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读语文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青年教师赛课。六位老师,六堂课,上同一篇课文—— 《小鹿的玫瑰花》。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他很用心地种玫瑰,盼望着玫瑰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跌伤了脚,只能卧床静养。等他可以一瘸一拐出门的时候,玫瑰花已全谢了,他没能看到。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后来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觉得哥哥的玫瑰没有白栽。
  故事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变化中表现出趣味,同时也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德引导意义。
  作为成人的教师,或许认为,这样浅显、直白的童话,内容、内涵都是一目了然,没啥需要仔细审读的。他们更多关注教学设计,如何体现与众不同。于是,过多思考“怎么教”,而对“教什么”缺少必要的审视。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教学内容上的错误。
  “教什么”都教错了,“怎么教”还有意义吗?现列举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错误审读,与大家一起探讨,修正。
  一、慎读汉字
  “玫瑰”是本课要学会认读的两个汉字,课题里有,课文中又频繁出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中,都避不开。有的教师蜻蜓点水,说说结构、偏旁,机械地记记汉字,就过去了。有的教师想出点新意,但是,由于对汉字字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反倒造成了“误读”。
  【教学片段1】
  师:(出示“玫瑰”),谁发现了,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王字旁”。
  师:你真会发现。再来看看下面的三个词语,又有什么发现?(出示:珍珠 玻璃 玛瑙)
  生:也都是“王字旁”的。
  师(小结):在古代,“珍珠”“玻璃”“玛瑙”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只有在王宫里可以看到,所以是王字旁的。玫瑰在古代的时候,是从国外引进的珍贵品种,也只有在王宫里可以看见呢!所以也是王字旁。
  听到这儿,我不禁汗涔涔了。何时起,我们的汉字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
  这个跟“王”字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被呼作“王字旁”的偏旁,它从哪里来?我们考察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王”造字本义是“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具体可参考《象形字典》)
  “玉”造字本义是“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
  古时造字,所有与玉相关的字,都采用“玉”作边旁。但,在古汉语中,只有“玉”字用作左偏旁时,要变形——去掉点,最后一横改成提,叫“斜玉旁”,也叫“侧玉旁”。
  但现在王字旁和玉字旁是分开的。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部首目录”里是“王”“玉”各成部首的。《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1983年)的四画中有“王(玉)”,五画中有“(玉)”。原玉字用作左偏旁时改称“王字旁”或“王部”了,如:玎、珂、瑁、瑙……不是做左偏旁的仍叫“玉”字旁或“玉部”,如:莹、玺、璧……
  斜玉旁写成王字旁的样子,是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玫,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讲的:“玫,火齐,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从玉文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玫,玉石颜色像被火均匀烧透的样子,就是玫瑰玉。一种说法认为,‘玫’就是美玉。字形采用‘玉’作边旁,‘文’作声旁” 。
  瑰,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讲的:“瑰,玟瑰。从玉鬼声。一曰圆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瑰,玟瑰。字形采用‘玉’作边旁,‘鬼’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瑰’是玉珠浑圆漂亮”。
  “玫瑰”这个词在《康熙字典》中指的是“彩色石头”,尤其是红色石头。从国外刚输入红色玫瑰油时,中国人不知其所由来,以为是石油的一种,所以汉语误称为“玫瑰油”,后来又由此误称其花为“玫瑰”,并流行开来。
  走了这一遭,我们还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如此奇幻的解释吗?
  汉字真的需要我们教师慎读。
  二、慎读词语
  课文第二段首句是这么写的:“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玫瑰枝头长出花骨朵儿的时间有个直观的感受,把“过了些日子”进行铺陈解读。
  【教学片段2】
  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花骨朵儿”。
  师:你们看,过了几天,小鹿门前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出现了少部分“花骨朵儿”), 又过了几天,又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出现了更多“花骨朵儿”), 再过了几天,又长出了几朵花骨朵儿——(课件显示:小鹿的花坛里挤满了“花骨朵儿”)
  师课件显示句式: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___地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
  师:你能来填一填吗?
  学生在横线上填“慢慢”“渐渐”等词语。
  师:一个事物长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就可以用上“慢慢地”这个词语,也可以用上“渐渐地”这个词语。
  我不反对“过了些日子”,可以理解成相对缓慢的时间流逝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了几天”“又过了几天”“再过了几天”的花骨朵递增过程,科学合理吗?我想,有基本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持否定态度。一个花骨朵从冒出来,到饱胀,到绽放,这种生命的成长状态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不能让“过了几天”出来的花骨朵,憋着劲,等待“又过了几天”“再过了几天”,等所有的花骨朵儿都出来了,再一起绽放。这是违背基本规律的。这样的词语解读,给孩子带去的将会是什么呢?不敢细想!
  三、慎读语句
  《小鹿的玫瑰花》这个故事,最具故事情味的就是鹿弟弟认为哥哥的玫瑰花白栽时,黄莺飞来告诉他们,“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微风过来告诉他们,“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这两个段落,是低段童话故事中典型的重复式结构。细品,是极有意思的。但这样经典的培养学生语感的语句,在课堂上却似一阵微风,从学生的耳际吹过,没留下应有的痕迹。   【教学片段3】
  师:谁来读读黄莺说的话?(生读)
  师:小黄莺,你为什么看见玫瑰花就想唱歌?
  生:因为玫瑰花很红,很好看。
  师:请你读出玫瑰花的好看。(生再读,没有多少实质改变)
  师:听了她的朗读,你看见美丽的玫瑰花了吗?
  ……
  (学微风句,前面基本同上)
  师:微风先生在吹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小动物呢?(生答小兔子、小狗等)
  师:小兔,你看到微风先生过来了,你会怎么夸他呀?
  生:微风先生,你真是玫瑰香风啊!
  ……
  师:微风先生,你听了大家的夸奖,是不是很开心,很自豪啊?大家一起自豪、开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生齐读该句)
  师:还有谁会看见玫瑰花,闻过玫瑰花香?
  生:小兔、蜗牛、蜜蜂、松鼠……
  课件出示句式:谁(怎么样),她说:“( )”
  生:这时,蝴蝶姑娘飞来了。她说:“小鹿,我看见过你种的玫瑰,可香了!我叫好多伙伴来采花粉呢!”
  生:小蜜蜂飞过来,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又香又漂亮。真好啊!”
  生:小松鼠跳过来了,他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可香了。闻了以后,我就更有力气爬树了。”
  一连三个孩子站起来说,不管是蝴蝶、蜜蜂,还是松鼠,均是“见出”香味。显然,这里孩子并没有通感的意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语言的不贴切之处。
  我们可回头再读课文。文中,黄莺是“见”过小鹿家的“红”玫瑰,可“好看”了!“见”到的颜色是“红”的,“见”后的感觉是“好看”,这是按视觉系统在行文。而微风呢,“闻”过玫瑰花,可“香”了!味道是通过“闻”感觉到的,这是按嗅觉系统在行文。而且,这两个句子都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来写的,黄莺是爱唱歌,所以看着花,想唱歌。风是流动的,所以带着香味到处跑。
  再看学生的语句,在这两个方面有体现吗?都没有。那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们教师没有教会他们去发现。教师为什么不教?因为教师自己也“没看见”!课堂上一味在读出美丽、读出香味上下功夫,对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又有何益呢?这样浅表地读一下,晃一眼,教和不教,差异并不大。对于知识点该教到位,《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陈金铭有一个很好的说法——把知识“浇透”。事实上,很多年轻教师不是不知道该把知识“浇透”的道理,也会想法子去“浇透”知识,但却不知道该“浇在哪里”,这是需要静下心来读文的。
  四、慎读标点
  很多标点,在语句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品一品,能读出个中丰富的滋味。《小鹿的玫瑰花》中,小鹿跌伤后,躺在床上养病。养了多久的病,课文中是这么描述的:
  “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很多教师都关注到了这个省略号,为了让学生感悟到省略号表达的意思,教师是这么实施教学的:
  【教学片段4】
  师:小鹿跌伤后,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很快地——
  课件逐个出示“一天”“一周”“一个月……”
  师:小鹿在床上躺了多久啊?
  生:一个月。
  师:是一个月吗?谁有不同的理解?
  生:可能是两个月。
  生:最多可能是一年。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猜?
  生:因为后面是个省略号。
  师:你们可真会读书,把标点符号都读懂了。有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老师估计小鹿躺了三个月左右。
  小鹿到底在床上躺了多久?除了告知,除了那句学生不很理解的“老话”,教师就没想到从文本里走进去吗?小鹿跌伤前,玫瑰快开花了,后来跌伤静躺,等到他拄着拐杖出来,花已经谢了。这期间到底有多长?这里有一个常识问题:玫瑰一年开花一次,花期较短,只有一个月左右。当学生不了解这样的常识时,我们可以提供信息给他们,让他们来推测,培养他们的言语思维能力,而不是随便瞎猜,估摸着告诉学生一个结论,更不可对学生天马行空的猜测不置可否,这也是一种误导!
  低段的文本虽然浅显,但也有其深刻之处。尚需我们静静去想,谨慎解读。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310006)
其他文献
摘 要:郑州二中近十年来为实现“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和“健康、博爱、有为”的学生形象,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深入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支撑。在全校开设足球课程以及坚持开展班级足球联赛的基础上,创办足球实验班,探索校园足球发展的新模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国内足球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为足球特色学生开辟了高考升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健康第一;普及;提升;创新  中图分类
摘 要:首都体育学院受国侨办、市侨办委托,自2013年起,连续5年承接“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团组。活动特色鲜明,组织井然有序,增进了营员对祖(籍)国和北京的认识和感情,获得圆满成功,受到了海外领队、营员及上级侨务部门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好评。学校作为“北京华文教育基地”,将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在华文教育中的优势和独特作用,为首都的华文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
摘 要:开展体育单元主题教研主旨是帮助教师理清教材和课次目标梯度分解,把握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层次性,抓住课时重难点。本文以篮球运球上篮为例,就单元主题教研的开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反思,以期为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主题教研;体育单元教学;篮球运球上篮;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54-02  一、提炼主题,设计方案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启蒙阶段,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遇到困惑:在语言表达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则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若一味强调兴趣,降低语言表达的质量要求,又会影响写话的整体水平。那么低段写话教学究竟该如何进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的方法,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也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绘图时机与绘图策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探索者。  【关键词】思维导图 概念图 情节梯 维恩图 整本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
【教学理念】  “童真课堂”是尊重儿童、彰显真学的课堂,“童真课堂”是儿童主动学、教师智慧导、师生共成长的课堂。无疑,“儿童路线”是“童真课堂”的生命线:坚持从儿童中来——教学从儿童的真实起点出发;坚持在儿童中学——让儿童经历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坚持到儿童中去——教师发挥应有的导学作用;坚持在儿童中长——让儿童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生长。这四大坚持也就是“童真课堂”的教学原则。  在“童真课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状物文,叶圣陶先生通过慎微的观察,用朴实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触须的生长过程。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寥寥数语便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过程告诉了读者。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四年级孩子直观思维依旧强烈,一味地
关键词: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体育课;短道速滑  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成奥林匹克运动核心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基于奥林匹克运动所形成的宏大社会文化理念的一部分。多年以来,国际奥委会始终以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为重点,重视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雅克·罗格就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对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
阅读一篇文章,在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后,如果我们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努力解开这些问号,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就会更深一层。教学活动同样如此,适时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思考辨析,能使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  《落花生》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许地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回忆了小时候他们姐弟几个“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事情,阐述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
“语言的力量和美展现在它的音响中,因此要让语言的感情色彩通过感情朗读,也就是通过听觉去感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在朗读指导的时候,我们通常面临的一个疑问是:感情朗读指导的最佳路径在哪儿?  在指导学生朗读《特殊的葬礼》中描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伟壮观场面的时候,通过三次朗读指导,我发现人格化是感情朗读指导的最佳路径。回想三次朗读指导的经过,感触颇深。  从表现出发与文字同行,唯技巧指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