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圣:12年执着,只为对得起自己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魏德圣”这个名字,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起那部一夜红透华语世界的电影《海角七号》。在这一部风格清新的电影大获成功之后,魏德圣将创作方向来了个大转变,将镜头聚焦在日据时期原住民反抗日本统治的“雾社事件”。面对这一堪称史诗般的巨作,众多魏德圣的影迷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3月18日,魏德圣携新书《和自己的名字赛跑——赛德克·巴莱导演手记》来到厦门市图书馆,出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以及《书香两岸》杂志联合主办的读者及影迷见面会,与到场的上百位粉丝亲切对谈,交流电影内外的方方面面。虽然由于大雾天气,从台北到厦门的航班误点了整整三个小时,但是当魏导在晚上7:10风尘仆仆地出现在现场的时候,在场影迷和读者依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而魏导的一连三句“对不起”并谑称“下次我自己买飞机”的玩笑话,也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
  
  有一种厦门情结
  问:您是第一次到厦门来吗?
  魏:没有,其实我第一次来大陆就是来厦门。我2003年拍的5分钟的赛德克·巴莱试拍片,就是因为在厦门拍了一出台湾的连续剧,赚到了钱,才去拍5分钟的试拍片。那部电视剧总共20集,我拍了前面十集,其中90%就是在厦门拍的。我对厦门的印象很亲切,语言都通,连骂脏话都一模一样(笑)。
  问:这次是特别将厦门列入行程吗?
  魏:本来计划里是没有厦门的,但是我好想来厦门。特别是我觉得《海角七号》在厦门这边看起来应该蛮有感觉,所以我特别想来这边,我觉得跟台湾相关的题材,在厦门这里的接受度会更好一点。
  
  一部非拍不可的电影
  问:据了解,早在您在拍5分钟短片的时候,就有很多非议。但是您扛着这些非议,一直走到今天,所以您的性格中肯定有一种很硬的东西。
  魏:其实人有时候在被否定之后,会产生愤怒,愤怒会产生力量,会让你更加不服气地想要证明一些东西。当你的愤怒变成想要让别人后悔的信念的时候,那样的力量会很大。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大家突然都对我很好的时候,我会想,糟糕,我是不是快要失去那种力量了。
  问:为什么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还是坚持拍《赛德克·巴莱》?
  魏:因为我觉得它会赚钱啊(笑)。我不觉得它会枯萎。第一个原因是,我真的喜欢这个故事,我觉得它拍出来绝对有它的价值性,不一定是金钱的回收。但我敢保证你们只要看过这部电影,在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老了以后,你都会记得,曾经在这个年代有这样一部电影,里面有几个画面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觉得这样非常值得。
  另外,现在原住民的族群语言、生活美学逐渐在凋零当中,当有一天,假设50年后,这个族群的语言消失了,那通过这部电影,会让这个语言重新恢复也不一定。我是比较浪漫地这么想。因为想要做这件事,非做不可,就会去计划怎么得到更多回报。所以我们的宣传、行销等从一开始就都在计划内。很多投资方都觉得我们太浪漫,但就是浪漫才会去想更多事情;不浪漫的话,你永远在追着钱,钱却永远跑得比你快。
  问:您觉得您是不是一个很固执的人?
  魏:我一辈子想做的事情也没有几件,我并不是很厉害到什么都可以做。如果我能做、想做的事情,我不去做它而去做别的事情,那不是很对不起自己吗?确切的说,人生一百年,趁着自己有体力的时候,多对得起自己一点,不要等到老了以后才懊悔。
  
  尽可能真实完整地呈现历史
  问:您觉得,这部电影跟历史的相似度有多少?
  魏:其实这部电影基本上达到了百分百的完成度,就是当初想的和后来做出来的几乎一模一样。跟历史相比的话,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但是具体的内容方面,我们一直在跟原住民沟通。因为历史都是由一个个片段组合起来的,而电影没有办法这样子呈现。一定要回到历史的角度去了解更多的东西,才能把细节呈现出来,所以没有办法保证一模一样。
  另外,有时候为了让戏剧结构更顺畅,我会人为地把有些事件的顺序调换,这也有跟族人沟通过。还有,“雾社事件”中有300多位赛德克族的壮士,但电影中不可能有300多个主角,因此,有些事件,在历史中不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但为了便于电影呈现,我可能会把它们都安排在一个角色上来表现,所以一个人可能演十个角色,我需要把十个相同性格的人浓缩到一个角色上。这都需要得到族人的谅解。
  问:您在编剧的时候,主要的史料来源是什么?您想通过这个历史事件的呈现,留给观众对于这个事件一个怎样的记忆?
  魏:我一开始寻找资料的时候,台湾原住民的研究还不是一种显学,所以史料很少。我是从一些研究者那里问到一些资料,但多数都是关于事件的发展,只会看到矛盾,给我带来很多疑惑。历史总是带给我们很多“为什么”。于是我就有挫折感,觉得我为什么还要写这个剧本。幸运的是,后来在图书馆发现的资料越来越多,原住民的文学慢慢流行起来。我就觉得不应该只是看这段历史而已,应该看更多东西,于是我花更多时间看1930年代台湾的警察制度、社会制度,平地和山地的交往,以及整个国际政治的局势,还有日本往南进发的动机。再往前推个十年二十年,那时候的日本在台湾的制度是什么,以及之后“雾社事件”的影响。这样了解之后,你才会对整个历史事件更加宽容,从信仰的角度看,才能看到更多反省。当我们现在的文明价值观等同于美国的时候,我们会慢慢忘记一个民族最单纯的骄傲和元素是什么。所以希望通过这段历史,让我们反思很多东西。
  问:《赛德克·巴莱》的国际版从原先的四个半小时删减到了两个半小时,您如何在内容上保持情节的完整性?
  魏:真正开始有想法去剪国际版的时候,也是逼不得已。威尼斯影展不尽如人意的剪辑之后,我曾经不想剪辑国际版,就打算以完整版来发行。但是四个半小时没有人要买,在台湾以外要发行两集真的有困难,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去剪。一直到十月底,跟一些看过电影的观众交流之后,慢慢得到一些想法,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删减和转换。武打戏浓缩了快一个小时,有些需要观众了解的文化方面的内容,我们就避免太深入,而只是交代一下他们的信仰、观念、美学,其他太深入的内容就删除掉。
  
  电影带来的不只是故事,更是思考
  问:“雾社事件”是台湾日据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但对于我们这些台湾以外的观众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原住民作为台湾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也是近一二十年才渐渐被了解。另外电影中的对白也都是原住民的语言和日语,那您觉得台岛以外的观众要从这部电影中寻找文化共鸣,会不会有点困难?
  魏:会有点难,但我觉得每一部电影的功能都不一样。《海角七号》是希望大家能找到文化上的共鸣以及感情上的普世价值,而这一部电影是要让观众思考的,思考很多关于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很多观众会很矛盾,你找不到好人,也找不到坏人。当里面的人,不是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在彼此仇杀的时候,你慢慢会发现,有必要这样吗?这会让我们去思考,我们经历那么多不同时代所带来的伤害,到现在我们到底有没有学乖?这可以让我们反思战争。
  至于这部电影要表达的观点,只要你去看了就知道。你们最后走出电影院的心情就是我的观点,就是矛盾。当两个价值观遇到一起,就会起冲突,但是你无法去判定任何一方是对或者错。我的电影就希望让大家去了解更多的立场、更多的想法。其实“雾社事件”就是一次求死的战争,赛德克人就是追求死亡的价值。但我在结尾不经意地放入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我拍摄的是一个求死的战争,可是到最后的说法还是,人终究还是要活着,活着才有说话的权利。所以电影最后是在传递一种族群要延续、生命要存在的价值观。
  
  期待电影的多样性
  问:经过《海角七号》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大热之后,您觉得台湾电影是否复兴了?
  魏:台湾电影是有复兴,但是其中也有担忧。当整个复兴都寄托在几部票房好的题材上之后,投资就很有可能比较单一化。因为这种题材能够卖得好,所以以后所有人就只投资这种题材,其他的就放弃,这样就变成只拍某一种类型。
  台湾这几年电影业低迷的局面,带来的一个好的地方就是百花齐放,什么类型都有,什么样的人就拍什么类型,大家各自开花,而不是因为这个类型流行而所有人都拍这个类型。而当投资慢慢集中在某几种流行的题材的时候,很多值得拍的东西都没有被拍,这样很可惜。我蛮担心未来的主题都集中在某几个的时候,电影业会衰落得更快。而以一个台湾的电影工作者的眼光看大陆的电影,也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能够获得好票房的电影类型越来越单一化,比较不一样的东西连放映的机会都没有,慢慢大家就只拍一两种电影,从而失去更多可能性。所以我觉得这是转机,也是危机,就要看怎么去调和。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对谈中,魏德圣面对粉丝们的诸多提问,耐心回答,侃侃而谈。许是因为在等待魏导的时间里,观看了活动主办方播放的《赛德克·巴莱》幕后创作纪录片——《未尽之路》,粉丝们对魏德圣及其电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魏导的交流也更加深入。据魏导本人透露,他的下一步拍摄计划将是“台湾三部曲”,“这是在一个台湾还不被称作‘台湾’的年代发生的故事,一个时代,三部电影,分别从中国海盗、荷兰传教士以及台湾原住民猎户的角度,来讲述三个族群的冲突、矛盾。”
其他文献
在艺术语言研究中,色彩是最具感性的一种视觉形式。同一种色彩会产生无数的视觉感知,这种相对性使得对色彩系统地研究和应用,增加了一些理解的难度。包豪斯的第一位基础课教师约翰·伊顿写过一本《色彩构成》,1990年代初被翻译介绍到中国。阿尔伯斯在伊顿离开包豪斯之后继任基础课教师,并且第一个把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带到美国。在包豪斯的许多著名大师中间,阿尔伯斯虽不如克利与康定斯基等人那样引人注目,但是阿尔伯斯的科
期刊
在认同混淆的年代,或许谁都曾经历过自我怀疑、身份认同危机的艰难阶段;尤其是曾被殖民过的地方,经过的、停留的,大小历史都在它们身上一览无遗,谁也无法否认自身的复杂性。那参杂了历史、阶级、种族、宗教文化等等的矛盾,从来不是用一句“我是○○人”这么简单的直述句就可以解决的。拉丁美洲如此,当然,亚洲也如此。  把场景拉回现代,我们对于历史伤痕已可以宽容理解,但对于“故乡”却仍是迷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仿
期刊
何谓侠客?旧小说里,仿佛互通声气的黑道帮派,又仿佛替人解难、打工换宿的背包客。落实来想,则隐身于万千盲流,比如工厂遇台商欠薪漏夜卷逃,任你上访吧,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忽然有人赤手空拳只身把祸首押了来。谁都不知,工人原是某乡武术冠军。不管他是叶问或尚万强,总之算是古代(想象中)的社会安全网。  武侠小说仿佛中世纪骑士文学,用爱情当决战动机;侠客常周旋于名媛郡主、蓝领村姑、女强人、见习ㄚ环间,惹动明里
期刊
文学杀死了建筑,雨果如是说。  雨果毕竟是文人,很有可能夸大了文学的本事,笔者的文化水平当然远远不及雨果,但自问对21世纪国情的了解比他多。如果大文豪再活上一百几十年,见到我们那些超前卫的城市实验,说不定就会怀疑自己给错了证供。这位法国代表当日在圣母院面前宣布建筑命不久矣的时候,大概怎样也想象不到许多年后反而是中国人继往开来,担当了巴黎气派的忠实粉丝,积极拷贝凯旋门和凡尔赛宫装饰大大小小的华夏城市
期刊
娟儿,是我们身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正如你所想,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故事。她便是一个有关阿勒泰的故事,存放了各种记忆的味道。  如果你不能想象阿勒泰令人动容的秋天,那就尝试感受一下今晚清幽的月光吧,天山遥不可及,而山上的雪落声簌簌入耳。神女遗落了她的雪兔,剩下一个瘦弱的身体在白茫茫的世界里无声地奔跑。  李娟就是那只被神女遗忘了的雪兔,在一个注定孤独的世界里翻滚,唱着她的快乐,念
期刊
这两年好几次对出版社同行演讲,感觉有个很大的隔阂,就是很少编辑知道什么叫“样式排版”(样式是InDesign使用的字眼,同样的东西在 QuarkXPress叫做段式)。而更糟的是,美编实际使用样式排版的比例甚至更低。  现在我们在在线所见的数字世界,从部落格到电子书,全部都从纸书排版汲取经验,采用样式排版来呈现内容(CSS 就是这样来的);反而我们传统纸书的编辑和美编很少知道。这简直可以用悲剧来形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堪称日本近代美术与西方文化思潮移入中国的启蒙基地。  当时,由于日本比中国更早接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并且全盘学习、掌握了西洋技法和知识,因此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无论在新文学或现代美术等各方面普遍皆是以日本作为学习对象。据悉,近代中国艺文界引领思想与观念创新的几位开拓者大多都去过日本留学或考察,比方曾和日本作家建立起浓厚友情的鲁迅,当年可谓不遗余力地译介、出版近代
期刊
远流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以“影像故事书”为主调,锁定台湾客庄生活文化的书。书中六位(组)客籍摄影家,拍摄的都是他们出身的家乡,以事图像组合,系统介绍他们的摄影生涯与镜头故事。这也是台湾难得一见的客家摄影史料。  这部出版品中,包括大家熟知的“三剑客”之一的已逝前辈摄影家邓南光,拍摄故乡北埔的人文风俗。邓南光一直是台湾摄影界传奇,自幼生长在富裕的北埔客家村,到日本学习写真艺术,曾经拍摄过东京街头群像
期刊
传统“硬科学”训练出身的人,多半抱持“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决定论”,往往相信科技是带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放到医疗与护理专业来看,便是相信“科技可以与护理人性化照顾实务整合,提升护理的社会地位”。仿佛科技能够超然于社会世界,不受人为力量的影响。  直到1960年代,孔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问世,人们才逐渐发现,科学并非独立存在于社会世界之外,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环,深受时代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影
期刊
2007年,芬雷在南京,和好友成立了学术团体“泼先生”。“我们就是想做一个给青年人交流的地方。当时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网站,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印自己的小刊物。”网站的计划最终搁置了,泼先生后来也转而在豆瓣上活动,聚集了一些人气。因为在豆瓣上很多文本,是可能不被市场看好的作品,泼先生便开始制作一些书籍,作交流之用。  “我们当时也在考虑出版的意义。为什么不放在网上或者做成PDF?第一个原因,在
期刊