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大部分英语教师都一直努力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在教学中不断追求改革与进步。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有的教师盲目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一味地追求创新,结果造成教学氛围很好而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因此,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仍是摆在许多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我对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
一、树立新型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认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样,教师才有可能主动地探索和尝试一些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因此,教师应在新课程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树立以下几种教学观,并不断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1.树立新的教材观。英语教学应“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课本不是“圣经”,而是核心教学资源,它不是教学的一切,也就是例子而已。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要仅仅去“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教师要有整合教材内容的能力,包括删减、补充、替代、拓展等;牢记“三个未必”,即“教材上有的,没有必要都教,教师要教的;没有必要都让学生记住;让学生记住的,没有必要都考”。
2.树立学生主体观。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是语言实践的主体,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时, 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考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3.树立语言实践观。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回归到语言学习的本质,即语言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强化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使之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二、走进教材了解内容,走出教材把握思路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能够“深入地走进教材”,了解教材的细微末节,如词汇、语法、语音、课文内容等,但是很难从教材中走出来,不能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备课时往往是看到什么就备什么,备一节上一节,不能就一个单元进行整体备课,无法调整或取舍单元内或单元间的教学内容,即无法有效地进行整体备课,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仅应走进教材,了解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还应从教材中走出来,从宏观的视角把握教材编写的思路并形成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标理念编写的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编写模式上打破了原来的按课时编写教材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教学板块。那么,教师如何理解教材所给予的空间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空间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空间,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空间。教师在备课时应从整个单元的高度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话题——结构——功能——任务——文化——策略”等不同层次来考虑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单元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单元内部教学内容的了解;对单元之间教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的理解。教材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应当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设计应当体现语言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参与、互动与交流,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生成。语言的学习过程包括输入、吸收、内化和输出四个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遵循语言学习过程,通过各种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将新的语言知识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吸收教师所教知识,让学生感知、领会、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认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实践,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有一个突出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是否服务于课堂总目标的实现;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尤其是高效的思维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一些活动很大但教学目标很小、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各个活动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衔接联系,是否能够形成一个任务链,切忌各种活动毫无关联地堆砌,大活动和小活动、输入活动和输出活动应交叉进行。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诸多因素,但核心因素还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此外,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是当务之急。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树立新的语言观、教学观、教材观、学生主体观和语言实践观等,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教材,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树立新型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认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样,教师才有可能主动地探索和尝试一些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因此,教师应在新课程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树立以下几种教学观,并不断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1.树立新的教材观。英语教学应“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课本不是“圣经”,而是核心教学资源,它不是教学的一切,也就是例子而已。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要仅仅去“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教师要有整合教材内容的能力,包括删减、补充、替代、拓展等;牢记“三个未必”,即“教材上有的,没有必要都教,教师要教的;没有必要都让学生记住;让学生记住的,没有必要都考”。
2.树立学生主体观。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是语言实践的主体,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时, 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考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3.树立语言实践观。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回归到语言学习的本质,即语言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强化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使之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二、走进教材了解内容,走出教材把握思路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能够“深入地走进教材”,了解教材的细微末节,如词汇、语法、语音、课文内容等,但是很难从教材中走出来,不能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备课时往往是看到什么就备什么,备一节上一节,不能就一个单元进行整体备课,无法调整或取舍单元内或单元间的教学内容,即无法有效地进行整体备课,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仅应走进教材,了解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还应从教材中走出来,从宏观的视角把握教材编写的思路并形成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标理念编写的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编写模式上打破了原来的按课时编写教材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教学板块。那么,教师如何理解教材所给予的空间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空间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空间,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空间。教师在备课时应从整个单元的高度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话题——结构——功能——任务——文化——策略”等不同层次来考虑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单元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单元内部教学内容的了解;对单元之间教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的理解。教材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应当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设计应当体现语言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参与、互动与交流,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生成。语言的学习过程包括输入、吸收、内化和输出四个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遵循语言学习过程,通过各种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将新的语言知识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吸收教师所教知识,让学生感知、领会、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认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实践,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有一个突出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是否服务于课堂总目标的实现;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尤其是高效的思维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一些活动很大但教学目标很小、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各个活动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衔接联系,是否能够形成一个任务链,切忌各种活动毫无关联地堆砌,大活动和小活动、输入活动和输出活动应交叉进行。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诸多因素,但核心因素还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此外,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是当务之急。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树立新的语言观、教学观、教材观、学生主体观和语言实践观等,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教材,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