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金三角”——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明显
“金三角”被人们称作“万里黄河第一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位高,具有“山河名胜天下奇”的壮丽景象,也有“华夏文明源头”之美誉。
三门峡市旅游资源以“古”为特色,名人、名关、名水、名山、名寺、名城相映成辉。名关这里有气势雄伟的函谷关以及陕县的雁翎关及硖石关;名山有黄帝活动的中心地--荆山及铸鼎原;有中原最高峰——老鸦岔恼(海拔2400多米)和自然人文兼顾的亚武山;名水有黄河及陕县温泉、卢氏汤池;名人不仅有黄帝、老子,而且各朝代的文人骚客、达官名流到此者众多,并留下无数诗、词、歌赋、碑记、论著等,如宋之问、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名寺主要有陕县空厢寺,作为菩提达摩葬地,在海外也具有相当知识度,是与少林寺齐名的佛教寺院;名城古陕州城,是西周时期焦国的都城,自汉代置陕州后,这里一直是古都西安、东都洛阳之间最大的名城望郡和豫西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至今尚有众多的遗迹被保护下来。
三门峡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科研价值巨大。位于渑池县仰韶村文化遗址在全国及世界学术界都有名气,被称为“文化圣地”。它的发现,宣布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论调的彻底破产,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并以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田野考古的先河,揭开了我国研究原始社会的第一页。三门峡市区虢国墓地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在我国西周考古中绝无仅有,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填补了我国周代考古的缺环和河南省西周文化旅游的空白。大量的珍贵兵器,尤其是玉柄铜芯铁剑的出土,被确认为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它的发现将中国冶铁的年代上溯了一个多世纪,堪称“中华第一剑”。虢国墓地向人们展示的是比秦始皇兵马俑还要早七百年的华夏古文明。另外还有道教始祖老子著《道德经》之所——太初宫;有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中流砥柱;有“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人”的陕县天井窑院;有和平友好象征的古秦赵会盟台(渑池县)等,资源丰富,品位较高。
山西运城是一个孕育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地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早在18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历史上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传说都发生在这里。从慷慨悲壮的古老传说,到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从阡陌纵横的古盐池到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都印证了她是华夏文明的之根。她映照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从春秋霸主晋文公,到中华武圣关云长;从王勃、王维、柳宗元,到司马光和关汉卿;黄河滚滚,中条巍巍,英才辈出,胜景如云。这里有天下最大的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壁画艺术宝库永乐宫、爱情圣地普救寺、稀世珍宝大铁牛、北方“千岛湖”--黄河小浪底水库、舜帝耕耘之处——历山等1600余处名胜古迹。
陕西渭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4处,华阴是西岳华山所在之地,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金三角各地不仅有知名度高的大批历史文化古迹,还有符合现代市场新需求的自然风景以及动感参与项目、民俗风情等。三地应联手合作,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产业,共同开拓客源市场,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价值链,最终形成外有西安、太原、郑州大旅游圈,内有渭南、运城、三门峡小旅游圈,大圈辐射小圈,小圈促进大圈的三省旅游互动提升格局。
二、“金三角”——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区域旅游合作的目标是在区域范围内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使区域旅游要素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多方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资源、市场、设施的共享,品牌、规划、产品的共建,信息、交通、网络的互通,政策、标准、组织的统一等。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不能仅仅表现为形式上的合作,还应形成优质产品组合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通过聚合和协调作用获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推动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动力源。
目前“金三角”旅游业发展处在分散状态,各景区间交通不通,自成封闭系统。景点虽然品位高但未能整合成特色旅游线路,各地开拓客源市场也是各自为战,在市场上未能形成强势。韩城客源主要来自西安,对通往山西、河南的交通关注度不够,缺乏宣传促销。华阴守着西岳华山故步自封,客源主要从古都西安分流而来,没有充分发挥三省交界处的地缘优势,华山日前在国内一家杂志社评选的“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的落选,与华山自身的知名度实不相符。三门峡,由于地处西安与洛阳之间,在古都旅游线上处于阴影地位,因此来自古都线的游客比例非常少,限制了三门峡的旅游发展。
建立和完善“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有效实现旅游资源整合,树立整体品牌的需要。目前,本地区的旅游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区域旅游合作仅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组织起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就影响到“金三角”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导致了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近距离重复建设景点的现象时常发生,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甚至于浪费。
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双重行为常常导致区域间经济关系和行政关系发生交叉与重叠,这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障碍。在高度集中的以往的旅游管理体制下,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无法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区域旅游优势得不到体现。此外,以地方利益为前提的政策导向使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資源和建设资金的极度浪费。同时,各地区情况的复杂性、差异性,如基础不同,人员的结构不同,景区的内涵不同导致的价格不同,客源市场不同造成的工作重心的不同等,直接影响了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
因此“金三角”地区,首先要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使各地区在当前和今后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使三方实现区域共同利益、地区本位利益及旅游企业利益等多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的冲突。只有建立完善高效、优质、务实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区域旅游合作的制约因素,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客源共享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旅游格局,从而推动区域旅游的大发展。 三、“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构想
1、坚持政府主导型战略
实践证明,政府是区域合作关系的倡导者、区域合作政策的制定者、区域经济利益的协调者,在解决行政区划分割所主导的四大壁垒(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制度障碍)方面起到了一个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可从根本上打破地区封锁的格局,彻底改变各个行政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区域旅游合作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是“金三角”旅游合作的必由之路,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不可替代的力量。所以,政府决策者的观念、眼光和决策能力往往成为决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2、构建“金三角”旅游信息平台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整合各个旅游区域之间的各类旅游信息,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交互机制,设立信息平台。通过建立信息交互机制,达到联动表现区域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特色,形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目的;信息交互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广组织区域性旅游线路,形成区域旅游客流,促进各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各区域鲜明的联合旅游形象,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强大的市场推动力。旅游信息平台同时也是政务信息化在旅游行业的具体实施,是地方性区域政策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信息互动,特别是地方性局部区域政策信息的公开是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础性措施。
3、建立统一的合作机制
“金三角”旅游合作会遇到来自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的阻碍,为推动旅游合作的进行,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制度化、长期化,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合作机构和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包括旅游政策协调机制和旅游业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等。通过建立各层级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合体等协调机构,统一制定本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消除区域间旅游发展的明显政策差异;制订旅游发展信息与动态监控,策划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实现区域联合,产销联合,政策协调。
4、整体营销,共拓客源市场
营销是使旅游产品实现价值的重要环节。既然是共同营销就必须对区域内的原来单个的旅游产品进行重新定位、组合、包装,形成新的主题旅游產品和线路。“金三角”地区要统一编辑区域内的旅游手册,区域内导游图等宣传资料,制作区域旅游网站,共同轮流举办节会活动。共同营销有利于改善区域旅游产品结构,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对宣传旅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客源市场的层次性,应联手进行整体营销。在努力改善区内交通条件、充分整合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整体形象进行联合促销,充分运用地缘,人缘条件首先在西安、洛阳、郑州、临汾、太原等中心城市进行宣传促销,开拓区外一级客源市场,在开拓三省客源基础上利用三省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地的功能,积极向外界推介金三角。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金三角”被人们称作“万里黄河第一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位高,具有“山河名胜天下奇”的壮丽景象,也有“华夏文明源头”之美誉。
三门峡市旅游资源以“古”为特色,名人、名关、名水、名山、名寺、名城相映成辉。名关这里有气势雄伟的函谷关以及陕县的雁翎关及硖石关;名山有黄帝活动的中心地--荆山及铸鼎原;有中原最高峰——老鸦岔恼(海拔2400多米)和自然人文兼顾的亚武山;名水有黄河及陕县温泉、卢氏汤池;名人不仅有黄帝、老子,而且各朝代的文人骚客、达官名流到此者众多,并留下无数诗、词、歌赋、碑记、论著等,如宋之问、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名寺主要有陕县空厢寺,作为菩提达摩葬地,在海外也具有相当知识度,是与少林寺齐名的佛教寺院;名城古陕州城,是西周时期焦国的都城,自汉代置陕州后,这里一直是古都西安、东都洛阳之间最大的名城望郡和豫西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至今尚有众多的遗迹被保护下来。
三门峡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科研价值巨大。位于渑池县仰韶村文化遗址在全国及世界学术界都有名气,被称为“文化圣地”。它的发现,宣布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论调的彻底破产,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并以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田野考古的先河,揭开了我国研究原始社会的第一页。三门峡市区虢国墓地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在我国西周考古中绝无仅有,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填补了我国周代考古的缺环和河南省西周文化旅游的空白。大量的珍贵兵器,尤其是玉柄铜芯铁剑的出土,被确认为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它的发现将中国冶铁的年代上溯了一个多世纪,堪称“中华第一剑”。虢国墓地向人们展示的是比秦始皇兵马俑还要早七百年的华夏古文明。另外还有道教始祖老子著《道德经》之所——太初宫;有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中流砥柱;有“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人”的陕县天井窑院;有和平友好象征的古秦赵会盟台(渑池县)等,资源丰富,品位较高。
山西运城是一个孕育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地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早在18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历史上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传说都发生在这里。从慷慨悲壮的古老传说,到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从阡陌纵横的古盐池到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都印证了她是华夏文明的之根。她映照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从春秋霸主晋文公,到中华武圣关云长;从王勃、王维、柳宗元,到司马光和关汉卿;黄河滚滚,中条巍巍,英才辈出,胜景如云。这里有天下最大的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壁画艺术宝库永乐宫、爱情圣地普救寺、稀世珍宝大铁牛、北方“千岛湖”--黄河小浪底水库、舜帝耕耘之处——历山等1600余处名胜古迹。
陕西渭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4处,华阴是西岳华山所在之地,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金三角各地不仅有知名度高的大批历史文化古迹,还有符合现代市场新需求的自然风景以及动感参与项目、民俗风情等。三地应联手合作,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产业,共同开拓客源市场,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价值链,最终形成外有西安、太原、郑州大旅游圈,内有渭南、运城、三门峡小旅游圈,大圈辐射小圈,小圈促进大圈的三省旅游互动提升格局。
二、“金三角”——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区域旅游合作的目标是在区域范围内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使区域旅游要素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多方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资源、市场、设施的共享,品牌、规划、产品的共建,信息、交通、网络的互通,政策、标准、组织的统一等。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不能仅仅表现为形式上的合作,还应形成优质产品组合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通过聚合和协调作用获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推动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动力源。
目前“金三角”旅游业发展处在分散状态,各景区间交通不通,自成封闭系统。景点虽然品位高但未能整合成特色旅游线路,各地开拓客源市场也是各自为战,在市场上未能形成强势。韩城客源主要来自西安,对通往山西、河南的交通关注度不够,缺乏宣传促销。华阴守着西岳华山故步自封,客源主要从古都西安分流而来,没有充分发挥三省交界处的地缘优势,华山日前在国内一家杂志社评选的“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的落选,与华山自身的知名度实不相符。三门峡,由于地处西安与洛阳之间,在古都旅游线上处于阴影地位,因此来自古都线的游客比例非常少,限制了三门峡的旅游发展。
建立和完善“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有效实现旅游资源整合,树立整体品牌的需要。目前,本地区的旅游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区域旅游合作仅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组织起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就影响到“金三角”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导致了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近距离重复建设景点的现象时常发生,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甚至于浪费。
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双重行为常常导致区域间经济关系和行政关系发生交叉与重叠,这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障碍。在高度集中的以往的旅游管理体制下,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无法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区域旅游优势得不到体现。此外,以地方利益为前提的政策导向使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資源和建设资金的极度浪费。同时,各地区情况的复杂性、差异性,如基础不同,人员的结构不同,景区的内涵不同导致的价格不同,客源市场不同造成的工作重心的不同等,直接影响了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
因此“金三角”地区,首先要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使各地区在当前和今后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使三方实现区域共同利益、地区本位利益及旅游企业利益等多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的冲突。只有建立完善高效、优质、务实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区域旅游合作的制约因素,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客源共享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旅游格局,从而推动区域旅游的大发展。 三、“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构想
1、坚持政府主导型战略
实践证明,政府是区域合作关系的倡导者、区域合作政策的制定者、区域经济利益的协调者,在解决行政区划分割所主导的四大壁垒(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制度障碍)方面起到了一个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可从根本上打破地区封锁的格局,彻底改变各个行政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区域旅游合作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是“金三角”旅游合作的必由之路,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不可替代的力量。所以,政府决策者的观念、眼光和决策能力往往成为决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2、构建“金三角”旅游信息平台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整合各个旅游区域之间的各类旅游信息,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交互机制,设立信息平台。通过建立信息交互机制,达到联动表现区域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特色,形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目的;信息交互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广组织区域性旅游线路,形成区域旅游客流,促进各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各区域鲜明的联合旅游形象,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强大的市场推动力。旅游信息平台同时也是政务信息化在旅游行业的具体实施,是地方性区域政策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信息互动,特别是地方性局部区域政策信息的公开是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础性措施。
3、建立统一的合作机制
“金三角”旅游合作会遇到来自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的阻碍,为推动旅游合作的进行,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制度化、长期化,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合作机构和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包括旅游政策协调机制和旅游业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等。通过建立各层级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合体等协调机构,统一制定本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消除区域间旅游发展的明显政策差异;制订旅游发展信息与动态监控,策划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实现区域联合,产销联合,政策协调。
4、整体营销,共拓客源市场
营销是使旅游产品实现价值的重要环节。既然是共同营销就必须对区域内的原来单个的旅游产品进行重新定位、组合、包装,形成新的主题旅游產品和线路。“金三角”地区要统一编辑区域内的旅游手册,区域内导游图等宣传资料,制作区域旅游网站,共同轮流举办节会活动。共同营销有利于改善区域旅游产品结构,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对宣传旅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客源市场的层次性,应联手进行整体营销。在努力改善区内交通条件、充分整合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整体形象进行联合促销,充分运用地缘,人缘条件首先在西安、洛阳、郑州、临汾、太原等中心城市进行宣传促销,开拓区外一级客源市场,在开拓三省客源基础上利用三省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地的功能,积极向外界推介金三角。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