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孔竖笛引领孩子们走进音乐殿堂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器乐教学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生选择何种乐器作为课堂乐器比较好呢?我觉得一开始选择八孔竖笛较为适宜,因其具有价格低廉、携带方便、造型美观、一吹即响、发音清脆悦耳、半音齐全、可任意转调、表现力丰富等诸多优点,故而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八孔竖笛用作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启蒙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人手一支竖笛,可以弥补变声期的嗓音不足,通过器乐教学继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借助竖笛学习音乐,不仅同样可以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艺术实践,获得丰富的音乐感受、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八孔竖笛初级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机”。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认真听我演奏他们熟悉的歌(乐)曲(此时先不发给学生乐器,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自己手中的乐器上,要想集中注意力聆听老师演奏绝非易事)。这样先从感性上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让学生直接感受竖笛的演奏姿势及其优美的音色。接着,我再和他们一道观看本校学生在校内外表演的竖笛演奏录像。这样,既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到学习兴趣的层面,同时又帮助他们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拿到竖笛,就会跃跃欲试、兴趣盎然、信心倍增。
  二、规范指令,从严训练。
  由于好奇或走神,稍不注意,学生手中的竖笛要么“习惯性走火”,要么因乱吹一气而乱作一团,造成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教学难以进行,教学效果高耗低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统一指令、规范动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为课堂教学中的“安静”、“预备”、“指法练习”、“单独吹奏练习”、“同桌吹奏练习”、“小组讨论”、“小组创作”、“小组展示”、“独奏”、“齐奏”、“合奏”、“聆听”、“放下乐器”等指令都以音乐语言、肢体语言、眼神等予以规范,严格训练。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段时期的反复强化训练,不仅课堂教学秩序井然,而且也使得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效果快速高效。
  三、巧设目标,循序渐进。
  八孔竖笛教学的进度和深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每一堂课的竖笛教学,教师都要预设一个明确的、经过学生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现有水平制定。如果目标太高,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而未能达到,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畏难”就会进一步升级为“厌学”;教学目标也不宜太低,如果太低了,学生无需花费多大的气力就能轻而易举地達到,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养成马马虎虎、草率从事的陋习,而且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因此,课前必须预设一个恰当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再通过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一步步将学生带进轻松驾驭竖笛吹奏的快乐之中。
  四、课内普及,课外提高。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尽力克服单一、枯燥的课型,将竖笛教学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与视唱练耳、识读乐谱、乐理学习、音乐欣赏, 以及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作有机地结合,使得竖笛教学真正做到经常化、正常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抓普及,在课外,我们又定时、定点开展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把兴趣浓厚、演奏水平较高、有一定天赋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学校(或班级)兴趣小组,让他们系统学习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曲或乐曲,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定期、不定期地让他们参加班级、学校、社区文艺演出,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理解作品、分析作品、感受体验作品、创作作品、表现作品,积累实践经验。在提高他们的感受美、体验没、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过程中,享受音乐的美,享受生活的美。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活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以少带多,以点带面,营造了健康、浓厚的艺术氛围,全面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立足教材,适当补充。
  目前,现行的教材、教参还未能跟上课堂器乐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且也不符合我校的教学实际。为此,我根据学校、学生实际,以教材为立足点,对八孔竖笛教学作了进一步调整。具体做法是:
  1、将教材中的一些歌(乐)曲改编成竖笛曲,在弥补教材之不足的同时,以学生熟悉的作品为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广泛精选各种竖笛教材中的经典竖笛曲,以丰富竖笛教学内容;
  3、将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进竖笛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的同时,增强学生创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热情。
  实践证明,课堂器乐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克服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枯燥乏味、单一机械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重新开辟了另外一条通向音乐殿堂的绿色、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金光大道。课堂器乐教学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尤其为“先天性歌唱五音不全”的音乐学科“学困族”带来了 “福音”,真正让音乐教育“惠及”到每一个学生,让音乐教育不再“残缺”,日臻完美。
其他文献
“豈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随着日本的救援物资而来的,是这些古典文学中的诗句。这些颇具共情的文字既铿锵有力又温润隽永,给处于疫情之中的我们带来不少慰藉与感动。这股力量也来源于经典文化所蕴含的隽永内涵。  一档节目之所以呈现在大众面前,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当然也不例外,它想向我们展示的就是我们悠久而又丰韵的经典文化
期刊
摘要:杭錦旗古如歌是蒙古音乐的活化石,通过研究杭锦旗古如歌有利于充分地了解鄂尔多斯大草原身处蒙古人古老的长调民歌发展历史,也有利于提高音乐发展水平。由此可见,研究杭锦旗古如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古如歌”文化历史与特性,探究了“古如歌”非遗传袭保护途径及意义,提出了借助地方品牌文化力量提升地方文化竞争力的方法,希望能够为传承与发展“古如歌”文化提供一定的思路,激发“古如歌”文化发展活力。
期刊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声优”,这是一门职业,但是在这门职业背后所隐藏的专业叫做“配音”。配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是配音演员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在銀幕后、话筒前进行塑造和完善各种活生生的、性格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一项创造性工作。近年来,一档声音魅力原创竞演秀将这一门神秘的配音工作由幕后转至了台前,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档节目就是《声临其境》。  一.《声临其境》的节目设置  《声临其境》是湖南卫视
期刊
摘要: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应该从语音开始,正确掌握语言的语音语调,才能准确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使得他人容易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从而促进信息的交流。其中,小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类学科,而打好学生的语音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不少学生存在语音学习问题,如不会运用音标背单词、单词发音不标准、语速慢等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
期刊
宝贝在西安广场解放大路小学一年级九班上学,这几天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整个人学习的状态都跟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天都学的特别开心,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原因很简单,自他看到了老师给的评语后,他就开心的跟开了花似的!虽然简短的几句话语,但却蕴含着老师对孩子的深情关爱!我们全家人经历过了这次孩子的生病过程,也能感觉到他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想念,他因病缺课4天后,随后便参加了本次考试。也正因老师的责任心
期刊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平台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说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一些新兴文化被大众所认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世界文化也开始通过一些社交平台传播给我国大众。面对这样的背景,如何加速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
期刊
很久以前呀,有一名叫小彩儿的女孩儿,她有着天空一般的蓝色大波浪头发,白皙的皮肤,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还有一张永远微笑的嘴。她永远都只有一套衣服,绿色的衬衣、褐色的裤子和蓝色的鞋子。  什么?你说她的姓名?不不不,小彩儿就是小彩儿,整个镇子的人都是这么叫的。  这个镇子呀,非常地小,但又非常地漂亮;这个镇子上的东西呀,都是用世界上最漂亮的颜色染的!镇子上到处都是店铺,橱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可
期刊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涵盖广泛,融合了多元类型,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是当下一种潮流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以抖音app为例,它实质上是一款15秒音乐短视频社交软件,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歌曲,上传短视频,形成自
期刊
摘要:芭芭拉.赫普沃斯,是一位伟大的女艺术家,她说过“我认为每件雕塑都必须被感动,这是您制作雕塑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我们的第一感觉。我认为每个看雕塑的人都应该使用自己的身体。”她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 .尤其她的雕塑作品,艺术造型风格在现代英国抽象艺术发展进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芭芭拉.赫普沃斯;师法自然;抽象艺术  一:芭芭拉·赫普沃斯的艺术成长背景  芭芭拉·赫普沃
期刊
摘要: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前的石刻,有如一首首壮丽的颂歌,尤其是呈蹲居式雄居于墓前的一-对石狮,体型庞大,造型逼真,神态生动,气势外露,形象地体现了唐帝国勇猛开拓的力量。顺陵在陕西咸阳,是武则天母亲杨氏的坟墓,因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大周,追封其母为太后,所以改称其墓为陵。陵苑石刻有13个石人,石羊3个,走狮、天禄各1对,蹲狮3对以及石马等。其中以两对天禄、走狮最为精致。雄狮张口怒吼,肌肉紧张,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