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学雅俗共济发展之源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文学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特别突出,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文体发展不平衡、朝代不平衡、地域不平衡,其中,文体发展不平衡和统治者的意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上层意志严重制约了我国俗文学的发展。直到元朝,汉族长期统治中原的思想被打破,俗文学才得以在厚积之后得到薄发,加之长期正统文学观的余绪,逐渐使文坛实现雅俗共济发展,直至明清两朝,雅俗文学的互动,为我国文学长河得到活水补给,由此得以保持长清续流。
  [关键词]戏曲;文体平衡;文学发展;雅俗共济;活文学
  胡适曾言“文学革命至元代而登峰造极。其时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皆第一流之文学,而皆以俚语为之。其时吾国真可谓有一种‘活文学’出世。”[1]其中,戏曲作为元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其蓬勃发展为我国文学发展实现了当时乃至长久的“补缺”。
  戏剧起源于上古三代,按照王国维、陆润棠等学者考据,我国戏曲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期间“古之祭也必有尸……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己有存焉者矣。”[2]同时,随着儒家思想兴起,禁止俗乐的思想也由此发端。据《春秋穀梁传》对“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会盟的记载,孔子先以“夷狄”之乐非正统为由“为命司马止之”,又以“齐人鼓噪”不合礼节,用“笑君者罪当死”将其处死。《论语·阳货》也记录了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的言论,皆可视为我国雅俗文学对立面的开端。
  戏曲与生俱来的俚俗、大众、乐趣的特点,更使之成为众矢之的。隋代建国之初,隋文帝“戊戌,太常散乐并放为百姓。禁杂乐、百戏。”即便在音乐家唐玄宗也对其采取“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以处之”的态度。可以说,限制俗文学的发展、传播,从而促进官方思想、文化控制,已经成为华夏王朝帝王,尤其是“独尊儒术”者因袭的施政传统。
  而对于普通文人而言,由于戏曲的艺术形式不适合文人“孤芳自赏”,长期立足于民间农工商贾,无法为功名提供便利的客观事实,使文人不屑为之,也不愿意为此“小道”背弃主流价值观。因此,戏曲不仅一直被正统文人排斥在“文苑”之外,更极端者,如隋文帝时期的柳彧,曾上了一道《请禁角抵戏疏》。而小说则早在汉朝就被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将列入九流十家。
  这一种压抑的发展到元朝时期,使戏曲得以长久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关汉卿等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投入创作,开启了杂剧“文以载道”的功能,元代杂剧针砭时弊、教化思想、文采斐然,逐渐离了鄙野、淫秽的标签,如王实甫《西厢记》,被称作“花间美人”;另一方面,杂剧本身的勃兴,以及展现出来的强大的传播力,使文人看到了由此“名扬当世 文传千古”的好处,加之民间对享乐文学的追求,统治者再也无法通过思想礼法对热潮实现压制,限制与利用成为了此后统治者对待戏剧的主流态度。
  一、严厉禁止下的戏曲发展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为拉拢大儒,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3]又因他认为“元明人多恒舞酣歌,不事生产”的风气与元朝灭国有关,曾“于中街立高楼,令卒侦望其上,闻有弦歌飲博者,即缚至倒悬楼上,饮水三日而死。”[4]但出身民间的他深谙戏曲在民间的影响力,因此他拒绝了解缙“禁绝娼优”的提议,并对《琵琶记》一类宣扬儒家礼法的戏曲大力推崇。可以说,正是因为元朝时期的戏曲多有涉及儒家思想,才为此后儒家重归正统后的继续“光明正大”的发展,留出了一条路。
  朱元璋对戏曲态度开启了正统文人创作戏剧的先河。弘治年间,文渊阁大学士丘浚以“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为宗旨创作《五伦全备记》,实现了“士大夫之雅”与“戏曲之俗”的矛盾调和,在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明成祖时期,或出于对皇位得知不正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考虑,禁戏力度较前朝更进一步,对于一些违禁戏曲,采取“敢有收藏者,全家杀”的血腥手段。此后,连续几代皇帝都秉承禁限俗乐的政策,对戏剧传播有所压抑。王世贞对此现象曾作诗“琵琶双鹤暗凝尘,玉指生疏调未匀。自是经年无曲宴,不愁供奉数中人。”
  但是,由于元朝的全面蓬勃,戏曲早已深入身心,对待统治阶层的严酷的政策,文人大多“下有对策”。汤舜民、杨景贤、贾仲明等御用文人,均以制曲写戏而闻名当时,在民间,填词作曲仍是明初文人用以获取名声的一项重要活动,另据《青楼集》、《南村慑耕录》记载:史天泽、虞集、鲜于枢、涅古伯等大小官员多与乐妓相狎,招侍宴会甚至纳为妾室。
  可见,随着文人对俗文学的认可,统治者通过强制压抑俗文学发展,已然是不能了。
  二、帝王观念转变后的蓬勃
  戏曲的发展在元朝后一发不可收拾,尤其在帝王观念转变以后,大量文人投身戏曲创作,戏曲在元朝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个新高潮,余波直至清朝初年。嘉靖年间起,我国文坛开始实现文体平衡发展。
  嘉靖二十六年,曾居高位的李开先以《宝剑记》先声夺人,当时,他因抨击当时执的夏言和严嵩,揭露当时政治的腐败被削职,剧中林冲请求面奏君王的慷慨陈词,可视为上书直谏时的真实心理。
  《浣纱记》吸收元杂剧精华,改革后的昆山腔剧作,作者梁辰鱼出身富裕、不屑仕途,好音乐,曾师从魏良辅,但该剧“看满目兴亡真惨凄,笑吴是何人越是谁?”的诘问,正是体现作者对当时社会内忧外患的担忧。该剧面世大受好评,开启了“名人才子,踵《琵琶》、《拜月》之后,竞以传奇鸣,曲海词山,于今为烈”的新局面,在戏剧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此后,昆腔越来越为文人雅士和统治阶层喜好,标志着戏曲终于进入雅的行列。
  《鸣凤记》是我国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反映当时政治的时事剧,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做,该剧以不断揭发严嵩罪行进行推进,将其为相21年之久的滥施淫威罪恶展示于世人面前,并歌颂了一批仁人志士,在当代长演不衰,但由于历史人物众多、头绪纷杂,语言过于雅化,艺术表现力相对较弱,时过境迁后,影响力有所下降。   相较于明初到嘉靖前期的作品“教化味”浓厚,嘉靖中期后,在文人思想放松及经济高速发展的双重刺激下,一些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思想的作品应运而生,剧坛也实现了全面的复兴。
  一方面,爱情剧基本以人性对抗僵化的伦理教条为冲突,发出对封建专制的质问。
  孟称舜的《娇红记》被陈洪绶称为“第一怨谱”,全剧描写了一对单纯相爱的情侣,他们以相知的爱情为起点,以相守的爱情为终点,期间不添加诸如报恩、两性交合等其他原因产生的感情,娇红不为强权所迫,以死明志,申纯期望以科考捍卫爱情,最终未果,殉情而亡,最终两人合葬,化为鸳鸯。
  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梦境刻画了男女青年发自内心深处的欲望,通过贯穿生死虚实的情感,以一梦定情之极端,向世人展示了何为“情之至者”。杜丽娘内心对身处礼教与情感的矛盾,使她生而死,死而生,最终打破“鬼可虚情 人需实礼”的思想包袱。虽然最后依靠皇帝证婚的情节落了俗套,但这已经是当时兼顾人情与礼法的最好结果。
  类似主题还有《织锦记》、《同窗记》、《长城记》等,都是是通过肯定人的情欲自由和感情价值来否定禁欲主义。
  与此同时,各种题材都迎来了大发展。歌颂英雄、弘扬爱国思想的有以抗金英雄岳飞被害、秦桧最终遭冥诛的《精忠旗》,有描绘韩世忠、梁红玉黄天荡大捷的《双烈记》,有赞颂王铁抗倭的《去思记》;赞颂人格魅力的剧本有以官员为主体的,如赞颂包拯的《珍珠记》、《剔目记》和《袁文正还魂记》,描写海瑞的《金环记》、描写于谦的《金杯记》、描写沈炼的《忠孝记》与《壁香记》,也要以虚构角色为主题的,例如《红梅记》里性格明快,有大义的李慧娘,她赞美、帮助裴舜卿,怒斥贾似道、解救众姬妾,种种行为,使她的形象超越了世间的男女之情,成为真善美的化身;讽刺世情的有《东郭记》、《醉乡记》,以及徐渭的“四声猿”;道德教化剧有《忠孝记》、《全德记》、《四美记》等,宗教剧又可分为两类,世俗化的演绎有屠隆的《昙花记》和《修文记》、宗教戏剧化的有《香山记》、《归元镜》。
  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明朝戏曲创作突破“一本四折”结构,多种唱腔接连出现;剧本也越发新意,如郑之珍汇编整理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该剧取材于宋朝《目连救母》的故事,思想以宗教为主,情节吸取民间故事,成为当时流传甚广的宗教大戏。
  明朝末年,批判魏忠贤的时事剧层出不穷,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范世彦的《磨忠记》,这些作品立足于士大夫角度,與民众有所隔阂,同期高濂的轻喜剧《玉簪记》以爱情过程里受到群众喜爱,至今依然脍炙人口。
  清朝年间,统治者为扼制启蒙思潮,以儒治儒,戏曲趋于雅正,娱乐性大幅降低是当时的大趋势,但仍有好作品问世,如康熙年间的《桃花扇》和《长生殿》。此间,戏曲实际上走进了雅文学的范畴,昆腔被官方定位“雅腔”,而其它则被视为“花”腔。乾隆皇帝重启高压文化政策,表现在对戏曲的态度上,就是安排御用文人对剧本进行甄别,并以“声音既属淫靡,其所扮演者,非狭邪媒亵,即怪诞悖乱之事,于风俗人心,殊有关系”为由,不惜用政治手法打压“花腔”,此后,清朝统治者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政策,通过行政干预地方戏曲创作,或指派御用文人肆意篡改,或冠以种种罪名横加扼杀。同时以大量御用文人作品充斥舞台,管束思想。不仅清朝政府,连太平天国起义初期也禁绝戏曲活动。戏曲的下一个繁荣期,到戊戌变法才出现,而当时的新思想,一直影响至今。
  三、戏曲评论的出现
  一直以来,一种文体长足发展后,文论才随之产生。然而,由于戏曲长期的累积,在元朝勃兴之际,便有专论面世。元初胡祗遹的《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赠宋氏序》是文学史上早期的戏曲评论专篇。他对戏曲客观的认知,为后世提出了有意借鉴。
  此后,元朝期间,有关戏曲的评论便如雨后春笋出现。贯云石在《阳春白雪·序》对作家作品进行简要的评述;周德清《中原音韵》是一部论述北曲音韵的重要著作,他根据当时戏剧上演情况,提出语言文饰与音律的和谐,为此后北曲作家制曲, 演员唱曲, 正音咬字提供参考标准,南曲亦受此影响。钟嗣成《录鬼簿》首次针对杂剧作者与演员的地位就传统士大夫的观点进行批判,指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艺,俱有可录”,对戏剧从业者的价值进行肯定。
  明初,朱元璋推行“禁戏”,戏曲评论随之沉寂,仅有皇室成员朱权《太和正音谱》,该书对戏曲评论的发展具有分水岭的意义,以及御用文人贾仲明增补钟嗣成《录鬼簿》,但当“禁戏”一放松,戏曲评论便又再爆发。
  明清时期,著作就有徐渭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批评专著《南词叙录》、王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等。而戏曲界何良俊与王世贞就《琵琶记》、《拜月亭》的争论;汤显祖与沈璟带来的临川吴江两派之争,使戏剧创作的好坏标准、艺术真谛越辩越明,将我国戏曲研究推进了一步。此外,李贽对戏曲客观认知,祁彪佳、徐复祚、凌濛初等针对明朝戏曲的评论,为后世提供许多有益借鉴;清朝期间,随着戏曲的产量减少,学界的争论逐渐从创作转向唱腔。当时,尤侗、丁耀亢、金人瑞的观点多可在明朝的诸多观点里找到相似处;乾隆以后,地方戏蓬勃发展,冲击着被定位官方雅腔的昆腔,“花腔”与“雅腔”之争成为了戏剧批评的新内容,李调元“花腔”也可“兴观群怨”便是李贽戏曲观的继承,而封建统治者为控制思想,使用御用文人创作剧本充斥戏台,使得清朝后期又出现了“真性情”与“关风化”的对抗。
  而俗文学开启民智的力量也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认知,他们提出“戏剧改良”,大力鼓吹运用戏曲向人民大众进行一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教育,这种上下层、或者说是知识分子与民间百姓间的思想粘合、传导,也见于五四等文化运动期间,而追溯起源,最初的有效实践必是在元朝无疑。
  而经过百余年的累积,王国维等新学人,以西方哲学观和美学观来讨论我国古典文学,使我国戏曲评论理论体系更为完整,更为科学,是戏曲研究承古启今的重要力量。而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问世,标志着在戏剧历经数百年发展,终于在学者的认知里达到了与诗文一样的高度,即便仍有雅俗之分,却无地位高低之别。至此,我国文学、文学批评真正实现了雅俗同步、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适.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P10;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P3;
  [3]阮元.十三经注疏 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P2445;
  [4]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二十二);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P12。
  作者简介:陈小瑜,女,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民众利益诉涵括了非遗传承人和非传承人,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应该过多偏重某些少数人,而要尽可能地确保社区内大多数人受益。由于政府掌控着非遗保护的话语权,广大传承主体对非遗缺乏认知,加上法律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大多数民众利益被忽视。建议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及其设施,发行非遗基金彩票,完善非遗法律法规,广开非遗沟通渠道,倾听民众声音,以确保民众利益诉求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非遗”保护;
期刊
[摘 要]近十多年来,志愿者服务逐渐受到国内博物馆重视,志愿者逐渐成为了博物馆日常馆务工作、社会推广服务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导览讲解、活动策划、展览布置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中发挥作用;但与国外优秀博物馆比较,我国大多博物馆对志愿者活动的认识与利用,仍存在不少局限,本文拟从博物馆传播学角度审视志愿者服务的传播意义,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志愿者服务;博物馆传播学;社会文化教育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
期刊
[摘 要]惠州府城墙遗址反映出惠州府城在各个时期的城市格局和历史风貌,是象征城市文明的符号和印记,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试图对惠州府城城墙的历史、现状和损坏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古城墙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希望对充分发掘地方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惠州府城;城墙;保护;利用  “历史城区是城市之根、文脉之本和风貌之基。” [1]而坐落于广东惠州老城区中山公园范
期刊
11月6日—8日,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广东省期刊协会侨刊乡讯委员会、南雄市政协联合举办“广东省侨刊走进南雄采风活动”,20家侨刊、4家新闻媒体组成采访团,以林干为团长,走进南雄采风。  南雄珠玑巷是广府人的祖居地,著名的“广府原乡”。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于1995年在南雄成立,并驻会南雄12年,2008年从南雄迁至广州之后,一如既往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南雄的发展建设。南雄市
期刊
上一期我们首次踏入勐简大寨的土地,在了解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黄衣阿佤”民族的历史以后,这一期我们的旅程继续。这一次,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呢?  不一样的佤族风味  尽管都是佤族人,但“黄衣阿佤”与其他地方的佤族人在饮食上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儿的佤族日常菜谱除肉类外主要以野菜为主,任何一种野菜都能被他们“化腐朽为神奇”,演变为可口的美味佳肴。他们的口味独特,喜欢麻、辣、酸、苦,陶罐里腌制的酸竹筍是他们常
期刊
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东风,广东省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侨刊乡讯庆祝改革开放暨侨刊乡讯复刊40周年系列活动”于10月26日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活动安排了国内第一家广东省侨刊乡讯阅览中心——“暨南大學华文学院广东省侨刊乡讯阅览中心”挂牌仪式、广东省优秀期刊颁奖仪式、庆祝侨刊乡讯复刊40周年座谈会等内容。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东侨刊乡讯经历文革被迫停刊后再度
期刊
长城肃穆祭英灵,黄河哽咽诉哀声。  2018年7月11日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先生的离去让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了重大缺失。作为仰慕先生渊博学识的晚辈,除了悲痛还有深深的怀念。  时间回到 2004年7月,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举办了一期民俗文化理论与论文写作高级学习班, 先生作为学习班的授课老师来到了广州,随同一道还有先生的夫人刘航舵教授也为学习班学员授课。在课堂上先生从田野调查到论
期刊
“神州大地绽开了一枝独秀的民俗之花”——乌丙安  这句乌丙安教授的亲笔题词,已经陪伴《神州民俗》走过数十年光阴。翻开1995年《广东民俗》(《神州民俗》前身)创刊号,乌老为《广东民俗》所写发刊词《广东民俗文化新征程》一文中,字里行间饱含了乌老对广东地区民俗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期盼,“这无疑是《广东民俗》踏上的新征程!它将显示广东民俗学者的事业热忱和学术能量,也将给全国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展现出令人振
期刊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有效推动着整个基层文化活动,本文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的意义等,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的价值整个过程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加快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价值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善,基层群众的品牌
期刊
[摘 要]巴赫的音乐作品来自神明的启迪,弥漫着虔诚浓郁的宗教色彩,青少年初学者觉得巴赫作品难以理解、掌握和演奏。本文拟通过复调、和声、乐理、音乐知识及作曲家创作动机、背景等诸多方面把握巴赫音乐的千变万化和美感,在指导青少年学习上以期达到精准完美的演绎。  [关键词]巴赫;复调;小提琴协奏曲;青少年音乐教育  一、伟人的诞生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JS.BACH,生于1685年,出生地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