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期望电力生产更为可靠而有效,600MW亚临界机组便是电力企业谋求发展、满足需求必不可少的设备。然而,目前状况下600MW亚临界机组仍不完善,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便是机组启动时出现振动状况,这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600MW亚临界机组启动时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600MW亚临界机组 启动 振动 特征 治理
1.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大
这一问题较为常见,也是诸多600MW机组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它虽然不是很大的轴转动,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对较大的轴承座振动,甚至严重超标。如果低压转子轴的振动不大,也就是说明了激振力不大,而对于轴承座振动偏大来说,它主要是因为轴承座动刚度偏小所引起的。在早期的600MW机组之中,转子轴承的位置主要位于汽缸的凹窝之上,而低压缸尺寸相对较大、刚性相对偏弱,而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与之相连的轴承座动刚度降低、轴承座振动增大。当真空参数发生变化时,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之后生产的600MW机组低压转子支承轴承在结构上发生了改变,改为落地式结构,在这种结构之下,轴承座动刚度受到低压缸刚度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机组的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相对其轴振动而言偏大,这也表明了轴承座支承刚度仍然不足。
要想对轴承座振动进行有效的降低,需要对低压转子进行较为精细的动平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低压转子的激振力进行一定成都的减小。要想实现较好的动平衡效果,就需要处理好低压转子支承轴承处振动与轴承座振动的相位关系,如振动均以反向分量为主,则加重较容易达到满意的效果。
2.低压转子的动静碰磨引起振动波动及爬升
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电力企业的亚临界600MW机组出现跳机的事故,这种状况在冬季发生的频率较高,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真空过高从而引起低压转子振动快速爬升,进而造成跳机事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600MW汽轮机低压缸刚性相对较弱,在空载的过程中,如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汽轮机鼓风效应之下排低压汽缸温度大幅度提高、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真空作用,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促使低压缸发生变形。一旦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端部轴封局部间隙也会消失,进而引发低压转子端部轴封段动静碰磨,使得低压转子振动爬升并剧烈波动。
针对这一振动特征,应当对机组在空载状态下的停留时间进行有效的减少,及时带负荷运行;同时,还应该对低压缸两侧排汽真空的一致性进行一定程度的保证,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运行真空值做出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应尽量降低轴振动水平,以此避免动静部件碰磨现象的发生。
3.工作转速和临界转速下高中压转子振动较大
目前状况下,存在着一些机组在运行过程之中高中压转子1、2号轴承轴振动较大。经过研究与分析,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状况是由高中压转子出厂动平衡精度不足、残余不平衡量较大所引起的。针对这种状况,应该对振动相位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并在此前提之下在现场或者返制造厂对高中压转子实施相应的动平衡,以此来对振动水平进行降低。
除此之外,存在着一部分机组在初期运行较为正常,且效果较好,但一旦运行时间较长,就出现了振动持续爬升的状况,并最终超过了规定限值。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两方面所引起的:一方面,动静碰磨因素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制造过程之中,高中压转子内应力未完全消除,进而使得内应力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释放,导致转子弯曲,转子振动持续增大。对于后者,应当及时将设备送至制造厂进行一定程度的检查与处理。
还有一些机组在高中压转子一阶临界转速区域轴振动较大。通常情况下,这主要是因为个人的操作失误而使得高中压转子发生碰磨进行而产生一定的永久弯曲变形,产生一阶质量不平衡引起的。当转子弯曲量相对较小时,可以对平衡重量进行一定程度的现场校正,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弯曲变形的影响进行抵消。对于某些型号的机组来说,在其高中压缸前端、中端以及末端都设置有专用的加重孔,因此可以通过它实现加重效果。然而,如果采取这种方法时,应当注意因高中压转子加重相对较麻烦,且调整重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加重前要仔细分析启、停机过程中临界转速区域的振动数据,力争一次加重取得良好的效果。
4.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600MW亚临界机组启动时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分析了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大、低压转子的动静碰磨引起振动波动及爬升以及工作转速和临界转速下高中压转子振动较大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简要的提出了治理方法,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学延,史建良. 国产300MW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治理[J]. 汽轮机技术. 2006(04)
[2] 张学延,张卫军,周亮,钮宾,王延博,葛祥,陈国军,曲志中. 国产600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处理[J]. 热力发电. 2006(07)
[3] 张学延,史建良,李德勇. 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治理[J]. 电力技术. 2009(04)
【关键词】:600MW亚临界机组 启动 振动 特征 治理
1.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大
这一问题较为常见,也是诸多600MW机组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它虽然不是很大的轴转动,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对较大的轴承座振动,甚至严重超标。如果低压转子轴的振动不大,也就是说明了激振力不大,而对于轴承座振动偏大来说,它主要是因为轴承座动刚度偏小所引起的。在早期的600MW机组之中,转子轴承的位置主要位于汽缸的凹窝之上,而低压缸尺寸相对较大、刚性相对偏弱,而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与之相连的轴承座动刚度降低、轴承座振动增大。当真空参数发生变化时,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之后生产的600MW机组低压转子支承轴承在结构上发生了改变,改为落地式结构,在这种结构之下,轴承座动刚度受到低压缸刚度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机组的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相对其轴振动而言偏大,这也表明了轴承座支承刚度仍然不足。
要想对轴承座振动进行有效的降低,需要对低压转子进行较为精细的动平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低压转子的激振力进行一定成都的减小。要想实现较好的动平衡效果,就需要处理好低压转子支承轴承处振动与轴承座振动的相位关系,如振动均以反向分量为主,则加重较容易达到满意的效果。
2.低压转子的动静碰磨引起振动波动及爬升
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电力企业的亚临界600MW机组出现跳机的事故,这种状况在冬季发生的频率较高,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真空过高从而引起低压转子振动快速爬升,进而造成跳机事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600MW汽轮机低压缸刚性相对较弱,在空载的过程中,如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汽轮机鼓风效应之下排低压汽缸温度大幅度提高、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真空作用,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促使低压缸发生变形。一旦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端部轴封局部间隙也会消失,进而引发低压转子端部轴封段动静碰磨,使得低压转子振动爬升并剧烈波动。
针对这一振动特征,应当对机组在空载状态下的停留时间进行有效的减少,及时带负荷运行;同时,还应该对低压缸两侧排汽真空的一致性进行一定程度的保证,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运行真空值做出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应尽量降低轴振动水平,以此避免动静部件碰磨现象的发生。
3.工作转速和临界转速下高中压转子振动较大
目前状况下,存在着一些机组在运行过程之中高中压转子1、2号轴承轴振动较大。经过研究与分析,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状况是由高中压转子出厂动平衡精度不足、残余不平衡量较大所引起的。针对这种状况,应该对振动相位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并在此前提之下在现场或者返制造厂对高中压转子实施相应的动平衡,以此来对振动水平进行降低。
除此之外,存在着一部分机组在初期运行较为正常,且效果较好,但一旦运行时间较长,就出现了振动持续爬升的状况,并最终超过了规定限值。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两方面所引起的:一方面,动静碰磨因素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制造过程之中,高中压转子内应力未完全消除,进而使得内应力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释放,导致转子弯曲,转子振动持续增大。对于后者,应当及时将设备送至制造厂进行一定程度的检查与处理。
还有一些机组在高中压转子一阶临界转速区域轴振动较大。通常情况下,这主要是因为个人的操作失误而使得高中压转子发生碰磨进行而产生一定的永久弯曲变形,产生一阶质量不平衡引起的。当转子弯曲量相对较小时,可以对平衡重量进行一定程度的现场校正,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弯曲变形的影响进行抵消。对于某些型号的机组来说,在其高中压缸前端、中端以及末端都设置有专用的加重孔,因此可以通过它实现加重效果。然而,如果采取这种方法时,应当注意因高中压转子加重相对较麻烦,且调整重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加重前要仔细分析启、停机过程中临界转速区域的振动数据,力争一次加重取得良好的效果。
4.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600MW亚临界机组启动时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分析了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大、低压转子的动静碰磨引起振动波动及爬升以及工作转速和临界转速下高中压转子振动较大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简要的提出了治理方法,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学延,史建良. 国产300MW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治理[J]. 汽轮机技术. 2006(04)
[2] 张学延,张卫军,周亮,钮宾,王延博,葛祥,陈国军,曲志中. 国产600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处理[J]. 热力发电. 2006(07)
[3] 张学延,史建良,李德勇. 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治理[J]. 电力技术.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