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农历的己丑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牛年。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民间传说更是纷然杂陈,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民俗学。经考古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经存在,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二的牛,五千年前就与人类结缘,成为人类的忠实伙伴,耕作的得力工具,如果没有牛,我们可能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牛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恩人,我们应该敬重牛、善待牛。历代诗人写了很多牛诗,或表彰牛的贡献,或赞美牛的勤劳,或怜惜牛的劳累,或描写人与牛的亲密关系,都写得亲切感人。
李纲的《病牛》诗,写的是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诗曰;“耕犁千亩实干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李纲(1083-1140)字伯纪,绍武(今属福建)人。诗人。宋代著名将领,坚持抗金。防守汴京时,曾大败来犯之敌。高宗时一度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但不久即遭罢职。他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抑郁而终。此诗写于建炎二年(1128)罢相流放于武昌时,此时他虽然罢相,但仍心系国家安危,黎民忧乐,即使为国捐躯,亦在所不惜,但他报国无门。诗人以病牛自喻,健壮时辛勤耕作,人们收获谷物万担,及至年老力衰,遭受冷遇,却无人同情。但只要众生能得到温饱;我就是病卧残阳亦甘心情愿。从牛的无私奉献,显示出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梅尧臣的《耕牛》诗,写的是牛身受劳累、无暇顾犊、不得温饱的苦况。诗曰:“破领耕不休,何暇顾赢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北宋诗人。少时举进士不第,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此诗表现了他的诗风:风格平淡老成,意境含蓄深远,语言浑朴自然,内容关心现实、关爱弱者。诗中对牛的遭遇倾注极大同情:脖子磨破仍不停止耕作,瘦弱的犊儿无暇照顾,累得筋疲力尽,却难得温饱。一年四季,勤恳劳作,任劳任怨,不计报酬,默默地为人类作贡献,这种精神实在高尚得很! 孔平仲的《禾熟》诗,写的是牛的知足心态。诗曰:“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诗人。历仕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因新旧党派之争,属元祜党,时上时下、做过京官,也做过地方官,官至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犹。他长于史学,工文词,富于词藻,著述有多种。他的诗豪放流丽,关注现实生活。此诗中的老牛,在禾黍登场的秋天,没有了耕作农活,一身轻松,悠闲地吃着山坡上的青草,舒适地躺在地上晒着夕阳,尽情地享受着馀闲的快乐。它不争不怨,十分满足,一副悠然自得、其乐融融的样子。
陆龟蒙的《放牛》诗,写的是放牧时牛的欢乐。诗曰:“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陆龟蒙(?-约881),字鲁望,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举进士不第,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松江,以著书自娱。他的诗多愤世嫉俗之作,讽刺尖刻,新颖犀利,另有一些篇章表现他隐逸避世的思想。在此诗中,写中秋时分。天高气爽。秋草正黄,放牛江边,是牛的欢乐时刻,你看那五只牛,一会儿搭肩并尾,互相偎依。一会儿撒欢奔跑,你东我西。闻荒坡,登断堑,随心所欲,乐如顽童。更为有趣的是,时有小鸟儿立在牛背上,和牛如亲密的伙伴。带着细雨归牧时,似乎感到炊烟都是潮湿的。高启的《牧牛词》,写的是牧牛时牧童的欢乐。诗曰:“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县(今苏州市)。人,是元末明初的重要诗人。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周辞不受,返青丘授徒自给。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殿遗址修建知府衙门,并请高启写《郡治上梁文》,此事被人告发,将高启腰斩于市。高启的诗,意多含蓄,善子运闻细节描写,反映农家生活的乐府最为可读,《牧牛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一开始,模拟牧童之间的对话:“你的牛角弯曲,我的牛尾秃细。”以下八句,以牧童的口吻写其与牛相得之乐。他们手持短笛与长鞭,相约外出放牛,在南边的田埂上,或在东边的山冈上相互追逐、嬉戏。牛的劳累饥饿,牧童最为清楚,他们骑在牛背上唱歌。坐在牛身旁休息,夜晚还偎依在牛的身边睡觉。长年与牛为伴,亲如兄弟,十分快乐,“但恐输租卖我牛”,欢乐中突然插入一种忧虑,折射出当时农民因赋租苛重,生活风雨飘摇,朝不保岁。
牛是一种勤劳的动物,也是一种吉祥的动物,祝读者诸君牛年吉祥。
李纲的《病牛》诗,写的是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诗曰;“耕犁千亩实干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李纲(1083-1140)字伯纪,绍武(今属福建)人。诗人。宋代著名将领,坚持抗金。防守汴京时,曾大败来犯之敌。高宗时一度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但不久即遭罢职。他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抑郁而终。此诗写于建炎二年(1128)罢相流放于武昌时,此时他虽然罢相,但仍心系国家安危,黎民忧乐,即使为国捐躯,亦在所不惜,但他报国无门。诗人以病牛自喻,健壮时辛勤耕作,人们收获谷物万担,及至年老力衰,遭受冷遇,却无人同情。但只要众生能得到温饱;我就是病卧残阳亦甘心情愿。从牛的无私奉献,显示出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梅尧臣的《耕牛》诗,写的是牛身受劳累、无暇顾犊、不得温饱的苦况。诗曰:“破领耕不休,何暇顾赢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北宋诗人。少时举进士不第,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此诗表现了他的诗风:风格平淡老成,意境含蓄深远,语言浑朴自然,内容关心现实、关爱弱者。诗中对牛的遭遇倾注极大同情:脖子磨破仍不停止耕作,瘦弱的犊儿无暇照顾,累得筋疲力尽,却难得温饱。一年四季,勤恳劳作,任劳任怨,不计报酬,默默地为人类作贡献,这种精神实在高尚得很! 孔平仲的《禾熟》诗,写的是牛的知足心态。诗曰:“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诗人。历仕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因新旧党派之争,属元祜党,时上时下、做过京官,也做过地方官,官至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犹。他长于史学,工文词,富于词藻,著述有多种。他的诗豪放流丽,关注现实生活。此诗中的老牛,在禾黍登场的秋天,没有了耕作农活,一身轻松,悠闲地吃着山坡上的青草,舒适地躺在地上晒着夕阳,尽情地享受着馀闲的快乐。它不争不怨,十分满足,一副悠然自得、其乐融融的样子。
陆龟蒙的《放牛》诗,写的是放牧时牛的欢乐。诗曰:“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陆龟蒙(?-约881),字鲁望,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举进士不第,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松江,以著书自娱。他的诗多愤世嫉俗之作,讽刺尖刻,新颖犀利,另有一些篇章表现他隐逸避世的思想。在此诗中,写中秋时分。天高气爽。秋草正黄,放牛江边,是牛的欢乐时刻,你看那五只牛,一会儿搭肩并尾,互相偎依。一会儿撒欢奔跑,你东我西。闻荒坡,登断堑,随心所欲,乐如顽童。更为有趣的是,时有小鸟儿立在牛背上,和牛如亲密的伙伴。带着细雨归牧时,似乎感到炊烟都是潮湿的。高启的《牧牛词》,写的是牧牛时牧童的欢乐。诗曰:“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县(今苏州市)。人,是元末明初的重要诗人。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周辞不受,返青丘授徒自给。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殿遗址修建知府衙门,并请高启写《郡治上梁文》,此事被人告发,将高启腰斩于市。高启的诗,意多含蓄,善子运闻细节描写,反映农家生活的乐府最为可读,《牧牛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一开始,模拟牧童之间的对话:“你的牛角弯曲,我的牛尾秃细。”以下八句,以牧童的口吻写其与牛相得之乐。他们手持短笛与长鞭,相约外出放牛,在南边的田埂上,或在东边的山冈上相互追逐、嬉戏。牛的劳累饥饿,牧童最为清楚,他们骑在牛背上唱歌。坐在牛身旁休息,夜晚还偎依在牛的身边睡觉。长年与牛为伴,亲如兄弟,十分快乐,“但恐输租卖我牛”,欢乐中突然插入一种忧虑,折射出当时农民因赋租苛重,生活风雨飘摇,朝不保岁。
牛是一种勤劳的动物,也是一种吉祥的动物,祝读者诸君牛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