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执行力“脑梗”症状的疏导之策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艾利森曾说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实际过程当中,90%的功能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只有10%的功能取决于方案。”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执行力总体是好的,但在从严治党、整风肃纪的新形势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缩水”现象和“脑梗”症状。
  扫描干部执行力“脑梗”症状,主要表现为“五不”:一是尺度不高。小成即满、小富即安,自我要求低、工作标准低、思想境界低,缺乏在强手面前比实力、在竞相发展中求突破的精神状态,喜欢安于现状,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化解矛盾的底气、攻坚克难的勇气。二是速度不快。专业能力不强,缺乏专业眼光和专业素养,对本职工作不懂行、不在行、不内行,工作敷衍了事,被动执行;表态积极、行动消极,拖来拖去,“公事公办”变成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结果把问题由小拖到大,矛盾由易拖到难;对发展机遇认识慢,对新生事物接受慢,推动发展动作慢,常常左右观望,疑虑重重,不推不动,不督不办。三是力度不大。工作没想法,做事没章法,用人没方法,用新发展理念衡量工作、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强,执行起来力不从心,效率低、实绩少。四是角度不广。习惯于“用会议落实会议、用讲话落实讲话、用文件落实文件”,习惯于机械主义、拿来主义、经验主义。五是态度不端。有的执行政令以个人、部门利益为出发点,碰到矛盾和问题要么东躲西闪,要么“击鼓传花”,导致该管的事情管不了,该挑的担子挑不起,该打的硬仗打不赢;有的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抓工作无精打采、窝里斗浑身本事;有的把“干净”与“干事”人为地对立起来,以所谓的“干净”掩盖改革上的“不为”。
  剖析干部执行力“脑梗”症状的原因,就在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学习意识、敢为精神、全局观念、创新态度。根治执行力“脑梗”症状需从以下几点着眼:
  一、以思想铸魂为先导,在补钙固根上激发执行力
  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履职之要,也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前提、精神动力。
  寻根守魂、不忘初心,必须经常打扫和洗涤思想上的灰尘,补足干部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真正让“总开关”管起来、统起来、灵起来。要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筑牢敢于执行的“主心骨”,坚守理想信念的“上甘岭”,拨正思想行为的“定盘星”,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治“懒”,切实解决“不愿为”的问题;治“浮”,切实解决“不真为”的问题;治“软”,切实解决“不敢为”的问题;治“滥”,切实解决“乱作为”的问题。
  二、以学知增能为基础,着力在夯实本领上提高执行力
  学习是干好工作的第一需要,是抓好执行的第一环节。提高执行力最基本、最迫切的就是要加强学习。
  正风先立学,治弊先醒脑。提高执行力,就要像抓作风一样抓学习。要克服学不下来、学不进去、学不长久的状态以及忙而废学、工而忘学现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学习,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勤学勤思,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孜孜不倦,从根本上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带着问题学、联系问题思、对准问题做,善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学会研究政策,正确理解政策、认真执行政策,在学以致用、真学真用、活学活用中提升执行力,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破解难题的方法、推动发展的能力。
  三、以压实责任为核心,着力在敢于担当上增强执行力
  为政之要,重在履职。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是双重角色,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


  首要的是强化责任担当。要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有职就有责,有责必尽职。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不回避矛盾,不逃避困难,不上推下卸,向瓶颈“叫板”、对矛盾“宣战”,一锤接着一锤敲。既要从宏观上把握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又要在微观上确保工作任务的时效性,以“关键少数”带动“最大多数”。
  紧要的是细化责任分解。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实现责任体系全覆盖、无死角。要推行重大工作目标责任制,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定责任人员、定工作标准、定任务要求、定完成时限、定进度计划,使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时有限定之期,切实把干部责任落清、落准、落实。
  关键的是深化责任考评。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着力解决工作部署中有要求、无标准,有概念、无具体,有目标、无落实的问题,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形成奖勤罚懒的激励制约机制,督促干部做“带头人”,不做“特殊人”。
  四、以鲜明导向为引领,着力在选人用人上推动执行力
  如何选人用人,既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又是影响政治生态的关键因素。越是干部感到“为官不易”的时候,越要坚持干部正向激励,树立不愿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不能当干部的导向,坚定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思想和追求。从“根”上选好干部,必须出以公心、注重公论、坚持公道。既“知人之长”,也“知人之短”;既看平时工作,也看关键表现;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看组织评价,也看群众公论,以实绩论奖惩,凭能力用干部。以坚强党性选党性坚强的人,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注重选拔心无旁骛干工作、扛事顶硬抓落实、敢冲敢当破难题的干部,不让干事的人伤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倡导“容错”的理念,宽容失败,鼓励探索,为争做“两为”干部营造宽松环境。对作风漂浮、执行不力、干不成事、影响发展的干部,要坚决调整下来,让“能下”“真下”成为新常态,切实建立优胜劣汰、奖优罚劣、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新机制。   五、以监督执纪为保障,着力在追责问责上强化执行力
  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执纪督查问责,就要从身边不执行、不落实的事抓起,言出纪随,寸步不让,用组织之“网”、纪律之“矛”,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释放执纪必严的信号,切实使铁规生威、铁纪发力。有责不担,正气难彰;有错不纠,百弊丛生。抓执行,必须要把执纪问责贯穿始终,对苗头性问题,以提醒、函询、教育和谈心谈话等措施,“断喝一声、猛击一掌”,及时提醒。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依据党纪政纪严肃处理,避免问责被“高高拎起、轻轻放下”,让铁腕问责失去效力。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紧紧盯住“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变种,特别是对那些披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隐蔽性问题,更要深挖细查、穷追猛打,使其没有喘息之机和藏身之地。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消极执行的行为,要敢于亮剑、动真碰硬,坚决不留“口子”、不开“天窗”,坚决避免“下不为例”的好人现象,做到履职尽责“铁肩担当”、执行规定“铁板钉钉”、检查督导“铁面无私”、责任追究“铁石心肠”。
  六、以作风整改为抓手,着力在久久为功上提升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不仅要有“想抓”的意识,还必须有“能抓”的措施、“善抓”的本领、“真抓”的作风。
  力戒一个“浮”字。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转变作风,要扑下身子,“身入”更要“心入”,立足真实情况,着眼真实需求,体现真实反映,既当好“顺风耳”,又织好“过滤网”,避免偏听偏信、判断不当;要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增强调研成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强化“治虚”“打假”的力度,不避实就虚、不避重就轻,坚持抓实问题,开实药方,落实举措。
  克服一个“浅”字。要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着眼未来、发展当前,不脱离实际,不囿于现状,确保目标不空、步伐不虚。要稳步持续用力,注意解决思想松懈和作风松弛问题,不因一时的顺利而松气,不因一时的成效而松劲,始终保持饱满的发展热情和工作激情,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破除一个“难”字。恩格斯有句名言: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为。多些“闯改创”,少些“等靠要”,努力提高把上级精神具体化、外地经验本土化、本地工作特色化的本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狠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树立起抓落实的高标准。
  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在突破障碍上深化执行力
  知全局,做创新的谋划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具备“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胸襟、“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壮志情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追求,善于把握大势,找准定位,遵循发展规律,提高统筹能力,真正解决好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问题,把依法依规决策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
  听民意,做创新的执行者。落实政策,不能机械地“套模子”,当“复印机”和“传声筒”,而要注重实际,听取民意,抓好结合,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事当家事,思维才有灵气、决策才有底气、工作才有生气。坚持以新视野认识新事物,以新观念研究新情况,以新理论回答新问题,以新思路谋划新发展。
  改观念,做创新的推动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抓落实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创新。要勇于破除那些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主体明确、职责清楚、具体量化的执行、评估、监督工作机制,引导规范党员干部听令而行、令行禁止。坚持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确保整体工作有主有次、有条不紊地推进,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形成“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良好局面。
  (责编 / 傅建芬)
其他文献
“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后的首次地方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并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农村改革座谈会。在调研中,总书记下麦田、进农家,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他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
策划人语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长期实践证明
为官不为、庸政懒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国外发展经验表明,治理为官不为问题,不但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绩效管理,而且要从行政文化、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监督制约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现代治理体系。尽管我国与很多域外国家的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有所不同,但学习借鉴国外治理为官不为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切实可行的治理制度体系,促进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对于完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提
平日里的这张脸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背地里的那张脸面目狰狞、阴险狡诈,和蔼可亲的这一面永远不加掩饰地示人,面目狰狞的那张脸被深深地埋在面巾之下,除有特殊,从不示人。这就是清代小说《镜花缘》中讲述的“两面国”的故事。那里的人们都长着上述那两张截然不同的脸,其他地方的人到了这里待久了,也会渐渐长出两张脸。故事虽然荒诞不经,却是对当时官场“两面人”现象的文学化描述。  官场“两面人”现象自古就有,从秦朝的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布局。深入探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现实逻辑,对深刻理解“四个全面
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习总书记号召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合民心顺民意,说到了广大网民的心坎
一、背景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于地方而言,如何抢抓机遇、
北京市海淀区的大多数非公企业党组织目前尚处于由初级阶段向规范管理运行阶段发展的状况,面临着来自党组织功能定位和出资人、党建工作机制、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以及党务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自然环境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但是,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的发生,充分暴露了一些地区受到污染的政治生态现状。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成为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首要政治任务。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将陆续换届,我们一些地区必须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以选人用人出正招、形象宣传出奇招、制度创新出实招来塑造风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河北省深泽县赵八镇供销合作社积极创新为农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