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的“政治正确”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做饭这件事情,我从小就有点政治不正确。
  小学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回家自己给父母做一顿饭,并据此写一篇作文。饭倒是做熟了,可过程实在是手忙脚乱、苦不堪言。灶台上那架大铁锅,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以后长到了一米七多,也依旧觉得炉灶太高,炒锅太重,做饭是一件超出我个人能力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完全没有主流的、似乎应该有的喜悦和成就感。几乎每个同学都在作文里写:“看着一桌子的饭菜,我心里充满了自豪”,以及“自己做的饭,吃起来分外香!”,而我感受到的,只有油烟、疲惫,以及一通忙乱之后消失殆尽的胃口。
  小时候,这种政治不正确并没有怎么影响到我。对于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不做家务只是瑕不掩瑜。况且在我家,这还有理论支持:我的爸爸,因年幼丧父而不得不中断了他酷爱的学习生涯。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再遭受这样的委屈,他希望他们心无旁骛地读书、长大。他认为,读书的好时光就那么几年,而做饭这件事,八十再学也能会。
  做饭这件事直到我结婚时,才又被提上日程。有一种类似于仪式感的东西在心里升起:既然“成家”了,就应该在“家”吃饭。恰好那时刚刚离开了职场,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便顺理成章地开始操练。挫败感常有——在下挂面时,拿捏不定是该一次性下入几人的分量,还是应该一次只下一人量?甚至还闹出过分不清冰箱的冷冻冷藏,把冰激凌放入冷藏而把青菜放入冷冻的笑话。但磕磕绊绊,在汗流浃背和边学边做中,终于实现了“回家吃饭”的仪式。
  但很快,我的做饭生涯就又被怀孕这件事给打断了。保姆来来去去,但都接住了做饭的活儿。一晃已是七八年,孩子都要上小学了。用了三年多的保姆,因故离开,随着孩子日渐省心,也没太大动力再去跑中介,寻找可遇不可求的好保姆,于是购置了扫地机、洗碗机,想借助自动化的辅助来自力更生。
  我先生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意见。他断言:“你不适合做饭,你也不会爱上做饭。”可我总觉得家里得做饭才像个家,才“政治正确”。你看那些电视广告,每拍到逢年过节,大家喜聚一堂的场景,总是有个人在厨房做饭。有了穿着围裙的爸爸或妈妈,似乎家才更像家。再说了,不是人人都会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吗?一想到我娃从小到大没吃过几顿我做的饭,甚至一直认为她的妈妈根本不会做饭,我就难免有些歉疚。
  我先生认为我这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不过我还是坚持了“政治正确”。发心是好的,过程却是琐碎的。有天中午先生回来,望了望桌上的饭菜,又望了望我,说:“我觉得开始做饭的你,好落寞啊!”一说也还确实挺落寞,不那么游刃有余的一天三顿,不仅花了我实打实的时间精力,连精神都被带跑了。已经很久没有像以前一样,和谁讨论贸易战等热点问题了。每天睁开眼,脑子里想的就是冰箱里还有什么,今天要买什么、做什么。
  有时我会有点伤感,我会想父母将我抚养长大,让我接受良好教育,为的是让我现在在家一天做三顿饭吗?但随即我又开始警惕自己的政治不正确:一天三顿饭,也是对家庭有重大贡献、不可或缺的活儿呢!怎么能轻视?
  只是我确实还没太找到别人口中、筆下那种,做一顿饭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我的先生和孩子,他们很少狼吞虎咽,也基本不央求我下厨做一道拿手菜,只说虽然多年不曾下厨,手艺居然比当年好了很多。我想大概是因为我比以前成熟了很多,对生活的理解也日渐完善。虽然未曾实践,但这份成熟理解,却也不经意地渗透到了厨艺里吧。
  (徐贝荐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古人对天上人间的差异早有认识,《西游演义》中就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之说,因此衍生出很多穿越时空的奇事。  东汉郭宪的《洞冥记》中载,东方朔幼时曾离家出走,回来后,其母大惊,问:“你走了一年才回来,有啥可交代的?”东方朔自称路过“紫泥海”“虞渊”等地,食“丹霞浆”,饮“玄天黄露”,还反问道:“我上午离家、下午回来,哪里走了一年?”  无独有偶,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中载,刘晨、阮肇到山中采药时遇
期刊
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基本上对某些事情都没有自己的预先看法、感想、主张等,多半是被问到才会去思考。  “关于生育率下降,你怎么看?”  “生育率下降?!呃,那个……不好意思,我没想过……”  这样的反应十分平常。  我们不是哲学家,不会过于深入思考事情,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被别人问了一些问题之后,才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因此,提问者只要善加诱导,就能引导对方的反应。  “生育率下降的情况若继续恶化,
期刊
闲着没啥事时,便在手机上看一些趣人趣事。先看的是一位女士,她是武术界的奇人,功力非凡。这位女士叫闫芳,她最有表现力的绝技是“隔山打牛”。当她的徒弟轻轻被她一碰,她就利用所谓的“传导力”,把徒弟们震飞。她的徒弟估计营养都很好,每个人都身强体壮,弹跳力也不错。她一发功,男女徒弟们便瞬间乱窜乱跳,动作逼真,就差口吐白沫,两眼翻白了。  闫芳女士每一次把水牛般身材的徒弟们震飞之后,总是看着他们在半个网球场
期刊
所有的孩子都知道,放大镜可以烤死一只蚂蚁。幸运的是,便利店里没有大到可以烤死一个人的放大镜,但是只要你有足够多的人和很多面镜子,就可以对某个人造成比晒伤更多的伤害。  在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小小中暑事件》中,一个总统构思了一个邪恶的计划,来对一个不公正的裁判进行反击。他给了50000名士兵免费的足球赛门票,并给了他们每人一块5厘米宽的反射板。士兵觉得他们需要以这种新颖的方式在比赛过程中表达不满
期刊
读中国历史,尤其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我们总会有这样一种印象,皇帝的位置不好坐,每时每刻都有人惦记着你的龙椅。作为一国之君主,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他人掌中之傀儡。这个“他人”就很多了,包括宦官、权臣,乃至于后宫。  但是话也说回来了,无论宦官和权臣有多大能耐,只要皇帝本人不是酒囊饭袋,就总有办法将其各个击破。  但是,有一种势力对于皇帝的影响,是任何皇帝都难以克服的,这就是太后——皇帝的母亲。当然,
期刊
人活着,总得有些念头来支撑自己走下去。  我收到过一些读者的留言,讲述各自伤感的时刻:  一个女士说:两周前,先生被公司裁掉了;今天是我,感觉突然没有了安全感。  一名学生说:人生第四次考研失败,前三次离成功都只有一步之遥,没想到这次又以两分之差落榜。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倒霉蛋,可当你发现谁都难免会遭遇烦心事,或许就不会总是耿耿于怀了。  去年年底,我离职了,不敢跟爸妈讲。他们打来电话
期刊
学生:如何让人喜欢?  导师:在他前面,走快些。  学生:如何让人厭恶?  导师:在他后面,走快些。  学生:为何?  导师:人从来都是热衷他前面的东西,畏惧他后面的东西。这是人类在远古狩猎时期遗传下的本能。所以,偶像只是追星族的臆想;现实生活中,偶像明星怕被粉丝认出。  (赵霞月荐自《今晚报》)
期刊
世界上銷量最高的书是什么?是《圣经》。《圣经》里有PPT吗?有图表吗?有章程吗?没有,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当一个故事让人们感到富有激情,解决了他们的困惑时,他们相信了故事,就会选择相信讲故事的你。这就是为什么宗教总是离不开故事。比起单纯的叙述,故事为什么更有力量呢?  故事比事实更招人喜欢  以色列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是这么说的:“故事”和“事实”来到一个村庄,人们看见“事实”就辱骂它、向它吐口
期刊
“东风镖局”——四级军士长马海峰喜欢这样称呼自己的连队。一列列看似平淡无奇的列车,车厢内却装载着国之重器,作为导弹押运兵,在万里铁路线上护卫大国长剑,“神秘!神圣!神气!”  导弹押运兵的名头听上去让人羡慕,“名山大川,尽收眼底”。可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一趟押运感受四季,一次任务历经春秋,一身伤病常伴左右”,“导弹列车”里的生活神秘而艰苦。  出任务  1978年8月,火箭军某团铁路运输连在那里成
期刊
在古代生活其实是非常艰辛的,俗话说穷文富武,习武必须保证营养,吃不起肉的话根本没有足够的体力长期练武。另外,要吃得饱吃得好不说,还需要各式武器以及马匹等装备。  所以在明代美洲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以前,民間能习武的大多数人,都是家里有钱的地主或富商,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新唐书》是这样介绍李白的:“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好施。”  所以李白其实也是习武之人,而且剑术很好。  郭沫若所写的《李白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