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位每天直接与心脏面对面的心外科专家看来,心脏是人体一生中最辛苦的器官,只要人活着它就在“干活”。它如此重要又无可替代。张主任说,他年轻时也和很多人一样,对健康不是很重视,总觉得什么冠心病、心梗等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作为一名心外科大夫,见多因心、肺问题向他求医的患者,他逐渐意识到:如果不注意,躺在手术台上的下一个可能就是你自己。如果你和他一样爱吸烟、熬夜、胡吃海塞、不爱运动,他们的心脏出了问题,谁能保证你的就不出问题呢?真出问题,后悔就晚了。
正是来自患者的“反面刺激”,加上年龄的增长,让张主任对护心更加重视起来。他将自己的护心之道总结为20个字:
饮食养心。饮食过量会导致能量过剩,脂肪越积越多便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会影响血管及心脏健康。他也吃肉,但却会努力控制住摄入量。
运动保心。不管多忙,张主任每天至少会坚持走路三四十分钟,周末还会去爬山或者游泳。很多人觉得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了,肯定消耗了足够的能量。实际上,工作的劳累与运动是两码事。他说,外科大夫一天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但依然达不到运动的效果。而走路时,受腿部肌肉收缩的挤压,血管的弹力会增强,这对心脏也会有好处。
烟酒伤心。实际上,十多年前他自己就是个烟民,酒量也不小,一次能喝小半斤白酒。出于对心脏和健康的重视,他现在已戒烟,一般很少喝酒了,连饮料都喝得不多。
情绪平心。他说,着急、上火就容易得病。生活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我们一定要看开,要善待自我。
睡觉调心。张主任入睡特别快,也不会早醒,每天基本保证7小时的睡眠,其法宝便是心里不装事。
——张健群,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房主任、心外科教研室主任。
胖人都要勤查血糖
在门诊中,经常有这样的老人,他们每年都参加体检,结果显示体重超标却视而不见,直到血糖失去控制,甚至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了,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诸多“糖尿病高危因素”中,肥胖是最大的诱因之一,可谓糖尿病的“温床”。有研究证实,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5%。60%~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肥胖,或既往有肥胖史;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严重肥胖者则为其21倍。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血脂、血糖等指标。一次的检查结果即便是处于正常范围,但如果原先都在正常值下限,而现在升至上限,也属于“增高”,必须引起重视。尤其是通过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的血糖异常升高者,很可能是“糖尿病前期”,若不及早干预,几乎不可避免都会发展为糖尿病。因此,肥胖者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饮食搭配,加强运动,同时定期监测血糖。
——董砚虎,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教授。
最好每年要查次血管
目前老百姓对血管病的认知水平比较差,不知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实际上主要影响是血管。
引起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家族遗传。遗传导致的血管病发病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往往从青少年就开始。比如父母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中风病史,或者得过冠心病、心肌梗死,这样的人在30岁,甚至20岁的时候就应该评估血管。
第二个就是上述的危险因素。血压、血脂不正常,一般是从30岁开始发病。不加注意,随着年龄增大就会突然引起某一处血管病变。发生在大脑就是脑出血、脑梗死,发生在心脏就是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在下肢就是下肢动脉闭塞,发生在肾脏就是尿毒症。
别等有了症状再检查。很多血管病人是没有症状的,很多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病人,第一次发生心绞痛就猝死了。中国脑梗的发病率非常高,也是第一次出现血管病就偏瘫了,因此我们不能等到有信号出现,何况有些信号是不典型的。所以我们建议一旦发现上述危险因素,应该评价血管、建立血管健康的档案。早期建立起血管病状况档案,可以早给病人做系统的干预策略。
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血管的保护。对于血管健康的维护,方法非常多。首先,最简单的方法是不需要花钱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容易生气、压力大,血管就容易变硬。其次,改善生活方式。第一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绿色的蔬菜,少量进食含热量高、含盐比较高的食物。第二合理运动,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方法。还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活动机制,比如白领都是伏案工作,要经常站起来走走。
——王宏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主任。
用药方法不能随意改
1.将胶囊剂倒出服用为了图便宜,将成人用胶囊剂倒出来给儿童服用,这种情况较多见。这样做不但会失去胶囊掩盖药味的作用,而且会影响药物疗效。
2. 将糖衣片压碎服大多也是压碎后分次给儿童服用。糖衣一旦破裂,便失去了特定的保护、遮味,隔离等作用,不但会降低药物疗效,而且还可能对胃黏膜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胃出血,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更不安全。
3.口服改为外用有些人将甲硝唑片、制霉菌素片等放置于阴道内,用于治疗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殊不知由于这些药物是口服制剂,不含发泡剂,在阴道中很难释放崩解,所以疗效甚微,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4. 针剂改口服或外用有些人怕疼痛不愿注射,而将葡萄糖注射液等口服;或认为针剂质量好疗效会更好,因而改为口服或外用。其实这样做不但是一种浪费(注射药物价格要贵得多),也影响药效发挥。由于针剂直接进入人体,一般剂量要比口服小。
5. 舌下含片改口服有些人嫌含片麻烦,时间长,作用慢,便一吞了之。岂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如将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能在唾液中迅速溶解、扩散,经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吸收直接进入血液,2~3分钟即可奏效。如将其口服不但吸收慢而且还会被胃肠道破坏,其功效甚微;其他如治疗咽喉肿痛的含片,可直接对咽喉局部发挥作用,口服药效也会大大减慢与降低。
总之,药物剂型不同其意义也不同,给药方法不可随意更改。一定要按说明书正确应用,这样才能确保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据《健康报》)
检查冠心病
不只靠冠脉造影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罪魁”之一。以往,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 近年来,无创的双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又成为检查冠心病的新“武器”。
由于病人接受检查须住院、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操作复杂,检查费用偏高,部分病人不能耐受等因素,许多病人不愿意进行冠脉造影检查。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的血管,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性可达到90%以上。
如果CT检查结果是阴性,基本上可以完全排除冠心病,不必再进行有创的冠脉造影检查。如果CT检查结果阳性,除了能发现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之外,接受支架或搭桥手术的病人还可以把这些支架、搭桥血管显示清楚。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冠状动脉疾病以及治疗后的情况。
双源CT同时使用两套X线源和探测器系统,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该检查除了能够显示血管腔内的影像,还能同时观察血管壁及血管外的情况,能够分辨出冠状动脉血管壁上是否有软斑块(早期病变),从而指导临床预防工作。
因此,有血脂、血糖、血压“三高”的冠心病高危人群,进行体检时可以选择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排查冠心病。
(据《家庭好医生网》)
适当运动远离颈椎病
40岁的张女士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像张女士一样不足40岁就患有颈椎病的人不在少数,且年轻化的趋势逐步凸显。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颈椎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至少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因素:一是遗传性的先天因素;二是生活状态决定的。
相比较而言,对于后者的关注和改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以人体的颈椎为例,过度使用和完全不用都是错误的。保持适当的运动是维持骨骼健康状态的必备因素。
如何保持颈椎健康?首先要加强全身运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规律,定时做广播体操或跑步、游泳等。其次可进行有利于颈椎的活动:一是前、后、左、右做旋转运动,并在每个方向停留五六秒钟,使颈椎周围的肌肉都参与到运动中,同时促进软骨进行营养交换。二是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抻拉、牵拉。目的在于消除支撑颈部肌肉的挛缩状态,缓解肌肉疲劳。三是抵抗运动。重复上述步骤,再加上相反方向的外部抵抗力,特别是要重视颈后肌肉和侧方肌肉等易被忽视的肌肉的锻炼。
有研究指出,人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耗费20%的肌力。机体会本着节能的生理规律,自动调节肌肉力量,使其处于休眠状态,这就会对颈部骨骼保护和姿势的控制产生影响。
颈椎病属于劳损性疾病。首先是软骨破碎断裂,在椎管中易损伤脊髓神经和神经根,出现全身瘫痪、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或是骨骼增生压迫神经。由于目前国内外均没有修复神经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于颈椎疾病,早诊、早治都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前提。一旦患者出现颈部长时间疼痛并伴有手脚麻、走路步态异常等症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要及时找颈椎外科或脊柱外科专业医生诊治。
(据《健康报》)
正是来自患者的“反面刺激”,加上年龄的增长,让张主任对护心更加重视起来。他将自己的护心之道总结为20个字:
饮食养心。饮食过量会导致能量过剩,脂肪越积越多便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会影响血管及心脏健康。他也吃肉,但却会努力控制住摄入量。
运动保心。不管多忙,张主任每天至少会坚持走路三四十分钟,周末还会去爬山或者游泳。很多人觉得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了,肯定消耗了足够的能量。实际上,工作的劳累与运动是两码事。他说,外科大夫一天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但依然达不到运动的效果。而走路时,受腿部肌肉收缩的挤压,血管的弹力会增强,这对心脏也会有好处。
烟酒伤心。实际上,十多年前他自己就是个烟民,酒量也不小,一次能喝小半斤白酒。出于对心脏和健康的重视,他现在已戒烟,一般很少喝酒了,连饮料都喝得不多。
情绪平心。他说,着急、上火就容易得病。生活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我们一定要看开,要善待自我。
睡觉调心。张主任入睡特别快,也不会早醒,每天基本保证7小时的睡眠,其法宝便是心里不装事。
——张健群,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房主任、心外科教研室主任。
胖人都要勤查血糖
在门诊中,经常有这样的老人,他们每年都参加体检,结果显示体重超标却视而不见,直到血糖失去控制,甚至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了,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诸多“糖尿病高危因素”中,肥胖是最大的诱因之一,可谓糖尿病的“温床”。有研究证实,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5%。60%~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肥胖,或既往有肥胖史;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严重肥胖者则为其21倍。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血脂、血糖等指标。一次的检查结果即便是处于正常范围,但如果原先都在正常值下限,而现在升至上限,也属于“增高”,必须引起重视。尤其是通过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的血糖异常升高者,很可能是“糖尿病前期”,若不及早干预,几乎不可避免都会发展为糖尿病。因此,肥胖者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饮食搭配,加强运动,同时定期监测血糖。
——董砚虎,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教授。
最好每年要查次血管
目前老百姓对血管病的认知水平比较差,不知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实际上主要影响是血管。
引起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家族遗传。遗传导致的血管病发病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往往从青少年就开始。比如父母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中风病史,或者得过冠心病、心肌梗死,这样的人在30岁,甚至20岁的时候就应该评估血管。
第二个就是上述的危险因素。血压、血脂不正常,一般是从30岁开始发病。不加注意,随着年龄增大就会突然引起某一处血管病变。发生在大脑就是脑出血、脑梗死,发生在心脏就是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在下肢就是下肢动脉闭塞,发生在肾脏就是尿毒症。
别等有了症状再检查。很多血管病人是没有症状的,很多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病人,第一次发生心绞痛就猝死了。中国脑梗的发病率非常高,也是第一次出现血管病就偏瘫了,因此我们不能等到有信号出现,何况有些信号是不典型的。所以我们建议一旦发现上述危险因素,应该评价血管、建立血管健康的档案。早期建立起血管病状况档案,可以早给病人做系统的干预策略。
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血管的保护。对于血管健康的维护,方法非常多。首先,最简单的方法是不需要花钱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容易生气、压力大,血管就容易变硬。其次,改善生活方式。第一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绿色的蔬菜,少量进食含热量高、含盐比较高的食物。第二合理运动,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方法。还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活动机制,比如白领都是伏案工作,要经常站起来走走。
——王宏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主任。
用药方法不能随意改
1.将胶囊剂倒出服用为了图便宜,将成人用胶囊剂倒出来给儿童服用,这种情况较多见。这样做不但会失去胶囊掩盖药味的作用,而且会影响药物疗效。
2. 将糖衣片压碎服大多也是压碎后分次给儿童服用。糖衣一旦破裂,便失去了特定的保护、遮味,隔离等作用,不但会降低药物疗效,而且还可能对胃黏膜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胃出血,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更不安全。
3.口服改为外用有些人将甲硝唑片、制霉菌素片等放置于阴道内,用于治疗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殊不知由于这些药物是口服制剂,不含发泡剂,在阴道中很难释放崩解,所以疗效甚微,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4. 针剂改口服或外用有些人怕疼痛不愿注射,而将葡萄糖注射液等口服;或认为针剂质量好疗效会更好,因而改为口服或外用。其实这样做不但是一种浪费(注射药物价格要贵得多),也影响药效发挥。由于针剂直接进入人体,一般剂量要比口服小。
5. 舌下含片改口服有些人嫌含片麻烦,时间长,作用慢,便一吞了之。岂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如将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能在唾液中迅速溶解、扩散,经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吸收直接进入血液,2~3分钟即可奏效。如将其口服不但吸收慢而且还会被胃肠道破坏,其功效甚微;其他如治疗咽喉肿痛的含片,可直接对咽喉局部发挥作用,口服药效也会大大减慢与降低。
总之,药物剂型不同其意义也不同,给药方法不可随意更改。一定要按说明书正确应用,这样才能确保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据《健康报》)
检查冠心病
不只靠冠脉造影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罪魁”之一。以往,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 近年来,无创的双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又成为检查冠心病的新“武器”。
由于病人接受检查须住院、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操作复杂,检查费用偏高,部分病人不能耐受等因素,许多病人不愿意进行冠脉造影检查。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的血管,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性可达到90%以上。
如果CT检查结果是阴性,基本上可以完全排除冠心病,不必再进行有创的冠脉造影检查。如果CT检查结果阳性,除了能发现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之外,接受支架或搭桥手术的病人还可以把这些支架、搭桥血管显示清楚。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冠状动脉疾病以及治疗后的情况。
双源CT同时使用两套X线源和探测器系统,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该检查除了能够显示血管腔内的影像,还能同时观察血管壁及血管外的情况,能够分辨出冠状动脉血管壁上是否有软斑块(早期病变),从而指导临床预防工作。
因此,有血脂、血糖、血压“三高”的冠心病高危人群,进行体检时可以选择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排查冠心病。
(据《家庭好医生网》)
适当运动远离颈椎病
40岁的张女士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像张女士一样不足40岁就患有颈椎病的人不在少数,且年轻化的趋势逐步凸显。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颈椎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至少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因素:一是遗传性的先天因素;二是生活状态决定的。
相比较而言,对于后者的关注和改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以人体的颈椎为例,过度使用和完全不用都是错误的。保持适当的运动是维持骨骼健康状态的必备因素。
如何保持颈椎健康?首先要加强全身运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规律,定时做广播体操或跑步、游泳等。其次可进行有利于颈椎的活动:一是前、后、左、右做旋转运动,并在每个方向停留五六秒钟,使颈椎周围的肌肉都参与到运动中,同时促进软骨进行营养交换。二是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抻拉、牵拉。目的在于消除支撑颈部肌肉的挛缩状态,缓解肌肉疲劳。三是抵抗运动。重复上述步骤,再加上相反方向的外部抵抗力,特别是要重视颈后肌肉和侧方肌肉等易被忽视的肌肉的锻炼。
有研究指出,人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耗费20%的肌力。机体会本着节能的生理规律,自动调节肌肉力量,使其处于休眠状态,这就会对颈部骨骼保护和姿势的控制产生影响。
颈椎病属于劳损性疾病。首先是软骨破碎断裂,在椎管中易损伤脊髓神经和神经根,出现全身瘫痪、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或是骨骼增生压迫神经。由于目前国内外均没有修复神经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于颈椎疾病,早诊、早治都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前提。一旦患者出现颈部长时间疼痛并伴有手脚麻、走路步态异常等症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要及时找颈椎外科或脊柱外科专业医生诊治。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