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青年教师赛课。六位老师,六堂课,上同一篇课文—— 《小鹿的玫瑰花》。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他很用心地种玫瑰,盼望着玫瑰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跌伤了脚,只能卧床静养。等他可以一瘸一拐出门的时候,玫瑰花已全谢了,他没能看到。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后来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觉得哥哥的玫瑰没有白栽。
故事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变化中表现出趣味,同时也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德引导意义。
作为成人的教师,或许认为,这样浅显、直白的童话,内容、内涵都是一目了然,没啥需要仔细审读的。他们更多关注教学设计,如何体现与众不同。于是,过多思考“怎么教”,而对“教什么”缺少必要的审视。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教学内容上的错误。
“教什么”都教错了,“怎么教”还有意义吗?现列举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错误审读,与大家一起探讨,修正。
一、慎读汉字
“玫瑰”是本课要学会认读的两个汉字,课题里有,课文中又频繁出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中,都避不开。有的教师蜻蜓点水,说说结构、偏旁,机械地记记汉字,就过去了。有的教师想出点新意,但是,由于对汉字字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反倒造成了“误读”。
【教学片段1】
师:(出示“玫瑰”),谁发现了,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王字旁”。
师:你真会发现。再来看看下面的三个词语,又有什么发现?(出示:珍珠 玻璃 玛瑙)
生:也都是“王字旁”的。
师(小结):在古代,“珍珠”“玻璃”“玛瑙”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只有在王宫里可以看到,所以是王字旁的。玫瑰在古代的时候,是从国外引进的珍贵品种,也只有在王宫里可以看见呢!所以也是王字旁。
听到这儿,我不禁汗涔涔了。何时起,我们的汉字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
这个跟“王”字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被呼作“王字旁”的偏旁,它从哪里来?我们考察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王”造字本义是“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具体可参考《象形字典》)
“玉”造字本义是“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
古时造字,所有与玉相关的字,都采用“玉”作边旁。但,在古汉语中,只有“玉”字用作左偏旁时,要变形——去掉点,最后一横改成提,叫“斜玉旁”,也叫“侧玉旁”。
但现在王字旁和玉字旁是分开的。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部首目录”里是“王”“玉”各成部首的。《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1983年)的四画中有“王(玉)”,五画中有“(玉)”。原玉字用作左偏旁时改称“王字旁”或“王部”了,如:玎、珂、瑁、瑙……不是做左偏旁的仍叫“玉”字旁或“玉部”,如:莹、玺、璧……
斜玉旁写成王字旁的样子,是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玫,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讲的:“玫,火齐,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从玉文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玫,玉石颜色像被火均匀烧透的样子,就是玫瑰玉。一种说法认为,‘玫’就是美玉。字形采用‘玉’作边旁,‘文’作声旁” 。
瑰,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讲的:“瑰,玟瑰。从玉鬼声。一曰圆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瑰,玟瑰。字形采用‘玉’作边旁,‘鬼’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瑰’是玉珠浑圆漂亮”。
“玫瑰”这个词在《康熙字典》中指的是“彩色石头”,尤其是红色石头。从国外刚输入红色玫瑰油时,中国人不知其所由来,以为是石油的一种,所以汉语误称为“玫瑰油”,后来又由此误称其花为“玫瑰”,并流行开来。
走了这一遭,我们还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如此奇幻的解释吗?
汉字真的需要我们教师慎读。
二、慎读词语
课文第二段首句是这么写的:“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玫瑰枝头长出花骨朵儿的时间有个直观的感受,把“过了些日子”进行铺陈解读。
【教学片段2】
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花骨朵儿”。
师:你们看,过了几天,小鹿门前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出现了少部分“花骨朵儿”), 又过了几天,又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出现了更多“花骨朵儿”), 再过了几天,又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挤满了“花骨朵儿”)
师课件显示句式: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___地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
师:你能来填一填吗?
学生在横线上填“慢慢”“渐渐”等词语。
师:一个事物长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就可以用上“慢慢地”这个词语,也可以用上“渐渐地”这个词语。
我不反对“过了些日子”,可以理解成相对缓慢的时间流逝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了几天”“又过了几天”“再过了几天”的花骨朵递增过程,科学合理吗?我想,有基本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持否定态度。一个花骨朵从冒出来,到饱胀,到绽放,这种生命的成长状态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不能让“过了几天”出来的花骨朵,憋着劲,等待“又过了几天”“再过了几天”,等所有的花骨朵儿都出来了,再一起绽放。这是违背基本规律的。这样的词语解读,给孩子带去的将会是什么呢?不敢细想!
三、慎读语句
《小鹿的玫瑰花》这个故事,最具故事情味的就是鹿弟弟认为哥哥的玫瑰花白栽时,黄莺飞来告诉他们,“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微风过来告诉他们,“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这两个段落,是低段童话故事中典型的重复式结构。细品,是极有意思的。但这样经典的培养学生语感的语句,在课堂上却似一阵微风,从学生的耳际吹过,没留下应有的痕迹。 【教学片段3】
师:谁来读读黄莺说的话?(生读)
师:小黄莺,你为什么看见玫瑰花就想唱歌?
生:因为玫瑰花很红,很好看。
师:请你读出玫瑰花的好看。(生再读,没有多少实质改变)
师:听了她的朗读,你看见美丽的玫瑰花了吗?
……
(学微风句,前面基本同上)
师:微风先生在吹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小动物呢?(生答小兔子、小狗等)
师:小兔,你看到微风先生过来了,你会怎么夸他呀?
生:微风先生,你真是玫瑰香风啊!
……
师:微风先生,你听了大家的夸奖,是不是很开心,很自豪啊?大家一起自豪、开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生齐读该句)
师:还有谁会看见玫瑰花,闻过玫瑰花香?
生:小兔、蜗牛、蜜蜂、松鼠……
课件出示句式:谁(怎么样),她说:“( )”
生:这时,蝴蝶姑娘飞来了。她说:“小鹿,我看见过你种的玫瑰,可香了!我叫好多伙伴来采花粉呢!”
生:小蜜蜂飞过来,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又香又漂亮。真好啊!”
生:小松鼠跳过来了,他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可香了。闻了以后,我就更有力气爬树了。”
一连三个孩子站起来说,不管是蝴蝶、蜜蜂,还是松鼠,均是“见出”香味。显然,这里孩子并没有通感的意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语言的不贴切之处。
我们可回头再读课文。文中,黄莺是“见”过小鹿家的“红”玫瑰,可“好看”了!“见”到的颜色是“红”的,“见”后的感觉是“好看”,这是按视觉系统在行文。而微风呢,“闻”过玫瑰花,可“香”了!味道是通过“闻”感觉到的,这是按嗅觉系统在行文。而且,这两个句子都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来写的,黄莺是爱唱歌,所以看着花,想唱歌。风是流动的,所以带着香味到处跑。
再看学生的语句,在这两个方面有体现吗?都没有。那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们教师没有教会他们去发现。教师为什么不教?因为教师自己也“没看见”!课堂上一味在读出美丽、读出香味上下功夫,对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又有何益呢?这样浅表地读一下,晃一眼,教和不教,差异并不大。对于知识点该教到位,《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陈金铭有一个很好的说法——把知识“浇透”。事实上,很多年轻教师不是不知道该把知识“浇透”的道理,也会想法子去“浇透”知识,但却不知道该“浇在哪里”,这是需要静下心来读文的。
四、慎读标点
很多标点,在语句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品一品,能读出个中丰富的滋味。《小鹿的玫瑰花》中,小鹿跌伤后,躺在床上养病。养了多久的病,课文中是这么描述的:
“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很多教师都关注到了这个省略号,为了让学生感悟到省略号表达的意思,教师是这么实施教学的:
【教学片段4】
师:小鹿跌伤后,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很快地——
课件逐个出示“一天”“一周”“一个月……”
师:小鹿在床上躺了多久啊?
生:一个月。
师:是一个月吗?谁有不同的理解?
生:可能是两个月。
生:最多可能是一年。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猜?
生:因为后面是个省略号。
师:你们可真会读书,把标点符号都读懂了。有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老师估计小鹿躺了三个月左右。
小鹿到底在床上躺了多久?除了告知,除了那句学生不很理解的“老话”,教师就没想到从文本里走进去吗?小鹿跌伤前,玫瑰快开花了,后来跌伤静躺,等到他拄着拐杖出来,花已经谢了。这期间到底有多长?这里有一个常识问题:玫瑰一年开花一次,花期较短,只有一个月左右。当学生不了解这样的常识时,我们可以提供信息给他们,让他们来推测,培养他们的言语思维能力,而不是随便瞎猜,估摸着告诉学生一个结论,更不可对学生天马行空的猜测不置可否,这也是一种误导!
低段的文本虽然浅显,但也有其深刻之处。尚需我们静静去想,谨慎解读。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310006)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他很用心地种玫瑰,盼望着玫瑰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跌伤了脚,只能卧床静养。等他可以一瘸一拐出门的时候,玫瑰花已全谢了,他没能看到。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后来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觉得哥哥的玫瑰没有白栽。
故事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变化中表现出趣味,同时也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德引导意义。
作为成人的教师,或许认为,这样浅显、直白的童话,内容、内涵都是一目了然,没啥需要仔细审读的。他们更多关注教学设计,如何体现与众不同。于是,过多思考“怎么教”,而对“教什么”缺少必要的审视。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教学内容上的错误。
“教什么”都教错了,“怎么教”还有意义吗?现列举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错误审读,与大家一起探讨,修正。
一、慎读汉字
“玫瑰”是本课要学会认读的两个汉字,课题里有,课文中又频繁出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中,都避不开。有的教师蜻蜓点水,说说结构、偏旁,机械地记记汉字,就过去了。有的教师想出点新意,但是,由于对汉字字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反倒造成了“误读”。
【教学片段1】
师:(出示“玫瑰”),谁发现了,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王字旁”。
师:你真会发现。再来看看下面的三个词语,又有什么发现?(出示:珍珠 玻璃 玛瑙)
生:也都是“王字旁”的。
师(小结):在古代,“珍珠”“玻璃”“玛瑙”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只有在王宫里可以看到,所以是王字旁的。玫瑰在古代的时候,是从国外引进的珍贵品种,也只有在王宫里可以看见呢!所以也是王字旁。
听到这儿,我不禁汗涔涔了。何时起,我们的汉字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
这个跟“王”字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被呼作“王字旁”的偏旁,它从哪里来?我们考察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王”造字本义是“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具体可参考《象形字典》)
“玉”造字本义是“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
古时造字,所有与玉相关的字,都采用“玉”作边旁。但,在古汉语中,只有“玉”字用作左偏旁时,要变形——去掉点,最后一横改成提,叫“斜玉旁”,也叫“侧玉旁”。
但现在王字旁和玉字旁是分开的。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部首目录”里是“王”“玉”各成部首的。《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1983年)的四画中有“王(玉)”,五画中有“(玉)”。原玉字用作左偏旁时改称“王字旁”或“王部”了,如:玎、珂、瑁、瑙……不是做左偏旁的仍叫“玉”字旁或“玉部”,如:莹、玺、璧……
斜玉旁写成王字旁的样子,是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玫,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讲的:“玫,火齐,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从玉文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玫,玉石颜色像被火均匀烧透的样子,就是玫瑰玉。一种说法认为,‘玫’就是美玉。字形采用‘玉’作边旁,‘文’作声旁” 。
瑰,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讲的:“瑰,玟瑰。从玉鬼声。一曰圆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瑰,玟瑰。字形采用‘玉’作边旁,‘鬼’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瑰’是玉珠浑圆漂亮”。
“玫瑰”这个词在《康熙字典》中指的是“彩色石头”,尤其是红色石头。从国外刚输入红色玫瑰油时,中国人不知其所由来,以为是石油的一种,所以汉语误称为“玫瑰油”,后来又由此误称其花为“玫瑰”,并流行开来。
走了这一遭,我们还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如此奇幻的解释吗?
汉字真的需要我们教师慎读。
二、慎读词语
课文第二段首句是这么写的:“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玫瑰枝头长出花骨朵儿的时间有个直观的感受,把“过了些日子”进行铺陈解读。
【教学片段2】
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花骨朵儿”。
师:你们看,过了几天,小鹿门前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出现了少部分“花骨朵儿”), 又过了几天,又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出现了更多“花骨朵儿”), 再过了几天,又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挤满了“花骨朵儿”)
师课件显示句式: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___地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
师:你能来填一填吗?
学生在横线上填“慢慢”“渐渐”等词语。
师:一个事物长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就可以用上“慢慢地”这个词语,也可以用上“渐渐地”这个词语。
我不反对“过了些日子”,可以理解成相对缓慢的时间流逝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了几天”“又过了几天”“再过了几天”的花骨朵递增过程,科学合理吗?我想,有基本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持否定态度。一个花骨朵从冒出来,到饱胀,到绽放,这种生命的成长状态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不能让“过了几天”出来的花骨朵,憋着劲,等待“又过了几天”“再过了几天”,等所有的花骨朵儿都出来了,再一起绽放。这是违背基本规律的。这样的词语解读,给孩子带去的将会是什么呢?不敢细想!
三、慎读语句
《小鹿的玫瑰花》这个故事,最具故事情味的就是鹿弟弟认为哥哥的玫瑰花白栽时,黄莺飞来告诉他们,“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微风过来告诉他们,“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这两个段落,是低段童话故事中典型的重复式结构。细品,是极有意思的。但这样经典的培养学生语感的语句,在课堂上却似一阵微风,从学生的耳际吹过,没留下应有的痕迹。 【教学片段3】
师:谁来读读黄莺说的话?(生读)
师:小黄莺,你为什么看见玫瑰花就想唱歌?
生:因为玫瑰花很红,很好看。
师:请你读出玫瑰花的好看。(生再读,没有多少实质改变)
师:听了她的朗读,你看见美丽的玫瑰花了吗?
……
(学微风句,前面基本同上)
师:微风先生在吹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小动物呢?(生答小兔子、小狗等)
师:小兔,你看到微风先生过来了,你会怎么夸他呀?
生:微风先生,你真是玫瑰香风啊!
……
师:微风先生,你听了大家的夸奖,是不是很开心,很自豪啊?大家一起自豪、开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生齐读该句)
师:还有谁会看见玫瑰花,闻过玫瑰花香?
生:小兔、蜗牛、蜜蜂、松鼠……
课件出示句式:谁(怎么样),她说:“( )”
生:这时,蝴蝶姑娘飞来了。她说:“小鹿,我看见过你种的玫瑰,可香了!我叫好多伙伴来采花粉呢!”
生:小蜜蜂飞过来,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又香又漂亮。真好啊!”
生:小松鼠跳过来了,他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可香了。闻了以后,我就更有力气爬树了。”
一连三个孩子站起来说,不管是蝴蝶、蜜蜂,还是松鼠,均是“见出”香味。显然,这里孩子并没有通感的意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语言的不贴切之处。
我们可回头再读课文。文中,黄莺是“见”过小鹿家的“红”玫瑰,可“好看”了!“见”到的颜色是“红”的,“见”后的感觉是“好看”,这是按视觉系统在行文。而微风呢,“闻”过玫瑰花,可“香”了!味道是通过“闻”感觉到的,这是按嗅觉系统在行文。而且,这两个句子都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来写的,黄莺是爱唱歌,所以看着花,想唱歌。风是流动的,所以带着香味到处跑。
再看学生的语句,在这两个方面有体现吗?都没有。那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们教师没有教会他们去发现。教师为什么不教?因为教师自己也“没看见”!课堂上一味在读出美丽、读出香味上下功夫,对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又有何益呢?这样浅表地读一下,晃一眼,教和不教,差异并不大。对于知识点该教到位,《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陈金铭有一个很好的说法——把知识“浇透”。事实上,很多年轻教师不是不知道该把知识“浇透”的道理,也会想法子去“浇透”知识,但却不知道该“浇在哪里”,这是需要静下心来读文的。
四、慎读标点
很多标点,在语句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品一品,能读出个中丰富的滋味。《小鹿的玫瑰花》中,小鹿跌伤后,躺在床上养病。养了多久的病,课文中是这么描述的:
“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很多教师都关注到了这个省略号,为了让学生感悟到省略号表达的意思,教师是这么实施教学的:
【教学片段4】
师:小鹿跌伤后,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很快地——
课件逐个出示“一天”“一周”“一个月……”
师:小鹿在床上躺了多久啊?
生:一个月。
师:是一个月吗?谁有不同的理解?
生:可能是两个月。
生:最多可能是一年。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猜?
生:因为后面是个省略号。
师:你们可真会读书,把标点符号都读懂了。有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老师估计小鹿躺了三个月左右。
小鹿到底在床上躺了多久?除了告知,除了那句学生不很理解的“老话”,教师就没想到从文本里走进去吗?小鹿跌伤前,玫瑰快开花了,后来跌伤静躺,等到他拄着拐杖出来,花已经谢了。这期间到底有多长?这里有一个常识问题:玫瑰一年开花一次,花期较短,只有一个月左右。当学生不了解这样的常识时,我们可以提供信息给他们,让他们来推测,培养他们的言语思维能力,而不是随便瞎猜,估摸着告诉学生一个结论,更不可对学生天马行空的猜测不置可否,这也是一种误导!
低段的文本虽然浅显,但也有其深刻之处。尚需我们静静去想,谨慎解读。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