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做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研究,实现对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工作的探索,能够为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支持。文章先对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30-01
在经济市场的发展背景下,以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中最具重要性的组成部份。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企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要想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就必须要准确掌握企业的发展动向,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得以出现。
一、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
1.提升职校人才培养水平
校企合作作为以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办学方式,其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供求联合和相互协作,来构建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的职业教学模式,这将为职校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水平带来积极推动作用。以汽车专业为例,在校企联合的前提下,学校可以聘请合作汽车企业中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到校园中去为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技术时能够更为贴近实践工作,提高学生对于汽车專业技术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将学生送到企业当中去进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职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
2.提高人才专业技术能力
提高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校与企业之间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和索取来达到双赢的效果,但人才技术能力的提升是基础前提。以汽车专业为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能够将学生从学校的书本课堂带入到企业工厂当中,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去学习技术,感受工作氛围,提高专业水平,这种教学效果是职校内部实训基地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实训导师的学习,来学习一些具有专业性的工作技巧和工作经验,从而帮助学生避免一些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工作失误和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3.满足企业人才实际需求
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所能够实现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的市场发展状态下,企业对于具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求贤若渴,但真正能够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并不多。仍以汽车专业为例,虽然现在绝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汽车专业,并能够为汽车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但由于职业院校未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因此他们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不完全了解,这就会导致职业院校所提供的汽车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现偏差,企业因此出现了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如果能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那么上述情况能够有效的避免,职校与企业之间良性的人才供求关系由此得以建立,企业发展也因专业人才的满足而进入到了良性发展阶段。
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对策
1.树立明确校企合作目标
树立明确的校企合作目标,是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从职校的教育目标、教育水平发展情况来看,其需要找到和一个合适的企业去进行合作,以求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支持,并实现对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在完成选择后,学校要与企业树立明确的合作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设立合作目标时,无论是职校还是企业都要确保所设立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职校为例,其要保证企业能够为职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提供相应的支持,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以及毕业后的专业对口入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保障。企业方面则是保证学校能够为自己提供毕业生的优先聘用和选择权,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2.建立科学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确保校企合作有效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职校与企业要在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明确、规范、严谨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对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所需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对双方工作的约束和指导,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汽车专业为例,企业要根据学校的需求提供足够的技术、人才、设备、实训以及实习岗位,以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专业的实用性教育和优先入职机会。学校则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针对一些企业有需求但职校尚未开设的专业课程,职校可以在上报教育部批准后,开设相应专业和课程,以保证企业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实现共赢。
3.开设校企合作精品课程
开设校企合作精品课程是实现校企合作目标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职校要通过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开设一些符合企业需求,并具有实践应用性的精品课程,让学生能够接收到最为专业的职业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例如,企业需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标准技术人员60人,那么职校可以在现有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中通过专业测评和技能考核,选拔出最具潜力的60个学生,来为他们单独设班,通过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结合企业的实际来实现对他们的订单式培养,让他们能够在毕业入职时,符合企业的“特殊要求”,实现专业人才的输送。
4.建立创新应用实训基地
建立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校企合作效果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职校选择合作企业的第一标准就是要求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一个满足自身实训要求的实训基地。从当前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了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要想实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要构建起创新实训基地,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中获得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成为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职校的人才培养能力,进而满足企业的创新人才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人才、职校、企业三方都有益处的三赢方案,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来为职校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职业教育模式下的社会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推动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邹必云.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2]党素芳.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30-01
在经济市场的发展背景下,以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中最具重要性的组成部份。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企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要想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就必须要准确掌握企业的发展动向,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得以出现。
一、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
1.提升职校人才培养水平
校企合作作为以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办学方式,其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供求联合和相互协作,来构建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的职业教学模式,这将为职校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水平带来积极推动作用。以汽车专业为例,在校企联合的前提下,学校可以聘请合作汽车企业中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到校园中去为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技术时能够更为贴近实践工作,提高学生对于汽车專业技术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将学生送到企业当中去进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职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
2.提高人才专业技术能力
提高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校与企业之间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和索取来达到双赢的效果,但人才技术能力的提升是基础前提。以汽车专业为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能够将学生从学校的书本课堂带入到企业工厂当中,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去学习技术,感受工作氛围,提高专业水平,这种教学效果是职校内部实训基地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实训导师的学习,来学习一些具有专业性的工作技巧和工作经验,从而帮助学生避免一些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工作失误和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3.满足企业人才实际需求
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所能够实现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的市场发展状态下,企业对于具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求贤若渴,但真正能够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并不多。仍以汽车专业为例,虽然现在绝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汽车专业,并能够为汽车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但由于职业院校未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因此他们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不完全了解,这就会导致职业院校所提供的汽车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现偏差,企业因此出现了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如果能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那么上述情况能够有效的避免,职校与企业之间良性的人才供求关系由此得以建立,企业发展也因专业人才的满足而进入到了良性发展阶段。
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对策
1.树立明确校企合作目标
树立明确的校企合作目标,是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从职校的教育目标、教育水平发展情况来看,其需要找到和一个合适的企业去进行合作,以求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支持,并实现对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在完成选择后,学校要与企业树立明确的合作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设立合作目标时,无论是职校还是企业都要确保所设立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职校为例,其要保证企业能够为职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提供相应的支持,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以及毕业后的专业对口入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保障。企业方面则是保证学校能够为自己提供毕业生的优先聘用和选择权,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2.建立科学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确保校企合作有效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职校与企业要在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明确、规范、严谨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对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所需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对双方工作的约束和指导,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汽车专业为例,企业要根据学校的需求提供足够的技术、人才、设备、实训以及实习岗位,以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专业的实用性教育和优先入职机会。学校则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针对一些企业有需求但职校尚未开设的专业课程,职校可以在上报教育部批准后,开设相应专业和课程,以保证企业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实现共赢。
3.开设校企合作精品课程
开设校企合作精品课程是实现校企合作目标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职校要通过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开设一些符合企业需求,并具有实践应用性的精品课程,让学生能够接收到最为专业的职业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例如,企业需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标准技术人员60人,那么职校可以在现有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中通过专业测评和技能考核,选拔出最具潜力的60个学生,来为他们单独设班,通过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结合企业的实际来实现对他们的订单式培养,让他们能够在毕业入职时,符合企业的“特殊要求”,实现专业人才的输送。
4.建立创新应用实训基地
建立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校企合作效果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职校选择合作企业的第一标准就是要求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一个满足自身实训要求的实训基地。从当前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了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要想实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要构建起创新实训基地,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中获得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成为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职校的人才培养能力,进而满足企业的创新人才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人才、职校、企业三方都有益处的三赢方案,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来为职校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职业教育模式下的社会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推动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邹必云.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2]党素芳.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