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节奏 疏导逆反心渠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胡适《我的母亲》一文叙述了母亲的生活片断,深刻地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这是一篇极好的“亲情教育”的文章,初二年的学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教学中,可结合本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关键词】把握叙事节奏;透视人物内心;激发同理心;疏导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饱含作者深情,极其质朴地叙述了母亲的生活片断,深刻地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这是一篇极好的“亲情教育”的文章,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叙事节奏,感知人物形象;透视人物内心,探寻情感世界;打开叙述的关节,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叙述重排,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
  一、把握叙述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一)抓事件,明晰形象
  教学时,引导学生概括出母亲的相关事件:(1)每天叫“我”早起,催“我”上学;(2)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3)“我”说了轻薄老子的话,母亲重罚“我”;(4)过年夜为大哥打发讨债的,毫无怒色;(5)忍受两个嫂子的脸色,用哭的方式化解矛盾;(6)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质问五叔的诽谤。尤其是“我”轻薄老子,母亲重罚“我”这一片段,作者不去陈述“我”害怕、担心的心理,却直接陈述责罚“我”,叙述“我”因罚而哭,害了眼疾,母亲用舌头舔病眼。叙事节奏一起一落,不断地撩拨读者的阅读心理,慈母兼严父的形象呼之欲出。教学中,我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出母亲的上述事件,使母亲的形象由点到面,逐渐鲜明。
  (二)深探究,立体把握形象
  《我的母亲》文章前三段概述了“我”九年的业余生活: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偶尔“出格”掷铜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以及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究竟给了我一點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作者正是用这样的方式皴染出一个文静、内敛、书生气十足的少年形象。前文概写作者的生活,叙事节奏舒缓有致,从侧面来烘托母亲对“我”的影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握波澜起伏的叙事节奏,体悟母亲自尊、严厉、刚毅、包容和温婉的可贵品质。
  二、透视人物内心,探寻情感世界
  叙事散文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外在形象,抓住彰显人物心理的细节,透视人物的内心,唤醒学生的认知,从而体悟、探寻情感世界。
  (一)寻找审视细节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寻找有关描写母亲的细节,学生很快找到 “掉泪”“用舌头舔儿子的病眼”“关了房门”“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等细节,启发学生揣摩母亲的良苦用心:失去丈夫倚靠的母亲,在痛苦中自觉承担养育儿子的责任,以曾经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为标尺,把对他的爱和要求转化到儿子的身上。学生意识到在母亲长期的言传身教下,作者总是第一个到学堂,念生书;“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而“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二)探寻情感世界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我渐渐明白……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因五叔的诽谤而一身正气的母亲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进入人物潜隐的情感空间,体验作者母亲委曲求全的窘态,对母亲容忍的理解、处境的体恤和爱怜,以及对母亲的敬重与感激。
  三、打开叙事、组合关节,疏导叛逆心渠
  “一个好的母亲胜过一所好学校”。正是有了母亲的潜移默化,作者“在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却没有离经叛道。在当今少年严重逆反的社会里,作者单独在外,不敢不会也不想出格,没有当今同龄少年的狂妄不羁、目空一切、离经叛道,母亲的影响功不可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一步比附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类比,贴近作者内心的情绪。
  (一)故事叙说,追体验之妙
  文学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追踪体验的过程,追踪作者的心路历程的过程。文章为何写到童年生活以及母亲处理与家人的关系?其用意无非是为了告诉读者,母亲对胡适的思想和情感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针对初二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结合本文,我引导学生编排、叙说“我与母亲的故事”,启发学生体验父母的不易,疏通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改变了学生盲目狂妄、横冲直撞、离经叛道的心境。
  (二)激发同理心,重新检视生活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说故事者,他总是生活在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不断重复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胡适的母亲身上,有着天下母亲的影子。在教学中,我通过设立问题:(1)母亲的思想对你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2)她影响你的学校生活是怎样的?(3)她影响你的朋友关系有多深刻?(4)自责是如何告诉你,你影响了家庭的快乐,影响了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开启学生的新体验,重新检视生活,认识自己与父母之间不断产生“龃龉”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回迷茫中的自我,疏通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他们更能自我肯定,产生正向的自我认同。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借助电子白板和教学助手等工具的应用,从而达成这一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电子白板与教学助手的应用价值,分别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层面着手,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小学语文课堂;电子白板;教学助手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随课微写作旨在改变当前语文教学高耗低能的实际情况,改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张皮的教学现状,着眼于教学由教读型向练能型转变。传统教学是以提问和讲解为主的面面俱到的教读型教学,而练能型课堂侧重有所取舍地选点练能,其推进教学的方式是大板块的、任务导练式的,注重对学习结果的展示。具体做法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深读课文,选点练能;在练能点上展开练读或练说活动;进入预设的练写点。  【关键词】语
【摘要】作文立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而思想格局是能够引起作品共鸣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决胜高考的关键。高中生的思想格局大小决定其作文立意的深度。如何建立和拓宽宏大的思想格局?本文结合高考满分作文和作者作文教学的成功课例,阐述了高中生的思想格局要以爱国情为主线,高扬勇于开拓的旗帜,以抒写正能量为主旋律,在这样的大格局中,文章立意才深刻有意义。要拥有大格局,首先,立意可在小处得以体现,挖掘并传达深远的内涵
【摘要】本文从培养朗读习惯、提高朗读技巧、激发朗读兴趣、升华朗读效果这几方面浅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让朗读有效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如呼吸般自然。  【关键词】习惯;技巧;兴趣;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近日,央视推出一档充满文艺气息的节目——《朗读者》,“一个人,一篇文”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激起了人们对朗读的渴望。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一个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将极大程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就所执教的《四个太阳》一课,谈谈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说课;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典诵读教学十分重要。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经典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主要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经典诵读的思考进行简单讨论,供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融入;经典诵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他们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且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它可以依靠语
【摘要】学习古诗词,是中国人成长的必须。但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承更需要发展。在古诗词的基础上,创新诗体,丰富内容,让传统文化萌发新枝嫩叶,这才是诗词文化回归的体现,也是古诗词文化終身学习的核心要义。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古诗词文化是一株奇葩。曾几何时,她离我们很近,是街头巷尾随口吟诵的歌谣;
【摘要】小学语文作业是老师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已学知识,又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依据。但是当前形势下,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作业程式化、机械化严重。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追求高效,还应在作业的布置上做到润物无声,渗透德育,真正让作业发挥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作业;德育;儿童;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还记得这一学期刚开学的时候,一次
【摘要】为了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教师应该按照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条件,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写作,在想象空间中写作,在情感共鸣中写作,在关注生活中写作。  【关键词】学生;兴趣;想象;情感 ;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视课文教学中练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习作教学如何实现读写的有效统整,体现习作的现实意义呢?笔者以暑假作业为切入口,通过拟写学生旅游计划书,把学生习作与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的需求中主动读写。  【关键词】读写统整;旅游计划书;功能性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暑假快到了,准备布置什么作业呢?如何才能既把读写统整起来,又让同学们兴趣盎然?哦,有了,同学们不是要出去旅游吗?就让他们写一份旅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