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的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两国人民在思想文化方面虽有着很多的共通点,但却又有着很多不同之处。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加深,在两国关系的处理上,这些因素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语言、习惯、风俗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日本;文化;敬语表现;食文化;生活习惯
引言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特征,影响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日两国也不例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两国的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日两国虽然是隔海相望的近邻邻国,但两国在文化上有太多的差异。因此,在这个背景下,进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比较研究,就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中日文化起源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大陆型有着5多千年传统的国家,有着很好的农耕条件,因此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向来重农轻商,“民以食为天”成为统治者的执政政绩的唯一标准,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亘古不变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缘于以上的各种原因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传统特征。由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远远超过了周边大陆国家,而得其以“天朝上国”自居,但却对遥远的国家一直以来知之甚少,这种既然没有外敌压迫的紧迫感,又没有物质缺乏的困境感,在这种优越感下中国人就形成了温和、平实、兼爱、非攻、求安定的性格。
2、日本文化
日本因为是一个岛国,所以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其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狩猎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那时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后由渡来人源源不断地将大陆先进文明带进日本,并开始有了文字。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在长达千余年的对大陆文化的借鉴中,日本把大陆文化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二战后,美国文化又滔滔涌人。这三次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冲击过程也是日本贪婪的吸收过程,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
二、中日文化差异
1、语言文化差异
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最初日本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后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中国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本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但是中日两国的汉字很多有其不同的意思。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古代日本从中国学汉字,并把汉字带回日本作为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汇是近代从日本返销中国的。如今,汉语热在全球逐渐升温,带着固有的汉语思维去理解日本改造后的汉字,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比如,猪和豚,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意思基本相同,在日语里却有质的差异。猪在日语里是指野猪,野猪在日本是受尊重的动物,是勇敢奋进的象征,日语里就有猪突猛进的称誉。而豚就是指一般的肉猪,家猪,其形象总是和肥胖、懒惰、愚蠢、肮脏联系在一起。
2、饮食文化差异
日本饮食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积累创造并形成的区域文化。它的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受着其他国家以及世界的影响,并形成独特民族特色与风味,在世界上传播日本独特文化,并影响着世界。它是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日本无论在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深远的影响,但是日本饮食文化依然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日本饮食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清酒、三文鱼、寿司、乌冬面、沙西米、什锦饭团等等。日本的怀石料理也是非常出名的,除此之外,日本还有茶会料理、修行料理、卓袱料理等等,也很有名。 日本饮食属于植物型饮食,清淡、少油是日本料理特征之一。在日本饮食中,食品的名称有一半以上是与自然景物关的。除此之外,日本饮食讲究;‘色’‘形’‘味’虽不怎么讲究吃出什么滋味出来,但很注重‘型’。日本饮食是满足视觉美观的饮食。日本饮食还讲究器皿及拼盘造型,造型的好坏对食物的美感起决定性作用。中国饮食文化注重的是色、香、味俱全。中国料理作料,调味料的使用非常的多,且注重刀工与火候,用油也较多,所以中国人饭前饭后多喜欢喝一杯茶,喝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以弥补吃油多的误区。中国人做饭时喜欢加入葱、蒜、盐、酱、醋、辣椒等作料,这样能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虽然两国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但都各有各的好处。
3、风俗文化的差异
中日两过都被誉为礼仪之帮,但是两国的礼仪又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最基本的礼仪是握手。与人初次相见,熟人的再次在逢,告辞或送别均以握手表达自己的心意。在商谈成功以及化解恩怨时也以握手为礼。而在日本鞠躬却是最基本的礼节。鞠躬鞠得越深,越久,所表达的敬意、感谢、歉意越强烈。例如:15°、30°、45°、90°其表达的意思都不同。另外,中国人在送礼的时候喜欢成双,例如:2 4 6 8等偶数,而日本却是以奇数送礼,通常用1 3 5 7等,并且非常忌讳 4和9两个数字。日本人在探望病人时是不能送带根的植物。
4、信仰文化差异
大和民族是一个信奉自然的民族,自然为神。很多日本人认为自己是无宗教信仰的,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却跟宗教息息相关。结婚仪式,节日庆典,死后的葬礼等都是以佛教,神教形式举行的。现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人世的事情以神道的形式向神祈愿,死后的事以佛教的形式向佛祈愿这样一种神道和佛教并存这样一种稳定状态。中华民族自喻为龙的传人,把龙敬奉为民族魂。中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但是信奉佛教,道教的国民占主导地位。
三、总结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地联系,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要了解其国家的文化。而日本和中国无论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但其文化还是有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日本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我们日语学习者应该很好地掌握两国文化的不同,不能认为日本文化传承与中国的而忽视它。
参考文献:
[1]村山 孚.「中国人のものさし 日本人のものさし」
[2]张占一.交际文化琐谈 [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 21- 24.
[3]江婷.浅谈中日文化差异 [J]才智,2008年09期
摘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的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两国人民在思想文化方面虽有着很多的共通点,但却又有着很多不同之处。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加深,在两国关系的处理上,这些因素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语言、习惯、风俗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日本;文化;敬语表现;食文化;生活习惯
引言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特征,影响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日两国也不例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两国的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日两国虽然是隔海相望的近邻邻国,但两国在文化上有太多的差异。因此,在这个背景下,进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比较研究,就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中日文化起源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大陆型有着5多千年传统的国家,有着很好的农耕条件,因此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向来重农轻商,“民以食为天”成为统治者的执政政绩的唯一标准,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亘古不变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缘于以上的各种原因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传统特征。由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远远超过了周边大陆国家,而得其以“天朝上国”自居,但却对遥远的国家一直以来知之甚少,这种既然没有外敌压迫的紧迫感,又没有物质缺乏的困境感,在这种优越感下中国人就形成了温和、平实、兼爱、非攻、求安定的性格。
2、日本文化
日本因为是一个岛国,所以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其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当时的日本是一个狩猎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那时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后由渡来人源源不断地将大陆先进文明带进日本,并开始有了文字。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在长达千余年的对大陆文化的借鉴中,日本把大陆文化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二战后,美国文化又滔滔涌人。这三次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冲击过程也是日本贪婪的吸收过程,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
二、中日文化差异
1、语言文化差异
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最初日本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后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中国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本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但是中日两国的汉字很多有其不同的意思。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古代日本从中国学汉字,并把汉字带回日本作为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汇是近代从日本返销中国的。如今,汉语热在全球逐渐升温,带着固有的汉语思维去理解日本改造后的汉字,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比如,猪和豚,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意思基本相同,在日语里却有质的差异。猪在日语里是指野猪,野猪在日本是受尊重的动物,是勇敢奋进的象征,日语里就有猪突猛进的称誉。而豚就是指一般的肉猪,家猪,其形象总是和肥胖、懒惰、愚蠢、肮脏联系在一起。
2、饮食文化差异
日本饮食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积累创造并形成的区域文化。它的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受着其他国家以及世界的影响,并形成独特民族特色与风味,在世界上传播日本独特文化,并影响着世界。它是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日本无论在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深远的影响,但是日本饮食文化依然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日本饮食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清酒、三文鱼、寿司、乌冬面、沙西米、什锦饭团等等。日本的怀石料理也是非常出名的,除此之外,日本还有茶会料理、修行料理、卓袱料理等等,也很有名。 日本饮食属于植物型饮食,清淡、少油是日本料理特征之一。在日本饮食中,食品的名称有一半以上是与自然景物关的。除此之外,日本饮食讲究;‘色’‘形’‘味’虽不怎么讲究吃出什么滋味出来,但很注重‘型’。日本饮食是满足视觉美观的饮食。日本饮食还讲究器皿及拼盘造型,造型的好坏对食物的美感起决定性作用。中国饮食文化注重的是色、香、味俱全。中国料理作料,调味料的使用非常的多,且注重刀工与火候,用油也较多,所以中国人饭前饭后多喜欢喝一杯茶,喝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以弥补吃油多的误区。中国人做饭时喜欢加入葱、蒜、盐、酱、醋、辣椒等作料,这样能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虽然两国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但都各有各的好处。
3、风俗文化的差异
中日两过都被誉为礼仪之帮,但是两国的礼仪又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最基本的礼仪是握手。与人初次相见,熟人的再次在逢,告辞或送别均以握手表达自己的心意。在商谈成功以及化解恩怨时也以握手为礼。而在日本鞠躬却是最基本的礼节。鞠躬鞠得越深,越久,所表达的敬意、感谢、歉意越强烈。例如:15°、30°、45°、90°其表达的意思都不同。另外,中国人在送礼的时候喜欢成双,例如:2 4 6 8等偶数,而日本却是以奇数送礼,通常用1 3 5 7等,并且非常忌讳 4和9两个数字。日本人在探望病人时是不能送带根的植物。
4、信仰文化差异
大和民族是一个信奉自然的民族,自然为神。很多日本人认为自己是无宗教信仰的,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却跟宗教息息相关。结婚仪式,节日庆典,死后的葬礼等都是以佛教,神教形式举行的。现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人世的事情以神道的形式向神祈愿,死后的事以佛教的形式向佛祈愿这样一种神道和佛教并存这样一种稳定状态。中华民族自喻为龙的传人,把龙敬奉为民族魂。中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但是信奉佛教,道教的国民占主导地位。
三、总结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地联系,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要了解其国家的文化。而日本和中国无论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但其文化还是有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日本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我们日语学习者应该很好地掌握两国文化的不同,不能认为日本文化传承与中国的而忽视它。
参考文献:
[1]村山 孚.「中国人のものさし 日本人のものさし」
[2]张占一.交际文化琐谈 [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 21- 24.
[3]江婷.浅谈中日文化差异 [J]才智,200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