究较多,对客家的武术,尤其是从体育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客家武术文化较为少见,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客家武术,可以更系统、深刻地理解客家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
客家地区的习武之风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 徐旭所撰《和平·徐氏宗谱》总谱卷二载:“客人多精技击,传自少林真派。每至冬月农暇,相率联系拳脚、刀剑、矛挺之术。即古人”农隙讲武“之意也”。客家地区的武术流派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有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刁家教、流民拳、刘凤山派、昆仑拳等,在武林中具有一定的特色。
1.客家地区武术文化的历史载体
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客家武术可以界定为在客家人中流行的武术,客家武术文化是以客家武术技艺为外在表现形式,来体现和反映客家地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综合体”。客家地区的武术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并能够在广大民众中得以继承发展并予以创新,其主要原因就是客家人能够采取灵活变通的历史文化载体使武术不仅以技击的形式流传下来,更重要的是客家人能够将其应用于客家民众流传的民俗、文化艺术之中,将客家武术文化与客家地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客家武术不断发展而没有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湮灭。
1.1 拳馆或武馆。客家乡村的拳馆或武馆是客家人普遍的习武场所。旧时客家各村都设有自己的拳馆或武馆,到馆里练武的一般是舞狮人员,时间一般在秋收以后,因为此时民间有多种神会、庙会之类的活动,都有舞狮到场表演。另外,各村各姓的宗族祭典活动大多也在此期间举行,一般也有舞狮表演以活跃气氛。拳馆或武馆大多以宗族为单位,人员大多是本宗族的青壮年,设立的目的是增强族人身体,并通过宗族祭典活动和其他宗教仪式展示本宗族的势力,以提高宗族在地方的地位和自卫能力。在宗族开设的拳馆或武馆本族人习武中,大多请一些武林高手做教头,由于客家人的根在中原,绝大部分客家人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客家武术多数流派的源头也可以追溯到长江以北的河南、山东等地,不但为客家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客观上也使各种武术流派在客家地区得以流传。源于中原的北派武术经过漫长历史的潜移默化和兼容并蓄,使客家武术逐渐形成了南派武术的风格。
1.2 舞狮。舞狮可以说是客家地区最为普遍而重要的习武形式和武术文化载体。舞狮虽然可以看作是一种在乡村举行的宗族仪式或重大活动时的民俗艺术,其实质具有武术表演成份。因为舞狮和武术密不可分,舞狮除狮头和狮尾外,还有引狮员或其他配合的表演人员在地上、桩上进行表演,客家的舞狮一般是跳桌表演,从一张或两张乃至三张八仙桌上飞跃而过,狮头和狮尾要配合好并且有翻滚动作,一招一式均按一定的套路表演,没有一定的武功是难以完成的,从某种程度说,舞狮也是一种武术。舞狮一般白天练舞狮套路,晚上练习武术,包括拳术、器械, 器械又细分为棍术、刀术、钯术等与客家人生活生产相关的农具器械,使客家武术具有鲜明的特色。舞狮这种习武形式一般集中在春节期间,主要是利用农忙闲暇时进行。
1.3 宗教仪式中的武术活动。宗教仪式是客家又一武术文化隐形载体。主要体现在客家地区的一些宗教仪式活动中,如上刀山、过火海、飞刀圈等,还有各种各门拳术表演、器械对练,如棍对钩刀,钩刀对钯头,钯头对双刀,双刀对铁尺,演练时锣鼓震天,器械齐鸣,掌声阵阵,场面气氛热闹非凡。
2. 客家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追源
客家地区生存资源有限, 竞争激烈, 土著和移民及土著之间的争长期的社会动乱环境等因素使得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以维护自身的需要。另外,客家人的根在中原,绝大部分客家人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带来的中原社会的“仕宦”传统强化了客家人“尚武”风尚。客家地区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是客家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本源。
2.1 客家地区尚武之风是客家人实现跻身上层社会 “仕宦”的途经。客家地区由于大多是地处五岭北越之地的贫瘠山区,在当时跻身上层社会仕途的途经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而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的贫民百姓为数甚少,更多的是另谋捷径。历史上客家地区是“盗乱”之地,日益泛滥的地方盗乱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人士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凭借武功配合政府的“剿盗”活动,从而得到朝廷赏识而谋求一官半职,于是,在客家地区许多宗族便习武成风,形成了客家族群崇尚武术的心理特征。
2.2 客家人崇尚武术是客家人现实生活的需要。客家居住的地域多是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山区,客家人时常面临着与当地土著竞争生存资源的挑战,面临着山林野兽的威胁,以及土匪盗贼的威胁。环境、社会的恶劣使得客家不同姓氏和宗族为了争夺生存地,如山林、水源等,经常发生相互攻击械斗,特别是一些小姓宗族如果单纯靠群体的力量,无法和大姓宗族相抗,在这种情况下,某一个或一小群人的高超武功就成为一姓、一族的重要支柱。因此,在借武防身和对英雄向往的心理支配下,投师学武、教习武功遂成为客家地区的社会风气。
2.3 客家民间的寺庙众多助长了客家地区的习武之风盛行。客家地区民间信仰十分发达,突出表现在客家地区有着众多的寺庙和僧人,其中不乏有一些武林高僧,这些武林高僧对武术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寺庙附近居住的客家族群往往形成了尚武的风气。
3.结语
客家地区由于受自身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客家武术借助于各种历史文化载体得以流传, 客家武术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流存轨迹。一方面由于宗族之间的生存竞争, 使得客家各族人为维护本族群的利益, 组织青壮年练武强体, 扩大在地方的势力; 另一方面通过习武跻身仕途, 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也是提高本族群社会地位的捷径, 使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 形成了客家剽悍的民风。由于客家地区大多是历史上的“盗乱”之地以及宗族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使客家武术的形式发生变异, 或与民俗文艺结合如舞狮, 或与宗教活动结合, 极大地丰富了客家武术文化的内涵, 形成了中华武术中独特的客家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胡小明, 陈 华. 体育人类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中华.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 华文出版社, 1996.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