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迅速扩张让常态化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加强媒体融合力度,广播节目样式更加多样化,其中广播记录片的出现让受众耳目一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文化类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下简称“文化印记”),以声音作为纪录片主要呈现形式,编排设计成为广播纪录片,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和时代变迁,以“广播纪录片”形式雕刻文化印记,旨在记录中国故事,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文化印记”的播出收到广大听众广泛好评。本文试图分析“文化印记”利用声音元素具有哪些文化传播优势和这一精品节目是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推进文化传播的。
一.廣播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重要性
纪录片是从真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创作和编辑,以客观现实中的真人真事为主要表现对象,经过精细地艺术编辑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利用这种真实性记录和引发受众思考,是一种赋有艺术性的影视表现形式。纪录片大多为影视纪录片,声音作为一种表现元素在纪录片早起发展时期就已经被采用但一直未被得到充分认识和运用。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占领市场引发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传统媒体企业关注媒体融合并不断尝试,广播纪录片的编排和制作即是一种有益探索。广播的最大魅力,是声音。广播纪录片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影视纪录片不同的是,广播纪录片没有画面,完全依靠音乐、音效、解说词构成,通过声音再现真实的世界,所以声音在广播纪录片创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广播纪录片产品数量并不可观。
声音在纪录片中,特别是在广播记录片中,是重要的叙述元素、艺术元素和美学元素。电视纪录片中声音元素是为了配合画面在呈现,而在广播纪录片中声音是全部元素,但这一特点恰恰可以地体现出声音的巨大魅力,用声音体现内容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用声音去表达出品人想要表达的全部思想、利用声音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提高广播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二、声音元素在文化传播进程中的优势
所谓文化传播可理解为是我们人类社会文化由文化的发源地向外部辐射和传播,经媒介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类人群传播的过程。在文化传播的进程中,媒介分类与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广播作品中声音元素在文化传播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广播纪录片选择利用声音形式传递信息是因为声音具有特殊的天然优势,声音不依托画面出现,可以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唤起听众的一些记忆,根据音乐、音效和解说词让听众们脑洞大开,构建起非常形象的画面,产生联想并激发心灵触动,并由此回忆起过往的场景、事件和情感,引发深度思考。
另外,音频类作品具有很强的伴随性、便利性和互动性,方便听众们参与和感受。无论是在传统的广播形式和新媒体各类音频客户端,声音类作品的收听率保持平稳且呈现上升趋势,在目前多种媒介形态剧烈变化中还能保持稳定说明音频类作品是文化传播中重要渠道。
“文化印记”这一广播纪录片旨在反映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题材涉及地方方言、传统工匠、文化习俗、古村风貌、传统职业、戏曲曲调等内容,以上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音频形式展现。这是一部细腻的声音力作,其中的每一集基于声音进行艺术化的故事表达,设计采用真实的音乐曲调与娓娓道来的解说词相得益彰,在讲述的同时拓展着表现空间,很好地做到入耳入心,让不同层面的听众们更易接受。“文化印记”中大多内容属文化类,对于听众具有一定的贴近性,播出内容中很多都能产生互动话题,在听众中易引起共鸣,因此文化与声音作品先天就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三、声音如何推进文化传播
媒体在文化传播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传播具有广泛性甚至是爆炸性影响。媒体作品常常是可以创造和引领潮流的,承载着文化中的优秀美好内容,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媒体作品的传播可以唤起受众对文化价值的追求,推动受众们进行思考,反思问题和思考继续前行的方向。“文化印记”广播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体作品受到了听众们的喜爱并引发了共鸣,其中大量运用了真实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声音、选择了很多容易凸显出声音特色的方言、市井声音和音乐,比如“方言季”就选择了四川、上海和陕西等地方言或相关元素,以下选择以“四川好巴适”这一集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采集并使用贴近生活的声音元素,让听众在节目中感受到真实场景并唤醒真实记忆。在“四川好巴适”这一集中开头首先采用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童谣、民谣、市井叫卖声和街边小店老板的招呼声,让听众们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四川“声音”。“成都是有味道的,鲜香而醇浓,麻辣而清爽。这也是天府之国四川的味道。”主持人苏扬温暖闲适地开始了他的讲述,直点主题,让听众们很快领会主要内容,随着悠扬的垫乐和他轻松的讲述中去了解四川生活,对于为了某些原因离开家乡的四川人是心灵的慰籍和乡音乡情的思念。
第二、音频传递信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受众完全通过声音获取信息,入耳入心。一般来说,音频作品在传递主要信息的之外会利用语言、音效、音乐进行辅助,这就会使受众在接收主题信息的同时唤起记忆,构建画面,联想情感或是引发思考。“渐行渐远的老宅”这一集中以童声“弟子规”开始,在节目之初就让听众对于本集主题有了指引性的认识。随着苏扬点名“温沟村”,几乎可让受众们了解这一集在于弘扬传统文化和记录传统村落在文化传承中的珍贵印记。温家后人操着一口洛阳口音,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和发生的趣事,介绍着传统村落“温家大院”的历史故事和家族精神。传统村落的后人看着老屋的随着改革开放引来的后期开发和变化,心中都表现出慢慢怀念和不舍。古老村落的旅游开发和后期建设所带来的商业效应,再也没有那珍贵的古朴和宁静了,引人深思。
第三、音频节目普遍互动性更强,受众参与度强,而文化类内容具有较强的贴近性,更容易成为互动话题。“字字珠玑传祖训”一集中,祖训凝结着祖先的智慧,体现着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讲述中有的深刻隽永,有的简明直白并显得非常质朴,传递在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心。祖训有的刻在祠堂里,有的写进家谱里,像一把“严苛”的戒尺,无形而又强大的约束着一代代族人的行为。这些历史的教诲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越发多元化,祖训还能不能继续传递,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作用?会不会在我们心中驻足停留?这些都容易引起受众的讨论和反思。
当今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忙于经济建设和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容易忽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但这是新时代的要求,受众们可以自觉地进行思考和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热度和受众参与人群数量节节攀升。
“文化印记”系列报道的播出引起了听众广泛共鸣,很多听众愿意参与讨论并表示对此类节目的支持,每期都有观众发表留言,积极互动并多次表示国家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传承。但从目前音频节目市场来看,文化类音频节目虽然很多,但像“文化印记”这种专注与传播传统文化的纪实类声音纪录片还很少。尽管此类音频节目大有市场,却亟待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创作和传播。但笔者认为,在媒体在自身求新求奇的过程中,要坚守创作原则要注意不要将文化世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在未来的创作实践中,期盼创作者能强调真实质朴的表现手法,讲述和记录一些精品文化,采用多种艺术化处理去积极尝试创作出更多精品节目,努力实现让听众们“入耳入心”。
参考文献:
[1]杨击.纪录片三论:源起、构造和真实性[J].新闻大学, 2016(06): 12-13
[2]曹宇.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J].新闻爱好者, 2011(03): 109-110
[3]瞿卫军. 纪录片中的声音设计[N].中国电影报, 2011-08-18(033).
[4]潘惠英.优秀纪录片的生产与市场拓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2-11 (007)
一.廣播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重要性
纪录片是从真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创作和编辑,以客观现实中的真人真事为主要表现对象,经过精细地艺术编辑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利用这种真实性记录和引发受众思考,是一种赋有艺术性的影视表现形式。纪录片大多为影视纪录片,声音作为一种表现元素在纪录片早起发展时期就已经被采用但一直未被得到充分认识和运用。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占领市场引发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传统媒体企业关注媒体融合并不断尝试,广播纪录片的编排和制作即是一种有益探索。广播的最大魅力,是声音。广播纪录片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影视纪录片不同的是,广播纪录片没有画面,完全依靠音乐、音效、解说词构成,通过声音再现真实的世界,所以声音在广播纪录片创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广播纪录片产品数量并不可观。
声音在纪录片中,特别是在广播记录片中,是重要的叙述元素、艺术元素和美学元素。电视纪录片中声音元素是为了配合画面在呈现,而在广播纪录片中声音是全部元素,但这一特点恰恰可以地体现出声音的巨大魅力,用声音体现内容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用声音去表达出品人想要表达的全部思想、利用声音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提高广播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二、声音元素在文化传播进程中的优势
所谓文化传播可理解为是我们人类社会文化由文化的发源地向外部辐射和传播,经媒介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类人群传播的过程。在文化传播的进程中,媒介分类与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广播作品中声音元素在文化传播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广播纪录片选择利用声音形式传递信息是因为声音具有特殊的天然优势,声音不依托画面出现,可以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唤起听众的一些记忆,根据音乐、音效和解说词让听众们脑洞大开,构建起非常形象的画面,产生联想并激发心灵触动,并由此回忆起过往的场景、事件和情感,引发深度思考。
另外,音频类作品具有很强的伴随性、便利性和互动性,方便听众们参与和感受。无论是在传统的广播形式和新媒体各类音频客户端,声音类作品的收听率保持平稳且呈现上升趋势,在目前多种媒介形态剧烈变化中还能保持稳定说明音频类作品是文化传播中重要渠道。
“文化印记”这一广播纪录片旨在反映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题材涉及地方方言、传统工匠、文化习俗、古村风貌、传统职业、戏曲曲调等内容,以上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音频形式展现。这是一部细腻的声音力作,其中的每一集基于声音进行艺术化的故事表达,设计采用真实的音乐曲调与娓娓道来的解说词相得益彰,在讲述的同时拓展着表现空间,很好地做到入耳入心,让不同层面的听众们更易接受。“文化印记”中大多内容属文化类,对于听众具有一定的贴近性,播出内容中很多都能产生互动话题,在听众中易引起共鸣,因此文化与声音作品先天就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三、声音如何推进文化传播
媒体在文化传播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传播具有广泛性甚至是爆炸性影响。媒体作品常常是可以创造和引领潮流的,承载着文化中的优秀美好内容,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媒体作品的传播可以唤起受众对文化价值的追求,推动受众们进行思考,反思问题和思考继续前行的方向。“文化印记”广播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体作品受到了听众们的喜爱并引发了共鸣,其中大量运用了真实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声音、选择了很多容易凸显出声音特色的方言、市井声音和音乐,比如“方言季”就选择了四川、上海和陕西等地方言或相关元素,以下选择以“四川好巴适”这一集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采集并使用贴近生活的声音元素,让听众在节目中感受到真实场景并唤醒真实记忆。在“四川好巴适”这一集中开头首先采用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童谣、民谣、市井叫卖声和街边小店老板的招呼声,让听众们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四川“声音”。“成都是有味道的,鲜香而醇浓,麻辣而清爽。这也是天府之国四川的味道。”主持人苏扬温暖闲适地开始了他的讲述,直点主题,让听众们很快领会主要内容,随着悠扬的垫乐和他轻松的讲述中去了解四川生活,对于为了某些原因离开家乡的四川人是心灵的慰籍和乡音乡情的思念。
第二、音频传递信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受众完全通过声音获取信息,入耳入心。一般来说,音频作品在传递主要信息的之外会利用语言、音效、音乐进行辅助,这就会使受众在接收主题信息的同时唤起记忆,构建画面,联想情感或是引发思考。“渐行渐远的老宅”这一集中以童声“弟子规”开始,在节目之初就让听众对于本集主题有了指引性的认识。随着苏扬点名“温沟村”,几乎可让受众们了解这一集在于弘扬传统文化和记录传统村落在文化传承中的珍贵印记。温家后人操着一口洛阳口音,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和发生的趣事,介绍着传统村落“温家大院”的历史故事和家族精神。传统村落的后人看着老屋的随着改革开放引来的后期开发和变化,心中都表现出慢慢怀念和不舍。古老村落的旅游开发和后期建设所带来的商业效应,再也没有那珍贵的古朴和宁静了,引人深思。
第三、音频节目普遍互动性更强,受众参与度强,而文化类内容具有较强的贴近性,更容易成为互动话题。“字字珠玑传祖训”一集中,祖训凝结着祖先的智慧,体现着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讲述中有的深刻隽永,有的简明直白并显得非常质朴,传递在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心。祖训有的刻在祠堂里,有的写进家谱里,像一把“严苛”的戒尺,无形而又强大的约束着一代代族人的行为。这些历史的教诲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越发多元化,祖训还能不能继续传递,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作用?会不会在我们心中驻足停留?这些都容易引起受众的讨论和反思。
当今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忙于经济建设和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容易忽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但这是新时代的要求,受众们可以自觉地进行思考和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热度和受众参与人群数量节节攀升。
“文化印记”系列报道的播出引起了听众广泛共鸣,很多听众愿意参与讨论并表示对此类节目的支持,每期都有观众发表留言,积极互动并多次表示国家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传承。但从目前音频节目市场来看,文化类音频节目虽然很多,但像“文化印记”这种专注与传播传统文化的纪实类声音纪录片还很少。尽管此类音频节目大有市场,却亟待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创作和传播。但笔者认为,在媒体在自身求新求奇的过程中,要坚守创作原则要注意不要将文化世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在未来的创作实践中,期盼创作者能强调真实质朴的表现手法,讲述和记录一些精品文化,采用多种艺术化处理去积极尝试创作出更多精品节目,努力实现让听众们“入耳入心”。
参考文献:
[1]杨击.纪录片三论:源起、构造和真实性[J].新闻大学, 2016(06): 12-13
[2]曹宇.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J].新闻爱好者, 2011(03): 109-110
[3]瞿卫军. 纪录片中的声音设计[N].中国电影报, 2011-08-18(033).
[4]潘惠英.优秀纪录片的生产与市场拓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2-11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