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听写”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e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历史教学生涯中,特别是在现在的开卷考试,学生的学习成绩老是提不高,我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次和同事的闲谈中,说到狠抓“听写”能提高学生成绩,我恍然大悟。“听写”这一教学形式,大多是应用在小学的教学中。目前,除了初中语文、英语教学偶尔应用这一方式进行教学外,其他学科几乎不再应用。我为何也不试一试,于是在我以后的教学环节中多一个了“听写”。经常应用听写进行历史教学,不但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受到良好效果。
  中学历史教学涉及中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民族关系等,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基础知识。而一些历史知识线索繁杂、内容枯燥,学生掌握较为困难,这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障碍。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思维能力、鉴别能力等,而培养这些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实现,听写是检验这一能力能否实现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证实,即使学生在一堂课内完全能掌握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遗忘。因而,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课本,进行归纳和复习,既减少遗忘,又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检验复习学习效果可以多样化,如课堂提问、单元测试、综合考试等。课堂提问,由于时间限制,教师仅仅能了解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可能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否则,完不成本堂课的教育教学任务;采取考试方式,要出题、印刷、监考等,往往要兴师动众。但听写却轻车熟路、简便易行,既减少了上述环节的弊端,又能全面检验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可以分如下步骤进行:
  1.准备阶段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不能光靠教师的说教。“听写”的突出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初中历史课每周仅两节课,每节课除6~7页的正文外,还有插图、表格、注释等大量内容。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象阅读语文一样逐字逐句地去对待,学生课后也不可能象学习语文一样天天学习。因而造成一种有历史课学历史,无历史课不看书的局面,不利于历史教学。针对这种现象,每授完一节新课,我从不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只是让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和重难点将学完的新课课下多阅读几遍,准备下节课听写。
  2.听写阶段
  利用课堂5~7分钟时间,教师或指定一位学生根据上节课所讲的基础知识、重难点,结合阅读情况,以填空、问答等形式在作业本上默写下来。如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时,听写的内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的标志、领导人物、领导阶级、重要战役、颁布文献、性质、结束标志及影响等各是什么?这些默写内容,基本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听写结束后,教师收齐批改,有时也可以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抽查。
  通过课堂5分钟的听写,其作用表现在:
  2.1督促阅读功能。通过阅读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读取大量学习资料。如阅读材料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警句、名人名言等,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通过阅读,能回答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什么、为什么等。同时,会在细心阅读的基础上产生质疑,提出问题。例如:有的学生通过阅读“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内战”两课,便提出它们有什么区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力,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2.2诊断反馈功能。通过听写,学生会出现种种错误,如中国古代史中将“五铢钱”写成“五株钱”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写成“蒸气机”。当然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通过听写为达到以后不重复出现错误,获得正确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听写错误,还会为教师以后上课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其中不乏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2.3激励促进功能。通过听写,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使其感受到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会一如既往地准备下节课的阅读。特别是学生听写全对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心里想下次我还要争取全对,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4自觉更正功能。当听写完毕后,学生会很自觉地打开课本,迅速查找没有听写正确的内容,甚至相互讨论,在短时间内找出错误原因,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传统考试中即使不会,也无法在第一时间查找原因的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听写”这一教学手段,在初三复习课时,应用极为方便。可以将复习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让学生进行听写,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辨别能力,培养了注意力,减少了教师打印、印刷等环节,节省了时间。既检查了学生的复习、学习效果,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当然,教师在准备过程中,不要使听写内容过偏过难,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積极性。应用听写这一形式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培养了持之以恒的毅力。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概括能力和书写能力等,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教学走出了为考试而背提纲、大量做练习题的路子,将学习内容化整为零,减少了总复习时的难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按着正确有效的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担,要遵循有序、有效、有益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期刊
孩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又如一只出壳的雏鸟,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使他长出羽毛丰满的翅膀,去迎接风雨的洗礼飞向未来向往的高空。  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鲁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一文中就曾热情地赞美儿童的幻想。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
期刊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物理课程要求和具体实验教学实践中的矛盾,职业中学物理课实验教学势在必行,本文提出改革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以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突破口,立足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逐渐加大改革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操作能力,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所列的实验,明确实
期刊
德育作为教育的首位,历年来一直为社会所重视。学校音乐教育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结合音乐教材,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使学生在音乐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把握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
期刊
【摘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对实验问题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异;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不拘一格,多方设想。不断地运用发散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才能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从而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
期刊
【摘要】田径教学讲究教法,但是,由于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传统的教法已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对传统的教法如何取其精华,面对课改又如何改革创新教法,值得研究。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田径教学教法的创新。  【关键词】田径教学,教法,创新    我们认为:田径教学中的分解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应当肯定,而在教法创新上应围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做文章,归纳起来,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分解法  分解法就是把复杂的动作
期刊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一项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科学性工作,具有极强的技巧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收全改”。  这是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教师通过全收、全批、全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章节的教学,知己知彼,备好下面的课。学生接到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本,心里有种踏实感
期刊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关于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一直是相关学者争论的焦点。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是多媒体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本文以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为出发点,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及当前多媒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提出了可行性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初中数学,初中生    初中数
期刊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乃真、善、美之物,须以美去教化于人。”(李若禅语,我国现代国画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的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育就是审美能力的教育,它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美的理解、
期刊
班会课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主要隧道,是班主任了解班集体和掌握每个学生思想言行、学习等情况的主要环节。因此上好班会课是整个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内容,可以说班会课上得好与差往往能决定一个班班风的好坏。那么,班主任老师怎样才能上好班会课呢?对此,我个人有几点粗略的看法。  首先,班主任不能把班会课等同于其它文化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发觉会有这样的老师把班会课上成语文或数学课,还有的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