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不同部门、不同产业及不同企业的影响各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建材工业的影响,从整体上看,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与汽车、石化等其他产业相比,虽然冲击和影响不是很大,但决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分析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建材工业的影响,了解建材工业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积极准备,加快自身的调整与发展,以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建材工业的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创造了最佳的发展条件。
(一)有利于建材工业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建国50年来,建材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品种多样、门类齐全、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部分,主要产品有水泥及水泥制品、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6大类共4000多个品种。
现在,我国的建材工业已跻身于世界建材生产大国。1998年建材工业总产值达347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位居第五位。建材主导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墙地砖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卫生陶瓷也名列世界前茅,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也有了较快发展。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世界贸易组织100多个成员国和地区,在一个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彼此可以享受其他成员国和地区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减让的好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建材企业走向世界、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市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有利于建材工业扩大出口改革开放20年来,建材工业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建材工业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1.04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21.87亿美元,增长了20多倍。
国内的建材企业,应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良机,加快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建材工业在努力保持和扩大亚太等市场出口的同时,应灵活运用多种贸易形式,大力拓展独联体和东欧、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除向这些地区销售产品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国家的鼓励政策,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投资办厂。
(三)有利于更多的建材工业企业直接从事国际贸易以往,我国建材工业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难以获得外贸经营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所做出的承诺,我们将逐步放开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限制,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全部实行自动登记制。这一变化无疑给所有的建材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够获得发展。这在全球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尤显重要。
目前,建材行业具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和科研设计院所近200家左右,这些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不失时机地开发和建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四)有利于扩大引进外资,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达9500多家,合同外资金额约1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约70亿美元。特别是90年代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的投资,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泥、玻璃、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的大型企业,从而提高了我国建材工业的技术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满足了国民经济对优质建材产品的需求,同时为扩大出口打下了基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建材工业继续扩大引进外资和跨国经营,有效地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随着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更为便捷,投资方式更为灵活,可以肯定地说,当前是我国建材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外资的最佳时期。
(五)有利于提高我国建材产业的竞争力,加速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建材企业将全面走向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这就迫使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对国企来说就是按照市场规则定位。所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部潜在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将迫使我国的建材企业不断加快体制改革的进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此同时努力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将迫使整个建材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六)有利于建材工业引进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建材工业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始于80年代,至90年代达到高潮。引进的技术与设备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主要生产线和关键设备。这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为建材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资金、技术渠道,对建材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并迅速提高了我国建材工业研制开发水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在获得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技术方面的条件将大大改善,技术引进的渠道更多、途径更便捷。并且,还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经济信息。对于制定生产经营策略和争取市场主动大有好处。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建材工业的挑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机遇,也使建材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面对全球经济运作体系的挑战我国目前还不是建材生产强国,而是"大而不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生产集中化程度、高新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人员素质、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市场开发能力等方面,差距相当大。因此,在我们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时候,在我们按照新的"游戏规则"运作的时候,建材企业面临的制度挑战极其严峻,主要表现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多数建材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弊端;在管理上墨守成规,缺乏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和习惯,难以与大量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术语、新方法沟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和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高层次管理人材,在尽量使机会最大化,使业务风险最小化,科学决策等方面还在探索中。
(二)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后,建材企业的竞争范围从国内市场扩大到国际市场,其竞争对手增多,也就相应地从国内同行扩展到海外兵团。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和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的承诺,跨国公司将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建材国有企业将直接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建材行业的国有大企业缺乏长期经营战略、市场意识和雄厚资金,显然是处于劣势。
"三资"企业凭借天时地利的优势,会把国内市场视作国际市场,利用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利用他们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势必会极顺利地进入内销市场。毫无疑问,这是对国内企业的直面挑战。外企的产品技术含量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竞争力强,容易占领内销市场。不仅如此,"三资"企业在国内建厂,抢占了国内资源,国内企业也将受到资源方面的威胁。
(三)面对快速开拓市场的挑战目前,我们建材工业的出口市场比较单一和过分狭窄,80%以上的海外市场集中在亚洲,其中又有80%集中在韩国、港澳和日本,有些产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传统市场。所以,能否积极有效的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周边国家也在加紧制定和调整对外经贸和国内经济政策,加大引资和扩大出口的支持力度,这都给我国建材出口、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带来影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并适时的调整我们的政策。
三、对建材主要行业的具体影响
(一)水泥及其制品1.我国水泥的总体质量我国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到1998年,总产量已达5.36亿吨,占世界总产量35.7%。但我国生产的水泥,高标号水泥总量少,平均标号较低,国外生产的水泥标号较高。我国生产的水泥,优等品水泥少,在我国水泥总量中只有15%左右的水泥能达到国际先进和一般实物质量水平。
2.我国水泥工业的规模经济情况我国水泥工业生产规模小,80%的水泥是由小水泥厂生产的。这些小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决定了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从全国平均水平看,近30年来,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不高,不到德国、法国的十分之一,相当于日的近五十分之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及影响目前,我国水泥进口关税为8%(1992年为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也不会再有大的下降。而水泥制品、石棉水泥制品的关税将分别由1997年的25%、18%降到11%,水泥枕轨将降为8%。总体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关税税率降低对水泥及其制品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加之这些产品本身的特性,受运输的限制,外国产品难以大量进口。
(二)玻璃、玻纤织物1.基本情况平板玻璃产量居世界第一,到1998年,总产量达1.75亿重量箱(合87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8.5%。1998年世界浮法玻璃产量已达2530万吨,约占平板玻璃总产量3270万吨的77.3%。我国浮法玻璃产量占全国平板玻璃产量比重为67%,发达国家为95%以上。
2.规模经济情况我国现有平板玻璃生产企业600多家,其中大中型玻璃企业60多个,平均规模非常小。平均年生产能力仅为40-50万重量箱,远低于当今世界水平(200万重量箱左右)。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玻璃及其制品的进口关税将从1997年的20%、25%降到14%、18%,车辆用钢化安全玻璃将由30%降到22%,夹层玻璃将由35%降到25%,玻纤织物将由20%降到16%。总体来看影响不大。
(三)陶瓷1.基本情况我国的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工业产量连续跃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生产增长速度快。到1998年,建筑墙地砖产量达18.4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42.8%;卫生陶瓷总产量达5500万件,占世界总产量的27.3%。在产品质量、品种、档次、配套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80%-90%是中低档产品,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需求,总体上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建筑卫生陶瓷在我国的建材行业中一直是较特殊的行业,国家在进口关税上采取了较高的保护措施,关税在建材业也是最高的。其中卫生陶瓷为45%(1997年为60%),建筑瓷为25%(1997年为3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陶瓷业的进口关税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对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影响和冲击是相当大的。
因此,调整结构,控制总量、规范市场、合理布局、减少盲目投资,加紧开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扩大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出口,变生产大国为出口大国,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并积极挤占国际市场,是当务之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陶业出口会有更大的空间,出口量有望增加。可以预测,在贸易政策放宽的情况下,随着建陶档次的提高,我国的建陶产品国际竞争力将会增强,建陶的出口必会逐步增加。 (四)非金属矿1.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非金属矿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单一采矿逐步走向综合利用、深加工、多品种系列化。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出口基地建设,开采和加工技术的提高,石棉制品已达200多个品种,石墨制品达150多个品种,现在,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及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出口产品达100多个,出口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是仅次于意大利的第二出口大国。但目前我们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商可能会在国内扩大投资办厂,抢占国内矿山资源,企业也会受到威胁。应加紧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调整企业结构,在勘探、开采中,加大高新技术的含量,在质量上赶超国际先
进水平,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出口。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及影响非金属矿属矿产资源,我国采取不限制进口的政策,因此,进口关税税率一直很低,而且近年来在不断下降,如石墨、石英砂、高岭土、膨润土、刚玉石、大理石等由1997年的10%降至1998年的4%,但大理石、花岗岩加工成平面由50%降到25%,石棉及石棉制品18%降到11%,制动制品由20%降到14%。总体来讲,非金属矿及制品受关税降低的影响不大。
(五)新型建筑材料1.发展现状新型墙体材料已形成砌块、轻质材料为主的多元并存的产品结构,1998年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26%。防水密封材料摆脱了纸胎油毡和腻子的单一格局,逐步发展到包括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五大类产品。新型防水材料产量从1978年的几乎为零上升到1998年的4000万平方米。新型矿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优质保温隔热材料已广泛应用在建筑上,装饰装修材料品种已达4000多种,三星级宾馆使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已实现国产化,四星级以上宾馆使用的国产装饰装修材料已达40%以上。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及影响新型建筑材料异军突起,已形成了墙体屋面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第四大系列,成为各类建筑物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石膏板及石膏制品属保护性产品,关税也从1997年的45%降到28%,从总体上看,国外新材料的技术含量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另外,新型建材工业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新型建材在整个建材工业中所占比重和企业升工率较低。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外新型建材工业的一些著名公司将更多的进入我国市场,我国新型建材工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将促使我国新型建材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品配套能力,搞好售后服务,全面提高竞争力。
四、抓住入世良机积极应对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这给我国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将建材企业推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的竞争舞台,直接面对国际上的强大竞争对手。对此,我国建材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涉及的不单纯是产业问题,更多的涉及到经济体制如何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的问题,即经济体制必须要充满活力,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主要靠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按照建材工业"十五"规划,将构思组建跨地区的专业化大集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即选择一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骨干作用的企业。以公司制改革为依托,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从而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国有中小建材企业的改革思路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使其尽快适应市场要求,在竞争中自主发展。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我国建材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资源破坏程度高等等,尤其是近几年国有企业相当困难,这是众所周知的。建材行业目前存在的这种局面,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不相适应,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是无法参与未来竞争的。要扭转这种局面,调整建材产业结构刻不容缓。
具体措施是,制止重复建设,坚决制止低水平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也要注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如对当前已供大于求的技术装备先进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要暂停新建和扩建、取缔、关闭和淘汰落后"小玻璃厂"、"小水泥厂"是保证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
(三)加快建材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建材企业为实现"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目标,为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惟一的选择也是要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来实现。
建材工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重点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根据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提出的"少数"、"一批"和"多数"的工作要求,我们把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新型墙体材料四个产业和26个国家重点建材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放在优先支持发展的位置。
建立建材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R&D)。国家重点建材企业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增加技术与人才储备。逐步形成建材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相联系的建材技术信息网络体系,为建材工业的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
建立建材行业建材研发中心。建材行业内具有优势互补的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实施策略联盟,通过优势互补,改善产品的制造流程,改善现阶段专业人才不足的状况,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建材工业扩大出口首先要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培育有增长潜力的产品。要抓水泥、石材、平板玻璃、技术装备和资源独占型的非金属矿等几个大产品,努力增加玻璃纤维织物、玻璃深加工制品、建筑卫生陶瓷、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新型建筑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应有长远规划,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和创响自己的品牌上下功夫,扩大产品出口。
在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上,要加强研究国际市场的潜在商机,竞争力分析和策略。建材工业在努力保持和扩大在亚太等市场出口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贸易方式,开拓独联体和东欧、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要在巩固亚洲传统建材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欧美市场。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扩大港澳与内地企业的经济合作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互利互惠,共同拓展市场。
在建材出口地区的结构上,重点抓广东、福建、山东、辽宁、上海、河北、浙江、四川等"大"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培养外向型企业,为进一步扩大出口能力打下基础。
(五)更多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建材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牵动力之一。为了使外商的投资能获得最佳效益,力争外资的投向与我国建材工业的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指导外商投资目录》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建材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材、非金属矿加工产品、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建材设备制造业,使之与培育建材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支持外资投向传统产业,使之与加速改造水泥、玻璃、石材等传统产业结合起来;鼓励并推动国有企业吸收外商投资进行改组、改造。加快国企改造,利用外资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利用外资建立研究、设计、开发机构;利用外资建立出口型企业,使之与扩大建材出口结合起来。
(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合作不仅直接创汇和创造效益,更重要的是给企业创造一个顺势而上的发展机遇。国际合作是我国建材企业走向世界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则做法,将大量扶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境外加工贸易。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我们要正确分析建材行业开展承包工程的优势与潜力,有的放矢做好市场调研,探索进入市场的新途径,积极开发境外承包工程市场,开拓国际国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其通过国际承包工程打开一片市场。
巩固原有的老市场,积极做好向发达国家市场挺进的准备。如对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程度较低的非洲、俄罗斯及东欧、部分拉美国家为重点,尝试与工程、劳务、贸易与境外来料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水平、技术水平和积累资本实力,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逐渐扩大区域市场,为拓展欧美市场打好物质技术基础。
(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后进序列的条件下,缩小与先进国家技术水平差距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大幅度的技术引进发挥"后发优势"。我国建材工业要认真总结技术引进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探索国际上一些通用的灵活方式,推动建材工业产业升级,增强建材工业实力。
根据建材工业"十五"发展规划,要提高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水平,要选择我国最需要的关键技术,选择我国建材产业升级所需要的高新技术,选择对企业形成核心能力有意义的先进技术。
(八)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我们是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过程中,直面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使信息、知识、科技、创造力及其生产者-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竞争已转向人才、人力资源竞争,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关系各企业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要从建材生产大国变为建材生产强国,人才资源同样宝贵和重要。我国建材工业的各级领导都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建材工业的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创造了最佳的发展条件。
(一)有利于建材工业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建国50年来,建材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品种多样、门类齐全、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部分,主要产品有水泥及水泥制品、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6大类共4000多个品种。
现在,我国的建材工业已跻身于世界建材生产大国。1998年建材工业总产值达347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位居第五位。建材主导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墙地砖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卫生陶瓷也名列世界前茅,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也有了较快发展。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世界贸易组织100多个成员国和地区,在一个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彼此可以享受其他成员国和地区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减让的好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建材企业走向世界、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市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有利于建材工业扩大出口改革开放20年来,建材工业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建材工业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1.04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21.87亿美元,增长了20多倍。
国内的建材企业,应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良机,加快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建材工业在努力保持和扩大亚太等市场出口的同时,应灵活运用多种贸易形式,大力拓展独联体和东欧、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除向这些地区销售产品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国家的鼓励政策,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投资办厂。
(三)有利于更多的建材工业企业直接从事国际贸易以往,我国建材工业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难以获得外贸经营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所做出的承诺,我们将逐步放开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限制,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全部实行自动登记制。这一变化无疑给所有的建材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够获得发展。这在全球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尤显重要。
目前,建材行业具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和科研设计院所近200家左右,这些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不失时机地开发和建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四)有利于扩大引进外资,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达9500多家,合同外资金额约1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约70亿美元。特别是90年代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的投资,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泥、玻璃、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的大型企业,从而提高了我国建材工业的技术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满足了国民经济对优质建材产品的需求,同时为扩大出口打下了基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建材工业继续扩大引进外资和跨国经营,有效地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随着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更为便捷,投资方式更为灵活,可以肯定地说,当前是我国建材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外资的最佳时期。
(五)有利于提高我国建材产业的竞争力,加速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建材企业将全面走向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这就迫使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对国企来说就是按照市场规则定位。所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部潜在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将迫使我国的建材企业不断加快体制改革的进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此同时努力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将迫使整个建材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六)有利于建材工业引进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建材工业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始于80年代,至90年代达到高潮。引进的技术与设备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主要生产线和关键设备。这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为建材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资金、技术渠道,对建材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并迅速提高了我国建材工业研制开发水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在获得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技术方面的条件将大大改善,技术引进的渠道更多、途径更便捷。并且,还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经济信息。对于制定生产经营策略和争取市场主动大有好处。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建材工业的挑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机遇,也使建材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面对全球经济运作体系的挑战我国目前还不是建材生产强国,而是"大而不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生产集中化程度、高新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人员素质、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市场开发能力等方面,差距相当大。因此,在我们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时候,在我们按照新的"游戏规则"运作的时候,建材企业面临的制度挑战极其严峻,主要表现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多数建材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弊端;在管理上墨守成规,缺乏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和习惯,难以与大量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术语、新方法沟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和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高层次管理人材,在尽量使机会最大化,使业务风险最小化,科学决策等方面还在探索中。
(二)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后,建材企业的竞争范围从国内市场扩大到国际市场,其竞争对手增多,也就相应地从国内同行扩展到海外兵团。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和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的承诺,跨国公司将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建材国有企业将直接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建材行业的国有大企业缺乏长期经营战略、市场意识和雄厚资金,显然是处于劣势。
"三资"企业凭借天时地利的优势,会把国内市场视作国际市场,利用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利用他们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势必会极顺利地进入内销市场。毫无疑问,这是对国内企业的直面挑战。外企的产品技术含量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竞争力强,容易占领内销市场。不仅如此,"三资"企业在国内建厂,抢占了国内资源,国内企业也将受到资源方面的威胁。
(三)面对快速开拓市场的挑战目前,我们建材工业的出口市场比较单一和过分狭窄,80%以上的海外市场集中在亚洲,其中又有80%集中在韩国、港澳和日本,有些产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传统市场。所以,能否积极有效的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周边国家也在加紧制定和调整对外经贸和国内经济政策,加大引资和扩大出口的支持力度,这都给我国建材出口、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带来影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并适时的调整我们的政策。
三、对建材主要行业的具体影响
(一)水泥及其制品1.我国水泥的总体质量我国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到1998年,总产量已达5.36亿吨,占世界总产量35.7%。但我国生产的水泥,高标号水泥总量少,平均标号较低,国外生产的水泥标号较高。我国生产的水泥,优等品水泥少,在我国水泥总量中只有15%左右的水泥能达到国际先进和一般实物质量水平。
2.我国水泥工业的规模经济情况我国水泥工业生产规模小,80%的水泥是由小水泥厂生产的。这些小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决定了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从全国平均水平看,近30年来,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不高,不到德国、法国的十分之一,相当于日的近五十分之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及影响目前,我国水泥进口关税为8%(1992年为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也不会再有大的下降。而水泥制品、石棉水泥制品的关税将分别由1997年的25%、18%降到11%,水泥枕轨将降为8%。总体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关税税率降低对水泥及其制品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加之这些产品本身的特性,受运输的限制,外国产品难以大量进口。
(二)玻璃、玻纤织物1.基本情况平板玻璃产量居世界第一,到1998年,总产量达1.75亿重量箱(合87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8.5%。1998年世界浮法玻璃产量已达2530万吨,约占平板玻璃总产量3270万吨的77.3%。我国浮法玻璃产量占全国平板玻璃产量比重为67%,发达国家为95%以上。
2.规模经济情况我国现有平板玻璃生产企业600多家,其中大中型玻璃企业60多个,平均规模非常小。平均年生产能力仅为40-50万重量箱,远低于当今世界水平(200万重量箱左右)。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玻璃及其制品的进口关税将从1997年的20%、25%降到14%、18%,车辆用钢化安全玻璃将由30%降到22%,夹层玻璃将由35%降到25%,玻纤织物将由20%降到16%。总体来看影响不大。
(三)陶瓷1.基本情况我国的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工业产量连续跃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生产增长速度快。到1998年,建筑墙地砖产量达18.4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42.8%;卫生陶瓷总产量达5500万件,占世界总产量的27.3%。在产品质量、品种、档次、配套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80%-90%是中低档产品,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需求,总体上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建筑卫生陶瓷在我国的建材行业中一直是较特殊的行业,国家在进口关税上采取了较高的保护措施,关税在建材业也是最高的。其中卫生陶瓷为45%(1997年为60%),建筑瓷为25%(1997年为3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陶瓷业的进口关税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对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影响和冲击是相当大的。
因此,调整结构,控制总量、规范市场、合理布局、减少盲目投资,加紧开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扩大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出口,变生产大国为出口大国,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并积极挤占国际市场,是当务之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陶业出口会有更大的空间,出口量有望增加。可以预测,在贸易政策放宽的情况下,随着建陶档次的提高,我国的建陶产品国际竞争力将会增强,建陶的出口必会逐步增加。 (四)非金属矿1.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非金属矿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单一采矿逐步走向综合利用、深加工、多品种系列化。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出口基地建设,开采和加工技术的提高,石棉制品已达200多个品种,石墨制品达150多个品种,现在,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及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出口产品达100多个,出口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是仅次于意大利的第二出口大国。但目前我们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商可能会在国内扩大投资办厂,抢占国内矿山资源,企业也会受到威胁。应加紧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调整企业结构,在勘探、开采中,加大高新技术的含量,在质量上赶超国际先
进水平,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出口。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及影响非金属矿属矿产资源,我国采取不限制进口的政策,因此,进口关税税率一直很低,而且近年来在不断下降,如石墨、石英砂、高岭土、膨润土、刚玉石、大理石等由1997年的10%降至1998年的4%,但大理石、花岗岩加工成平面由50%降到25%,石棉及石棉制品18%降到11%,制动制品由20%降到14%。总体来讲,非金属矿及制品受关税降低的影响不大。
(五)新型建筑材料1.发展现状新型墙体材料已形成砌块、轻质材料为主的多元并存的产品结构,1998年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26%。防水密封材料摆脱了纸胎油毡和腻子的单一格局,逐步发展到包括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五大类产品。新型防水材料产量从1978年的几乎为零上升到1998年的4000万平方米。新型矿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优质保温隔热材料已广泛应用在建筑上,装饰装修材料品种已达4000多种,三星级宾馆使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已实现国产化,四星级以上宾馆使用的国产装饰装修材料已达40%以上。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及影响新型建筑材料异军突起,已形成了墙体屋面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第四大系列,成为各类建筑物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石膏板及石膏制品属保护性产品,关税也从1997年的45%降到28%,从总体上看,国外新材料的技术含量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另外,新型建材工业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新型建材在整个建材工业中所占比重和企业升工率较低。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外新型建材工业的一些著名公司将更多的进入我国市场,我国新型建材工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将促使我国新型建材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品配套能力,搞好售后服务,全面提高竞争力。
四、抓住入世良机积极应对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这给我国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将建材企业推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的竞争舞台,直接面对国际上的强大竞争对手。对此,我国建材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涉及的不单纯是产业问题,更多的涉及到经济体制如何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的问题,即经济体制必须要充满活力,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主要靠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按照建材工业"十五"规划,将构思组建跨地区的专业化大集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即选择一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骨干作用的企业。以公司制改革为依托,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从而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国有中小建材企业的改革思路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使其尽快适应市场要求,在竞争中自主发展。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我国建材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资源破坏程度高等等,尤其是近几年国有企业相当困难,这是众所周知的。建材行业目前存在的这种局面,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不相适应,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是无法参与未来竞争的。要扭转这种局面,调整建材产业结构刻不容缓。
具体措施是,制止重复建设,坚决制止低水平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也要注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如对当前已供大于求的技术装备先进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要暂停新建和扩建、取缔、关闭和淘汰落后"小玻璃厂"、"小水泥厂"是保证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
(三)加快建材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建材企业为实现"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目标,为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惟一的选择也是要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来实现。
建材工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重点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根据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提出的"少数"、"一批"和"多数"的工作要求,我们把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新型墙体材料四个产业和26个国家重点建材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放在优先支持发展的位置。
建立建材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R&D)。国家重点建材企业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增加技术与人才储备。逐步形成建材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相联系的建材技术信息网络体系,为建材工业的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
建立建材行业建材研发中心。建材行业内具有优势互补的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实施策略联盟,通过优势互补,改善产品的制造流程,改善现阶段专业人才不足的状况,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建材工业扩大出口首先要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培育有增长潜力的产品。要抓水泥、石材、平板玻璃、技术装备和资源独占型的非金属矿等几个大产品,努力增加玻璃纤维织物、玻璃深加工制品、建筑卫生陶瓷、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新型建筑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应有长远规划,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和创响自己的品牌上下功夫,扩大产品出口。
在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上,要加强研究国际市场的潜在商机,竞争力分析和策略。建材工业在努力保持和扩大在亚太等市场出口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贸易方式,开拓独联体和东欧、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要在巩固亚洲传统建材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欧美市场。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扩大港澳与内地企业的经济合作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互利互惠,共同拓展市场。
在建材出口地区的结构上,重点抓广东、福建、山东、辽宁、上海、河北、浙江、四川等"大"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培养外向型企业,为进一步扩大出口能力打下基础。
(五)更多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建材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牵动力之一。为了使外商的投资能获得最佳效益,力争外资的投向与我国建材工业的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指导外商投资目录》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建材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材、非金属矿加工产品、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建材设备制造业,使之与培育建材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支持外资投向传统产业,使之与加速改造水泥、玻璃、石材等传统产业结合起来;鼓励并推动国有企业吸收外商投资进行改组、改造。加快国企改造,利用外资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利用外资建立研究、设计、开发机构;利用外资建立出口型企业,使之与扩大建材出口结合起来。
(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合作不仅直接创汇和创造效益,更重要的是给企业创造一个顺势而上的发展机遇。国际合作是我国建材企业走向世界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则做法,将大量扶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境外加工贸易。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我们要正确分析建材行业开展承包工程的优势与潜力,有的放矢做好市场调研,探索进入市场的新途径,积极开发境外承包工程市场,开拓国际国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其通过国际承包工程打开一片市场。
巩固原有的老市场,积极做好向发达国家市场挺进的准备。如对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程度较低的非洲、俄罗斯及东欧、部分拉美国家为重点,尝试与工程、劳务、贸易与境外来料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水平、技术水平和积累资本实力,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逐渐扩大区域市场,为拓展欧美市场打好物质技术基础。
(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后进序列的条件下,缩小与先进国家技术水平差距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大幅度的技术引进发挥"后发优势"。我国建材工业要认真总结技术引进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探索国际上一些通用的灵活方式,推动建材工业产业升级,增强建材工业实力。
根据建材工业"十五"发展规划,要提高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水平,要选择我国最需要的关键技术,选择我国建材产业升级所需要的高新技术,选择对企业形成核心能力有意义的先进技术。
(八)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我们是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过程中,直面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使信息、知识、科技、创造力及其生产者-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竞争已转向人才、人力资源竞争,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关系各企业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要从建材生产大国变为建材生产强国,人才资源同样宝贵和重要。我国建材工业的各级领导都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