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56-01
平面设计专业是现在许多中职中专学校都开设的专业,首先因为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广,所以相对来说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比其他专业多。其次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必经过系统的造型和色彩训练,通过掌握相关的平面设计软件就可以进入到平面设计行业中,所以相对来说学生入行比较容易。
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名片设计、画册设计等领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网页设计、UI设计也算是平面设计的新领域。
现有的中职中专学校所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由于受到课时和学生素质的制约,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基础课课时不够
设计基础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修课,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审美能力的课程,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由这些课程打下的基础往往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在今后的从业道路上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的关键。即使是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这些课程也是不应该省略掉的。
而现有的学校大部分对平面设计有比较片面的认识,认为现在平面设计可以不用学习设计基础课了,所以对基础课不够重视,安排的课时较少,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计算机操作课体系构建不完整
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软件也多种多样,现今主流的平面设计软件主要有ADOBE公司出品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主要用于对位图图像的修改及图像的合成;ILLUSTRATOR,主要用于对矢量图的创作和修改。INDESIGN,主要用于对书籍和画册的排版,这三种软件构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平面设计领域,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并且各个软件之间有很好的兼容性。
而在许多学校中,针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软件课只开设了PHOTOSHOP,另两个软件安排课时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安排。这样的课程体系就造成了学生所学的技能结构不完整,不能掌握专业领域中的全部应用软件,那么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限制。
三、现有课程学习不够深入
要能熟练应用一种软件,就要有充分的时间去不断的做练习。这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充足的课时。而许多学校现有练习课时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练习需要。由于课时安排少,又缺乏相应的指导,所以学生在学完某个软件之后,由于没有练习的时间,所以很快就会忘记该软件的操作。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不得不再进入社会的培训机构去重复学习相关的软件,才能达到行业要求的水平。
四、缺少有针对性的等级证书考试
现今的各行业都有相应的资格准入制度,要想进入一个行业,首先就要有能代表这个行业水准的资格证书,以证明具备了进入这个行业的某种技能。中专教育是技能教育,取得某种技能资格证书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某种技能,更是就业所必须的。
大部分学校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没有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考试,学生毕业时拿着计算机操作员的技能证书去应聘平面设计的工作,用人单位不仅会质疑学生的技能,也会质疑学校的专业程度。
五、缺少与平面设计相关的实践课程
中专学生的优势在于熟练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找到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员工。根据这种需求,学校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理论之后,安排实践课,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有最基本的实践经验。
这些实践课的内容包括对纸张的认识、对印刷流程的了解和掌握、对喷绘的操作等等。
六、缺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掌握技能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技能的重要,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提升,那么这种教育也是不全面的。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即使有再出色的专业技能,也不能有很好的发展。
中专的课程安排往往重视了技能课程的安排,轻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也就偏离了育人的教育本质。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道德品质良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公民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平面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有一些最基本的专业上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素质,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根据对设计公司的调研发现,经营比较正规的公司,对从业人员都会有一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1.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2.二、具有一定的设计思维
3.能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相关软件
4.掌握基本的印刷知识
5.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设计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在设计公司中,一个项目是由一个小组来合作完成的,这就要求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客户的想法和要求为自己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有别于表现自我意识的纯艺术创作的。
从以上的分析看,学校如果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平面设计从业人员,就一定要整合课程设置,使之更适合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那么该如何构建平面设计的课程体系呢?
首先合理的平面设计课程应该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
人文素质培养课程除了学校的日常德育课程外,还应该安排可以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电影欣赏等课程。
而专业技能又应该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是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专业设计课包括针对不同专业的设计思维课程例如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名片设计、海报设计、图形设计、包装设计等。
其次是计算机操作课程,平面设计领域必须掌握的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三大常用平面设计软件。
第三就是实践课程,包括对纸张的认识、对印刷流程的掌握,对特种印刷工艺的了解,初步的调色能力,还包括对常用的喷绘的了解和使用等等。
除了有合理的课程设置,还应有充分的课时和教师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具备该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平面设计专业是现在许多中职中专学校都开设的专业,首先因为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广,所以相对来说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比其他专业多。其次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必经过系统的造型和色彩训练,通过掌握相关的平面设计软件就可以进入到平面设计行业中,所以相对来说学生入行比较容易。
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名片设计、画册设计等领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网页设计、UI设计也算是平面设计的新领域。
现有的中职中专学校所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由于受到课时和学生素质的制约,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基础课课时不够
设计基础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修课,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审美能力的课程,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由这些课程打下的基础往往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在今后的从业道路上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的关键。即使是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这些课程也是不应该省略掉的。
而现有的学校大部分对平面设计有比较片面的认识,认为现在平面设计可以不用学习设计基础课了,所以对基础课不够重视,安排的课时较少,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计算机操作课体系构建不完整
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软件也多种多样,现今主流的平面设计软件主要有ADOBE公司出品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主要用于对位图图像的修改及图像的合成;ILLUSTRATOR,主要用于对矢量图的创作和修改。INDESIGN,主要用于对书籍和画册的排版,这三种软件构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平面设计领域,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并且各个软件之间有很好的兼容性。
而在许多学校中,针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软件课只开设了PHOTOSHOP,另两个软件安排课时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安排。这样的课程体系就造成了学生所学的技能结构不完整,不能掌握专业领域中的全部应用软件,那么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限制。
三、现有课程学习不够深入
要能熟练应用一种软件,就要有充分的时间去不断的做练习。这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充足的课时。而许多学校现有练习课时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练习需要。由于课时安排少,又缺乏相应的指导,所以学生在学完某个软件之后,由于没有练习的时间,所以很快就会忘记该软件的操作。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不得不再进入社会的培训机构去重复学习相关的软件,才能达到行业要求的水平。
四、缺少有针对性的等级证书考试
现今的各行业都有相应的资格准入制度,要想进入一个行业,首先就要有能代表这个行业水准的资格证书,以证明具备了进入这个行业的某种技能。中专教育是技能教育,取得某种技能资格证书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某种技能,更是就业所必须的。
大部分学校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没有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考试,学生毕业时拿着计算机操作员的技能证书去应聘平面设计的工作,用人单位不仅会质疑学生的技能,也会质疑学校的专业程度。
五、缺少与平面设计相关的实践课程
中专学生的优势在于熟练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找到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员工。根据这种需求,学校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理论之后,安排实践课,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有最基本的实践经验。
这些实践课的内容包括对纸张的认识、对印刷流程的了解和掌握、对喷绘的操作等等。
六、缺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掌握技能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技能的重要,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提升,那么这种教育也是不全面的。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即使有再出色的专业技能,也不能有很好的发展。
中专的课程安排往往重视了技能课程的安排,轻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也就偏离了育人的教育本质。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道德品质良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公民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平面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有一些最基本的专业上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素质,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根据对设计公司的调研发现,经营比较正规的公司,对从业人员都会有一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1.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2.二、具有一定的设计思维
3.能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相关软件
4.掌握基本的印刷知识
5.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设计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在设计公司中,一个项目是由一个小组来合作完成的,这就要求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客户的想法和要求为自己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有别于表现自我意识的纯艺术创作的。
从以上的分析看,学校如果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平面设计从业人员,就一定要整合课程设置,使之更适合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那么该如何构建平面设计的课程体系呢?
首先合理的平面设计课程应该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
人文素质培养课程除了学校的日常德育课程外,还应该安排可以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电影欣赏等课程。
而专业技能又应该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是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专业设计课包括针对不同专业的设计思维课程例如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名片设计、海报设计、图形设计、包装设计等。
其次是计算机操作课程,平面设计领域必须掌握的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三大常用平面设计软件。
第三就是实践课程,包括对纸张的认识、对印刷流程的掌握,对特种印刷工艺的了解,初步的调色能力,还包括对常用的喷绘的了解和使用等等。
除了有合理的课程设置,还应有充分的课时和教师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具备该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