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血栓的常规用药方法,但溶栓效果会受血栓形成时间及用药剂量的影响,如何提高血栓病患者的溶栓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超声及微泡造影剂治疗血栓的实验和研究已逐渐成为治疗各种急性、慢性血栓的新方法,其应用前景为人们所看好。随着对超声波生物效应研究的不断提高,超声不仅仅应用于诊断,超声的治疗作用亦倍受关注,而作为提高超声诊断率的微泡造影剂的发展,把超声从诊断方面推向了治疗方面的新高度。以往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急性血栓上,对于慢性血栓很少问津。慢性血栓的溶栓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然而,临床上有很多血栓患者往往都过了急性期,对于慢性血栓的疗效急需研究解决。血栓是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结构。不同时期的静脉血栓治疗效果不同,急性血栓不稳定,治疗效果好,慢性血栓相对稳定,治疗效果差。目前,临床急需对各种不同时期血栓的溶栓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的治疗时期,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剂量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系统性溶栓和经导管直接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与外周溶栓治疗相比,提高了溶栓效率,减少了溶栓药物用量,同时既避免了外周溶栓治疗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又避免了外科切开取栓治疗的大创伤和术后切口不愈合,淋巴瘘的并发症。导管接触性溶栓目前已成为治疗血栓的常用方法。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是新推出的一项无创评价组织弹性的新技术,可用于血栓弹性的定量分析。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解决了生物组织弹性重构边界条件的统一问题,降低了组织弹性重构的复杂程度,并可近似统一不同生物组织的弹性重构方法。该技术用于血栓的弹性分析,可评估血栓的硬度,分析血栓的形成时期。~1研究方法:1、取健康志愿者静脉全血1.0ml/份,共100份,置于5ml离心管中,在37~0c水浴箱内放置,分成5组,分别于血栓形成后1天、3天、7天、14天、21天取出,称血栓的初始重量。再将每组分成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组、尿激酶加微泡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因素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测量血栓的残余重量。计算血栓的溶栓率。溶后血栓病理分析。并分析不同时期血栓的栓龄与溶栓率的相关性。2、成年健康杂种犬45只,制备血栓动物模型。任选一侧股静脉在其近、远端分别结扎,距离约4cm,并向腔内注入用生理盐水5ml稀释的凝血酶100单位,经超声及x-线血管造影证实血栓形成。实验犬按造模时间的不同分成5组,分别为栓龄1天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再将每组分成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因素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进行溶栓疗效的评估。并取血栓段血管进行病理分析。3、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临床表现、体征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共30例,其中3天及3天以内的血栓:9例,4天-2周血栓:14例,大于2周血栓:7例。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测量血栓的VTQ值。根据测量深度的不同分别测量≤3cm深度时的速度,>3cm深度时的速度及平均深度时的速度,即前2个速度的平均值。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进行不同时期血栓不同深度的VTQ值分析,找出不同时期血栓的相关性。结果:1、从整体趋势中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时期体外血栓其溶栓率在不同处理因素中从低至高分布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尿激酶加微泡组,尿激酶加超声组。尿激酶加超声组溶栓效果最好。从时间的趋势上分析,7天以内的血栓溶栓效果较为理想,溶栓率在50%左右,超过7天血栓溶栓效果差,14天血栓及21天血栓的溶栓率仅在30%以下。血栓的栓龄与溶栓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尿激酶组-0.769,尿激酶加超声组-0.706,尿激酶加微泡组-0.800及对照组-0.231。镜下观察血栓结构,未经处理的血栓红细胞分布均匀,纤维网架结构紧密。而经超声照射后的血栓内见裂隙及空泡,周边带纤维网架结构疏松,红细胞间隔增大,血栓内部结构破坏。2、彩色多普勒及X-线血管造影显示经治疗后于血栓段血管内可见不同程度的血流通过。治疗后不同时期血栓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血流再通分级不同。1天栓龄的血栓,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再通分级相同,均为100%。随着血栓形成时间的延长,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血流再通分级均增加,由Ⅰ级逐渐到Ⅳ级。不同处理组血栓栓龄与再通分级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尿激酶组0.939,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0.949。1天血栓尿激酶组与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的再通分级相同,与对照组比较P=0.025,3天血栓再通分级对照组与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相比,分别为P=0.003,P=0.001,7天血栓再通分级对照组与尿激酶组、尿激酶加超声及微泡组相比,分别为P=0.013,P=0.005,14天血栓、21天血栓再通分级组间比较,分别为P=0.264,P=1。3、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栓的VTQ值,3天及3天以内的血栓(1组)的VTQ高于4天-2周的血栓(2组)及大于2周的血栓(3组)的VTQ。各组组内比较不同深度的VTQ值,1组中深度小于3cm处与平均深度处的VTQ值无明显差别。2组及3组中各深度的VTQ值均无明显差别。随着血栓形成时期的增加,VTQ值减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各深度分别为:深度小于3cm处0.53,深度大于3cm处0.38,平均深度0.56。结论:1、在体外环境下超声介导尿激酶可明显增加血栓的溶栓率,单独应用微泡介导尿激酶增加体外血栓的溶栓效果不如应用超声波。2、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与尿激酶共同应用,具有一定的溶栓效应,可以起协同作用,减少尿激酶的用量,并可降低由溶栓带来的并发症,在溶解血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急性血栓溶栓效果好,慢性血栓溶栓效果差。血栓形成超过21天再进行常规药物溶栓,达不到理想的溶栓效果,反而增加副作用的风险率。4、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可准确测量血栓的弹性,对血栓的弹性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血栓的硬度进行间接的评估。5、随着血栓形成时期的增加,血栓的弹性减低,血栓的硬度增加。血栓弹性的测量,不同深度的弹性值有所不同,故在测量时应取不同深度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