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让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的内涵往往散见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它汇集着本民族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审美文化等,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初中语文课本中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无不闪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围绕语文教科书,在文本中挖掘文章所渗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扉,滋养学生心灵,提炼学生品质,铸造学生灵魂。
  1 借助古诗词,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感情真挚动人,其词藻耐人琢磨。这些意境优美、蕴涵哲理的古诗,给我们搭建了在文本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如: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能领略大漠风光的瑰丽雄浑;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能领略山中夜晚的闲静幽美;读“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能领略早春西湖的美丽景致……这些或雄浑或优美的诗句,无不能激起学生对广袤土地和秀美河山的热爱,于润无无声中点燃了学生的爱国激情。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名句,都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要爱国、要报国。我认为,一名语文教师,教授古诗词,除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情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了,因为,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2 借助名著,提升学生审美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也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致力于为学生一辈子做人打基础,而课外阅读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中外古今名著都蕴涵着深刻的思想,许多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够启发我们或者是引起我们的反思。初中语文教材的六本教科书,都编排了名著导读内容。如《西游记》、《红楼梦》、《骆驼祥子》、《简爱》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着手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丰富的情感内涵,正是文学名著的最大特点。作家在作品中投注了深沉炽热的情感,文学故事体现了人们普遍的情感。至死不渝的忠诚,热情似火的浪漫,晶莹剔透的纯真,无坚不摧的意志……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从而激发内在的激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阅读名著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启迪和发展心智的有效途径,在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如,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够让学生明白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就会受到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如,读《离骚》,学生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并随之产生对“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也不愿“蒙世之温蠖”的高尚精神的追求;读《论语》,能了解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和贡献,就不难理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起了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不难有高尚的审美观了。
  3 借助名家文章,了解优秀民俗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与感情。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都反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作家们除了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生活情趣、社会现状之外,有的还表达了对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的礼赞。他们所传承的民族文化,值得我们好好挖掘,并继续发扬光大。例如《云南的歌会》,在这篇极富情趣的美文里,作者极力渲染了彩云之南山野对歌、山路漫歌等民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继续了解了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端午的鸭蛋》,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家乡的端午和作者的家乡江苏高邮的端午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地方不同的节日风俗,感受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也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很多现代人过洋节的思想胜过过传统节日的思考,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唤起传统文化的回归。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当地说明了传统文化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对传承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的灵魂,有着非凡的意义。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思索的同时,付诸行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扉,滋养学生美好在心灵!
其他文献
小学基础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  1 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良好的情趣,健康的情感和善于交际的能力   语言是人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外部表现。因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初步培养
期刊
创设一个优良的班级语文学习环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使语文教学跳出课堂和课本的圈子,更紧密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又可以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优良的班风。下面介绍本人在这方面的做法和想法,以就教于同行。  1 语文为枯燥的班会课注入活水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过去,我大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或表扬好人好事,或批评不良现
期刊
【摘 要】 运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充实课堂的信息容量,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改变以前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经验和体会,教育理念等都不能及时跟别的老师交流和沟通,另外,好的资源材料,如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等等,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教科书,教学受到很大的制约。  【关键词】 远程教育资源 历史课堂教学   
期刊
当前英语学习中,众所公认的问题是缺乏口语环境,学了没处说。因无交际对象,尽管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很流利,但是在课下却有可能连一句非常简单的Thank you口语都不能脱口应答。这就使得学生由当初的新鲜感激发学英语的兴趣逐渐消退,同时又因为缺乏锻炼,许多学生在听力口语考试中不尽如人意。由此,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其用途上无形中失去了实际意义。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学能所用,并在应用中提高英语
期刊
【摘 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和谐班集体 榜样作用 集体舆论 班风     搞好班级管理,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
期刊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行外研社小学英语教材以其大量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教学内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由于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言堂”,锲而不舍地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致使许多同学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出现大量后进生。尤其在农村,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和知识增加,这一现象越发明
期刊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曾做出过举世公认的、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然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即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理所当然,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已经被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担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如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那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自身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为
期刊
当前,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之中。通过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地组织专题讲座和听评课等交流活动,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通过平时的听课,笔者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并未真正融入这股洪流之中,他们重形式,轻实质,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重教轻学的老路子
期刊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本班学生的直接教育和组织者。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的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有关。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的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而形成这一班集体就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他们己具备了一定的自制能力,但又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为师生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大部分教师已率先运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观念转变了,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化,传统教学中“教”在前、“学”在后的“教师一言堂”场面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等生动局面所代替。但是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